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经济出现困难的时候,像往常那样通过“强势**海量投资”的方式来实现高速增长的路数是行不通的。应该通过深化改革来实现经济转型。
  当前社会上有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加强**和国有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贡献。有人认为,强势**的优点在于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现在看来这条路是有问题的。
  就像农作物的产量取决于水、土、肥等多种因素,经济的增长也不能过度依靠单一要素。我国经济问题的症结在于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长期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而有些发达国家不存在这一问题,因为他们依靠技术进步来提高生产效率,投资报酬递减规律不像我国表现得这样明显。
  我国这些年来经济学上的一个误差是,用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来讨论长期经济,动辄就谈“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企业界也走入这个误区,常用短期需求的分析去考虑问题。如果凯恩斯在世,对此“也会觉得无奈”。
  我们的病是个长期病,短期分析的办法很简单,通过放贷、放松货币、多搞项目,就能够短期把经济拉上去。但一直用短期手段去治病,病情只会加重。
  出路在于深改革。1995年,中央就已痛切地感觉到这一症结,因此在制定第九个五年计划建议时,就提出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转变为集约,这是很长时间以来的一个主要工作任务,但是这个转变“很不顺利”,以至于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今,宏观经济出现的一个麻烦是,由于依靠投资推动增长,过量发行钞票,进而导致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实现“九五计划”提出的转变,回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消除体制性障碍的思路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