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牛根生出局:“个人英雄主义”落幕 [复制链接]

1#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是一切的死结所在,死里逃生的牛根生,在魂魄归窍之后不得不相信,在现有环境下,蒙牛这支“火箭”光靠市场这个推动力是不行的,一系列复杂的非市场因素已经成了横亘在眼前的阻力。

“人生就像打电话,不是你先挂就是我先挂——功名利禄带不走,浮云啊!”2011年年初,在“道农会”上,蒙牛的牛根生、建业集团的胡葆森、汇源的朱新礼、中粮的宁高宁四个“50后”组成的“老男孩”组合,正在台上倾情表演“三句半”。当时,主持人崔永元还以调侃的口气对专门负责念后半句的牛根生说,“后半句很难念啊!”牛根生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似乎把想说的话都吞回了肚子里。

念完“三句半”后不到半年,老牛的企业家生涯却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挂”了。6月10日,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蒙牛乳业对外宣布,其创始人牛根生辞去董事会主席一职,同时宣布委任董事局副主席、非执行董事、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为主席。从此,自三聚氰胺事件后就很少在媒体面前露脸的牛根生,更是淡出了公共视野。

《浙商》记者最近一次见到牛根生,是2011年4月的青岛。前来参加“绿公司年会”的牛根生虽然在台上侃侃而谈绿色公司的发展,在台下,却对媒体保持着“受惊”后的礼貌拒绝。“我再也不会接受记者的采访了,你们写99篇正面报道也没有用,写1篇负面报道却可以让人出名。”话音未落这位大佬就欲转身离去。

被“招安”的蒙牛

有人说,牛根生的创业史,是一部典型的“农民暴动式起义”——虽然轰轰烈烈,但终究有其历史局限性。

和所有农民起义一样,牛根生的创业,有个登高一呼、云集景从的开头:他曾是伊利最有实权的人物之一,但始终如履薄冰。被逼到山穷水尽之时,他凭着自己财散人聚的信念,拉了一些同样在伊利郁郁不得志的兄弟们从国企体制中挣脱出来,闯荡江湖。蒙牛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与满腔的热情喷薄而出的。从此,牛根生以“一头牛”的精神,跑出了火箭速度,在2007年营业收入已达213亿元,净利润9.36亿元,成为首个销售破200亿元的乳品企业,一时成为传奇。

三聚氰胺事件却让这种火箭速度戛然而止,蒙牛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噩梦期。牛根生“洒泪搬救兵”被斥为“鳄鱼的眼泪”;高举民族大旗,却被斥为以此作为幌子,想要博取同情……一向正面积极的形象也从此急转直下,跌至谷底。曾经高调健谈的他也变得哑然失语,2008年9月17日之后,牛根生的博客再无更新。

但事态的恶化并未就此打住。从国企出来的牛根生,竟然在和宁高宁“简单的三次见面”之后,就让中粮集团成了蒙牛的控股大股东。这意味着,作为民营企业的蒙牛灰飞烟灭,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家顶着“国”字号的新蒙牛。至此,一场“农民起义”最终以“招安”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心路历程

2009年年底,在道农会的一场小品中,柳传志扮演证婚人,为一对“新人”证婚。这对“新人”,“新郎”是宁高宁,而“新娘”则是牛根生。当时,柳传志找不到《圣经》,便随手拿了一本《汉语大辞典》过来代替。这个小品如今看起来真像个预言。

在三聚氰胺丑闻导致蒙牛股价暴跌的时候,牛根生一方面必须防止老牛基金会抵押给摩根士丹利4.5%的蒙牛股份落到他人之手;另一方面他还要找到更大的战略买家,帮助蒙牛解决日渐枯竭的现金流。此时正是宁高宁及时出手,不仅让牛根生逃离了困境,还成功套现了9.55亿元。

当蒙牛与中粮集团的联姻更多地被解读为“通过央企的资本重振蒙牛”之时,一个悖论浮现了:蒙牛似乎并不缺钱。“和中粮合作之前,蒙牛的现金储备已经很多,如果有资金链方面的问题,我们和宁总不会一拍即合。”牛根生曾经这么说。的确,就算蒙牛自己没有储备,愿意给这块“肥肉”砸钱的投资方也很多,为什么偏偏是中粮呢?

让我们看看牛根生自己是怎么说的吧。2009年7月,牛根生在中粮入股蒙牛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中国的蒙牛成为世界的蒙牛,如果没有中粮老大哥这样的企业做后盾,我感觉会艰难一些……”

显然,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是一切的死结所在,在这之前是一番光景,之后又是另一番光景。死里逃生的牛根生,在魂魄归窍之后不得不相信,在现有环境下,蒙牛这支“火箭”光靠市场这个推动力是不行的,一系列复杂的非市场因素已经成了横亘在眼前的阻力。

从这个意义上看,与其说是宁高宁导演了一出“国进民退”,不如说是牛根生导演了一场“官进民退”——牛根生需要的是“官系”,而不仅仅是资本。“大PE有的只是钱,但中粮却是一座关键时刻可以依靠的山。大难之后,牛总意识到,山比钱更值钱。”易凯资本CEO王冉(微博) 一语道破。

错位的救赎

然而,这样的“救赎”,却直接导致了牛根生的离开。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表示,自己不想对此事进行猜测。不过他直言,自从中粮控股蒙牛之日起,就决定了牛根生离开是迟早的事情。“因为中粮做整个食品行业全产业链,只有乳制品这一块没有自己做起来的品牌,拿下蒙牛正好获得一个发展这项业务的好平台。”艾格农业分析师陈渝对此表示认同,“蒙牛现在已经深深打上了中粮的烙印,与其说是中粮助力蒙牛发展,还不如说是中粮在借助蒙牛进行其全产业链的扩张。”

作为蒙牛的第一大股东,中粮集团一开始并未过多参与对蒙牛的管理。毕竟,此时的中粮对乳业还不十分熟悉。但是经过两年多的磨合,他们选择在此时接手蒙牛,看起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目前,蒙牛的团队主要还是原班人马,中粮仅仅是从战略上给蒙牛支持。”虽然中粮总裁于旭波如此回应牛根生辞职一事,但不难发现,蒙牛乳业从董事局主席到CFO等关键职位,已均为中粮集团管理层所替换。这意味着,中粮集团事实上已经全面接掌了蒙牛的运营。

在蒙牛有一个“飞船定律”:不是在高速中前进,就是在高速中毁灭。显然,中粮入股两年多之后,蒙牛已经从一头狂奔的民企“牛”,逐渐变成了一头放缓脚步的国企“牛”。诚如中粮方面所表示的,他们“在创新能力方面比较欠缺,这点上,蒙牛需要保持原有的特色。”而失去了蒙牛速度的牛根生,也成了一名跌落下来的大佬。

“个人英雄主义”落幕

2011年6月17日,杨元庆成为联想集团最大个人股东,种种迹象表明,柳传志决定逐步放权;三个月之前,任志强辞去华远集团董事长职务;冯仑也“主动退位”;四个月之前,万科董事长王石远走哈佛游学,被解读为他的退隐江湖……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只能是文学世界里美好的意象,而在残酷的商业战场中,几乎每一个远去的大佬背影里,都有一段复杂的故事,一声无奈的叹息。“牛根生这次退得并不彻底,他还留下一个非执行董事的位置。蒙牛有他个人的股份在,让他做个普通的股东肯定不会心甘情愿,所以还留下了这么个尾巴。可见离开蒙牛,并非他自愿。”一位知情人士称。

而关于牛根生自称离开是为了“专注于慈善事业”的说法,很多人更愿意相信他是去为自己的“第二个娃”——现代牧业去进行布局了。

“牛根生完全脱离蒙牛之后,是否会全力运营现代牧业目前不得而知,但是从现代牧业目前的发展速度来看,其增速非常快,而且已经开始进行产品多元化发展,三到五年内或许就可以完善产品布局,如果牛根生想用它代替蒙牛也并不是没有可能。”乳业专家王丁棉说。他认为,对于蒙牛,牛根生的功过应为**开,六分功四分过,因为是他使蒙牛从无到有,成为行业龙头。但从国内乳业的整个行业来看,他的功过比例则应该倒过来,四分功六分过,因为他激进的策略,使乳业摊子铺得过大,导致奶源供应不足,引发了整个行业哄抢奶源——这也间接导致了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

然而,不论牛根生本人是否再次复出,毋庸置疑的是,有着他个人烙印的英雄主义**已经过去了。“市场经济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经济,不管是谁,包括以前的伊利掌门人郑俊怀落马、光明的王佳芬退下来,都不曾产生太大的影响。通过个人影响力来左右一个行业的**已经过去了。”与牛根生打过多年交道的乳品行业咨询机构负责人劳兵如此评价牛根生离开所折射出的**命题,“他退与不退,对这个行业的影响都不大。”
(信息来自:饮料招商网  http://yl.spzs.com)
分享 转发
饮料招商http://www.tech-food.com/business/food/1016.html
调味品招商http://twp.spzs.com
保健食品网http://bj.spzs.com
TOP
2#

总体来说~还是蛮佩服老牛这个人的~~
武汉网站建设www.whweb.net
药品包装印刷www.whyinwu.co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