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国家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加工企业在观念上更新已是大势所趋。食品加工企业可谓是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改变洗手消毒的程序和方法,提高手部消毒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已是食品加工企业的当务之急。
    专业从事自动感应手消毒器技术开发和设备生产的上海沐特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威先生认为:现有的食品加工企业,员工在进入食品加工车间之前,消毒程序可谓是非常严格的;但是,对于手部消毒的程序和方法可谓是弊端重重。
    一、现行普遍采用的手部消毒程序和方法
    1、用手打开水龙头将手打湿;2、手挤压皂液盒挤出皂液,在手上搓揉15秒钟;3、又用手打开水龙头洗手;4、将双手浸入洗手水池旁边用75%乙醇里浸泡20秒钟;5、再用手打开水龙头清洗双手;6、把双手在热风干手机上烘干。
    通过上述六个步骤(简称六步法,见附图一)完成了手消毒的程序,此时,员工就可以进入加工车间了。



附图一:食品从业人员手消毒知识与流程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二、现行手部消毒程序存在的问题
    从这六个步骤来看,洗手消毒的程序和方法尚存在几个问题值得探讨。
    1、在六步法中,洗手、消毒前后其中有四次需要员工用手直接去接触不同的器具,极易造成交叉感染;
    2、员工的双手经用75%乙醇浸泡后,又一次地用净水冲洗,大大地抵消了消毒效果,并极有可能被再次感染(虽然是用净水冲洗,但是,净水只是通过多层过滤得到的,并没有经过消毒处理,不能视为无菌水)。
    3、众多的员工都在同一个乙醇里重复浸泡,使该槽的液体很可能被污染。然而,在现场也不可能定时对消毒液进行检测。因此,消毒液何时被污染失效、何时该进行更换以及公司质量控制部门如何定性和定量的管理等都无法定论,极有可能形成一个新的污染源。
    4、洗手槽和乙醇消毒液个部位,洗手时的水不时地被溅到消毒液槽里,对消毒液起到了稀释的作用,降低了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