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记者 周琳

  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4%,这一创3年以来新高的数字着实让消费者“伤不起”。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7.1%,更是成为CPI同比大幅上涨的主要推手。

  物价到底高不高,百姓自己的腰包才最清楚,而用一天一个价形容现在的猪肉价格也不过分。根据上海的数据,6月初,生猪平均出场价格是每公斤18.05元,而到7月1日已涨到每公斤19.31元,一个月涨幅达7%。

  前期存栏量不足、疫情多发导致养猪户补栏热情不高、饲料成本高企、劳动力价格上涨,多个因素导致猪肉价格一直“坚挺”。而一个完整的“猪周期”大约会持续3年,一般养猪户“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猪肉价格今年节节攀高似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尽管这样看起来“猪坚强”绑架高物价好像合情合理,但回首过去,就看出平抑物价、控制通胀的难点所在了。事实上,过去十几年,我国已多次出现打不破的猪肉“过山车”魔咒,这与我国猪肉养殖规模化程度较低是分不开的。

  求解“猪周期”,一方面需要不断扩大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程度,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生猪养殖的信息化系统,通过技术手段调控生猪补栏量和猪肉供给量。

  除了“猪周期”、天气等因素带来的物价上涨外,炒作成为物价上涨的又一推手。“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去年至今很多“三字经”都证明了这一点,游资作祟、炒作盛行一度使部分农产品(15.62,-0.49,-3.04%)价格居高不下。

  高物价时代,通胀甚至还成为部分企业涨价的顺风车,不少品牌开始搭上这辆高速奔跑的列车。前有联合利华散布涨价信息被发改委“约谈”后不久就悄悄提价,再有康师傅、卡夫等众多品牌“瘦身”涨价,后有洋奶粉借着成本上涨的理由集体提价一成左右。

  如何管好游资、理顺市场价格机制,让食品价格不再“绑架”CPI,不再绑架百姓的荷包,还需要政府来点“猛药”,标本兼治,建立抑制通胀的长效机制。建立完善的价格监测和预警制度,对重点产品的价格重大变动快速反应;健全市场价格信息发布机制,研究完善市场价格波动预测机制,有效引导社会预期机制。


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