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镇化需要由商人、企业家拉动,**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到一西部小城,新区内空空荡荡,圈了很多地建了一片房,在低矮平房中间的坑洼地带,聚集着还算热闹的大排档夜市,坐着十几个人。当地农民年均纯收入8000元左右,国企职工月薪4000元算是铁饭碗,大家挤破了头拿出数万元“人头费”,想进国有煤炭企业,虽然现在煤炭行业并不景气,煤炭企业已经人浮于事。
  这样的小城市需要大拆大建进行土地城镇化,还是等待经济增长之后自然城镇化?
  山西大同原市长耿彦波离开大同,留下一片争议,赞之者称之铁腕整治大同,使大同旧貌换新颜,是“大同历史上最能干事的市长”,旅游与文化城市雏形已现;毁之者称其只要政绩,给城市留下数百亿负债,并且强拆强建不顾民生。
  这样的讨论在学界屡见不鲜,一些学者虽然主张城市化应该由市场主导,却津津乐道于几十万亿的投资,农村人成为城市人之后数倍地消费增长。潜意识中已经转向**主导与大拆大建模式。
  城镇化主要是人的城市化,城镇化讲究的是资产负债表的平衡,与城镇化过程中提升经济的边际效率有多高。这些任务不是**能够完成的,必须由市场的力量主导。
  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已经成为造城运动中的主角。以往的乡村在开发商的手下,已经成为重要的商业、旅游重地。以海南陵水等县为例,原先的农业生产区现在已经成为国内最重要的旅游地之一,清水湾畔散落着面积动辄数千亩的大盘,边上已经由**与开发商配套建成了轨道交通,医院、学校与热闹的商业街,这一趋势还在长白山、西双版纳等地蔓延,开发商选择并打造了中国旅游地产,进而成为中国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