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这个节气一来,未来一段时间将高温肆虐。昨日,记者走访市区部分市场和超市了解到,大暑天购买冬瓜、水鸭、绿豆等消暑食品的市民可不少。不过,由于很多药材汤料价格普涨,买药材煲汤下火的市民比以往少了很多。

    “天气热啊,想煲冬瓜水鸭汤来下火。”一位在市场买水鸭的阿姨告诉记者。记者走访发现,在市区龙丰市场,水鸭售价每公斤20元,而在市区三新市场,水鸭卖17元/公斤。在东平一家超市,冬瓜还特价销售,每公斤仅为0.76元,引来不少市民纷纷购买。除了冬瓜水鸭汤,绿豆海带汤也是不少市民青睐的降暑品。三新市场一位档主说,绿豆的价格相比去年下降了,去年同期,每公斤16元左右,现在每公斤12元至13元。

    在三新市场,记者走访了几家销售清补凉药材汤料的摊档发现,很多药材的价格普遍上涨,不少市民直呼“买不起”。一位档主向记者介绍,如今这些熬汤的清补凉药材价格普遍上涨。去年下半年,1000克麦冬拿货价为160元,现在每50克就要卖到10元。两个月前,每50克党参卖4元至5元,现在要6元,晒干的党参价格更高一些,每50克售价为8元。“现在药材的进货价贵了,卖得也比以前贵,来买药材的人比以前少了一半左右,我进货也少了。”为了促进销售,档主还自行用小塑料袋打包装,做成小包装的清补凉出售。里面有淮山、枸杞、红枣、党参、薏米等。不过各种药材的分量都很少,党参只有一小根,蜜枣只有一个,淮山也只有两三片。“这种小包装的卖3元,每次只够1至2人食用。”

    记者了解到,药材价格普涨主要受天气影响。“党参主要产在甘肃一带,由于气候不好,党参减产,所以拿货就贵了。”一位档主介绍,虽然中药材生产周期普遍较长,旱情导致减产是涨价的原因之一,但不能忽视人为炒作带来的影响,部分经营者看到中药材有利可图,通过恶意囤积炒作等方式牟取暴利,造成部分中药材货源紧缺、价格飚升。本报记者陈春惠 实习生陈 姣


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