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不知灾祸由自心起,而以为从东、西方来是愚痴的。不修内而想守外是错误的。

早晨早起,漱口洗脸、礼拜,东西南北上下六方,祈求守护灾祸的出口处,以及一日的平安,是世人所做的。

但是,佛的教法与此不同,是向正确真理的六方表示尊敬,贤明地行德行,以防止灾祸。

要守护此六方,首先应除去四种行为的污垢,阻止四种恶心,堵塞倾家荡产的六个口。

所谓四种行为的污垢,就是杀生、偷盗,邪淫与妄语。

四种恶心就是贪欲、瞋恚、愚痴与恐惧。

倾家荡产的六个口就是饮酒而不认真工作,深夜游荡,沉迷于音乐与戏剧,耽溺赌博,结交恶友,以及怠忽业务。

除去此四种行为的污垢,阻止四种恶心,堵塞倾家荡产的六个出口处,然后礼拜真正的六方。

真正的六方是什么呢?那就是东方为亲子之道,南方为师徒之道,西方为夫妇之道,北方为朋友之道,下方为主仆之道,上方为佛教徒之道。

所谓守东方的亲子之道,就是子对父母应做五件事:孝顺父母,帮助家业,尊重家系,守护遗产,父母死后作佛事祭拜。

对此,父母对子亦要做五件事。去恶、劝善,施予教育,安排婚姻,当于适时与之继承家业。若互相遵守此五件事,则家庭和平,不起风波。

所谓南方的师徒之道,就是弟子对师父,要起立迎接,殷勤侍候,遵守师命,不忘供养,郑重受教。

与其同时,师对弟子亦要自正其身以正弟子,将自己所学得的全部正确地传授给弟子,正确地说明,正确地教授,予以提拔而令其扬名,凡事皆不忘守护之责。这样师徒之间就能保持平和。

所谓西方的夫妇之道,夫对妻要尊敬,有礼节,守贞操,委以家政,有时赠送饰物。妻对夫,则整理家事,适当使唤佣人,坚守贞操,不浪费丈夫的收入,善于管理家务。因此夫妻之间和睦,不起争端。

所谓北方的朋友之道,要布施对方不足之物,用亲切的言语说话,为了谋求利益,常以友爱体贴的言语互勉。

又,保护朋友不往坏处堕落,万一堕落时,则予以保护其财产。又,有忧虑时,为之想办法解决,遭遇不幸时就伸出援助之手,必要时瞻养其妻儿。如此,朋友之间得以保持友谊,互相可得幸福。

所谓下方主仆之道就是主人对于佣人要守下列五件事:按照其力令他做胜任的工作,给予好的待遇——薪金。生病时亲切地看护,珍奇之物应分给,有时让他休养。

对此,佣人对主人应以五种心意侍候。

早晨要比主人早起,夜晚要比主人晚睡。凡事应守正直,对工作要熟练。而且应常注意不要伤害主人的名誉。这样主仆之间的纠纷即消除,而常保持和平。

所谓佛教徒之道,就是不管任何家庭,都应有佛的教法存在。而做为受此教法的人,应当对师父身、口、意皆充满敬爱,恭敬地迎接师父,聆听其教法而受持,并供养师父。

对此,解说佛法的师父,应充分理解教法,而教人去恶为善,开示正道令入平安的境地。如此,则家庭保持了其教养的中心而成长。

所谓礼拜六方即如是,并非礼拜六个方向以求避灾,乃是守护做人的六方,自己防止从内涌出的灾祸之谓。

2 、人应辨别怎样是可以亲近的朋友与不可亲近的朋友。

不可亲近的朋友就是指贪欲深的人、花言巧语的人、阿谀谄媚的人、浪费财物和时间的人。

可以亲近的朋友就是指真心能帮助的人、同甘共苦的人、不惜忠言的人,富于同情心的人。

真正的朋友,就是当他不认真学习修持时予以劝告,暗中为他操心,遭遇灾难时给予安慰,必要时全力给予援助,不揭发秘密,常能引导走向正途的人。

得到如此的朋友虽不容易,但必须随时留意寻找,而自己也要去努力成为这种真正的朋友。好人,由于其正当的行为,在此世间,亦如太阳一般光辉灿烂。

3 、父母的大恩,无论如何努力亦报答不完,例如在百年之间,右肩载父、左肩载母而走路,亦不能报答其大恩。

在百年之间,即使日夜用香水擦洗父母的身体,尽所有的孝养,或努力奋斗,使父母有如王者般享受荣华,亦尚不能报尽此大恩。

但是若能引导父母信佛法,令之舍弃邪道而返回正道,舍贪欲喜布施,如此才能报答其大恩。

敬爱父母、孝顺父母的人家,是佛菩萨保佑之家。

4 、家庭是心与心接触最近的住所,若能和睦相处,则如花园般地美丽,但若心与心失去调和,则起激烈的风波,而带来破灭。

这时,应该不提别人的事,而先自守自己的心,踏上应走的正道而行。

5 、从前,有一位信仰笃厚的青年。父亲死后,与母亲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后来结婚娶妻,开始三个人一起生活。

起初和睦相处,是个和平快乐的家庭,后来由于细故,婆媳之间发生了龃龉,每次起了风波就不容易平息,终于母亲留下了年轻的夫妻离家出走了。

母亲分居以后,不久媳妇生下了男孩。过着寂寞孤独生活的婆婆,有一天,听人传说,她的媳妇曾说:“婆婆住在一起时,因她唠唠叨叨,所以没什么喜事,分居以后,就有这种喜事了。”

这个传说使婆婆非常生气地嚷到:“世间没有正义了,若把母亲赶走,而有喜事的话,世间是颠倒了。”

“既然如此,非为正义举行葬礼不可。”婆婆叫喊着,象疯狂一般跑去墓地。

听到这件事的神,立刻出现在婆婆面前,问她事情的原委,苦口婆心地劝她,但终不能折服婆婆的心。

神遂说:“那么让你舒心满意,现在就去把可恨的媳妇和孙子烧死,这样好吧!”

听到神的话而惊恐的婆婆,乃为自己的错误谢罪,并为媳妇与小孙子求情,请神饶命。这时儿子与媳妇亦反省过去的不是,而为寻访母亲,正要到墓地的途中,神使婆婆与媳妇和解,使之恢复从前的和平的家庭。

若不自己舍弃正义,教法乃永远不灭。教法之所以毁灭,并非教法本身消灭,是其人的心失去正义之故。

心与心的冲突,诚能造成可怕的不幸。些微的误解,终会变成很大的灾祸。在家庭生活中,这是特别要注意的事。

6 、每个人对于其家庭经济,都应象蚂蚁一样地专心勤勉,象蜜蜂般地努力工作。不可依赖他人之力,等待其施与。

努力奋勉得来的财富,不可认为是我自己一个人的,是自己一个人能使用的。应分几份给予他人,也贮蓄几分以备不时之需。又应以能为国家、为社会、为佛教使用而高兴。

要知,无一物为“我所有”的。一切皆由因缘而来到自己之处,只是暂时代为保管而已。所以每一件东西都要爱惜而不可浪费。

7 、当优陀延那王妃沙婆摩帝供养五百领衣服给阿难时,阿难欣然接受了。

王听到此消息后,怀疑阿难或许由于贪心而接受。于是王乃访问阿难而问道:

“尊者一下子接受五百领衣服要做什么?”

阿难回答说:“大王,因很多比丘穿着破衣,所以我要把这些衣服分给他们。”“那么那些破衣怎么办呢?”“以破衣做垫被。”王又问:“那么那些旧垫被呢?”尊者答道:“做枕头袋。”“旧枕头袋呢?”“做地板的铺盖布。”“旧的铺盖布呢?”“作擦脚布。”“旧的擦脚布怎么办?”“作抹布。”“旧抹布呢?”阿难答到:“大王,我们把旧抹布撕成碎片和泥,于造房子时,把它涂在墙壁中了。”

物品要好好地使用。应该物尽其用,关善加利用废物,不要浪费。这就是非“我所有”的,代为保管之物的使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