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腊八(农历腊月初八),亦称“腊八节”。中国远古时期,“腊”本是一种祭礼,人们常在冬月将尽时,用猎获的禽兽举行大祭,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古代“猎”字与“腊字”相通,“腊祭”即“猎祭”,所以就把每年终了的十二月称作“腊月”,把十二月初八日称作“腊日”。从先秦时起,就是把“腊日”当做年节来过的,但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直到南北朝时才固定在这一天,当时就流行“腊鼓鸣,春草生”的民谚,反映了人们鸣鼓起舞、迎接新年的欢乐情景。

东汉初年,佛教传入我国,十二月初八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因此腊日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名曰“佛成道节”,又因释氏修行时,又累又饿而昏倒,受惠于牧羊女的一碗稀粥,故佛门有喝腊八粥的习俗。每年腊八节佛教寺院皆熬粥布施,以飨俗众。

腊八粥有“甜”“咸”之分,一般说,分别以糯米和红豆、桂圆、枣子、栗子、花生、榛子、白果、松子、青菜、胡萝卜、山芋等食材同煮而成,因此,腊八粥佛门又称做“佛粥”。是日,各个寺院均熬粥布施,更有俗众天未亮就齐集寺院山门前,等待布施。腊八这天,家家熬煮腊八粥,邻里之间互相赠送,到处洋溢着热气腾腾,迎接新年的欢乐气氛。




腊八过后,凛冽的寒风中,背街小巷不时传来孩子们放炮的“嘭嘭”声,大街上商贩摆出来的各种年货陈列出浓郁的年味,洋溢在人们的心头,行人走路的脚步也随着春节的临近而显得轻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