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食品安全监管是重中之重 [复制链接]

1#
  3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副局长葛志荣、蒲长城介绍2004年质检工作整体情况和2005年质检工作新举措,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葛志荣着重介绍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建设情况。他说,国家质检总局以食品为重点,实施了市场准入制度。米、面、油、酱油、醋5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全面完成,全国共有29661家企业获得31632张生产许可证书,其年产总量占全国市场销售量的95%以上。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方便面、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面米食品、膨化食品等10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2801家企业获得了3100张生产许可证书,大中型企业获证率已达90%。茶叶、糖果制品等其余13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开始启动。同时开展了无证查处, 全国有1.2万家无证生产企业被查处。2005年将全面完成肉制品、乳制品等10类食品企业准入发证工作,同时启动茶叶、挂面等13类食品企业准入工作,加大小麦粉等5类食品无证查处力度。     在随后的记者提问中,有记者问,质检总局承担起食品生产领域卫生监管职能后将采取哪些新举措。蒲长城回答说,国家质检总局为切实履行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和卫生监管职责,将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严格查处无证生产,严厉打击生产加工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建立食品质量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重点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农村质量不稳定的小型食品企业和食品添加剂含量等直接涉及人体健康项目的监督抽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全面进行标准清理工作,加快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健全食品标准化体系;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全国食品安全信息的管理。     在回答记者关于汽车三包和缺陷汽车召回制度相关问题时,蒲长城说,国家质检总局正在组织专家对这些意见进行认真分析,对合理部分积极予以采纳,并按照立法程序,经研讨、听证后在适当的时机推出汽车三包规定。缺陷汽车召回制度出台1年来,有15家国内外制造厂商召回了有缺陷的汽车30多万辆。下一步,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将由9座以下客车扩大到9座以上客车,由汽车产品扩大到玩具、儿童用品等产品。     在回答有记者提出的有关苏丹红(一号)的问题时,葛志荣表示,截至目前,国家质检总局通过检测和普查,在国内市场上没有发现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同时,检验检疫部门还将继续加大对含苏丹红(一号)食品的检验监管。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日期:2005-3-2

分享 转发
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TOP
2#

大豆油溶剂残留的问题

     2月18日上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副局长葛志荣先生和蒲长城先生介绍近期质量检验检疫工作的有关情况和采取的一些新的举措,并回答大家关心的有关问题。

    [美国蓬勃新闻社记者] 有关去年大豆检疫的问题:C 药剂合格的标准是什么?有些外商提到中国设的C 药剂的标准可能有点过高,普通的生产过程是很难达到的。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进一步和巴西的官员讨论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样设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标准?第二个问题,今年中国会不会发生同样的问题,就是在合格的标准上出现一些纠纷?这些问题除了在C 的问题上看到,也在大豆油的溶剂中也出现,请您对这两项贸易的问题做一些解说。

    [葛志荣] 关于你提到的大豆油溶剂残留的问题,的确是去年国内外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因为从去年10月1号开始,中国发布和执行了新的国家标准,其中规定了对大豆油当中溶剂残留含量的限制,这个标准是为了维护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是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的。这个标准在正式公布之前,在2003年曾经向WTO进行了通报,并且征询了有关国家的意见,他们对此都没有提出异议。所以在2004年我们对此进行了发布,并且10月1号开始执行。     在10月1号执行之前,的确有些国家对此表示了关注,因为他们的产品中许多是超过这个标准限量的。为此质检总局和巴西有关政府部门进行了密切的协商,找出了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这个办法是允许这些产品入境,入境以后要在检验检疫机构的监督之下到指定的炼油加工企业进行精炼,使粗油不准直接进入流通领域,所以保证了我们的环境和人体健康。

来源:中国牧业网

发布日期:2005-3-2

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