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失独老人的一生所爱——女儿啊,回来再看我们一眼吧
       阳春三月,万物更新,大地回春,阳光灿烂。我总觉得这样的一个明媚的季节,就是一家人结伴出游的好日子,可是我的房东,那一对孤独的老人,只是搬个小板凳,脚边放着喝了半瓶的多鲜牛奶,沉默的坐在自家的小院里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独自哀叹。
       原本,他们也有个幸福的家庭的。
       我刚来到这座城市不久,就租到这家老人的房子。是在一所高中的教师家属院里,一座老旧的两层老宅,两位老人都是这所高中的老师,退休了,偶尔在家里带带学生什么的。我的房租不高,对于我这种刚入社会的人来说,刚刚好。老人们很热心,不论是洗澡的浴室还是一些基本的家用电器,都给我配备好了。这让我觉得很温暖。
       我住的二层有两个房间,一间我住着,另外一间的门一直的闭着。住进去不久,我就发现,两位老人每天都有一段时间是在这间房间里,没有任何动静,静悄悄的。我觉得奇怪,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不停的对那间房间张望,我也曾试图打开那扇门,发现上了锁。
       其实,每次我看到大妈的背影,都说不出哪里弥漫的哀伤,密密麻麻的塞满了整栋房子,压的我喘不过气来。
       一次偶然,我知道了这件房间,承载着两位老人所有的悲伤和希望。
       一天早上,我接到公司同事的电话,说是公司所在的大厦停电了,无法正常工作,可以休息一天。我美滋滋的赚了一天休息的,便赖在床上不肯起床。突然我听见对门有声音,应该是两位老人又进去了那个房间。我习以为常,准备去楼下去喝瓶多鲜酸奶。站在楼梯口,我听见那间房间里传出了嘤嘤的哭声,貌似是大妈的声音,边哭还边说着什么。我听不清,但是这悲伤的声音也传染了我,我的心情瞬间低沉下去。
       我扶着扶手慢慢的往下走,每一步都显的沉重。这两位老人和蔼,慈祥,我能碰上这样的房东真是我的福气。平时他们对我也照顾有加,常常做了好吃的,都会叫我一起吃。我时常错觉自己不是个租客,而是他们的小客人,被他们细心热情的款待。
       想到这,我突然灵光乍现,我住进来这么久了,从来没有见过他们的儿女,我一直以为,是儿女搬出去住了,不常回来,现在想来,我甚至没有听到他们提起过任何一句关于他们儿女的话。
       我回头望着那间房间,脑海里瞬间闪过一个词语:失独家庭。
       正值两会期间,我昨天看新闻,看见了有委员提案的内容就有关失独老人,因为家中唯一的子女不幸离世,这样的家庭也被称为“失独家庭”。失独老人成了真正的“空巢老人”,因为他们无法期待子女“常回家看看”,只期盼这个国家和社会给他们多一些保障与关爱,至少不要再忽视他们。
       我回到房间,打开电脑,看了些关于失独老人的资料,发现即便是最高的每月补助,也不过区区270元。我看了看对面的房门,这家老人的生活算是有所保证,有退休工资,还有额外的收入,可是这份失去儿女的痛和晚年的孤寂和悲凉,是多少金钱也难以的弥补的。
       我鼓起勇气敲了敲了对面的房门,伯伯给我开了门,我看见房间里铺天盖地的画纸,有素描,有油画,还有画了一半,大妈坐在床边,很珍惜的抚摸着一个相框,我走进去,蹲在大妈身边,轻轻的叫了一声:“大妈”, 大妈抬起头来看我,被岁月镌刻的脸上,布满了泪水。
       我看着相框,照片里的女孩笑容灿烂,眼光闪烁,长得极为清秀干净,一看就是集合了伯伯大妈的优点。
       她是伯伯大妈的独生女儿,比我大两岁,从小就是个让人省心又优秀的孩子。就读的都是最高学府,热爱画画,在美国深造美术的时候,拿的是全额奖学金。回国后,在当地一所大学当老师,本来老两口准备退休后拿出积蓄为女儿开一间画廊,圆了女儿的梦想的。可是就在女儿为画廊选址的路上,车祸身亡。
       老人家悲痛欲绝,大妈病倒,险些一病不起,之后,这个幸福的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庭,只剩下两位老人孤单单的身影。
       大妈说,我的性格和她的女儿很像,我去看房子的时候,她觉得很投缘,家人多个人,也不至于太安静,至少有人陪她说说话。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我用年前公司发的福利,给伯伯大妈订了一年的东方鲜奶,据说他们的女儿也爱喝这款奶。我想,就算是喝鲜奶,寄相思吧!
       失独老人的一生所爱,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然而在我们父母有生之年,一定要对他们好,多陪陪他们,多让让他们听听我们的声音。毕竟,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