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2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内食品重大新闻! [复制链接]

76#

中国维生素C获欧盟通行证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重要出口原料药———维生素C(VC)终于拿到首张欧盟通行证。昨天,记者从石药集团获悉,石药VC系列产品已经获得了由欧洲药品质量理事会签署的COS认证证书,这是继去年该集团获得咖啡因、维生素B12产品COS证书后,第三次获得重要国际认证,也是国内VC生产企业首次获得欧盟通行证。 
    据悉,COS认证是我国原料药合法进入欧盟国家的必要途径,申请企业必须保证其产品的生产符合国际公认的GMP规范,并接受欧盟严格的考察。石药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确实于日前获得认证,这意味着公司已获得向欧盟出口维生素C的资格,今后公司市场份额将有望进一步加大。 

    目前,中国维生素C主要出口美国和东南亚等地,尚未进入广阔的欧盟市场。据预测,欧盟市场大约占全球的1/3。维生素C是目前全球维生素生产厂家竞争最激烈的产品,目前全球市场格局呈现三足鼎立。其中,以石药、华药等4家企业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占据约30%的市场,罗氏拥有40%的份额。

TOP
77#

湖南株洲数千人镉中毒

  当地居民一片恐惧,工厂排污疑为元凶,政府却含糊其词

  每隔几天,张新就把自家地里的空心菜割上一批,以便宜的价钱卖到市区去;然后,再从市区以买回足够的空心菜。不光是空心菜,鸡鸭鹅等等,张新都不敢再吃自己家的。不光是张新,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乡新马村和中路村的村民们,差不多都是这样。这些村民们害怕的是,他们的地下水已经被重金属镉污染。

  起因:罗家遭遇不明病情

  对镉的恐惧,来自新马村66岁的罗少坤的死亡。2006年正月初五,罗少坤在未查出病因的情况下去世。

  罗家人判断:地下水被污染了。因为就在罗家隔壁,有一家生产摩托车大货架、前保险杠等系列镀铬产品的株洲龙腾实业有限公司。

  据罗家人说,1998年,龙腾实业排放的废水污染了罗家的饮水井,致使井水颜色变成橙蓝色,经株洲市环保局检测发现井水不能饮用。于是,龙腾实业在离罗家几百米处打了一个井,作为自来水分别给罗家及附近几家人饮用。但是,2006年1月11日,罗家自来水又一次变成了蓝色,当时罗少坤家人均有腹痛症状,便立即送到株洲市人民医院,诊断结果是食物中毒。20天后,罗少坤去世。

  3月6日,镇政府将罗少坤家人送到湖南省劳卫所医院化验,结果为镉中毒。

  居民:被镉改变的生活

  罗家的事情发生后,村民们开始恐慌。在今年农历三月、四月,新马村以及中路村的3个小队,共分几批,接受了湖南省派来的医疗小组的体检。检测人数2000人左右,大多数都被确认为镉超标。

  4月12日,政府开始让村民停止饮用地下水,而是改为每天几次为村民免费不限量的发放纯净水。

  4月10日,株洲市天元区政府查封了龙腾实业。

  四十多天前,一个据说是国家环保总局的专家,前来取了土样、水样、以及蔬菜、谷子样品,说拿去化验。村民们开始企盼结果。

  一部分特别严重的病人,从3月6日开始,陆续在镇政府的安排下到省劳卫所住院,大约40人。

  截至6月6日,住院的还剩7人。

  污染源:是否是龙腾实业?

  村民们一致认为,镉中毒源自水源被污染,而污染方,就是位于村内的民营企业株洲龙腾实业有限公司。据悉,该企业最近几年都是株洲市乡镇企业中的“明星企业”。

  记者赴株洲市委宣传部新闻科采访时,科长胡栋华在回绝记者的采访要求的同时,也发表看法:认为污染源在未有权威部门的结论时,不能认为是龙腾实业造成的。对株洲市天元区政府查封龙腾实业的原因,胡栋华解释说:“在最后分析结果没有出来之前,龙腾实业当然也不能生产。”

  “现在龙腾实业正在起诉政府,他们认为自己没有造成污染,可是政府却查封了他们,给他们造成了损失。”胡栋华很为政府被起诉而担心。

  究竟是否是龙腾实业导致的污染?目前,权威部门还未给出确切判断。

  截至发稿时,新马村村长打来电话,说国家环保总局的检测结果出来了,但具体检测数据截留在镇政府,对村里口头通知了五点:1.空气含镉高。2.土壤本身含镉。3.龙腾公司排污不达标。4.谷物及叶子菜不能吃。5.水中不含镉。 (据法制早报)

  □名词解释

  镉污染

  镉不像汞、铅那样为人所熟知。据环保专家介绍,从天上到地下,镉广泛地存在于环境中。环境中的镉,可以通过食物、水、吸烟或其他途径,进入人体,当镉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镉中毒。同时,镉又是一种有益于人类的重金属,广泛应用于电镀工业、化工业、电子业和核工业等领域。

TOP
78#

低价瓶装水入侵石家庄续:瓶装水市场为何陷怪圈

    《低价瓶装水“入侵”省会》一文发表后,引起各界广泛关注,特别是在行业内引起强烈震动,本报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深入跟踪采访,发现大量劣质瓶装水在省会的泛滥,背后除了利益驱动外,行业和市场的失控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行业人士自曝“水市场黑幕”

  “省会瓶装水市场的真实情况其实远比报道出来的更严重。”近日,周林(化名)主动联系到本报记者,这个有10年从业经历的业内资深人士表示,面对这一行业的现状,有许多话不吐不快。

  “最近,我和几家水厂的老板聚在一起,大家都对瓶装水市场感到既气愤又无奈。”周林告诉记者,目前,仅他所知的陷入停产状态的省会瓶装水生产企业就有4家,分别是正定的小龙王,平山的柏坡泉,省会的西山矿泉饮品厂和正定的天益水厂。“现在这些企业每天的出货量都不足100箱,要是在去年,每天加班加点还供不应求,每天最少也要销出去几千箱。原来几百人的员工现在已经只剩下二三十人留守了。”

  “今年出现的大量仿冒康师傅瓶装水把整个市场给搅乱了。”周林做过调查,发现最早生产这种冒牌康师傅的是东开发区的一家水厂,出厂价是每箱9.5元,比其他企业的出厂价至少便宜了1块多,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可是没多久这个价格就因为竞争激烈一降再降,现在已经降到每箱8块多了。

  “现在这个行业里,已经没人再看重香港康师傅的授权书了,因为无论谁想做,都可以随便贴个康师傅的牌子生产……”现在周林和很多业内人士担心的是,正在有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加入到造假队伍中去。

  “这很可怕,水厂造假的危害要远大于那些私人作坊。小作坊是依靠人工灌装自来水,一天的产量充其量也就三五百箱,水厂造假就不一样了,它是用机器灌装,每天可以生产几千甚至上万箱,对整个市场的冲击是相当厉害的。”

  周林为记者详细算了一笔账,按现在最新的行情,水厂生产一箱假冒康师傅瓶装水的利润已经降到了0.30-0.50元钱,这样一吨水(70箱)的利润就在21-35元之间,现在大部分水厂的日生产能力都能达到上万箱或更多,这样一个月下来的利润就在10万元左右,这还是比较保守的估计,如果企业在生产流程上再简化一些,利润还会更高。

  据周的调查,这些假冒康师傅的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石家庄周边的元氏、正定、平山以及邯郸的馆陶等地,它们大都是看到去年瓶装水市场的火暴,才上的新生产线,有许多还并没有取得相应的资质。“这里面有许多都没有取得QS认证,有的干脆就是‘三无’企业,而且我所知道的还有些企业连厂名都是假的。”由此可见,这些从所谓正规水厂流向市场的瓶装水,其质量与私人作坊并无太大区别。

  据业内人士的估算,省会市场目前每天的瓶装水需求量在2万箱左右,这些劣质低价瓶装水的大量涌入,使得一些正规水厂正面临被迫出局的局面,包括润田、露露、乐百氏、娃哈哈等品牌的瓶装水如今只在商场、超市能看到,在零售摊点上已基本退出。周林坦承,如果这种造假之风再得不到遏制,为了企业的生存,他也会被迫加入到造假的行列中去。

  “罚而不死”的行业怪圈

  为什么这些企业敢于堂而皇之地公然造假,而且还是在全社会一直高度关注的食品行业,一些行业人士的看法是,伪劣瓶装水之所以会呈泛滥之势,监管不力是一个原因,但“罚而不死”的现象却更值得深思。

  去年,周林所在的企业曾花了很大力气打假,因为邻县一家企业一直在仿冒他们的品牌在生产,最后当地技术监督部门终于查封了这家仿冒企业,但时隔不久,这家企业就又恢复了生产,继续仿冒他们的产品,“所以我们干脆放弃了打假的念头,因为太劳神费力了,只好任其发展吧。”

  这种“罚而不死”的怪现象在瓶装水行业里也非常突出。据记者了解,不少企业都被有关执法部门处罚过,但最后的结果却多是交完罚款后重新开业。一种说法在业内流传很广,“交罚款就是为了企业能活下去,如果不趁机多赚点钱,罚款不是白交了吗?”

  许多业内人士抱怨说,瓶装水市场之所以假货泛滥,进入门槛过低也是一个因素,如果一个行业到了连手工作坊都可以随便进入的程度,足以表明这个行业的无序已经到了紧要关头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针对市面上假冒康师傅瓶装水的现象,康师傅瓶装水的生产方———天津顶新食品有限公司方面曾经联合有关方面进行过数次打假,但最后都无果而终,顶新方面有人感叹说,石家庄市场是他们在国内遇到的最“特殊”的一个区域市场。

  “其实说白了,这些造假企业在当地都拥有相当的关系,而康师傅作为外地企业,碰上这种情况也只能束手无策。”

  记者在采访天津顶新食品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时,相关人士反应非常谨慎,他告诉记者,目前这种局面是他们不愿看到的,一方面是因为法规方面的不健全,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打击侵权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是有太多的小作坊和企业在侵权。据他透露,目前他们正在联合打假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维权活动。

  对于瓶装水市场的这种混乱局面,省会工商部门一位人士在与记者交谈时也提出,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他们的高度关注,在涉及打假方面,工商主要负责流通领域,而技术监督部门则负责生产领域,因此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

  近年来,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公众密切关注的焦点话题,瓶装水市场关系到普通大众的切身利益,伪劣瓶装水的泛滥不仅仅涉及到仿冒侵权,而是关涉食品安全的民生焦点。如何使这一行业保持健康发展理应受到有关部门的强力关注。

TOP
79#

《饮料通则》有望年内出台

      新品种丰富市场也带来困惑入夏以来,饮料销售增长加速。记者看到,北京的各大超市,饮料货架的面积纷纷扩大,不仅占据最显要的位置,促销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除了特价外,某些品牌采用捆绑式销售,或者送礼物搭售。同时,各饮料企业也不断开发新的品种,丰富市场,减肥饮料、运动饮料、茶饮料、咖啡饮料、营养素水……琳琅满目的饮品摆满超市的货架。

  面对各种各样新奇的饮料,许多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都发现,除了解渴,如今的饮料更趋向功能的划分,运动饮料、减肥饮料、无糖饮料在市场上风头正劲,似乎说明了这一点。

  记者在超市中功能饮料销售专区看到,功能饮料的命名多种多样:脉动称为营养素饮料,三得利超级维体叫做不充气运动饮料,而雀巢能量叫做能量释放饮料,宝矿力称为运动健康饮料,佳得乐则叫做运动饮料。所有的功能饮料都强调饮料的功能。

  眼下,虽然饮料的新功能层出不穷,但真的能有那么“神奇”的功效吗?业内人士透露,现在许多饮料产品在界定上还不清晰,在“功能”和“饮料”之间,消费者更倾向于把产品当作“饮料”来买。比如,具有减肥功能的饮料以及营养素水是属于保健食品还是普通食品;添加了营养素的氨基酸饮料和维生素水等,是否能够成为人体日常补充营养的途径……诸如此类,产品名称与性质的不符,给市场和行业带来许多混乱。

  市场上,不断出现的新品种丰富了市场,同时也给许多消费者带来了困惑。行业中新的饮料种类不断出现,原有的标准也已经不能适合目前的需要。

  行业规范大网撒开最近,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对饮料行业存在的此类问题,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已委托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国家体育总局运动营养研究中心等机构,对现行的饮料国家标准进行制订和修改,新的《饮料通则》将择日公布。有媒体评价认为,一张针对鱼龙混杂的饮料市场的大网终于将要撒开。

  据悉,《饮料通则》的草拟稿将饮料分为11类:碳酸饮料类、果蔬汁类、蛋白饮料类、包装饮用水类、茶饮料类、咖啡饮料类、植物饮料类、风味饮料类、特殊用途饮料类、固体饮料类、其他饮料。我们可以发现,市场上比较畅销的运动型饮料不在其中。业内解释,除了这11类饮料外,草拟稿又单列一个特殊用途饮料类,其中有3个分类,运动饮料就被涵盖在里面,另外2种分别是营养素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通常所说的功能饮料被划分为“特殊用途饮料”。

  以“功能饮料”为例,《通则》内并无这一分类,较为接近的是“特殊用途饮料”,即“通过调整饮料中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或加入具有特定功能成分的适应某些特殊人群需要的饮料制品”。该类饮料囊括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其中营养素饮料指的是“添加适量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以补充某些人群特殊营养需要的饮料”。也就是说,届时诸如“脉动”、“激活”等添加维生素、矿物质或氨基酸的饮料,只能称为营养饮料。

  运动饮料不能随便叫记者了解到,《饮料通则》草案中,把运动饮料特别单列,作为一个特殊用途的饮料类,从中不看出,运动饮料仍是今后规范的重点领域。

  据介绍,我国运动饮料国家标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参照“健力宝”的企业标准修订的,五六年前,我国运动饮料国家标准再次修订,目前运动饮料适用的国标是GB15266—2000。

  2003年之后,我国运动饮料获得长足发展,康师傅、统一、娃哈哈、乐百氏以及“两乐”等,都相继推出运动饮料品牌,如劲跑、脉动、尖叫、佳得乐。据悉,运动饮料市场的年增长率惊人。专家认为,中国的运动饮料市场容量很大,发展前景可观。因此,由于运动饮料是近两三年火起来的饮料品种,老的标准对于更多新型运动饮料产品的出现没有充分预见,门槛偏低,很多条款已经不能适应实际情况。一位企业负责人坦承,从现在的现实情况来看,市场对运动饮料存在一定的警惕。但实际上,从全球范围来看,运动饮料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所以这个市场急需规范。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根据修订后的新国标,只能是多方面且立即补充体力、能量的才能被称为运动饮料,而这也势必会起到提高运动饮料门槛的作用。

TOP
80#

月饼瘦身成效明显 今年沪产月饼禁止木材包装

 月饼包装材料应符合安全、卫生、环保和回收利用的要求,不用木材做包装材料,更不用红木、水晶等名贵高价材料制作月饼盒;月饼盒内不放茶具、茶叶、瓶酒等其他商品……记者昨天获悉,为了倡导“适度包装”,反对各种形式的“过度包装”行为,上海市食品协会、市糖制食品工业专业协会、市包装技术协会、市烹饪协会、市餐饮行业协会、市旅游行业协会饭店业分会等六大协会联手推出了修改后的《上海市月饼适度包装暂行办法》,并于日前下发到全市226家月饼生产、包装和经营企业。

    包装容积和成本也有限制

    记者注意到,最新出台的《上海市月饼适度包装暂行办法》共有17条实施细则,除了对不用高价包装材料和禁止月饼搭售作了明确规定外,与去年出台的原办法最大的不同在于量化了包装容积和包装成本。新办法规定,每千克月饼的销售包装容积应不超过9000立方厘米;每盒月饼包装总成本为月饼盒、保鲜袋、托盘、外包装箱和封条等包装物实际耗用的进货价合计数,包装成本应不超过出厂价的25%。

    市糖制食品工业专业协会副秘书长冯富生向记者透露,去年上海首次出台的月饼包装办法规定的是包装成本价不超过零售价的20%,而新办法不再提零售价,主要目的是与国家标准接轨,同时避免月饼经营企业人为提高零售价;新办法同时将包装容积率精确到立方厘米,不仅计算方便,操作性也更强,月饼包装是否符合规范可以“一目了然”。

    企业违规不评“名优”

    不过受利益所驱,上海市场上过度包装的高价月饼并没有完全绝迹。对此,上海六大协会的有关负责人昨天在接受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各行业协会将对今年各企业新设计的月饼包装预先进行鉴定,符合要求后才能印制;除了督促企业进行自查外,有关部门还将不定期地对全市月饼生产包装和经营企业进行抽查,对执行好的企业要宣传、表彰、发扬;对继续出售过度包装量大的月饼生产企业,不推荐参加上海市名优月饼和绿色食品的评选,并在行业内通报批评。

    据了解,修改后的《上海市月饼适度包装暂行办法》下发后,目前已有58家上海月饼生产企业自觉签署了不搭售、不豪装的承诺书,这些企业的月饼产量占到本市月饼总产量的80%~90%。

    相关链接

    “月饼瘦身”成效明显

    上海市烹饪协会秘书长陈娟娟告诉记者,去年上海作为全国第一个实施月饼适度包装的城市,起了很好的领头作用,市场调研显示,基本刹住了搭售之风,纯化了上海月饼市场;月饼瘦身成效显著,高价位月饼明显减少。而据市糖制食品工业专业协会提供的统计数据,2004年本市大卖场和超市的月饼搭售现象比比皆是,2005年已比较少见;2004年沪产月饼最高价是1880元,零售价500元以上的月饼有16个品种,而去年最高价已下降到988元,超过500元的只有6家企业的7种产品。

TOP
81#

食品流通:零售为王 决战终端

  一、零售业的增长和外资的进入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持续增长
     自2000年至200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7万亿元到2004年的5.4万亿元。
                      图8-2 2000年-2004年中国社会零售总额增长状况

 
    预计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6万亿元,比2004年的5.4万亿元增长11%,这样,自2001年至2005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9.9%
    面对每年10%左右的平均增长额,没有人会怀疑,零售业将是中国未来在第三产业中可以也应该得到重点发展的产业
    2.入世使外资成为零售业新热点
    2004年12月11日,按照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零售业开发就意味着外资进入零售业将享受同等国民待遇。基于对外资零售业的了解,多数人认为外资将会占据中国零售业的主导地位,而本土零售企业的前途堪忧。其基本依据在于:
    (1)零售流通业开放之后,外资企业将有全方位拓展。
    2005年,中国流通领域将进入全面对外开放阶段,外资零售流通企业将在中国市场实现全方位的扩张。其主要特点是:首先,根据中国加入WTO的相关承诺,外资零售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的股权比例、设立形式、数量和区域限制都将取消,外资的进入将更为通畅;其次,外资零售企业的扩张将由探索期和适应期转向战略发展期,先期在中国进行试点合资的外资企业,在完成中国本土化试点的基础上,纷纷制定发展战略计划,加快其发展步伐;第三,扩张的地域从开放试点城市转向具有战略意义的所有大中型城市和经济中心城市;第四,由单点扩张向资本运营转变,控股、并购和整体收购,将成为外资进入流通市场的主要形式;第五,由管理输入转向全方位的本土化经营,实施人才本土化、经营本土化、商品本土化战略;第六,从零售领域向批发、物流等流通业纵深领域发展,外商投资企业将在建立跨国采购中心、发展物流配送、开拓仓储服务、开展流通加工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2)相对于本土零售企业,外资企业拥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与内资企业相比,外资零售企业的优势较为明显,雄厚的资金实力,健全的管理体系,成熟的战略运作能力,都是国内企业一时无法匹敌的优势。特别值得国内企业重视和借鉴的是外资零售企业的专业化能力。如大多数外资零售企业的业态都相对单一,专门在某一零售领域发展。即使有不同业态,要么近似程度高(如仓库会员店和大卖场),要么以独立的公司运作(如家乐福的大卖场、折扣店和生鲜超市,均以独立的机构运作)。专注使它的管理更专业,运营效率更高,个性化的需求更突出。
    (3)本土企业在几个关键环节存在增长瓶颈。
    本土零售企业有拓展规模的能力,但是缺乏使单店盈利的营销能力!扩张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业绩才是支撑发展的源泉。如何提升营运能力,减少营运成本,摆脱价格战,避免同质化经营,提高开店成功率,优化商品品项组合和品类管理,强化市场应变能力、信息收集和使用能力等,都可能成为本土企业短缺能力的一部分。
    国内同行业竞争中没有方向性,不能形成合力,各自为政。中国的人文环境,民族心和合作性亟需加强。商业资本整合已成大势所趋,同业间低水平恶意竞争已使本土商业失去了发展的持续能力。企业生存的压力使得企业急功近利,反而加速自己的衰败。因此,在企业管理观念的改变,管理体制的改善,基础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等方面,本土企业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土零售行业中缺少前瞻性的人物,目前零售业聪明者太多,敬业者太少。人力资源的开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及如何留住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提高员工忠诚度,形成优秀管理团队等方面,都需要做大量工作,“百年树人”,从领导人物到企业骨干群体,没有专业化人才,本土零售企业的发展无从谈起。
    本土零售企业还必须在优化和完善供应链,完善物流配送,加强与供应商合作,减少采购环节,杜绝采购腐败等方面进行不断实践,持续提升这些方面的能力。
    此外,如何完善投融资体制,提高资金运用能力和使用效率,建立完善有效的资金链,积极扩大资金的引进渠道等,都是本土企业应该积极提升的不可或缺的综合能力。

 
    预计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6万亿元,比2004年的5.4万亿元增长11%,这样,自2001年至2005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9.9%
    面对每年10%左右的平均增长额,没有人会怀疑,零售业将是中国未来在第三产业中可以也应该得到重点发展的产业
    2.入世使外资成为零售业新热点
    2004年12月11日,按照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零售业开发就意味着外资进入零售业将享受同等国民待遇。基于对外资零售业的了解,多数人认为外资将会占据中国零售业的主导地位,而本土零售企业的前途堪忧。其基本依据在于:
    (1)零售流通业开放之后,外资企业将有全方位拓展。
    2005年,中国流通领域将进入全面对外开放阶段,外资零售流通企业将在中国市场实现全方位的扩张。其主要特点是:首先,根据中国加入WTO的相关承诺,外资零售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的股权比例、设立形式、数量和区域限制都将取消,外资的进入将更为通畅;其次,外资零售企业的扩张将由探索期和适应期转向战略发展期,先期在中国进行试点合资的外资企业,在完成中国本土化试点的基础上,纷纷制定发展战略计划,加快其发展步伐;第三,扩张的地域从开放试点城市转向具有战略意义的所有大中型城市和经济中心城市;第四,由单点扩张向资本运营转变,控股、并购和整体收购,将成为外资进入流通市场的主要形式;第五,由管理输入转向全方位的本土化经营,实施人才本土化、经营本土化、商品本土化战略;第六,从零售领域向批发、物流等流通业纵深领域发展,外商投资企业将在建立跨国采购中心、发展物流配送、开拓仓储服务、开展流通加工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2)相对于本土零售企业,外资企业拥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与内资企业相比,外资零售企业的优势较为明显,雄厚的资金实力,健全的管理体系,成熟的战略运作能力,都是国内企业一时无法匹敌的优势。特别值得国内企业重视和借鉴的是外资零售企业的专业化能力。如大多数外资零售企业的业态都相对单一,专门在某一零售领域发展。即使有不同业态,要么近似程度高(如仓库会员店和大卖场),要么以独立的公司运作(如家乐福的大卖场、折扣店和生鲜超市,均以独立的机构运作)。专注使它的管理更专业,运营效率更高,个性化的需求更突出。
    (3)本土企业在几个关键环节存在增长瓶颈。
    本土零售企业有拓展规模的能力,但是缺乏使单店盈利的营销能力!扩张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业绩才是支撑发展的源泉。如何提升营运能力,减少营运成本,摆脱价格战,避免同质化经营,提高开店成功率,优化商品品项组合和品类管理,强化市场应变能力、信息收集和使用能力等,都可能成为本土企业短缺能力的一部分。
    国内同行业竞争中没有方向性,不能形成合力,各自为政。中国的人文环境,民族心和合作性亟需加强。商业资本整合已成大势所趋,同业间低水平恶意竞争已使本土商业失去了发展的持续能力。企业生存的压力使得企业急功近利,反而加速自己的衰败。因此,在企业管理观念的改变,管理体制的改善,基础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等方面,本土企业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土零售行业中缺少前瞻性的人物,目前零售业聪明者太多,敬业者太少。人力资源的开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及如何留住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提高员工忠诚度,形成优秀管理团队等方面,都需要做大量工作,“百年树人”,从领导人物到企业骨干群体,没有专业化人才,本土零售企业的发展无从谈起。
    本土零售企业还必须在优化和完善供应链,完善物流配送,加强与供应商合作,减少采购环节,杜绝采购腐败等方面进行不断实践,持续提升这些方面的能力。
    此外,如何完善投融资体制,提高资金运用能力和使用效率,建立完善有效的资金链,积极扩大资金的引进渠道等,都是本土企业应该积极提升的不可或缺的综合能力。

TOP
82#

   二、零售为王,连锁为尊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作为消费品零售载体的零售产业必然成为资本和资源进入的热土。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原有商业业态在新的资源进入之后,随之产生了全面整合的局面。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的商业变革告诉我们,零售业态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呈现规模化、集中化、专业化经营的特征,是行业内企业聚变形成的必然结果。而连锁经营则是零售企业实现向现代化商业过渡的最佳途径。外资的进入使连锁经营成为可能。
    自2000年以来,连锁业的发展,进一步见证了“零售为王,连锁为尊”的商业圭皋。我们通过选取连锁业百强的经营状况,可以清晰地看出零售业的发展特点。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查统计,2004年百家连锁企业总计实现销售额4968亿元,比2003年百强企业销售总额3580亿元增长39%,企业同比增长33%。门店总数达到30416个,比上年百强的20424个增长了49%,企业同比增长28%。营业总面积达2580万平方米,比上年的1907平方米增长35%。员工人数达81万,比上年增长了27%。
    1.连锁企业规模持续扩大,零售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
    从统计结果看,第100名的销售额为4.8亿,比上年第100位的4.1亿增长了17%,百强企业的平均规模有较大的增长,企业平均销售规模为49.7亿,平均拥有店铺数304家(包括直营和加盟)。
                      图8-3 连锁百强企业平均规模增长趋势
 
     近几年,百强企业总体销售一直保持比较快的增长速度,尽管2004年的增幅略低于2003年,但仍远远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
                图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百强销售额增幅比较(单位:%)
    
到2004年的9.3%。
                     图8-5  百强企业销售绝对与相对增长趋势
 
    因此,连锁正成为零售业态中突出发展的主旋律,是零售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2.零售行业发展环境逐步得到规范和完善。
    首先是政府加强了市场规范力度,包括制定和出台《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零售业态分类标准》等,还加强了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对“零售交易规范”、“直销”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正在着手一系列新法规的出台。政府对连锁行业的规范和约束,促进了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连锁经营越来越多地融入百姓生活,消费者对连锁企业的认可度也有很大提高。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其它相关机构的调查显示,连锁超市已经成为消费者最常光顾的购物场所。特别是在整体食品安全形式并不乐观的形势下,连锁超市已经成为消费者购物最放心的场所之一。
    资本市场的追捧是连锁企业价值的直接体现。2004年有多家连锁企业成功在香港和内地上市,还有一些企业得到了国际大型风险投资基金的青睐。大量资本的进入,加速了连锁经营的发展。
    3.零售产业的连锁经营向更多地区、更广业态发展。
    即使在连锁经营发展并不是很快的陕西省,连锁经营企业的销售额也占到了当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在比例最高的上海市,达到了37%。沿海一线城市的连锁经营发展迅速,同时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地方,所以一些外资和内资大型企业开始进入中西部和二三级城市发展,使当地的竞争环境发生明显的变化。为应对竞争,当地企业又会加快连锁发展的步伐。
    2004年,农村市场连锁经营的发展开始活跃,如:“农资连锁”、“超市下乡”等。尽管农村市场消费能力不高,很多配套设施还不成熟,但它终将成为连锁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连锁经营向更多业态发展也是2004年连锁经营发展的重要趋势。除了传统的超市、大卖场、便利店等业态外,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采用连锁经营,在服装、玩具、办公用品等领域,都出现了新兴的连锁企业,这也将是一个新的市场空间。下一图表列出了百强企业中不同业态所占的百分比。
                    图8-6 2004年百强不同业太销售额百分比
 
     2001、2002、2003年是连锁企业的“跑马圈地”年,三年中企业店铺数量增幅大大高于销售额增幅,但呈逐年回落的趋势。在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管理水平是每个企业的重要课题。由于店铺过多、竞争加剧,加之企业管理基础不牢固,一些企业管理水平在快速扩张中下降,造成企业现有管理水平和运营能力与企业的发展规模不匹配。但在2004年,这种现象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企业销售额的增幅与店铺数量增幅基本保持一致。
                  图8-7 2004年百强连锁企业销售和店铺同比增速
 
    2004年,直接开店仍是连锁企业扩大规模的最主要手段,另一方面,并购重组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如:联华收购石家庄万利福、百安居收购普马部分店铺。另外,特许加盟、自愿连锁也是重要的手段。
    5.连锁企业在零售产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上游,零售商与供应商努力构建新型工商关系。随着行业的发展,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紧密联系的需求比以往更加强烈。制造商越来越需要与零售商进行密切的合作,了解市场需求,动态安排生产和营销;零售商越来越需要与制造商紧密联系,以获得更低的采购成本和更快的订单响应。从2004年初开始,联华、华润万家、物美、国美等大企业相继提出与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通过流程和技术等手段予以实施。但同时,个别零售商在与供应商交易过程中,随意收费、延长账期等做法,也破坏了整个行业的和谐发展。对下游,零售商比以往更加关注消费者,采取多种手段建立和维护客户关系。包括改善食品安全、差异化经营、建立会员积分制度等。
     6.外资企业增长强劲,本土企业仍占主导。
     从2004年百强企业零售额所有制比例看,国有、民营、外资分别是45%、32%、23%,但外资的上升趋势非常明显,增长了7个百分点,民营和国有则有相应下降。但本土企业仍占主导。
          图8-8:2003-2004年不同所有制企业在百强连锁企业中的销售占比

 
     
TOP
83#

     三、零售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为零售业提供了良好的运行条件和发展机遇。预计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超过6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左右。随着零售业的不断发展,其内部细分行业也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1.零售业内部结构将全方位加快调整。
    首先,零售业组织化程度将继续提升。特别是在调整、扶持、重组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零售大型骨干企业的同时,地方中小商业企业也将加快重组合并和合作的进程;外资在中国零售业完全开放之后的发展方式、发展水平也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批以区域发展为重点,以联合采购、自愿加盟为主要形式的新兴连锁组织形式将兴起,在加快产业布局的基础上,兼并、重组、合作、联合等将成为未来几年零售业市场整合和组织调整的基本形式。
    其次,零售业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多种经济成分共同竞争格局将加快形成。国有零售企业经过改革攻坚,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提升了整体竞争力;民营零售企业在巩固现有竞争能力的基础上将加快纵向开拓、横向联合,以资本为纽带实现规模化、跨地域发展;外资零售企业将加快整合步伐,在全中国区域内构建完整的零售产业链。
    第三,零售产业布局将加快调整,除产业集中度更高之外,城乡、区域结构的零售企业将进一步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等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措施,将有力地促进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商品市场的发展和零售规模的扩大。特别是从2005年开始,国家商务部门已在农村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在中国建立8万个左右村级零售店,8000个左右乡级零售店,这对加快农村零售网络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现代零售方式继续快速发展。
    第一,连锁经营发展将进一步规范化。政府相关部门将继续协调落实促进连锁经营发展的基本政策;随着《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特许经营发展将进入规范化轨道。此外,社会商业和中小零售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将越来越多地发展自愿连锁经营形式,通过品牌经营、联合采购和集中配送,提高自身竞争能力。
    第二,业态结构进一步优化。以城市零售商业为主体的零售业态优化进程将不断加快,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无固定地点销售等新型业态将得到优先发展;传统零售企业将探索新型经营方式,总代理、总经销、物流配送中心、品牌OEM等新型业态和新型服务功能将成为零售产业新的增长点。
    第三,电子商务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在持续稳步扩大现有商务网站B2B和B2C的基础上,零售产业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商品交易市场与电子商务的结合等也将成为电子商务应用探索的新领域。
    3.城市商业发展将继续成为零售业发展的亮点。
    城市化将成为零售业发展的龙头和亮点。预计2005年中国城市水平将达到43.3%,比2004年增加1.5个百分点,将有100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城镇。城市零售业及其关联配套产业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浓厚竞争氛围,为城市零售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城市零售商业的发展特点在于:
    其一,包括零售、餐饮在内的城市商业各行业,将继续保持比较旺盛的发展速度。2005年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超过4万亿元,增长速度保持在14%左右,超过10%的中国平均增长水平。
    其二,城市零售业基础设施和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成为投资热点。由于城市居民住房热的消退,商业地产将成投资热点。
    其三,以城市市场为主要依托的连锁经营企业,特别是以超市、专业店、便利店等新型业态为主营业务的连锁企业,以及以著名品牌为龙头的特许经营,都继续受到各种资本、乃至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为城市连锁业加速发展提供动力。
    其四,城市零售商业对农村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城市商业通过连锁、特许经营、合作和农商一体化等途径,延伸经营网络进入农村市场,将带动农村地区零售商业的发展。
    4.政府主管将为零售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2005年,在零售领域的法制建设速度将继续加快,包括《反垄断法》、《城市商业网点管理条例》在内的相关法律、法规陆续出台;政府主管部门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行业体制改革,为行业发展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和有利环境;政府和相关执法部门将继续加大整顿市场秩序的力度,重点打击假冒伪劣等行为,继续加强对食品商品的监控,加快食品安全体系建设。零售企业也将更加重视诚信兴商和企业形象建设;政府相关部门将促进各类商品交易市场方式的创新和管理手段的升级,建立和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促进商品交易市场秩序的改善。

    四、零售业经典战例:沃尔玛VS家乐福。
    当沃尔玛和家乐福,这两个全球零售业巨头在中国这个世界级的零售业市场“狭路相逢”时,双方正在建立各自优势,上演一场世界级的竞争。沃尔玛雄居世界最大规模企业第一位多年,是名副其实的零售企业帝国;家乐福则是全球第二,欧洲零售业老大,进入中国市场比沃尔玛更早。目前在中国零售业的排行榜上,家乐福以年销售额170亿元居第五,列外资企业第一;沃尔玛则以年销售额130亿元居第六,列外资企业第二。
    第一、第二的排名是暂时的,在中国零售业这个6万亿元规模的巨大市场上,未来的发展充满变数。在外资零售企业越来越惹人眼球的今天,双方为争夺中国零售市场的一招一式都会有招式之外的意义,分析沃尔玛和家乐福的竞争策略和运作方式,可以窥见中国零售业终端竞争的缩影。
    1.英雄出处。
    1962年,沃尔玛在美国诞生,以折扣店形式进入市场,并很快取得了良好的操作业绩,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家拥有4000多家分店、年零售额超过2800亿美元的世界零售业巨擘,并在近几年内销售额持续位居世界500强前列。
沃尔玛主要经营模式包括折扣店和山姆会员店,以上两种运营模式均取得良好的操作业绩。
    1963年,家乐福在法国巴黎近郊诞生首家店,经过40年的发展,家乐福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零售商,业务范围覆盖欧洲、美洲及亚洲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总店铺超过9000个。
    家乐福的主要经营模式有大型超市、超级市场及折扣店等。2004年,家乐福营销收入已超过600亿美元,公司市值高达180亿英镑。
    
TOP
84#

2.现实中的榜样与理想中的典范。
    (1)家乐福——现实中的榜样。
    在中国,家乐福俨然已成为零售企业模仿的对象,不管是新企业对高管的探寻,还是培训班讲师资源的开发,有家乐福工作背景的管理人员,往往都会成为追逐的热点。
    家乐福在本土业绩一般的背景下进入中国市场,家乐福的中国战略意义重大,中国市场的业绩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稳定股东的作用。因此,自1995年家乐福进入中国起,赢利便成为家乐福的核心战略之一。
    到2004年底,家乐福已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辐射沿海和经济中心城市的战略布局,其62家店铺平均每家销售额已超过3亿元人民币。
    家乐福除在一线城市中心或副中心设立网点外,业态集中在独立活动能力强、最具发展潜力的大卖场上,应该说,这与中国现阶段整体配送水平是相适应的。采取本土化的经营策略,依靠本地供应商实现配送,给门店尽可能的自主权,是家乐福在中国区内运营的主要特点。
    在具体运作中,家乐福根据现阶段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四个区域采购中心,让单店拥有较大的采购权,同时依托供应商物流系统,降低相关的物流费用。为进一步巩固其在中国的优势地位,适应大规模扩张的需要,家乐福将原来的“中国区总部——7个区域——门店”的三级管理架构调整为“中国区总部——4个大区——10个区域——门店”的四级管理机构,以实现中国内地市场的高效运转。
    家乐福是中国零售连锁企业现实中的榜样。
    (2)沃尔玛——理想中的典范。
    和家乐福不同,沃尔玛是在美国本土经营业绩优异的情况下进入中国市场的。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中国市场对沃尔玛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但自1996年以来,呈现在中国商界面前的似乎是一个并不太强大的世界级龙头企业。2004年底,沃尔玛在中国拥有43家店铺,平均每店销售额仅为1.77亿元人民币,只相当于家乐福单店销售额的一半左右。由于沃尔玛在美国本土太过成功,自然想把其在美国的经验搬到中国。比如坚持先建立配送中心再建设门店的扩张方式;只在一些二级城市设点的方式;大部分门店设立在城乡结合区;尝试购物广场加会员店的交叉业态选择等等,这些都是沃尔玛的美国痕迹。
    但在现阶段的中国现状,沃尔玛的许多优势难以发挥。卫星系统无法充分利用,中国战略伙伴型供应商缺乏,交通系统及整体物流水平低下,使沃尔玛在中国面临一个无法施展拳脚的舞台。毫无疑问,沃尔玛目前在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本土化经验的欠缺和运营模式的刻板。
    但即便如此,大家还是认为,假以时日,沃尔玛仍然不可小觑。因为相对而言,家乐福目前在中国市场具备的优势更容易被本土企业所模仿,事实上不少国内企业已经在学习家乐福供应商的管理策略、店面运营模式、外租场地策略甚至家乐福的选址办法。但是,沃尔玛的品类管理技术,沃尔玛的总部集中控制力量,沃尔玛的成本控制、物流系统和信息系统,这些从长远来讲体现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都不是国内企业一朝一夕可以学习的,而这些优势一旦遇到合适的土壤,将发挥巨大的作用。毕竟,利用商品差价和控制成本赢取利润,是商业生存和壮大的根本。
    因此,未来的沃尔玛依然强大无比,是理想中的典范。
    3.竞争手段与风格比较。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沃尔玛和家乐福在全球布局上都尽量避免着直接冲突。即便在南美它们的商店有着零星“交火”,但那也分“主角”和“配角”。在阿根廷家乐福是市场领先者,有439家店,而沃尔玛只开了11个门店;而在墨西哥沃尔玛是绝对“老大”,拥有641家门店,家乐福则仅有27家店面。即便是在沃尔玛挺进欧洲市场的时候,它也选择了“非家乐福”势力范围的德国和英国。但当两家企业在中国市场遭遇的时候,这一“默契”被彻底打破。且看两个巨头在中国零售市场的操作风格与手段。
                       表8-2  沃尔玛与家乐福的竞争比较

竞争类型或重点竞争指数

沃尔玛

家乐福

竞争精彩程度

基本策略

随需而变:本地化。面对中国市场灵活制定竞争策略。

中规中矩:规范化。按总部既定战略运作中国市场

★★★★☆

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

服务创新;标准产品;开更多店,使购物便利;通过规模达到低价

服务灵活性大;产品每店不同;加快布局,一月一店;向供应商要低价

★★★★

价格策略

天天低价

阶段性超低价

★★★★

诚信度

顾客服务日;无假货;退货无条件

正在努力改善和提高

★★★☆

购物方便性

宽敞的停车场;足够购物车;一站式购买;收银台布局合理

店开在闹市区,使更多的顾客感到方便;控制单店面积

★★★

中国市场战略

后来居上;规模取胜;秉持传统竞争方式

保持领先;策略灵活

★★★★★

TOP
85#

国家药监局规定:中药说明书须写清不良反应

据《法制日报》报道龙胆泻肝丸因含马兜铃酸可能导致肾损害,排毒养颜胶囊因含有大黄被疑长期服用造成继发性便秘……中药不良反应近年来频频被曝光。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传来消息,7月1日起,我国对“中药说明书”实施新规定。“不良反应”、“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儿童用药”、“老年用药”等项内容,将进入新的说明书中。这意味着消费者使用中药会比以往有更多的安全保障。

  为贯彻实施《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规范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的书写和印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并于2006年6月22日印发了《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内容书写要求》,以及《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

  从7月1日起,国家将按照上述新的“中药说明书”等文件的要求,对申请注册的中药、天然药物的说明书进行核准和发布。2006年7月1日之前已经批准注册的中药、天然药物,药品生产企业应当根据新的“中药说明书”等修订说明书的申报资料要求,提交修订说明书的补充申请;2006年7月1日之前已经批准注册的进口中药、天然药物,境外制药厂商应当直接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受理服务中心提交补充申请。

  尽管按照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包装必须按照规定印有或者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要求是“必须注明”。但是,2001年6月22日,由于药品监管部门发布了一个《关于下发“药品说明书规范细则?穴暂行?雪”的通知》,通知中把药品分为化学药品和中药,对两者说明书的要求分别做了规定。在《中药说明书规范细则?穴暂行?雪》中规定,中药说明书格式中所列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的内容,可按药品实际情况客观、科学地书写;若其中有些项目缺乏可靠的试验数据,则可以不写,说明书中也不再保留该项标题。

  由此,中药说明书中可以不写不良反应的口子彻底被放开。中药厂家可以顺理成章地以缺乏可靠的试验数据为由省去“不良反应”一项,似乎成了许多中药厂家不注明“不良反应”的法律依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传来消息,7月1日起,我国对“中药说明书”实施新规定。“不良反应”、“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儿童用药”、“老年用药”等项内容,将进入新的说明书中。这意味着消费者使用中药会比以往有更多的安全保障。

  为贯彻实施《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规范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的书写和印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并于2006年6月22日印发了《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内容书写要求》,以及《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

  从7月1日起,国家将按照上述新的“中药说明书”等文件的要求,对申请注册的中药、天然药物的说明书进行核准和发布。2006年7月1日之前已经批准注册的中药、天然药物,药品生产企业应当根据新的“中药说明书”等修订说明书的申报资料要求,提交修订说明书的补充申请;2006年7月1日之前已经批准注册的进口中药、天然药物,境外制药厂商应当直接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受理服务中心提交补充申请。

  尽管按照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包装必须按照规定印有或者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要求是“必须注明”。但是,2001年6月22日,由于药品监管部门发布了一个《关于下发“药品说明书规范细则?穴暂行?雪”的通知》,通知中把药品分为化学药品和中药,对两者说明书的要求分别做了规定。在《中药说明书规范细则?穴暂行?雪》中规定,中药说明书格式中所列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的内容,可按药品实际情况客观、科学地书写;若其中有些项目缺乏可靠的试验数据,则可以不写,说明书中也不再保留该项标题。

  由此,中药说明书中可以不写不良反应的口子彻底被放开。中药厂家可以顺理成章地以缺乏可靠的试验数据为由省去“不良反应”一项,似乎成了许多中药厂家不注明“不良反应”的法律依据。

TOP
86#

蜂蜜何以卖出白糖价?

   近来不少市民投诉称,同样是普通蜂蜜,为何有的卖30元/公斤,有的卖9元/公斤,价格怎么相差这么大?昨日,记者走访江城几家大卖场和超市发现,蜂蜜产品价格战打得正欢,11元/公斤的蜂蜜还买一送一。其外包装上标注的名称均为“优质蜂蜜”,但细看配料与成分表却各不相同。江城一家大型蜂蜜生产企业的市场负责人余进称,目前每吨蜂蜜的工业成本要15000元左右,纯蜂蜜的零售价应该是白糖的5倍左右,怎么卖,都不可能卖出8-9元/公斤的价格。武汉质检局标准处负责人称,蜂蜜是纯自然产品,根据以往查案经验,价格过低不排除掺有其他添加剂。从前日起,该局已对该市31家蜂蜜生产企业开展为期一周的检查,预计结果将在下周公布。此次检查中,已发现武汉市武食食品有限公司在“洋槐蜂蜜”中掺入“双歧因子”(一种果糖)。目前,这家公司被勒令停业整顿。武汉市质监局同时提醒,凡包装上印有“符合GB18796要求”的产品可放心购买,而印有“符合GB18796强制性要求”的产品虽然也是合格品,但品质上可能稍逊。

  链接:

  今年3月1日,蜂蜜产品的新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规定如果在蜂蜜中添加了淀粉、糖、甜味剂、防腐剂等,产品均不得称为“蜂蜜”或“蜜”,需改称“膏”或“蜂蜜制品”,否则便为造假。

  链接:

  今年3月1日,蜂蜜产品的新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规定如果在蜂蜜中添加了淀粉、糖、甜味剂、防腐剂等,产品均不得称为“蜂蜜”或“蜜”,需改称“膏”或“蜂蜜制品”,否则便为造假。

TOP
87#

生态专家:中国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所长、研究员高吉喜今天在此间说,中国农业对环境污染严重。

  中意环境周今天在此间举行多场论坛。高吉喜在可持续农业论坛上发言时指出,中国用占世界百分之七的土地养育着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基本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但中国为此付出了代价: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他说,大量的农业生产使化肥成为农业化学物质污染源。

  据悉,目前中国年使用化肥量四千一百多万吨,平均施用量每公顷四百公斤以上,远远超出发达国家每公顷二百二十五公斤的安全上限。

  他说,农药的大量使用,破坏了农田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大气、土壤和水体污染;化学农药残留在作物体内形成一定的累积,造成人畜中毒;许多农产品也因农药残留超标而不能出口或遭退货,造成经济损失达数亿元。

  他指出,为减轻农业对环境的污染,他希望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农业安全生产,由下而上,根据实际情况分级制定化肥、农药的使用限量、适当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术;在适宜的地区,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生态环境友好型农业;完善市场化机制,加大农业法律和政策对生态型农业市场化的调控力度,推动农业品牌化。

  中意环境周今天在此间举行多场论坛。高吉喜在可持续农业论坛上发言时指出,中国用占世界百分之七的土地养育着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基本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但中国为此付出了代价: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他说,大量的农业生产使化肥成为农业化学物质污染源。

  据悉,目前中国年使用化肥量四千一百多万吨,平均施用量每公顷四百公斤以上,远远超出发达国家每公顷二百二十五公斤的安全上限。

  他说,农药的大量使用,破坏了农田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大气、土壤和水体污染;化学农药残留在作物体内形成一定的累积,造成人畜中毒;许多农产品也因农药残留超标而不能出口或遭退货,造成经济损失达数亿元。

  他指出,为减轻农业对环境的污染,他希望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农业安全生产,由下而上,根据实际情况分级制定化肥、农药的使用限量、适当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术;在适宜的地区,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生态环境友好型农业;完善市场化机制,加大农业法律和政策对生态型农业市场化的调控力度,推动农业品牌化。

TOP
88#

香港7月6日起恢复从广东进口活鸡、鸡苗和观赏鸟

  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福利及食物局3日宣布,从本月6日起恢复从广东进口活鸡、鸡苗和观赏鸟,翌日香港市面将恢复售卖活鸡。

  卫福局同时宣布,本月香港家禽零售商的首个休市清洁日,提前至本月6日,让活家禽零售商为恢复从内地进口活家禽做好卫生方面的准备。

  据悉,恢复进口的活家禽数量和以往相同,即活鸡数量每天不超过2万只,鸡苗每天平均2万只。

  今年6月15日,深圳确诊1宗人感染禽流感个案,香港遂采取预防措施,翌日起暂停进口内地活鸡、鸡苗和观赏鸟。卫福局当时表示,在评估有关的公共卫生情况后,如确定广东在未来数天没有其他的人感染禽流感个案,以及广东省的农场没有暴发禽流感,便可恢复进口安排。

  据悉,香港兽医专家这两天将前往广东的供港活家禽饲养场和种鸡场,了解卫生情况。

  按照香港的规定,售卖活家禽的街市每月的10日和25日暂停营业,举行休市清洁日活动,以便彻底清洁及消毒。

TOP
89#

真空收缩包装改变鲜肉包装形式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受到媒体等各方面的关注,而消费者已越来越多地习惯于在超市中选择购买安全、有保证的生鲜肉,以前那种露天市场销售的鲜肉已少有人问津。但即便是超市中售卖的鲜肉也不能完全保证其安全。根据了解,在大部分的超市,肉类也只是在放入货架时才被分割和冷藏。

  几千年来,我们的传统是喜吃那种在凌晨宰杀、清晨上市的热鲜肉,并且认为还带着肉温的鲜肉最好且最新鲜。其实正是这种我们吃了几千年的鲜肉才真正地不安全、不卫生,而且肉质发硬、味道发酸。据统计数字表明,我国每年大约屠宰加工约1千万头肉牛、6千万头羊,其中接近一半是在小作坊、私人作坊中进行的,肉品的安全很难得到保证。如今,人们面临疯牛病、口蹄疫以及禽流感等疾病的威胁,改革传统屠宰方式、改善肉类产品的安全,已迫在眉睫。

  西方发达国家早于上个世纪初便开始研究肉类的安全、营养问题,并推行“冷鲜肉”这一概念,今天的发达国家市场上基本没有我们传统概念的热肉,除少量的冷冻肉外,几乎全部都是“冷鲜肉”。

  通常,肉类在屠宰后需要经过一个冷却排酸过程,在10℃冷却24小时,pH值降到最低,大约在5.5左右,此时进行分割、真空收缩包装并且冷藏,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肉质的鲜嫩和营养,同时还能将保质期延长到30天以上。可见,在肉类产品的安全卫生和品质提升方面,包装所起的作用非常关键。

  真空收缩包装是目前西方生鲜肉类市场使用的主流包装形式,它能够解决生鲜肉的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可以保持水分,防止鲜肉水分流失、色泽深暗;可以阻隔氧气,抑制好氧菌的繁殖;真空包装后于低温储存(4℃以下),可以抑制厌氧菌的繁殖;可以阻隔外部细菌的侵入、繁殖,保证卫生;可以防止脂肪被氧化产生异味,及脂肪颜色变化(发黄);真空包装并且低温冷藏能够改善肉的熟化进程,使肉的口感更鲜嫩多汁:可以阻隔氧气,更长时间保持鲜肉的自然色泽。

  鲜肉被真空包装后,进行收缩是重要的一环。收缩可以排除毛细血管吸水现象,减少渗水。可以使包装紧贴,明显改善产品外观。同时即使包装不慎破损,也能减少损失。可以增加包装强度、提高阻隔性和抗穿刺能力,并改善封口强度。适于鲜肉包装的高阻隔收缩包装膜是多层共挤加工而成,主要具有高阻氧阻水汽性能、高热水收缩率以及抗穿刺能力,在封口处有较强的抗油脂能力,可以避免封口污染造成的漏气。

  真空收缩包装所提供的长久保质期可以大大扩展肉类加工厂的销售空间,有实力的企业将能够占领中长距离以外地区的市场,无论是内销或者出口。对于零售商来说,由于所有去骨、分割以及包装都已经在生产线上完成,只需开袋、切片/段再放上货架,销售成本大大降低,周转速度大大加快。而且由于采用定量包装、分部位库存,按需采购,而不再发生以往销售未包装肉类时所出现的某些部位的肉短缺,而另一些部位的肉却因滞销而变质的情况。同时,运输成箱真空包装的肉品,每车能够比胴体运输多装载30%。而且生鲜肉在冷藏、真空的状态下,由于内部酶的作用,仍然会继续熟化、变嫩,且能保持充足水分,从而可缩短肉品烹调时间,所以无须使用添加剂如嫩化粉等。餐馆酒店采用这种产品,还能省去烹调前肉品的修割损失及风干造成的损失。

  今年的“两会”期间,许多代表提议就食品安全问题立法,从屡禁不绝的私宰、注水肉等问题,可以看到肉品安全还是任重道远的。从传统的散户养殖到产业化养殖,从分散屠宰到定点集中屠宰,虽然已经有一些政策性的引导,然而,运输、销售过程中的包装条件,显然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近几年,我们注意到在肉类市场,一些品牌正在形成,如草原兴发、福成、金锣、元盛等等。双汇甚至不惜重金率先在央视黄金时间为其“冷鲜肉”打出广告,开始倡导肉类产品的品牌经营,利用已有的先进加工生产设备,把国外的“冷链生产、冷链运输、冷链销售、连锁经营”的肉类营销模式引进国内,建立肉类连锁店,走品牌化经营之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类产业巨头的崛起,真空收缩包装的鲜肉产品将会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普通消费者的菜篮里。 

TOP
90#

杭州:食品安全问题随高温升级

   38℃的高温天气,大大缩短了一些食品的保质期。市质监部门的突击检查发现,就在对保质期如此敏感的季节里,一家豆制品店,将昨天生产的豆制品生产日期标成了今天。

  豆制品“生日”人为推后

  昨日市质量技术监督稽查支队联合各城区分局,对老城区的部分夏令食品、饮料等生产企业进行了突击检查,发现糕点厂生产环境恶劣,原料质量堪忧。 
执法人员在杭州圣达豆制品厂仓库内发现,部分豆制品标注的生产日期与实际不符,明明是昨天(即7月4日)生产的产品,打上的生产日期却是2006年7月5日。

  一般来说,合装豆腐的保质期只有三天。特别是在如此炎热的夏季,如果没有按照标签说明中的温度要求进行保存,豆腐很快就会变味,不能食用。豆制品“早产”一天后,就意味着保质期少了一天,而消费者并不知情,这无疑埋下了食品安全隐患。

  无证工厂制造食用冰块

  到了夏天,酒吧、餐饮店等娱乐餐饮场所,都会大量采购冰块,用来冰镇酒水饮料。但是,看上去明晃晃的冰块,可能并不卫生安全。

  执法人员对杭州西湖区的一家冰块生产企业现场发现,该公司正在生产食用冰块,成品冷冻仓库内有已经包装好的5000克装的成品卫生冰块900袋,但该公司现场无法提供食用冰块的食品生产许可证。无证工厂生产出来的食品,如何保证安全卫生呢?

  据该公司工人介绍,每台制冰机每小时生产约4-5板冰块,每板可加工12公斤左右冰块。而该批食用冰块主要销往酒吧、饭店及珍珠奶茶店。

  黄油中插着生锈的菜刀

  当你看着色彩缤纷的糕点,吃着香气扑鼻的面包时,是否想到它们生产中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呢?

  走进上城区一家糕点食品公司的生产区,闻到的不是糕点生产的奶油香,取而代之的是浓烈的废油味。在生产区的一角,堆放着3桶黑糊糊的色拉油和3桶漂着白沫的糖浆,用肉眼看,也能看出是长久反复使用过的。

  公司负责人解释说:“这些都是废弃品,不用的。”经了解,该公司并无专门的废品处理区。由于最近停止生产糕点,一心准备中秋节的月饼,所有的废品都没及时地处理,而是直接堆放在生产区。

  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在该公司的原料仓库中,执法人员发现存放原料的货架上有很多蜘蛛网、虫子、老鼠屎;黄油中插着生锈的菜刀;面质改良剂A、特丁基对苯二酚、“银谷”牌塔塔粉等原料均已过期,却无人发现;所谓的进口小麦粉无中文标签;核桃仁、葡萄干里各种不知名的小虫子乱爬;红峰牌红糖假冒QS标签;使用过的各种原料都敞开式放置,无遮盖;食品添加剂配备不完全。

  执法人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对问题严重的单位,还将在进一步调查的基础上,依法处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