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溴酸盐,一个不为消费者所熟悉,但饮用水行业皆知的名词,随着《包装饮水水标准》2015年1月1日正式发布,以及国家去年开始为矿泉水新标准征集意见,这个隐藏在中国饮用水行业中10余年的“秘密”开始浮出水面。军事医学科学院马秀英教授就标准中的溴酸盐问题曾对媒体表示,饮用含有微量溴酸盐的饮用水,短期内不会对饮用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但是长期饮用高溴酸盐含量的饮用水,将增加癌症的患病率。

虽然我们不太熟悉这“溴酸盐”的名词,但一个事实让人惊心:
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瓶(桶)装饮用水进行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24个省区市211家企业的220种产品,重点检验了产品的微生物、重金属、有害元素及重要理化指标。其中有6家企业的6种产品溴酸盐超标。6种产品主要是天然水、天然矿泉水。
2004年3月,可口可乐公司在英国销售的瓶装水,在一次抽查检验中被发现“溴酸盐”含量远超过英国规定的饮用水标准。公司不得不在欧洲地区全面回收该产品,总计数量有50万瓶之多。但在中国,虽然在饮用水行业中这是个公开的秘密,广大消费者却一点也不知道。
溴酸盐目前只在新版天然饮用矿泉水(GB8537-2008)和生活饮用水(GB5749-2006)的标准中加以规定,而在现行的瓶(桶)装饮用水(GB19298-2003)、瓶(桶)装饮用纯净水(GB17323-1998)、定型包装饮用水企业生产卫生规范(GB19304-2003)等国家标准中还未将溴酸盐列入毒理监测指标,特别是天然水这种还没有任何国家标准的水种,更是没有相应的标准对其监管。
可喜的是,今年国家新颁布的《包装饮用水标准》将天然水纳入其他包装饮用水的范畴,并明确规定了溴酸盐的含量不超过0.01mg/L。这说明国家对饮用水行业中的乱象开始重视,并开始了第一步的整顿工作。
虽然有**的支持,但是溴酸盐含量并不是那么容易控制的。因为溴酸盐是臭氧消毒的副产物,水中原本存在的对人身体有益的溴被臭氧氧化成溴酸盐,天然水和天然矿泉水为了要保留水中的特征指标,一般不采用去离子工艺,导致水中的溴酸盐含量难以控制。
要从根本上解决溴酸盐问题,得从工艺上改变,摒弃臭氧工艺,选择无臭氧工艺,可从根本上解决溴酸盐风险。无臭氧工艺包括物理超滤,紫外线杀菌,高温灭菌等技术,使用这些技术可避免溴被氧化,即解决了溴酸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