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2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内食品重大新闻! [复制链接]

106#

使用“瘦肉精”的生猪主要来自湘赣等省部分地区

  农业部有关部门负责人5日表示,根据近两年畜产品中“瘦肉精”的例行监测情况,不合格生猪来源主要是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农业部已及时向这些省反馈了检测结果,并多次派出检查组追查源头,在生产源头开展“瘦肉精”专项治理。

    这位负责人说,广州市5月16日和6月1日销毁了“瘦肉精”严重超标的生猪640多头。生猪产区地方政府领导、运销企业和生产者高度重视,湖南湘潭市委市政府迅速召集湘潭县有关部门制定了六项查禁瘦肉精的紧急措施。

    这位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充分利用例行监测结果,推动各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对检测中发现问题的地区和品种,帮助查找原因,研究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对问题严重的地区,责令当地农业部门限期整改,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被抽检城市,开展溯源和追查。

TOP
107#

消费者购买可口可乐发现霉菌 公司称是碰撞所致

    消费者购买的可口可乐,瓶内竟然有霉菌块。对此,可口可乐公司称,产生霉菌应是运输中碰撞致使瓶口漏气所致,公司将按规定对消费者一比二进行退换。

    市民刘先生经营着一家快餐公司,经常多箱购进可口可乐。6月26日,刘先生共购买了8箱玻璃瓶装的6月1日生产的可口可乐。29日,这批可乐的其中一瓶正要被拿出去给顾客饮用时,刘先生发现瓶内有一团白色的东西。

    “像什么东西长了霉,霉块跟瓶盖的大小差不多。”当刘先生把瓶子倒过来时,从瓶盖与瓶口的缝隙里不断漏出可乐。

    可口可乐公司外事部工作人员李先生解释说,可乐里不含防腐剂,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如果瓶口漏气,气体进入瓶内,就会与二氧化碳、糖等成分反应产生霉菌块。李先生说,刘先生遇到的情况应是储存运输过程中的碰撞等导致瓶内进了空气所致,不是可乐的质量问题。按照消协的有关规定,公司将按一比二的比例进行退换,客户如果不满意,可直接与公司联系。

TOP
108#

食品饮料行业景气高位运行

   三大趋势决定增长前景依然;各子行业增速、阶段各不相同

  截至2006年4月,食品饮料行业保持平稳增长,其中食品工业销售收入为4361亿元,同比增长24.86%;饮料制造业销售收入为1137 亿元,同比增长26.31%,食品工业利润总额为186亿元,同比增长41.91%;饮料制造业销售收入为91 亿元,同比增长33.31%。食品饮料行业景气继续在高位运行。

  增长前景依然

  食品饮料行业未来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

  行业总量增长前景依然巨大。预计在2006-2010 年,食品饮料工业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以上水平,但中长期增速将逐步放缓。 总量增长主要原因是国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贡献、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在外用餐支出的增长及商业连锁经营模式的快速发展。

  由于居民收入总量增长和收入结构差异,享受型消费增长为食品饮料工业产品结构升级拓展了空间,白酒等产品结构的调整提升了行业盈利能力。

  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啤酒、白酒、乳业等产品的区域市场垄断和细分市场垄断格局逐步形成。 五粮液、贵州茅台等高档酒的市场占有率已高达60%,表现部分产品细分市场的垄断正在形成。以啤酒为例,各地区都有一家或两家占有率相对较高的品牌,这表明区域市场的垄断已初步形成。并在未来发展中,这种垄断模式将会得到强化。

  子行业速度不一

  从子行业来看,受行业总量快速增长和产品结构升级的影响,葡萄酒和肉制品加工行业销售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速,毛利率稳步上升。

  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白酒行业景气继续上升。由于1998年的山西“假酒案”和2001年的白酒从量税的征收,我国白酒行业经历了1998-2003年的低潮期。从2004年开始,白酒行业出现明显的景气回升势头。一是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白酒产量止跌回升,2005年达到350万吨,同比增长10%;二是结构升级提升了行业盈利能力,行业利润出现大幅增长,2005年同比增长38%。我们认为,白酒行业景气在未来3-5年内将保持持续上升,预计行业平均利润增长率将保持在20%-30%之间。

  由于产能扩张所导致的行业竞争压力,过度竞争状况未有改变,乳业和啤酒毛利率继续下降,企业盈利能力继续经受考验。目前我国的啤酒行业围绕广东、北京等重点地区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外资高成本进入中国啤酒行业,加慢了大企业对行业的整合速度。

  2006年食品饮料行业景气将继续处于高位运行。葡萄酒、乳业、肉制品加工业总量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白酒、葡萄酒、黄酒、乳业、啤酒各子行业产品结构将继续优化,啤酒、白酒、乳业将逐步形成区域市场和细分市场的垄断格局。

  截至2006年4月,食品饮料行业保持平稳增长,其中食品工业销售收入为4361亿元,同比增长24.86%;饮料制造业销售收入为1137 亿元,同比增长26.31%,食品工业利润总额为186亿元,同比增长41.91%;饮料制造业销售收入为91 亿元,同比增长33.31%。食品饮料行业景气继续在高位运行。

  增长前景依然

  食品饮料行业未来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

  行业总量增长前景依然巨大。预计在2006-2010 年,食品饮料工业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以上水平,但中长期增速将逐步放缓。 总量增长主要原因是国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贡献、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在外用餐支出的增长及商业连锁经营模式的快速发展。

  由于居民收入总量增长和收入结构差异,享受型消费增长为食品饮料工业产品结构升级拓展了空间,白酒等产品结构的调整提升了行业盈利能力。

  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啤酒、白酒、乳业等产品的区域市场垄断和细分市场垄断格局逐步形成。 五粮液、贵州茅台等高档酒的市场占有率已高达60%,表现部分产品细分市场的垄断正在形成。以啤酒为例,各地区都有一家或两家占有率相对较高的品牌,这表明区域市场的垄断已初步形成。并在未来发展中,这种垄断模式将会得到强化。

  子行业速度不一

  从子行业来看,受行业总量快速增长和产品结构升级的影响,葡萄酒和肉制品加工行业销售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速,毛利率稳步上升。

  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白酒行业景气继续上升。由于1998年的山西“假酒案”和2001年的白酒从量税的征收,我国白酒行业经历了1998-2003年的低潮期。从2004年开始,白酒行业出现明显的景气回升势头。一是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白酒产量止跌回升,2005年达到350万吨,同比增长10%;二是结构升级提升了行业盈利能力,行业利润出现大幅增长,2005年同比增长38%。我们认为,白酒行业景气在未来3-5年内将保持持续上升,预计行业平均利润增长率将保持在20%-30%之间。

  由于产能扩张所导致的行业竞争压力,过度竞争状况未有改变,乳业和啤酒毛利率继续下降,企业盈利能力继续经受考验。目前我国的啤酒行业围绕广东、北京等重点地区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外资高成本进入中国啤酒行业,加慢了大企业对行业的整合速度。

  2006年食品饮料行业景气将继续处于高位运行。葡萄酒、乳业、肉制品加工业总量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白酒、葡萄酒、黄酒、乳业、啤酒各子行业产品结构将继续优化,啤酒、白酒、乳业将逐步形成区域市场和细分市场的垄断格局。

TOP
109#

以上新闻为2006-07-06日更新!
TOP
110#

木质包装检疫国际标准7月1日全面实施

    从中国检验检疫协会动植物工作委员会日前在深圳召开的“进出境货物木质包装检疫监管政策宣讲会”上了解到,我国自2006年1月1日起对进境货物木质包装实施国际检疫标准的过渡期已经结束,7月1日转入全面正常管理。

  今年1月1日新规定实施以来,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贸易国家的货物木质包装多数符合国际标准,但仍有一定比例出现违规情况,主要问题是没有IPPC(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组织)标识或者有标识但发现活虫。从7月1日起,我国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和管理办法的要求对违规的木质包装采取除害处理、销毁,情况严重的将连同货物作退运处理。

  为使我国出境货物木质包装符合进口国的要求,防止林木有害生物传出,确保货物顺利出口,国家质检总局于2005年1月10日发布了《出境货物木质包装检疫处理管理办法》(69号局令),于2005年3月1日实施。办法实施以来,各地检验检疫机构积极开展工作,考核了791家木质包装检疫除害处理和标识加施企业,并予以公布。2005年12月31日发布了第84号局令《进境货物木质包装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并在实施的初期(2006年1月1日至6月30日)采取了灵活措施。

TOP
111#

中国乳业陷入“怪圈”:进容易退难

    一杯牛奶可以强壮一个民族,这个曾经激励人心的口号催生了我国乳品业的蓬勃发展,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忠实而坚定的喝奶族。

    可是最近喝奶族们发现,部分牛奶产品的售价居然比矿泉水的价格还低,一时让人喜忧掺拌,不知所措。

    在北京某大型超市的奶制品销售点,某品牌946ml鲜牛奶买1送1标价为5.9元,折合500ml鲜牛奶仅售1.5元,243ml纯牛奶每袋仅为0.9元。而在矿泉水专柜上的某品牌400ml活性水的售价为2.2元,某品牌矿泉水330毫升装的为每瓶3.45元/瓶。对于这种奶比水贱的现象,消费者普遍表示欢迎,同时也对这种低价牛奶的质量表示了关注。

    消费者1:肯定是欢迎的了。牛奶是老百姓普遍消费的食品,不管价格高低,质量都应该保证。

    消费者2:应该是一件好事,因为价格便宜。

    消费者3:现在市场上牛奶价格低了,老百姓挺高兴的。不过,要是它质量下来了,那不是白低了吗?

    这种牛奶大贱卖的现象现在全国各地都很普遍。在济南市各大超市,由于奶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出现了比瓶装水还便宜的现象。在一家超市里看到,有一种袋装牛奶,是227ml的,标价是0.88元一袋,还是买一赠一。这相当于一斤就在一块钱左右,比瓶装矿泉水还要便宜一些。老百姓觉得现在牛奶太便宜了,质量是不是有问题等担心比较多一些。

    在厦门规模比较大的沃尔玛超市,在奶制品专柜前,消费者纷纷表示,厦门这几年的牛奶饮品的品牌确实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便宜。他们认为这是好事,至于说到质量问题,他们表示,质量问题不是他们能左右的,要靠政府来加强管理。他们认为,现在买牛奶只能认品牌,像蒙牛、伊利等品牌产品相对来说是值得信赖的。

    面对奶比水贱这种荒唐的市场现象,上海财经大学现代市场营销研究中心主任晁钢令教授分析说,价格战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手段,应该说是正常的,但是,降价的同时质量能否得到保证,则是值得我们关心的问题。

    晁钢令认为,现在牛奶降价是全国牛奶厂商竞争的一种表现,从我们对整个市场的竞争情况来分析,经营规模比较大、实力比较强的一些厂商,或者是供应商,他们会以降价的方法来进行市场的洗盘。目的是为了将一些相对比较弱的中小厂商挤出市场,以获取更多的市场垄断地位。价格竞争会不会以牺牲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这是我们要注意的。降价从表面来讲,消费者可能会得益,但是如果这种降价导致企业不得不压缩成本的话,是不是有可能会以降低产品的质量或者降低产品的质量控制手段来达到压价的目的。如果那样的话,对消费者,特别对食品之类的消费者来讲,可能就会存在潜在危险了。

    专家指出,我国现有的乳制产品在品种、外观、口感甚至宣传策略往往大同小异,缺乏自身特色的中小企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难以维持。因为没有一个好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乳品行业陷入一个进入容易退出难的怪圈,各个厂家被迫进行价格大战,这样的后果将使整个乳品市场只有输家,没有胜利者。

TOP
112#

八成香油有掺假,油坊现榨不可靠

  香油,俗称小麻油,是许多桂林人钟爱的调味品。可是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掺假香油让消费者望而却步。据桂林市消协的调查,因为假的香油太多,有64%的消费者不敢轻易购买,有11%的消费者甚至拒买;有25%的消费者只固定购买质量好的品牌香油,但又担心好品牌被假冒。 
    不久前,林先生为买到正宗的香油,特意到市区一农贸市场内的现榨小磨麻油作坊。一进入作坊,一阵麻油的浓香扑鼻而来。得知他的来意,老板拍着胸脯保证:我这里绝对是现榨现卖的小磨麻油。扑鼻的麻油香味和人工的榨油方式,使林先生深信不疑,虽然每公斤26元贵了些,但林先生还是买了1公斤。
 
    第二天上午,林先生的好友傅先生来到家中,闻了闻林先生买的小麻油后,傅先生说,这不是正宗的麻油。在粮油公司工作了30多年的傅先生,对油类是了如指掌,他说:“现在除有信誉的超市、商场外,市场上出售的香油起码有六成以上是掺杂使假的。一些现榨现卖的香油表面看起来没有掺假,其实作坊老板在磨浆时就加入了色拉油或者豆油,以及香油精,所以虽有香油味,但这是香油精的香味。 

    为此,笔者日前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香油协会了解到,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香油80%是掺杂使假的,真正100%的纯小磨香油不足三成。据一位原来从事香油现榨的知情人透露:现在的芝麻每公斤是8至10元,按照小磨香油的加工和正常的出油率,生产1公斤香油需2.5公斤芝麻,每公斤香油不低于25元才能保本。他十分肯定地说,市场上每公斤售价低于30元的香油都是掺了色拉油或豆油的。由于此油每公斤不到6元,且无色无味,掺入后会冲淡香油的香味和颜色,生产者还会加入香油精和色素来调香调色。有关专家指出,香油精和色素是食品添加剂,国家对其使用有严格的限定,如果超量使用,会对人体有害。 

    香油协会负责人指出,根据国家芝麻油标准规定,各类芝麻油不得混入其他食用植物油或非食用植物油,但现实是除了香油作坊掺假外,一些厂家的香油也存在问题。这些厂家的香油标签上都标注为“压榨工艺”、“100%小磨香油”,但配料表中除芝麻外,还有葵花油,或者葵籽油等。这显然是自相矛盾,葵花油、葵籽油怎能用石磨工艺做出?既然是“小磨香油”怎么又是压榨工艺?由于生产工艺不同,机榨香油与石磨香油的口感、气味及价格都不一样。其实大多香油生产企业为机榨香油,但往往会掺入其他食用植物油,并以模糊机榨油和小磨油生产工艺的概念,误导消费者。某大型超市营销部王经理说,尽管他们对香油的进货十分慎重,基本是选择正规的厂家,但质量问题仍有出现,遭到消费者的投诉,如果不是为丰富货源,真想放弃销售此品种。 

    桂林市消协负责人认为,要改变香油市场掺假的状况,香油生产企业应自律,严格按国家标准生产,而执法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加强对香油作坊的监管,并且对其实行市场准入制。目前个体现榨香油还处于非食品行业的真空,不严格实施监管,后患无穷。这位负责人同时也希望国家尽快出台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细化香油行业的生产标准和管理,让广大消费者真正吃上放心的香油。 

    如何鉴别优劣香油 
    香油分为小磨香油和机制香油两种。 
    消费者鉴别优劣香油有两种最简单的方法。一是震荡法。取一瓶香油用力振荡,如果产生的油气泡透明且很快消失,则为纯正香油;如果油气泡不透明,呈黄色且消失较慢,则为劣质香油。二是水试法。取一滴香油滴在水中,如果香油在水面上迅速摊开成一薄油层,则是优质香油;如果油在水面上是油珠状,则是劣质香油。

TOP
113#

天津“狗不理”品牌严重失控 维权无计

   “中华老字号”企业天津“狗不理”于2005年2月改制后,在维护和发展品牌方面遇到重重困难。目前,企业无形资产和权益被暗地侵占,商标维权陷入无可奈何的困境。有关专家指出,一定要以“狗不理”的遭遇为戒,强化对未改制国企的监管,防止他人通过合资合作的合法名义损害国企利益。 

    品牌严重失控 

    “狗不理”创始于清朝咸丰年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海内外有较高声誉。“狗不理”已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受到国家保护,“狗不理”包子也被认定为国际名品中华美食。2005年2月28日,该企业通过上市竞拍实现国有资产整体转让,投资人以1.36亿元入主“狗不理”,并承担了5000多万元的债务。 

    记者了解到,改制前的“狗不理”在传统国有体制下面临生存和发展困难,在一段时期内不加选择地在各地建设了大量加盟店和联营企业,其中,普遍存在着两大问题:合同不规范,管理不到位。二者最终导致“狗不理”品牌在国内外鱼目混珠,支离破碎。 

    “狗不理”改制时品牌严重失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加盟合作项目标准低下,给钱就开店。当时“狗不理”在各地有70多个加盟店,加盟费最低的一年只有5000元,许多加盟者使用“狗不理”牌匾,却没有实力维护品牌,短期行为经营下,“砸牌子”现象十分突出。 

    二是“狗不理”加盟合同不规范,商标使用权被层层倒卖。“狗不理”在长春、哈尔滨等地建有加盟企业,这些企业可以无期限、随心所欲地使用“狗不理”品牌;天津的加盟商则将“狗不理”品牌倒卖他人,用来生产带有“狗不理”品牌的调料。 

    三是合资项目管理失控,经营随意性大。国内一些企业擅自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非法注册“狗不理”商标,并签订大量外包合同。 

    由于品牌严重失控,投资人收购了“狗不理”的巨额债务、两个大酒店及600多名职工,而“狗不理”品牌的控制使用权却只剩下了1/4,“狗不理”品牌不再完整。

拯救品牌受阻 

    天津狗不理集团财务总监张文忠说,为拯救“狗不理”品牌,企业改制后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却因为过去签订的不规范合同的制约而陷入困境,有关企业也对“狗不理”的品牌规范行为采取了对抗态度。

    据张文忠介绍,天津狗不理包子速冻食品有限公司是“狗不理”合资企业,合资期限一直签到了2016年。长期以来,这家企业亏损严重,并于近日被天津市工商局认定为不合格速冻食品。狗不理集团责令该企业停产整顿,但遭到拒绝。 

    狗不理集团董事长张彦森无奈地告诉记者,这家公司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低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使“狗不理”蒙受了巨大损失。狗不理集团作为商标的惟一持有人,却管不了商标使用人,造成“狗不理”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混乱,真假难辨。目前,狗不理集团投资1700万元建设的速冻食品基地的产能严重闲置,生产的速冻食品被迫转而在天津以外的部分国内市场销售。目前,由于该公司抢注了商标和许可证,国外市场被占领,严重阻碍了“狗不理”的市场拓展计划。

维权举步维艰 

    记者了解到,狗不理集团想通过法律诉讼,诉求解散天津狗不理包子速冻食品有限公司,收回“狗不理”商标的使用权,但天津市和平区法院拒不立案。无奈之下,“狗不理”到天津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立案,合资公司却以管辖权问题为由拖延时间,使“狗不理”维权更加困难。

    张彦森说,当初进入“狗不理”,就是要把这块中华餐饮老字号的金字招牌做大做强,但没想到花钱买了个大窟窿,品牌失控问题是他始料未及的。 

    天津市食品工业协会会长吴锁贵指出,“狗不理”作为中华餐饮的代表性品牌,在国内外有广泛的影响。目前该企业合法权益得不到依法维护陷入窘境,如不尽快解决,不仅将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还会对天津本地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带来消极作用,让投资者望而却步。 

    专家表示,因过去的短视经营行为,一些国企在改制前埋下不少隐性的财务陷阱与法律陷阱,这让不少社会投资人在国企改制后陷入困境,而现在政府有关部门缺少相应的配套政策,使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解决;同时,由于老国企与地方政府通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得后来的接手投资人经常遇到政府存在的人情关系问题。

    有关专家指出,“狗不理”商标品牌流失的问题给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出了警示:一定要强化对未改制国企的监管力度,防止他人通过各种形式的合资合作项目侵占企业无形资产,以合法名义损害国有企业的利益,否则,这种随意性不规范的操作会带来无穷的后患。(

TOP
114#

饲料工业“十五”回顾 “十一五”展望

   “十五”的五年,是我国饲料工业全面协调发展、质量效益同步提高的五年。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我国饲料工业经历了加入世贸组织的考验,抵御住了非典和重大动物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势头,实现了饲料工业产量、产值、利税和就业人数四增长。已经建成了包括饲料加工业、饲料添加剂工业、饲料原料工业、饲料机械制造工业和饲料科研、教育、标准、检测等较为完备的饲料工业体系。 

  饲料工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大幅提高2005年我国饲料总产量突破1.07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5%以上,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名副其实的饲料大国。目前,全国饲料企业共15519家,直接从业人员约51万人。饲料工业产值达到2742亿元,在我国统计的40个工业门类中排名20位左右。全国饲料加工业产值、工业饲料总产量分别比2000年增长77.2%和44.4%。“十五”期间,我国饲料工业年均递增率达7.6%,年均饲料产品增长584万吨,连续登上了8000万吨、9000万吨和1亿吨三级台阶。 

  饲料质量稳步提升“十五”以来,全国配合饲料质量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高品质的饲料产品已成主流。在全国开展的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了瘦肉精等违禁药品蔓延的势头,饲料生产环节瘦肉精检出率大幅度降低,从2000年专项整治前的19.8%降至2005年的0.1%;生猪养殖环节瘦肉精检出率总体下降,由2001年的10.1%降至2005年的1.54%。 

  饲料产品结构日趋合理目前,我国禽、猪、水产和反刍家畜配合饲料的比例为5133115,产品结构日益多样化。在配合饲料稳步发展的同时,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发展迅速。2005年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三者的比例为15.316.4,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养殖业实际情况的产品结构,促进了养殖业的结构调整和持续发展。 

  饲料科技创新加速,产品科技含量提高饲料是动物营养科技的载体。在现代集约化养殖中,饲料对提高养殖业生产水平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大量现代饲料科技的应用,我国肉鸡配合饲料的转化率已由“八五”时期的2.51提高到目前的1.81,出栏缩短18天左右;肥育猪由3.31提高到3.01,出栏缩短40天左右;养殖水产品由2.01提高到1.81,养殖效益明显提高。 

  企业整合重组速度加快,行业集中度提高随着饲料企业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化的不断深入,企业集团化整合速度不断加快。当前,全国年产1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159家。全国排名前10位的饲料企业集团生产饲料产品约211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1%。一些大型饲料企业强强联合步伐加快,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饲料工业开始进入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产业升级阶段,正在由速度型向质量与速度并重型积极转变,从粗放经营、小而散向大原料、大安全、大企业、大市场过渡,逐渐向饲料强国伟大战略目标迈进。

     “十一五”期间,我国饲料工业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要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饲料工业发展全局,实施饲料工业“四大一强”战略,以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饲料生产和监管体系为目标,以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统筹产业发展和质量安全。继续深化饲料企业改革,加快饲料企业的规模化、集团化进程。加强饲料工业支撑体系建设,继续优化饲料产业结构和布局,大力推进饲料工业科技进步,为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推进畜牧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优质安全的饲料保障。
 
  我国饲料工业“十一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要逐步实现安全、优质、高效、协调发展,确保饲料产品供求平衡和质量安全;实现饲料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高科技对饲料工业的贡献率,饲料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饲料工业生产与经营的法律体系。保障饲料工业持续、健康发展,逐步实现从饲料大国向饲料强国转变。为有效配置资源,促进饲料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应大力推进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协作,在进一步提高东部、稳定发展中部的同时,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重点扶持西部边远地区饲料工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郊区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高档次和创汇能力强的饲料加工业、添加剂工业和饲料机械工业;东北、中部等广大农区充分发挥饲料资源和劳动力密集优势,大力发展饲料原料和饲料加工业,加快粮食转化增值;西部地区应根据生态建设及退耕还林、还草的布局安排,发挥资源优势,建立饲料饲草等原料生产基地,加快发展浓缩饲料加工业和饲料添加剂工业,推广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为了充分利用农区秸秆资源,节约饲料用粮,缓解对粮食需求的压力,在广大农区大力开发和利用秸秆资源,推广和普及秸秆青贮、微贮和氨化技术,因地制宜地推广“牛羊颗粒秸秆日粮”饲养技术,积极发展秸秆养畜,通过“过腹还田”改善生态环境。 

  “十一五”我国饲料工业力争将在以下四个领域取得突破。一是增强饲料原料供应能力,加快建立优质饲料生产基地,稳步推进粮食、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扩大饲料作物种植。二是大力开发利用秸秆资源,加强秸杆养畜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发展养牛、养羊等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三是大力发展饲料添加剂工业,提升饲料工业水平。重点扶持氨基酸、维生素。四是继续加大“科技兴饲”步伐,增加科研投入。强化饲料科技创新与推广,增强饲料工业发展后劲。通过“863计划”等科研计划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推动产学研联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五是加快构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高饲料质量安全水平。加强生产过程监管,积极推行HACCP管理体系和饲料产品认证。加紧修订完善饲料卫生安全标准,确保饲料产品质量安全和卫生。

  饲料科技创新加速,产品科技含量提高饲料是动物营养科技的载体。在现代集约化养殖中,饲料对提高养殖业生产水平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大量现代饲料科技的应用,我国肉鸡配合饲料的转化率已由“八五”时期的2.51提高到目前的1.81,出栏缩短18天左右;肥育猪由3.31提高到3.01,出栏缩短40天左右;养殖水产品由2.01提高到1.81,养殖效益明显提高。 

  企业整合重组速度加快,行业集中度提高随着饲料企业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化的不断深入,企业集团化整合速度不断加快。当前,全国年产1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159家。全国排名前10位的饲料企业集团生产饲料产品约211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1%。一些大型饲料企业强强联合步伐加快,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饲料工业开始进入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产业升级阶段,正在由速度型向质量与速度并重型积极转变,从粗放经营、小而散向大原料、大安全、大企业、大市场过渡,逐渐向饲料强国伟大战略目标迈进。

     “十一五”期间,我国饲料工业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要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饲料工业发展全局,实施饲料工业“四大一强”战略,以建立安全优质高效的饲料生产和监管体系为目标,以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统筹产业发展和质量安全。继续深化饲料企业改革,加快饲料企业的规模化、集团化进程。加强饲料工业支撑体系建设,继续优化饲料产业结构和布局,大力推进饲料工业科技进步,为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推进畜牧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优质安全的饲料保障。
 
  我国饲料工业“十一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要逐步实现安全、优质、高效、协调发展,确保饲料产品供求平衡和质量安全;实现饲料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高科技对饲料工业的贡献率,饲料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饲料工业生产与经营的法律体系。保障饲料工业持续、健康发展,逐步实现从饲料大国向饲料强国转变。为有效配置资源,促进饲料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应大力推进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协作,在进一步提高东部、稳定发展中部的同时,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重点扶持西部边远地区饲料工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郊区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高档次和创汇能力强的饲料加工业、添加剂工业和饲料机械工业;东北、中部等广大农区充分发挥饲料资源和劳动力密集优势,大力发展饲料原料和饲料加工业,加快粮食转化增值;西部地区应根据生态建设及退耕还林、还草的布局安排,发挥资源优势,建立饲料饲草等原料生产基地,加快发展浓缩饲料加工业和饲料添加剂工业,推广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为了充分利用农区秸秆资源,节约饲料用粮,缓解对粮食需求的压力,在广大农区大力开发和利用秸秆资源,推广和普及秸秆青贮、微贮和氨化技术,因地制宜地推广“牛羊颗粒秸秆日粮”饲养技术,积极发展秸秆养畜,通过“过腹还田”改善生态环境。 

  “十一五”我国饲料工业力争将在以下四个领域取得突破。一是增强饲料原料供应能力,加快建立优质饲料生产基地,稳步推进粮食、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扩大饲料作物种植。二是大力开发利用秸秆资源,加强秸杆养畜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发展养牛、养羊等节粮型畜牧业,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三是大力发展饲料添加剂工业,提升饲料工业水平。重点扶持氨基酸、维生素。四是继续加大“科技兴饲”步伐,增加科研投入。强化饲料科技创新与推广,增强饲料工业发展后劲。通过“863计划”等科研计划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推动产学研联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五是加快构建饲料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高饲料质量安全水平。加强生产过程监管,积极推行HACCP管理体系和饲料产品认证。加紧修订完善饲料卫生安全标准,确保饲料产品质量安全和卫生。

TOP
115#

江西:蜜饯产品滥用防腐剂、着色剂和漂白剂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日前对市场上销售的蜜饯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结果发现,部分企业违禁超量添加防腐剂、甜味剂、着色剂和漂白剂。消费者食用此类食品容易出现头晕、呕吐症状,严重的会引起急性中毒、导致畸形甚至癌症。

  蜜饯产品是以干鲜果品、瓜蔬等为主要原料,经糖渍蜜制或盐渍加工而成的食品。质监部门此次共抽查了40家企业生产的40批次蜜饯产品,合格27批次,抽样合格率为67.5%。抽查结果表明,目前江西市场上销售的蜜饯产品质量状况堪忧,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仍十分严重。

  据质监部门介绍,不合格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超限量使用防腐剂苯甲酸。苯甲酸添加至食品中用于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产品的保存期,过多食用防腐剂超标的食品将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二是超限量使用甜味剂。这主要是由于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使用甜味剂代替食糖造成的。

  三是违禁使用着色剂。这主要是由于部分企业为了使得产品具有比较好的感官性状而任意添加色素。人体摄入过多着色剂易导致基因突变、畸形甚至癌症等。

  四是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这主要是因为部分企业为使产品外观漂亮,在产品中超量使用漂白剂如焦亚硫酸钠等。人们食用了二氧化硫超标的食物,易出现头晕、呕吐、恶心、腹泻等,严重时会毒害肝肾,引起急性中毒。

  质监部门通报说,南昌市青山湖区鑫旺食品厂生产的商标为“鑫旺”金桔饼、广东潮安县庵埠大干正迅食品厂生产的商标为“正迅”的加应子、上海百味林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商标为“百味林”辣味桃片、广州市果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商标为“王”的情人梅等产品质量不合格。 

TOP
116#

2006中国品牌500强出炉:伊利蝉联食品业第一

   日前,2006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正式发布,在所有入围榜单的食品业品牌中,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继续保持领先,以品牌价值152.36亿元蝉联食品业第一品牌。

  伊利在中国品牌500强中的排名,由2005年的第41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40位,在以相对稳定为特点的排行榜中,伊利在榜单中的向前一小步也充分体现出伊利在市场上的向前一大步。

TOP
117#

强酸泡出鲜红“毒”荔枝

    倒在水泥地上 先是冒出串串白色的气泡 少顷又腾起阵阵青烟 商贩用这种“保鲜剂”为果品化妆———
   号称是国家专利产品的“荔枝保鲜剂”被倒在水泥地上后,先是冒出串串白色的气泡,少顷又腾起阵阵青烟,滴到PH试纸上,转瞬就变成强酸特有的紫红色。

    这一切毫无疑义地表明:这是一种强酸制剂。

    但是,如果您知道街头游商卖的鲜嫩欲滴的红荔枝,就是在这样的保鲜剂“呵护”后冲着您微笑时,您还会掏钱购买吗?

    专家指出,食用这种荔枝轻则伤手,重则灼伤人体的消化道和胃。日前,记者对北京街头用硫酸喷淋过的“美容”荔枝进行了调查。

  调查说明

  调查时间:6月26日至7月4日

  调查对象:石景山城管大队、海淀城管大队、石景山卫生监督所、新发地果品批发市场等

  调查方式:现场采访、暗访、试验等

  市民举报

  红荔枝撂倒孩子

  “看见那湿漉漉的荔枝颜色鲜红鲜红的,我毫不犹豫地掏出了钱。”7月1日,家住石景山区的刘女士喜滋滋地提着从小区门口买的荔枝推开了家门,然而她并不知道,她提回家的竟是一颗颗“毒弹”。

  “吃完饭我拿出了鲜荔枝,我和爱人也就吃了七八粒,但6岁的儿子嘴馋,吃了10多粒仍不肯住手,我怕他上火,就强行夺下放进了冰箱。第二天一早,儿子嘴角起了一串大泡,喉咙痛得说不出话来,人也蔫了,我赶紧带他奔了医院。结果,足足打了三天的吊针才好了。”刘女士说。

  这还不算,荔枝刚买的时候还是新鲜的,可当刘女士第二天一早打开冰箱门时,扑面而来的是一股酸味,只一个晚上,鲜嫩欲滴的荔枝全烂了。望着病中的儿子,刘女士那叫一个悔啊———都是荔枝惹的祸。

  现场追访

  荔枝原来美过容

  7月2日,根据刘女士举报的线索,记者来到了苹果园附近的某小区,五六个推着三轮车的小贩堵在小区的门口叫卖着荔枝。“我这荔枝新鲜又便宜,没有喷过药,绝对货真价实。”一男子拦住记者急急地甩出一串话。

  “荔枝多少钱一斤?”记者问一名大胡子商贩。“你算问对了,我的荔枝是几个水果摊里最新鲜的,6元一斤,不还价。”大胡子说。

  “怎么比别家贵了两块多?”记者疑惑地问。“我贵有贵的道理,我的荔枝专门做了美容的。”大胡子边说边掀开了一个泡沫箱盖,里面除了荔枝外还有近半箱水。“这是什么水啊,能这么值钱?”记者问。大胡子只是笑,不肯满足记者的好奇心。

  突然出现的城管队员从大胡子的车里找到了一瓶外包装和洗涤灵一样的东西,上面写着荔枝保鲜剂,可这里边的液体到底是什么呢?

  城管困惑

  保鲜剂沾地冒烟

  拿着这瓶神奇的荔枝保鲜剂,记者上上下下看了个遍,除了写有专利号,在瓶子被遮盖的左上角看到了奥博林标牌。配料显示为:水食品级、PH调节剂、食用枸橼酸和食用盐等,授权生产单位为:昆明新利发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城管队员打开瓶盖将瓶子里的液体往地上一倒,水泥地立刻冒起一股股青烟,“只有酸才能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吧?身上还写着专利号,难道是什么新科技产品?”记者寻思着。记者将专利号输入国家专利网中查询,结果根本没有这么个专利产品。

  这瓶子里边到底装的是不是硫酸?城管队员带着这瓶神秘的东西来到了卫生检查部门,让他们检验一下。

TOP
118#

现场试验

  泛青荔枝3分钟就变红第

  足足“相面”了5分钟,石景山区卫生监督所副所长孙卫国吸了一滴粉红色的保鲜剂溶液滴在PH试纸上,立刻,试纸呈现紫红色。参照标准,其PH值为1,这表明保鲜剂是强酸溶液。

  昨日下午,记者在海淀城管花园路分队做了一次试验,将同样品质的荔枝分成两堆,然后向其中一堆喷淋荔枝保鲜剂。就像变戏法一样,不到3分钟,荔枝的表皮特别是泛青的部分都变成了红色,与没有喷药的荔枝比较,喷过药的荔枝表皮鲜红,如果凑近能闻到一股子酸味。

  记者暗访

  批发市场公然出售保鲜剂

  7月3日清晨5点,记者来到新发地果品批发市场暗访。

  虽然才5点,但熙熙攘攘的商贩穿梭在一辆辆载有各种水果的货车中间。在荔枝交易区里,两溜约20多辆封闭货车前,老板们向商贩们展示着各自的新鲜荔枝,记者发现许多家的荔枝都是湿漉漉的,只有两三家是干透透的,而且越干价格越高。

  “湿的大部分是因保鲜冰块融化后泡湿的,但有的是泡过保鲜剂的,不小心看甚至连我们都可能上当。”同去的果贩子阿三解释道。

  转了几圈,记者发现有的商贩买完荔枝后径直走到市场北侧的一溜小房子前,黄色的荔枝保鲜剂大摇大摆地“端坐”在门前的展台上,而这些商贩少则1瓶,多则三四瓶的购买保鲜剂。商家也从不多问话,只要给钱就卖。

  果贩揭秘

    硫酸保鲜是常事

  在海淀区花园路开了一家水果摊的阿光以他8年的经验告诉记者,荔枝保鲜的方法很有限,主要是冷冻储藏。而对于变色的荔枝就只能喷洒硫酸保鲜剂。

  “一喷保鲜剂,只需几分钟,黑荔枝的颜色就变得很好看,比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样子还新鲜。”阿光说。在他脸上,记者并没有看出他对保鲜剂的谨慎。可一旦记者问起保鲜剂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有没有副作用时,他说反正是一种化学品,人吃了不好,脱皮、起泡是最轻的症状。

  同样,新发地果品批发市场里的荔枝批发商也称,保鲜剂能让变黑的荔枝在短时间内变得新鲜。为了卖相好一点,没有大型冷冻设备的零售商经常使用这种价格低廉的东西给荔枝“美容”保鲜。

  一位果贩私下向记者透露,大家都这么干,有的批发商甚至还免费送一瓶保鲜剂。用荔枝保鲜剂的主要有黑叶和白蜡两个品种。

  专家说法

  这种荔枝会毁胃伤手

  强酸具有较强的漂白和抗氧化作用,正是这样的化学性能使保鲜剂具有“美容”荔枝的作用———让褐色的荔枝变得红润新鲜。强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可以灼伤人体的消化道,使消费者的黏膜受损,容易引发感冒、腹泻及强烈咳嗽。

  北医三院消化内科的专家指出,即使硫酸浓度很小,在未清洗干净的情况下,很可能将手“烧伤”———导致脱皮;对食管炎和胃病患者,很容易导致食管糜烂和胃病加剧。

  权威支招

  一望二闻三尝四掂

  石景山区卫生监督所副所长孙卫国提醒市民,在购买杨梅、荔枝、桂圆等时令水果时,应该把握“一望二闻三尝四掂”的原则:

  一“望”。望是看储藏环境。对于那些不容易保存的水果,商家一般是采取冷冻保存或冰水浸泡保存。

  如果此类水果只是简单的堆放,甚至用不透气的袋子简单装着,还保持完好无损,消费者就该引起警惕。尤其是街边小商贩叫卖的时令水果,没有任何保险措施还是少买为妙。

  另外还要看看水果的外形、颜色。比如自然成熟的西瓜,由于光照充足,瓜皮颜色深亮,条纹清晰,瓜蒂老结;催熟的西瓜,瓜皮颜色鲜嫩,条纹浅淡,瓜蒂发青
    二“闻”。闻水果是否有异味,自然成熟的水果,大多在表皮上能闻到一种果香味;催熟或“美容”过的水果不仅没有果香味,甚至还隐约残留着药剂的味道。
  三“尝”。这是一种最保险的方法。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
  四“掂”。催熟的、注水的水果有个明显特征,就是重。同一品种、大小相同的水果,催熟的、注水的同自然成熟的相比,要重许多,特别是西瓜,最容易识别。

  黑心商贩的水果“美容”伎俩

  香蕉:较为流行的方式是在香蕉表面涂上一层含有二氧化硫的催熟剂,如果用鼻子闻,就能闻见淡淡的“硫磺”味。

  白桃:用硫磺熏,虽然桃呈白色,但吃到嘴里一点桃味也没有。

  石榴:注糖精水,石榴被注入糖精水后,口感要比原来甜得多。如果仔细察看,特别是石榴的开口处,能看到针眼。
  
    大枣:用开水泡,不管多青的枣用开水烫后一焖就变红了。这种枣吃起来没
味道。

  西瓜:用针管向瓜内注射红色自来水,这样切开时瓜瓤鲜红,还增加了西瓜的重量;还有的甚至给西瓜“喝”啤酒,这样的西瓜切开后虽然瓜瓤鲜红,但毫无甜味。

  柿子:用酵母或催熟剂来催熟,这直接导致柿子的甜度大减。(
TOP
119#

氧气、水蒸气等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氧气、水蒸气等对食品、药品等的质量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就像用透气性低、阻隔性好的薄膜进行蔬菜、水果包装,能有效延长食品的保鲜期;用透湿性低的薄膜进行含水量较大的物体的包装,能有效防止水蒸气的散失。


                           
1、氧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大气中的氧气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氧使食品中的油脂发生氧化,这种氧化即使是在低温条件下也能进行;油脂氧化产生的过氧化物,不但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而且会发生异臭,产生有毒物质。氧能使食品中的
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失去营养价值;氧还能使食品的氧化褐变反映加剧,使色素氧化退色或变成褐色;对于食品微生物,大部分细菌由于氧的存在而繁殖生长,造成食品的腐败变质。 

       食品因氧气的作用发生的品质变化程度与食品包装及贮存环境中的氧分压有关。油脂的氧化速度随氧分压的提高而加快。氧分压对不同性质食品的氧化规律不完全相同。食品氧化还与食品和氧的接触面积有关,在氧分压和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积越大,氧化速度越高。此外,食品氧化程度与食品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因素也有关。 

       氧气对新鲜果蔬的作用则属于另一种情况,由于生鲜果蔬在贮运流通过程中仍在呼吸,以保持其正常的代谢作用,故需要吸收一定数量的氧而放出一定量的 CO2和水,并消耗一部分营养。 

       食品包装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采用适当的
包装材料和一定的技术措施,防止食品中的有效成分因氧而造成品质劣化或腐败变质。 

                           
2、湿度或水分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水是许多食品的基本组成之一,一般食品都含有不同程度的水分,这部分水分是食品维持其固有性质所必需的。水分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很大,一方面,水能促使微生物的繁殖,助长油脂的氧化分解,促使褐变反映和色素氧化;另一方面,水分使一些微生物发生某些物理变化,如有些食品受潮而发生结晶,使食品干结硬化或结块,有些食品因吸水吸湿而失去脆性和香味等。 

       食品中所含水分根据其理化性质可分为结晶水和自由水。结晶水具有不易结冰(冰点约 -40℃)和不能作为溶质之
溶剂的特点,并可使植物种子和微生物孢子在很低的温度下保持其生命力。但食物组织结构所含水分大部分都是自由水,这部分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微生物对某种食品的侵袭而引起食品变质的程度,用水分活度(A W)示。水分活度的物理学意义即物质所含自由水分子数与相同体积温度下纯水的蒸气压之比,当食品含水量水分低于干物质的 50% 时,水分含量的轻微变动即可引起 A W 极大变动。 

       根据食品中所含水分的比例,一般可将食品分为三大类,用水分活度 A W 表示: A W > 0.85 的食品称为湿食品, A W =0.6~0.85 的食品称为中等含水食品, A W < 0.6 的食品称为干食品。各种食品具有的水分活度值范围表明食品本身抵抗水分的影响能力的不同。食品具有的 A W 值越低,相对地越不易发生由水带来的生物生化性变质,但吸水性越强,即对环境湿度的增大越敏感。因此,控制包装食品环境湿度是保证食品品质的关键。

TOP
120#

今夏饮料“药”味浓“去火瘦身”成流行

   喝惯了绿、橙汁的人们今年夏天有了新的选择。伴随着广告的狂轰滥炸,以“王老吉”、“苗条淑女动心饮料”为代的一批功能性饮品让今年夏天的饮料市场格外热闹。而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些饮料并不是由传统的食品、饮料企业推出的,生产它们的是——药企。             

    去火、瘦身今夏流行“药”味饮料

    像其醒目的红色易拉罐包装一样,伴随着“不用害怕什么,尽情享受生活,怕上火,喝王老吉”这首时尚、动感的广告歌,以及人们吃火锅、看球赛、吃炸薯条、烧烤、享受日光浴时,纷纷畅饮“王老吉”的电视广告画面,原本流行于南方两广地区的药用茶饮料“王老吉”今夏一路走红,大举进军全国市场。尽管北方人其实并没有喝凉茶的传统,但是王老吉药业巧妙地借助了人人皆知的中医“上火”概念,成功地把“王老吉”打造成了预防上火的必备饮料。淡淡的药味,独特的清凉去火功能,令其从众多只能用来解渴的茶饮料、果汁饮料、碳酸饮料中脱颖而出。酷热的夏天,激情的世界杯,加上北京人爱吃的麻辣川菜,全都给了我们预防上火的理由,当然也给了选择“王老吉”的理由。

    而另一款广告打得铺天盖地的饮料是由影星范冰冰代言的“苗条淑女动心饮料”,它的娘家是哈药六厂。从饮料的名称就可以看出,这款饮料同样强调了其功能性——瘦身减肥。它牢牢抓住了女孩子们怕胖的心理,将自己定义为“瘦身饮料”,就连瓶子的造型也突出“苗条淑女”的概念:瓶颈与握手的中间部分纤细优美,好比少女白净的颈项与纤纤细腰,而瓶体上端的鼓围部分和下边则形似女性丰满的胸部与美丽的“A”字裙,整个瓶体俨然一个生动逼真的“苗条淑女”,白、紫色的颜色搭配也体现了美丽、高贵与典雅的韵味。在瘦身成为时尚的今天,减肥已经成了一项全民运动,“苗条淑女”吸引的恐怕不仅是怕胖的女孩。

    继碳酸饮料、果汁饮料之后,近年来,功能性保健饮料逐渐兴起。而制药企业作为食品饮料行业的天生近亲,投资这一领域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原材料到研发技术,从生产条件到场地厂房都是现成的,不像其他投资者,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药业利润渐薄当然也是不少企业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重要原因。

    功能性饮料≠药品

    专家提醒:理性消费不跟风

    然而这些功能性饮料是否真的如其广告所宣称的那样,具有“去火”、“瘦身”的效果?是否人人都适合喝这些功能性饮料?让我们来看看专家的说法。

    针对“王老吉”的主要配方,有医学专家指出,在王老吉凉茶的配料中,菊花、金银花、夏枯草以及甘草都是属于中药的范畴,具有清热的功能,药性偏凉,不宜当做普通食品食用。专家同时表示,夏枯草的功用是清肝火、散郁结,用于肝火目赤肿痛,头晕目眩,耳鸣、烦热失眠等症,它和菊花、金银花配在一起使用时,应根据具体对象的身体状况对症使用。专家认为,凉茶这种饮料并非老少皆宜,脾胃虚寒者以及糖尿病患者都不宜服用。脾胃虚寒的人服用后会引起胃寒、胃部不适,吐清水等症状。而糖尿病患者服用后则会导致血糖升高。

    而在瓶身标签上,明确写着“具有减肥的保健功能,适宜单纯性肥胖人群”的“苗条淑女”同样受到了专家的质疑。据了解,这款饮料的减肥功能主要来自其内含的“左旋肉碱”。然而喝饮料真的能减肥吗?有营养专家指出,从理论上说,左旋肉碱确实对消耗体内脂肪有帮助,其可促进肠链的脂肪酸进入细胞的线粒体氧化。但是,减肥是一项整体配合的工程,在吃方面控制食物摄入总量,通过运动大量消耗脂肪,才是最佳的减肥方案。光靠喝饮料、或某种化合成分来减肥是不可能的。有些饮料含糖分高,喝多了反而会增重。

    去火、瘦身今夏流行“药”味饮料

    像其醒目的红色易拉罐包装一样,伴随着“不用害怕什么,尽情享受生活,怕上火,喝王老吉”这首时尚、动感的广告歌,以及人们吃火锅、看球赛、吃炸薯条、烧烤、享受日光浴时,纷纷畅饮“王老吉”的电视广告画面,原本流行于南方两广地区的药用茶饮料“王老吉”今夏一路走红,大举进军全国市场。尽管北方人其实并没有喝凉茶的传统,但是王老吉药业巧妙地借助了人人皆知的中医“上火”概念,成功地把“王老吉”打造成了预防上火的必备饮料。淡淡的药味,独特的清凉去火功能,令其从众多只能用来解渴的茶饮料、果汁饮料、碳酸饮料中脱颖而出。酷热的夏天,激情的世界杯,加上北京人爱吃的麻辣川菜,全都给了我们预防上火的理由,当然也给了选择“王老吉”的理由。

    而另一款广告打得铺天盖地的饮料是由影星范冰冰代言的“苗条淑女动心饮料”,它的娘家是哈药六厂。从饮料的名称就可以看出,这款饮料同样强调了其功能性——瘦身减肥。它牢牢抓住了女孩子们怕胖的心理,将自己定义为“瘦身饮料”,就连瓶子的造型也突出“苗条淑女”的概念:瓶颈与握手的中间部分纤细优美,好比少女白净的颈项与纤纤细腰,而瓶体上端的鼓围部分和下边则形似女性丰满的胸部与美丽的“A”字裙,整个瓶体俨然一个生动逼真的“苗条淑女”,白、紫色的颜色搭配也体现了美丽、高贵与典雅的韵味。在瘦身成为时尚的今天,减肥已经成了一项全民运动,“苗条淑女”吸引的恐怕不仅是怕胖的女孩。

    继碳酸饮料、果汁饮料之后,近年来,功能性保健饮料逐渐兴起。而制药企业作为食品饮料行业的天生近亲,投资这一领域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原材料到研发技术,从生产条件到场地厂房都是现成的,不像其他投资者,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药业利润渐薄当然也是不少企业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重要原因。

    功能性饮料≠药品

    专家提醒:理性消费不跟风

    然而这些功能性饮料是否真的如其广告所宣称的那样,具有“去火”、“瘦身”的效果?是否人人都适合喝这些功能性饮料?让我们来看看专家的说法。

    针对“王老吉”的主要配方,有医学专家指出,在王老吉凉茶的配料中,菊花、金银花、夏枯草以及甘草都是属于中药的范畴,具有清热的功能,药性偏凉,不宜当做普通食品食用。专家同时表示,夏枯草的功用是清肝火、散郁结,用于肝火目赤肿痛,头晕目眩,耳鸣、烦热失眠等症,它和菊花、金银花配在一起使用时,应根据具体对象的身体状况对症使用。专家认为,凉茶这种饮料并非老少皆宜,脾胃虚寒者以及糖尿病患者都不宜服用。脾胃虚寒的人服用后会引起胃寒、胃部不适,吐清水等症状。而糖尿病患者服用后则会导致血糖升高。

    而在瓶身标签上,明确写着“具有减肥的保健功能,适宜单纯性肥胖人群”的“苗条淑女”同样受到了专家的质疑。据了解,这款饮料的减肥功能主要来自其内含的“左旋肉碱”。然而喝饮料真的能减肥吗?有营养专家指出,从理论上说,左旋肉碱确实对消耗体内脂肪有帮助,其可促进肠链的脂肪酸进入细胞的线粒体氧化。但是,减肥是一项整体配合的工程,在吃方面控制食物摄入总量,通过运动大量消耗脂肪,才是最佳的减肥方案。光靠喝饮料、或某种化合成分来减肥是不可能的。有些饮料含糖分高,喝多了反而会增重。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