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古城酒”的酒大师,他目睹了“古城酒”的兴旺衰落,亲历了那如火如荼的酿酒岁月。
  由于父亲酿酒经验丰富,技术精湛,曾多次被酒厂派往乌鲁木齐昆仑宾馆、伊犁酒厂、红山酒厂、恭喜酒厂做技术顾问。这期间,父亲曾带女儿们到他在乌市工作的地方——昆仑宾馆游玩,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欢欣的事呀!久居边远县城的女儿们,跟随父亲的脚步,走街串巷,甭提有多兴奋了。父亲不厌其烦地为女儿们精心挑选礼物,一条纱巾、一个笔记本、一只玩具狗……至今女儿们仍保留着父亲在昆仑宾馆送给她们的礼物。
  现在,有人问起“刀郎”歌曲中的乌鲁木齐八楼(昆仑宾馆)时,女儿们便会自豪地讲述父亲与八楼的故事。当时的昆仑宾馆华丽幽雅,是全国各地宾客集中的地方。健谈的父亲便会不失时机地给友人讲述古城酒的历史:很早以前,迪化(乌鲁木齐)有个有名的益盛昌大栈房,是全疆酒货集散之地。每当各路酒商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便都打开各自的酒笼,进行比试选购。晚间,整个栈房酒香弥漫,盅盏遍布,蓝光一片,然而,从来没有能够胜过古城酒的,特别是“杏林泉”出产的一种甘酒被视为珍罕之物,不可多得。西域一带,人们大多喜欢喝高粱酒,大概是塞外地高天寒的缘故。古城酒香飘丝路,独逞西域,行销远至数千里的大库兰、小库兰、前营、后营等地,特别受到蒙古族人民的喜爱。那时,交通运输不太方便。近处,由二饼车、槽子车(或叫六根棍)运载;远处则由骆驼文章来源华夏酒报驮运。许多商客专事贩酒,发了大财。
  看着日夜劳作的父亲,闲暇之余,仍不忘弘扬酒文化,油然而生对父亲产生了一种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