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3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做品管的来吐吐苦水.看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品管难做. [复制链接]

16#

以下是引用肉食至尊在2006-7-8 9:17:00的发言:
我虽然现在兼了品控主管,但说实话,这块工作让我感到厌烦。

肯定会有. 要多方面的配合.
TOP
17#

曾做过一个月的品管,我觉得品管是压力大、工资不高、上班时间经常是跟车间员工一起12个小时,学习的机会少。
TOP
18#

其实质量跟品牌和成本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最好的方法是最低的成本做出最好的质量,打造出最强势的品牌!但是往往不能达到这个理想状态.相对成本和品牌来说,质量往往就被人给淡忘了,不重视了!当这三者达到一定的平衡,有足够的成本去投入质量,同时品牌价值也要求通过内在质量体现的时候,这个时候,我想质量肯定就会被重视,肯定就会成为一个公司强势的群体,那时就对做质量人的要求是相当的高了!关于品管不好做的问题,我始终觉得还是人不会做,如果老板既不想投入,又嫌质量总是出问题,那么我认为就不要为这样的老板干活了.俗话说的好,又想要马儿快跑,又不给马儿吃草,马儿能快跑吗?肯定是不可能的!这样的领导不干也罢.

[em05][em05][em05]
TOP
19#

我觉得:

1.肯定和承认品控的地位,得到威信和权威,利于研发和生产的进行。

2.研发和生产及时沟通、切磋。

3.加强全体人员的产品质量控制意识,包括销售人员。

4.奖励性机制,给品控人员真实的肯定和荣誉,才能留住人才。

TOP
20#

品管容易受生产成本的牵制,且领导重成本,轻质量,所以难作。

TOP
21#

欣赏fsphs的观点,希望中国的企业领导对此有感
TOP
22#

以下是引用QD-NOKIA在2006-7-8 15:10:00的发言:

其实质量跟品牌和成本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最好的方法是最低的成本做出最好的质量,打造出最强势的品牌!但是往往不能达到这个理想状态.相对成本和品牌来说,质量往往就被人给淡忘了,不重视了!当这三者达到一定的平衡,有足够的成本去投入质量,同时品牌价值也要求通过内在质量体现的时候,这个时候,我想质量肯定就会被重视,肯定就会成为一个公司强势的群体,那时就对做质量人的要求是相当的高了!关于品管不好做的问题,我始终觉得还是人不会做,如果老板既不想投入,又嫌质量总是出问题,那么我认为就不要为这样的老板干活了.俗话说的好,又想要马儿快跑,又不给马儿吃草,马儿能快跑吗?肯定是不可能的!这样的领导不干也罢.

[em05][em05][em05]

说得好!

质量和公司的成功关系, 质量的成本对公司的影响!

怎么样令到老板或者领导者了解到质量的重要性, 改善质量情况? 这个可能有难度, 你觉得怎么样说服他们?

TOP
23#

以下是引用11563在2006-7-8 15:18:00的发言:

我觉得:

1.肯定和承认品控的地位,得到威信和权威,利于研发和生产的进行。

2.研发和生产及时沟通、切磋。

3.加强全体人员的产品质量控制意识,包括销售人员。

4.奖励性机制,给品控人员真实的肯定和荣誉,才能留住人才。

第二和第三点很好.  让全公司有质量的意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全面质量管理)  希望大家多了解这个管理思想.

全面质量管理的起源可以追溯二战结束以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人类在科学技术上获得了巨大的突破,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意识开始崛起,消费者权益运动日益高涨,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表现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光靠统计质量控制,不足以实现对质量的有效控制。质量的实现,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员工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生产过程的合理性等等。在这样背景下,全面质量管理开始兴起。

——1951 年,朱兰博士将当时关于质量管理的一些重要思想和论文汇编成《质量控制手册》,后来这本书风靡全球。同一时期,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开展了 " 全面质量保证计划 " ( overall quality assurance plan )活动,宣传和强调从建立质量标准到产品最终处理为止的各种活动的重要性。1956 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 A.V. 费根堡姆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论文《 Total Quality Control 》,首次提出了 TQC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1961 年,费根堡姆出版了书籍--《 Total Quality Control 》。他认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和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将企业内部各部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整合为一体的有效体系"。质量管理由制造过程中的统计质量控制发展到了对满足顾客要求所必须关注的各方面的控制和管理。

——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的传播,服务业也开始普遍实行质量管理。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美国一些银行、航空公司为了解决自己所面对的问题,逐步开始运用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质量管理开始渗透到各个行业,各国也纷纷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在全面质量管理运动中,成就最为突出的当属日本。日本从二战的战败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并能对当时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产生严重威胁,以及最近几十年里日本制造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这一切都应主要归功于全面质量管理。

——二战后,美国在帮助日本重建经济基础时,派了大量专家前往日本。爱德华.戴明就是其中一位。戴明是统计专家,他在帮助日本的过程中,将各种管理原则与统计方法相结合,逐步建立了致力于产品(服务)和过程的无止境的改进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并为日本所接受和发展。全面质量管理在日本叫做 " 全公司质量管理 " ( company-wide quality control , CWQC )。 石川馨博士这样概括: CWQC 的特点在于整个公司从上层管理层到全体职员都参与质量管理。不仅研究、设计和制造部门参与,其他部门如销售、材料供应、计划、会计和人事等所有部门也都参与。质量管理的概念和方法不仅用于解决原材料、生产过程和产品设计等问题,当上层管理着决定公司方针时,也可以被用于进行行业分析和检查方针的实施情况以及解决销售、人事管理等问题。日本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管理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比其他国家更为深刻。因此,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已成为其他国家争先学习的经验。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面质量管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以来,全面质量管理由早期的 TQC 演变为 TQM (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 TQM 的实质是以顾客满意、附加价值和持续改善为核心的一种全面的经营管理理念。它指的是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和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理念。 TQM 强调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强调广泛应用统计方法和技术。 TQM 的对象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产品和服务,还包括组织的所有活动、过程、人员和组织结构等各个方面。

——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各国纷纷设立国家质量奖以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普及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及企业竞争力。日本的戴明奖是最早设立的国家质量奖,它始创于 1951 年。如今,它已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质量奖项之一。另外两个为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 1998 年建立)和欧洲质量奖( 1993 年建立)。其他国家的质量奖的设置大都已美国质量奖或者欧洲质量奖为蓝本。各国都希望通过质量奖的实施来实现对全面质量管理发展的促进,最终实现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TOP
24#

领导不重视,生产各级人员的质量意识淡薄,造成品控权威性不强.

薪水不高,品控积极性不高.

还有很多品控技术知识不够,也是造成工作不好做的原因之一.

TOP
25#

其实品质控制在国有企业内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我想如果真的认真做,在国内企业能拿到ISO证书的没几家吧,现在的国内质量已经成了经济市场化了,试问这些认证公司懂行人员,包括一些国家的技监局的公务员都如此从事质量,那在企业内老板又如何会重视质量呢,所以主要是国内的这种体制形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试问如果政府能够加强力度,难道企业会如此吗?

上次发了一个贴,品质人的感慨也确实很深有这么一句,质量说的时候很重要,做的时候次要,忙起来不要.呵呵,国内就是如此,而顾客第一质量为本,试问现在有几家企业是真的将顾客放在第一呢,如果顾客不了了之的话,相信企业也不会去碰这些质量问题吧.我想国内要想把质量做好,那只有政府加强政策.而不是顾客发生问题了,投拆无门,最终还要过媒体的帮助来解决问题,如果像国外,我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孩子吃一种食品然后收集其中的一些图标,企业是这样说的,收集满10000张的话就奖励一架飞机,是真飞机喔,男孩子集了,可是最终企业没有实现承诺,最终为这件小事上诉法庭,最终男孩子赢了,公司陪了一架飞机给他,还有其实的精神损失费.对,这其实也就是一件质量问题.信誉的质量.可是在国内企业根本不重视这些,中国多的是重视生产的企业,而不是个重视质量的企业,在食品企业内如果不是QS那我想不做质量的公司也是很多的,太多这样的公司产品没有经过检验就出厂了.但是生产和销售人员却是一大堆.而这些事情,政府知道 嘛,呵呵,当然是知道 的.那为什么还会有这些情况呢,难道,这样的不安全食品也能流入市场进消费者的口吗?中国人好多事都是说一套做一套.如果这些问题做不好,那么是做不好质量的.

TOP
26#

呵呵 ,权威的代表 、高质量的象征 。

但一定要跟经济匹配才行 。。

TOP
27#

主要是公司老板不重视,质量管理人员没有权利,生产部门以产量为主.

对老板来说,质量问题是看不到的,而产量是当天就可以实现的,所以没有产量,老板就说没有效益,,,

而存在的质量问题,只有等消费者反馈后才能知道,,,可悲呀,一些小的民营公司只是知道眼前的利益,只知道攥钱,却忽略了质量,,,

要知道,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呀...

TOP
28#

其实ISO证书是带又商业的铜臭味的,,,公司只要花钱,就可以很轻松的拿到证书了,,,,,,就连国家强制的QS认证都带有那么点......从这方面来看,首先是政府不能从根本上抓起,还没有重视起来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所以才让那些企业和认证公司有机可乘呀...

TOP
29#

以下是引用青铃草在2006-7-11 14:29:00的发言:

其实品质控制在国有企业内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我想如果真的认真做,在国内企业能拿到ISO证书的没几家吧,现在的国内质量已经成了经济市场化了,试问这些认证公司懂行人员,包括一些国家的技监局的公务员都如此从事质量,那在企业内老板又如何会重视质量呢,所以主要是国内的这种体制形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试问如果政府能够加强力度,难道企业会如此吗?

上次发了一个贴,品质人的感慨也确实很深有这么一句,质量说的时候很重要,做的时候次要,忙起来不要.呵呵,国内就是如此,而顾客第一质量为本,试问现在有几家企业是真的将顾客放在第一呢,如果顾客不了了之的话,相信企业也不会去碰这些质量问题吧.我想国内要想把质量做好,那只有政府加强政策.而不是顾客发生问题了,投拆无门,最终还要过媒体的帮助来解决问题,如果像国外,我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孩子吃一种食品然后收集其中的一些图标,企业是这样说的,收集满10000张的话就奖励一架飞机,是真飞机喔,男孩子集了,可是最终企业没有实现承诺,最终为这件小事上诉法庭,最终男孩子赢了,公司陪了一架飞机给他,还有其实的精神损失费.对,这其实也就是一件质量问题.信誉的质量.可是在国内企业根本不重视这些,中国多的是重视生产的企业,而不是个重视质量的企业,在食品企业内如果不是QS那我想不做质量的公司也是很多的,太多这样的公司产品没有经过检验就出厂了.但是生产和销售人员却是一大堆.而这些事情,政府知道 嘛,呵呵,当然是知道 的.那为什么还会有这些情况呢,难道,这样的不安全食品也能流入市场进消费者的口吗?中国人好多事都是说一套做一套.如果这些问题做不好,那么是做不好质量的.

说得对. 如果重视就不一样

TOP
30#

以下是引用sonny在2006-7-11 20:41:00的发言:

其实ISO证书是带又商业的铜臭味的,,,公司只要花钱,就可以很轻松的拿到证书了,,,,,,就连国家强制的QS认证都带有那么点......从这方面来看,首先是政府不能从根本上抓起,还没有重视起来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所以才让那些企业和认证公司有机可乘呀...

ISO不提也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