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7月1日18时许,中储棉山西侯马代储库发生火灾,火情由露天垛堆而起,波及4座棉库,过火面积约1.05万平方米。中储棉侯马代储库共有10座棉库,库存约3.6万吨棉花,其中露天垛堆放约1.7万吨。虽经及时抢救,但因火势、风势过大,已基本燃烧殆尽。初步估计,约有2.46万吨。
  大火之后无疑是找原因,看损失。原因难找,损失易见。代储库工作人员曾向消防部门报警称,大火是由雷雨天的“雷击”导致,如同戏言,潜台词无疑是“天灾”使然,绝不是“人祸”,所以在所难免。试反问,仓储重地,消防措施是否起到应有作用,露天仓储难道不是明显的安全隐患?前车之鉴,阴霾尚未散尽;“后起之秀”,有过之而无不及。2013年5月31日下午,中储粮黑龙江林甸直属库发生大火,共有78个储粮囤表面过火,储量4.7万吨。其中玉米囤60个,储量3.4万吨;水稻囤18个,储量1.3万吨,过火粮食紧急运往各地处理,做酒精原料或饲料,损失近亿元。
第一中储粮国企背景,亦官亦商影响力不容小觑;第二实力雄厚,粮食收储能力超强;第三危急时刻,人民的口粮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他。身兼数职,使命之重,不可儿戏。可是就是这样的一家企业,却屡屡让国人失望、愤怒。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中储粮最根本的职责就是储备粮油,调控市场。而要做到这一点,最起码要有足够的仓储容量、健全的仓储设施、切实有效的灾患应急机制,且不说良好的粮食调度机制和市场灵敏度。但是就这一点,中储粮明显失职。我国粮食储存技术落后、设施简陋是不争的事实,仓储缓解造成的粮食损耗数量更是惊人:广西年损失粮食达13.5亿公斤左右,相当于170万亩的产量;湖南每年因储存不当造成的损失约20亿公斤。完善仓储设施虽然不能全部压在中储粮身上,但是最起码也需要保障自己旗下的直隶库的安全。
  仓储设施落后,不仅仅造成鼠害成患,损失不小;同样也难以保障粮食的质量安全,在市场上难以有竞争力。随着每年储量不断增加,中储粮需要通过轮换拍卖稻谷,但是品牌米企不敢买,只有一些中小型稻谷加工企业购买后,加工成大米**,但是其质量标准一般低于国有标准,而且加工出来的大米口感不好,存在食品安全风险。一些跨国巨头如益海嘉,一般都是自己采购当年的新粮作为原料,以此来保障产品的质量。
  一把大火不禁让人们反思:中储粮到底应该做什么,或者是什么都不要做?什么都不做难免会有些极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肯定需要有人来做,中储粮不做,也需要他人来做。但是亦官亦商的中储粮显然难以承担大任,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做好仓储,保障粮食安全,回归本位是重点。此外,国内粮食安全保障问题亦不能全部依赖中储粮,该市场还得市场来解决,中储粮储备占全国粮食消费总量的比例超过35%,远高于联合国组织提出的17%至18%的粮食安全线,过犹不及,宁缺毋滥。两场大火之下,中储粮是应该有所警醒,踏踏实实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改善当前境况了。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 中国仓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