1#
武冈历史
闲话武岗州-----己有2200年左右历史

核心提示:武岗历来是湘西南重镇,武岗是座古城,己有2200年左右历史,依据是武岗曾挖掘到一颗“司马长印”,司马长是晋朝开国皇帝的祖先,武岗建城应在汉末,武岗也曾改称过“同保”。
  
武岗历来是湘西南重镇,武岗是座古城,己有2200年左右历史,依据是武岗曾挖掘到一颗“司马长印”,司马长是晋朝开国皇帝的祖先,武岗建城应在汉末,武岗也曾改称过“同保”。明朝朱元璋登基后将其第十八子封在武岗,武岗成了“都梁候国”,依山傍水修了青石的城墙。
城墙高一丈八尺,城上砖垛五尺,宽可过车,长约三里,西北面临开阔地,筑有大小两个炮台,大炮台能驻一个营的兵力,城有南北两条门,南门大而北门小,王城算是座北朝南,地势北高南低,算是王府衙门高高在上了。
还在城南边开挖了一条水渠作护城用,称为“清渠”。
李自成进京后,残明三皇朝之一,从云南迁来武岗,就是看中武岗城墙的坚固。建都后,把原王城改为了“皇城”,并加修了外城,外城只加修了南边大半圈,北半圈是与原王城北半圈合一的,有了外城才有
东门和西门,南门临资江,城门最大,进门是正街,原来的王城南门便只好叫做“老南门”了,清渠成了穿城而过,穿过的地方,城墙处都砌了双石拱用来过水,并设置了闸门,大家管它叫“水闸”,原清渠被叫成“穿城河”。河的距离不长,就修了五座桥,取名为“攀龙”,“回龙”,“兴龙”,“骧龙”和“化龙”
,就是所谓的“五龙不出城”,其中的化龙桥很特别,桥的宽度比长度还大,桥墩上部用木材叠成拱,木材上面铺石板,桥上修有四排三间的大殿,庙桥合一是个大特点。武岗城西边的城墙有两条门,靠水近的叫“水西门”,不靠水的叫“旱西门”,东边也有两个门,除了东门,还设有“太平门”。原城共有八条门。残明在武岗曾设置了“布政”,“按察”和 “游击衙门”等机构,武岗称“奉天府”,时间不长就垮台了。明朝后,武岗为“州”,领“城步”“绥宁”和“新宁”三个县。解放前,武岗县治包括现在的洞口县全部,隆回县南的一半和新宁县西北的一部分。在交通不发达的时期,武岗为附近几个县的物资集散地,是比较热闹繁荣的。  

若论历史,早在建城以前,秦始皇曾派“卢”和“候”二生寻求长生不老药,他们到达武岗云山后,留恋那里的环境,就不再回去了。所以云山有“
秦汉古道”,并建有“卢候祠”。云山为雪峰山支脉,胜景甚多,
有所谓“仙人饭粒”的飞来石,有几乎垂直悬挂的瀑布,还有“仙人桥”等。云山为全国佛教七十二福地之第六十九,建有“胜力寺”,原有两进前后殿,两边有厢房,宋时徽宗两代皇帝曾为之提词,鼎盛时期,
住寺和尚曾多达一二百人,历代比较著名的和尚,圓寂以后,都有`石塔保存,云山有片塔林,时间最早是宋朝的。在交通不发达时候,附近各县的信士组成香队前来烧香,是十分诚信的,青《黑*****衣青裤青包头,胸前还要带上进香的标志,再背上香袋子,一路高声齐唱香歌,路过土地山神庙,都要进香,过桥过路口,是都要跪拜的,更有烧“拜香”者,那是三步一拜五步一跪,一路拜到头的。烧香的人春秋两季常是昼夜不断,香火是十分旺盛的。可惜解放后,为剿匪而将其付之一炬了,现虽又重修,香火已大不如前了。云山有七十一峰,云雾缭绕,所以称之为“云山”,山上古木参天,更有很多珍稀动植物,
有大片原始次森林,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历史和文化是相联系的,武岗在晋时就有“文庙”,晋朝陶大将军之孙,
陶侃为官时,曾来武岗讲学,并在文庙内坪种了两棵杏树,历两千多年,成了“银杏参天”一景,可惜解放后,两次分别被雷击了。武岗文庙有两进前后殿,
两边有厢房,进正门后,两棵树中间有半月形的“月光池”,池上有石拱桥,称为 “状元桥”。武岗文庙是按规矩修建的,在穿城河边,正门隔河修有“月光墙”
,就是一面大墙上粉砌了一个白色的半园,这是取中状元是“蟾宫拆桂”的意思。据说是要有人中了“进士”,才开文庙正门来拜孔夫子的,平常则是从侧门进出。解放后,文庙受到很大的破坏,只保留了大成殿,也已破烂不堪,现虽在恢复,也很难达到原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