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年来,泥鳅已经成为百姓餐桌上的珍品。由于泥鳅对环境适应力较强,容易繁殖和养殖,而且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被广大养殖户看好。
在泥鳅养殖过程中,放养密度应合理,要科学投喂与施肥,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重视病害防治,才能促进其健康生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养殖环境营造。泥鳅对养殖环境要求不高,稻田、庭院水泥池、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的水塘、浅塘等均可。放种苗之前,要将养殖塘口全面整治、消毒。因泥鳅喜欢钻洞打穴逃游,所以养殖水域四周堤埂要宽而坚固、无洞穴,进排水口要有防逃网,防止泥鳅逃走。同时,还要在池塘边种植一些水生植物(水草),给泥鳅营造一个遮荫、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水生植物的根部为一些底栖生物的繁殖提供条件,也为泥鳅提供天然饵料。
  2、抓投放种苗质量。要选择体质强健、游动活泼、体光表滑、无伤无病、规格一致的泥鳅种苗。投放前要用20~30克/升的食盐水浸浴10分钟左右,以杀灭体表的病原体。投放要选择晴天上午或下午投入,刮风、下雨、气压低及天气寒冷不宜投放苗种。
  3、合理放养密度。放养密度大小要根据养殖水域条件决定。池塘养殖一般放养开口苗100万尾/亩体长3~4厘米的夏花1000-1500斤/亩,体长5厘米以上的苗种可放养500-1000斤/亩;稻田养殖一般亩放尾重2-5克的小泥鳅80公斤左右,或亩放10厘米以上的泥鳅2万尾左右。在养殖条件好、鲜活饵料又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放养量,否则要适当减少放养量。
  4、饵料投饵。泥鳅是一种杂食性的淡水鱼类,在自然条件下喜食水蚤、丝蚯蚓及其他浮游生物。在养殖过程中,人工投喂的饵料做到适口、新鲜。
    在饵料投喂过程中注意饵料品种不能经常变化,否则会造成泥鳅阶段性摄食量降低,影响生长速度。另外,泥鳅贪食,投喂动物性饲料时不宜让泥鳅吃得过饱,否则,影响肠道呼吸,并产生毒害气体而致死。当水温高于30℃或低于15℃时可以停止投喂。
  5、水质管理。 池水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以20~25厘米为宜,酸碱度为中性或弱酸性。当水色变为茶褐色、黑褐色或水中溶氧量2毫克/升以下时,要及时注入新水。经常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保持水质处于肥、活、嫩、爽的状态。
  6.疾病防治。在养殖工作中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每半月用漂白粉泼洒杀菌一次,使池水浓度为1ppm,或每亩1米水深用生石灰 10~15千克兑水泼洒,调节水质。在夏秋
高温生长期间,经常加注新水、排放老水,每次加注新水20-30厘米,保持水质新鲜肥活,并相对稳定,预防病害,有利生长。
  7.捕捉上市。在当年年底至第二年5月前捕获,采取捕大留小,上市规格在30~50尾/公斤。捕捞方法:拉网为主,地笼网为辅。最后进行干塘捕捞。
浦城县兴农淡水鱼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莲塘乡西岩村岩下73号,繁殖育苗占地300亩,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绿色无污染,育苗条件得天独厚,交通便利,信息发达。设有泥鳅养殖和实验场地,配套的养殖设施和设备非常完备。
    合作社现大量供应泥鳅开口苗、夏花苗、水花苗,价格实惠。
    合作社自2011年开始从事泥鳅的繁育及养殖和养殖技术的开发、转让、和培训等业务!
为了进一步搞好养殖技术的培训和服务工作,我们不断完善技术服务人员的培养机制,
确保合作社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和相应的技术服务能力。我们有信心把高效益的生态养殖进一步做好,并为带动全国及当地养殖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