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天一还没睡。他还守着一锅牛骨汤,一直到凌晨3时。12日早上,他又赶上地铁去北京环球金融中心伏牛堂米粉店——卖米粉。
  记者连线过去,店内人声嘈杂,张天一在忙着煮米粉、招呼客人,没有片刻休息。一天的时间,他们卖了近400碗米粉。几天来,一篇《我硕士毕业了为什么卖米粉》的文章从张天一的微信朋友圈发端,在互联网里爆火之后,“北**学研究生卖米粉”的消息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伏牛堂米粉的生意奇好,营业额呈日均千元的速度飙涨,12日创纪录地涨到了9700元。这成了一个拐点。
  4月13日,伏牛堂新浪微博又发布了《一家37平米的小店能有多挣钱?》的公文,声称“一切的节奏全部被暴涨的客流冲乱了”,“绝不为此失去了自己对品质、理念的坚持”,承诺每天只接待120位客人,每天午高峰的产能为70碗米粉,晚高峰的产能为50碗米粉,并提倡顾客用微信和电话的方式提前预约。
  按照伏牛堂目前的产能,一天接待120位客人或许是他们能够保证质量、口味、环境、卫生的最佳接待量。“我的心很大,但我首先要把这件事从小做起,做好。”张天一反思,按照这个流量,店铺足够运转,他们的理念可以慢慢贯彻。“就像《寿司之神》里卖了一辈子寿司的小野二郎,我想把常德米粉做成艺术,更想把常德米粉推广到全世界。”
  靠卖米粉生存下来,常德的大街小巷有成百上千家小店。但想卖好这一碗又一碗的牛肉粉,要走的路尚远,伏牛堂在践行着这种可能。
  攻略一:
  “北大才子”卖猪肉vs“北大硕士”卖米粉
  央视称,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27万人,比2013年多出28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而海归人数预计将超过30万,届时将出现应届生与海归之间非常激烈的就业竞争局面。
  那么到目前为止,张天一应该是这727万人最知名的一位毕业生。就亲友的期待而言,他可以去律师事务所,或者机关,或者出国。但他没有选择与汹涌的就业大军作战,而是走上了创业之路。
  为他扫清思想障碍的,是导师吴志攀的一句教诲:“岗位无高低,只是分工有所不同。”这让他坚定了一个认识,不是不好找,而是很多工作大学生们看不上。就像北大那位卖猪肉的陆步轩,哪怕已经做成企业了,演讲词还是要一个劲地说对不起母校,给母校丢人,因为社会的普遍舆论是,那不是北大学生“应该”做的事情。
  曾经的陆步轩,是穷山村走出去的“状元郎”,是乡里乡亲眼中的“天之骄子”,从北大毕业之后,因为没有找到稳定工作才被迫下海,经商失败之后才以猪肉维持生机。因为一个同学的闲聊被媒体记者获悉采访,才扩散到了全国媒体。
  伏牛堂在4月8日开张,4月9日上午11时张天一在朋友圈里发布了这篇文章,短时间内就引起了互联网的轰动。虽然他说他没想到这篇文章会到一处火一处,但经媒体报道后,食客盈门,“险些踩烂店门。”
  显然,十年之前舆论对“北大才子卖猪肉”普遍持以同情的态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展开质疑和讨伐之后,一天之内,有100多家单位邀请陆步轩去工作;十年之后,舆论已经认可“北大硕士卖米粉”的社会意义,呼吁人们尊重卖米粉这种草根的职业和人生。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社会语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北大”这个独有魅力的传统符号,仍然有着无以复加的号召力和噱头,她隐含的巨大广告效应,足以让陆步轩的猪肉闻名全国,也能让张天一的米粉畅销京城。
  也就是说,“北大”让人记住了张天一,更记住了常德米粉。
  攻略二:
  常德人vs常德米粉
  “北大研究生卖常德米粉”的新闻的发酵,让伏牛堂的常德米粉一时洛阳纸贵。最主要的客人,除了北京环球金融中心的白领们,就是地道的老乡了。
  其中,一段小故事感动了四个90后经营者。
  4月13日,一位60多岁的老人和朋友慕名去粉店吃粉,却发现米粉已卖完。情急之下,她们跑到隔壁面馆买了二碗牛肉面,还叮嘱服务员不要放汤和牛肉,店经理和服务员还没摸着头脑的功夫,她们已经端着面到伏牛堂换上了牛肉“浇头”。吃完一碗特殊的“常德米粉”,老人感慨:“我是一个常德人,已经16年没有吃到家乡的粉了,特别渴望能尝到家乡的味道。”老人郑重地表示,她曾是医护人员,现在已经退休,没什么事情的时候还可以去做义工,可以提供健康方面咨询。
  老人可以说是621万常德人的一个代表,因为常德人的饮食文化里,最具标签化的就是每天早晨一碗常德米粉。而它恰恰符合了张天一的创业目标:寻找一种容易标准化操作、能够代表相当一部分人的口味、蕴含了我们的文化传统与内涵的食物,又能通过互联网推广营销。
  做出决定之后,他从2014年2月开始回常筹备,走街串巷地吃遍了常德的每一家米粉店。最终,他选了一家口味最正宗的米粉店,经拜师、学艺,又进行了标准化提炼,反复称量每一种中草药、配料的分量,又通过常德餐饮协会邀请到最有名的几家米粉店的主厨品尝,制作出伏牛堂的独家配方。为保证原味,店里的米粉全都是从常德运到北京。
  作为闻名三湘的特色风味小吃,常德米粉历来被常德人所厚爱。在外乡的常德人,经常找不到原汁原味的米粉店,对家乡的念想之一,就是回家吃一碗米粉。既然如此养在深闺人不知,张天一展望着,如果有人可以把煎饼果子、肉夹馍经营成中国的汉堡、热狗,那他想把米粉这种有着巨大的地域代表性的食物经营成中国的意大利面。
  这不仅是在他乡的常德人的渴求,更是常德米粉向外扩张的希望。
  攻略三:
  米粉制度vs米粉文化
  伏牛堂的这些合伙人,堪称常德卖米粉队伍中的“梦之队”。张天一是北京大学法学研究生,而团队的另外3人分别是硕士、MBA、公务员。
  如果有人认为张天一放弃了研习6年的法律专业,是一种浪费,那肯定是一种谬误。法律除了具体的条文,背后更重要的是它的精神和思维,能带给人以法律、法学的思维与做事方式。
  这种思维促使了伏牛堂的台阶更高。
  伏牛堂虽然店子很小,只有37个平米,14个座位,但有着它独特的管理运作模式。首先,店里不设服务员,准备了3个垃圾桶,顾客用完餐后自己收碗,将垃圾按照残汤、塑料碗、筷子纸屑的顺序分类放好。作为履行环保责任的奖励,店方则回馈一份水果。张天一说,这个试验对他们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是对店铺和顾客双赢模式的一种探索:一方面通过垃圾分类保护了环境,一方面顾客享受了餐后水果,而店铺则节约了人工。其次,店子不鼓励用打包袋,但如顾客需要,可把购袋的钱投入捐款箱,统一捐给环保组织。
  运作成熟之后,张天一设想,未来店子能够像美国的快餐店一样,本来需要四个人来运转,最后只需要一个人、两个人就能完成。节省出来的成本,用于提高员工待遇,为员工提供培训、职业发展,如果能够形成模式,或许餐饮业会慢慢吸引来更多的大学生。
  再者,店子的官方微信账号“伏牛堂”,为每一个产品都量身定做了产品文案,比如《湖南津市牛肉粉是什么?》《说“奇鲜”的时候,我指的是常德肉丝三鲜米粉》等,让顾客从味蕾到感知的深化,这样卖给他的不仅是一碗简单的米粉,而是一种文化,让他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享受别样的生活方式。
  这就回到了开始的话题,《一家37平米的小店能有多挣钱?》里说到:我们承诺顾客把垃圾分类送水果,水果却永远准备不足;我们的垃圾箱涨满了,于是水果台变成了垃圾台;我们曾经对米粉的品质近乎苛刻,可现在面对等待的顾客,却顾不了那么多;操作台变得杂乱无序,顾客的用餐体验更是差得一塌糊涂……我们需要一家这样的店,以这样的方式来挣钱吗?
  张天一又提到了《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做寿司的那块擦手抹布是白的,但伏牛堂的抹布却是黢黑的。“我们不需要每天挣一万,我们只想卖好这一碗又一碗的牛肉粉。”在最见效益的时候,伏牛堂没有膨胀地扩员,拒绝了所有的加盟,而是用最冷静的思维守护着创业之初的理念和文化,这一碗米粉值得我们期待。
信息来自中国米粉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