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战略制定上政治导向过于明显。从中国一线名酒以及二线名酒企业发展战略上看,**与政治导向影子均十分严重。近十年来,特别是“十二五”以来,中国白酒行业很显然进入了产能规模与营收规模的“大跃进”**。但我们不禁要反思:动辄百亿乃至于千亿发展战略是否脱离了行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从消费品属性看,白酒行业不可能让如此多企业进入到百亿、千亿阵营,白酒产业也要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实现产业整合。
  其次,品牌塑造上高度政治化。白酒品牌的塑造完全“政治化”与“皇权化”,品牌文化从挖掘历史走向政治迎合。品牌定位上,白酒品牌普遍走向政务商务品牌定位,导致品牌起点上政治化;品牌诉求上,白酒品牌追求宏大叙事与家国情怀,使白酒品牌异化成为典型的政治消费品;品牌传播上,追求央视平台与地方党报类媒体,这一点凸显了白酒的政治属性。央视从某种意义上成为**象征,而白酒企业集体性追逐央视,说明了白酒在品牌传播上陷入了集体性迷失。而地方党报、党刊投放则更加集中体现了白酒品牌鲜明的政治迎合;品牌公关上,以定向爆破方式进入到党政系统进行赞助,使得公关活动失去了品牌塑造功能而异化成直接销售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