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他们那一簇一簇瘦叶下生长出的根须,只为了不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己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的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就这样不可遏止。

  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是那苦苦的菖蒲。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成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荆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的间隙里。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菖蒲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生长着,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我国古代,先民崇拜菖蒲把菖蒲当做神草,还赋予菖蒲人格化,其实,“四月十四,菖蒲生日,修剪根叶,积海水以滋养之,则青翠易生,尤堪清目。”所说的菖蒲只是先民崇拜的一种草类。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人们常把它拿来泡酒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饮菖蒲酒,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南宋士子陈可常,曾写有"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的诗句。古人为什么要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呢?荆楚岁时记》有"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的记载。因为端午时节天气日渐炎热,蚊虫苍蝇孳生,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人易生病,因此古代人习惯采一点艾草和菖蒲,插在家门口,用来祛邪。《既是"恶月",便要寻求辟恶祛邪毒的方法。到了宋代,名贵药材菖蒲被道家视为"辟邪之物",故明清之际,饮菖蒲酒辟邪的风气大为盛行。到了明代,每逢“端阳节”这一天,皇帝除自己饮用外,还赐给宫眷内臣一起品尝,并要穿上“五毒艾补子蟒衣”,举行隆重的饮酒仪式。明代刘若愚的《酌中志》及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记胜》均有关于菖蒲酒的记载。由此看来,端午节饮菖蒲酒是为辟邪禳毒,久服可祛病强身。历代皇家都视为稀世琼浆,滋补玉液。

  愿一切生命不致因落在石缝间而凄凄楚楚,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找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查看更多内容请点击三晋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