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求助:谁可以告诉我食品理化常规项目的检测方法和 [复制链接]

1#
求助:谁可以告诉我食品理化常规项目的检测方法?最好是将有关的资料上传一些上来。在这先谢过各位了!
分享 转发
TOP
2#

直接发到我的邮件也行, lioujunyao@126.com ,现在急需要!

TOP
3#

请写清检测样品的名称,各种产品的检测项目和方法不同。
TOP
4#

食品中的致病菌
TOP
5#

霉菌和酵母总数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霉菌和酵母总数测定标准操作规程,规范霉菌和酵母总数测定的操作。

2、适用范围:原料、半成品、成品的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的测定。

3、责任者:微生物检验员。 

1、         设备和材料 温箱:2528℃。 振荡器。天平。 显微镜。 玻塞三角瓶:300mL。 试管:15mm×150mm。 平皿:直径9cm。 吸管:1mL10mL。 酒精灯。 载物玻片。 盖玻片。 广口瓶。 牛皮纸袋:121℃灭菌20min。 金属勺、刀等。 试管架。 接种针。 橡皮乳头。
5 培养基和试剂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附加抗菌素,按GB 4789.284.79规定。
孟加拉红培养基:按GB 4789.284.81规定。
高盐察氏培养基:按GB 4789.284.78规定。

 灭菌蒸馏水。
  乙醇。

 6 操作步骤
  6.1 采样:取样时须特别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和避免采样时的污染。首先准备好灭菌容器和采样工具,如灭菌牛皮纸袋或广口瓶,金属刀或勺等。在卫生学调查基础上,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样品采集后应尽快检验,否则应将样品放在低温干燥处。
   加工制品、发酵食品、乳及乳制品以及其他液体食品,用灭菌工具采集可疑霉变食品250g,装入灭菌容器内送检。必要时采取有疑问的样品送检。
  6.2 以无菌操作称取检样25g(或25mL),放人含有225mL灭菌水的玻塞三角瓶中,振摇30min,即为1:10稀释液。
  6.3 用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0mL,注入试管中,另用带橡皮乳头的1mL灭菌吸管反复吹吸50次,使霉菌孢子充分散开。
  6.4 取1mL1∶10稀释液注入含有9mL灭菌水的试管中,另换一支1mL灭菌吸管吹吸5次,此液为1∶100稀释液。
  6.5 按上述操作顺序做10倍递增稀释液,每稀释一次,换用一支1mL灭菌吸管,根据对样品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3个合适的稀释度,分别在做10倍稀释的同时,吸取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2个平皿,然后将凉至45℃左右的培养基注入平皿中,待琼脂凝固后,倒置于25~28℃温箱中,3d后开始观察,共培养观察5d。
  6.6 计算方法:通常选择菌落数在1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同稀释度的2个平皿的菌落平均数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每克(或毫升)检样中所含霉菌和酵母数。
  6.7 报告:每克(或毫升)食品所含霉菌和酵母数以个/g(个/mL)表示。

TOP
6#

沉降菌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规范沉降菌测定的操作。

2、适用范围:车间沉降菌的测定。

3、责任者:微生物检验员。

4、标准操作规程:

4.1化验员在实验室将检测用的琼脂培养基配置好,并严格消毒121℃、15分钟。用无菌的报纸包好,从风淋物料入口风淋后进入车间。

4.2车间沉降菌检测员必须按照规定程序更衣、消毒进入车间。

4.3 在测定沉降菌时要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以减少人为误差。

4.4 在包装一、包装二、配料间、暂存间分别选取3、3、3、2个点进行采样。在工作区采样点的位置立地0.8m-1.5m左右(略高于工作台面)。

4.5 将已制备好的培养基按4.4的要求防治,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0.5h,再将培养皿盖上后倒置。

5.培养:

5.1 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5.2 在30-35℃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48h.

5.3 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每批选定3只培养皿做对照培养。

5.4 菌落计数:用肉眼直接计数。若培养皿上有2个获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

6.注意事项:

6.1 测试用具要做灭菌处理,以确保测试的可靠性、正确性。

6.2 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为对样本的污染。

6.3 对培养基、培养条件等其他参数作详细的记录。

6.4 由于细菌种类繁多,差别极大,技术是一般用透射光于培养基背面或正面仔细观察,不要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的菌落,并注意细菌菌落与培养沉淀物的区别,必要时用显微镜鉴别。

6.5 采样前应仔细检查每个培养基的质量,如发现变质、破损或污染的应剔除。

6.6 沉降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的温湿度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静压差必须在规定范围内。

6.7 沉降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已经过消毒。

6.8 测试状态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测试状态的选择必须符合生产的要求,并在报告中注明测试状态。

7.结果判定:

7.1 洁净室内的平均菌落数必须低于所选定的评定标准。

7.2 若某洁净室内的平均菌落数超过评定标准,则必须对此区域先进进行消毒,然后重新采样两次,测试结果均须合格。

TOP
7#

涂抹菌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规范涂抹菌测定的操作。

2、适用范围:车间涂抹菌的测定。

3、责任者:微生物检验员。

4、标准操作规程:

4.1车间涂抹检测员必须按照规定程序更衣、消毒进入车间。

4.2在涂抹测定时要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以减少人为误差。

4.3测试用具(棉签、生理盐水)要做灭菌处理,以确保测试的可靠性、正确性。

4.4涂抹面积100C㎡,注明采样详细控制点。

4.5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为对样本的污染

4.5。涂抹测试前,被测试的设备内、管道内、器具内已经过消毒。

4.6操作工手部涂抹包括消毒前及消毒后。

4.7包装材料内涂抹包括准备使用(第一个封口空包)、使用中(水袋前的最后一个空气包、第一个水袋、最后一个水袋)。

4.8全部采样结束后,及时检测。

4.9 所检项目:菌落总数、芽孢总数,均按操作规程操作。

4.10对培养基、培养条件等其他参数作详细的记录。

4.11由于细菌种类繁多,差别极大,技术是一般用透射光于培养基背面或正面仔细观察,不要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的菌落,并注意细菌菌落与培养沉淀物的区别,必要时用显微镜鉴别。

TOP
8#

嗜冷菌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嗜冷菌测定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嗜冷菌测定的操作。

2、适用范围:原料、嗜冷菌的测定。

3、责任者:微生物检验员。

4、标准操作规程:

4.1无菌操作吸取1ml(g)检样加入到9ml已灭菌的生理盐水中,可适当加无菌玻璃珠数粒,充分摇匀制成1:10溶液。

4.2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

4.3。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作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试管。

4.4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或对标本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做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

4.5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及时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可放置于46±1℃水浴保温)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使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1ml稀释液(不含样品)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4.6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4-6℃温箱内培养240±2小时。

4.7计算平板内菌落数目,乘以稀释倍数,即得每克(或毫升)样品所含菌落总数。
TOP
9#

大肠菌群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菌落总数测定标准操作规程,规范菌落总数测定的操作。

2、适用范围: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大肠菌群的测定。

3、责任者:微生物检验员。

4、标准操作规程:

4.1 将待检样品及所需器具放入超净工作台内,开启紫外灯30分钟,

4.2 关闭紫外灯,打开鼓风机,15分钟后,可进入无菌间进行无菌操作,

4.3 将检样处理成易溶解的粉末状(如钙研成粉末、胶囊剥去外壳),分别称取1克检样加入到3支无菌的乳糖胆盐发酵管中。同时,称1克 检样加到9ml 已灭菌的生理盐水中做成1:10的溶液。

4.4 取一支无菌吸管,用无菌操作分别吸取1:10的溶液1ml加入另三支无菌的乳糖胆盐中,同时在把1ml的1:10的溶液加到另一支9ml已灭菌的生理盐水中,做成1:100的溶液。

4.5另取一支无菌吸管用无菌操作分别吸取1:100的溶液加入到另三支已灭菌的乳糖胆盐发酵管中。

4.6 做完的样品置36±1℃的温箱内,培养18-24小时,观察结果。

4.7观察时根据产酸产气情况查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检索表,查出数据按要求记录好,并报告主管责任人及车间。
TOP
10#

革兰氏染色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试剂配制标准操作规程,减少实验误差。

2、          适用范围:适用于试剂配制。

3、          责任者:化验员。

4  操作规程:

41  取一个载玻片,滴一滴生理盐水,于超净工作台中用接种针从伊红美蓝培养基上挑取少许待测菌,涂于其上;

42  在火焰上固定,滴加结晶紫染液,染1min,水洗;

43  滴加革兰氏碘液,1min,水洗;

44  滴加95%乙醇脱色,约30s;或将乙醇滴满整个涂片,立即倾去,再用乙醇滴满整个涂片,脱色10s

45  水洗,滴加复染液,复染1min,水洗,待干,镜检。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TOP
11#

耐热芽孢总数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耐热芽孢总数测定标准操作规程,规范耐热芽孢总数测定的操作。

2、适用范围:原料、半成品的耐热芽孢总数的测定。

3、责任者:微生物检验员。

4、标准操作规程:

4.1 无菌操作将检样预先100℃保温10min处理。

4.2 无菌操作吸取1ml(g)检样加入到9ml已灭菌的生理盐水中,可适当加无菌玻璃珠数粒,充分摇匀制成1:10溶液。

4.3 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

4.4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作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试管。

4.5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或对标本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做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

4.6 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及时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可放置于46±1℃水浴保温)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使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1ml稀释液(不含样品)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4.7 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55±1℃温箱内培养72±2小时。

4.8 计算平板内菌落数目,乘以稀释倍数,即得每克(或毫升)样品所含菌落总数。

TOP
12#

菌落总数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菌落总数测定标准操作规程,规范菌落总数测定的操作。

2、适用范围:原料、半成品、成品的菌落总数的测定。

3、责任者:微生物检验员。

4、标准操作规程:

4.1 无菌操作将检样预先处理。

4.2 无菌操作吸取1ml(g)检样加入到9ml已灭菌的生理盐水中,可适当加无菌玻璃珠数粒,充分摇匀制成1:10溶液。

4.3 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

4.4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作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试管。

4.5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或对标本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做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

4.6 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及时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可放置于46±1℃水浴保温)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使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1ml稀释液(不含样品)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4.7 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温箱内培养48±2小时。

4.8 计算平板内菌落数目,乘以稀释倍数,即得每克(或毫升)样品所含菌落总数。
TOP
13#

蛋白质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蛋白质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减少实验误差。

2、          适用范围:适用于蛋白质的测定。

3、          责任者:化验员。

4.1索恩生氏滴定法测定蛋白质的操作步骤:

41.1  吸取10ml牛乳置于250ml三角瓶中,

41.2  加入草酸钾溶液0.4ml2%酚酞溶液0.25ml

41.3  2分钟后,用标准氢氧化钠滴定至粉红色,滴定后的颜色要与对比溶液颜色一致,

41.4  再加2ml福尔马林溶液,

41.5  1分钟后,再用标准氢氧化钠滴定至粉红色。滴定后的颜色要与对比溶液颜色一致。

41.6  后一次滴定时所消耗的标准氢氧化钠的毫升数为蛋白%

蛋白%=第二次消耗的NaOHml数×NaOH浓度×1.74

41.7  对比溶液的配制:吸取25ml牛乳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1ml草酸钾溶液、0.5ml硫酸钴溶液,摇匀。对比溶液需现配现用,每次限时为3小时。

TOP
14#

423  生理盐水的配制:

4.2.3.1  称取9NaCl(分析纯),于三角瓶内,加入1L蒸馏水,搅拌至完全溶解;

4.2.3.2  然后分装于试管中,每只试管加9ml溶液;

4.2.3.3  将试管加塞,捆扎,放入灭菌锅中,121℃20分钟高压灭菌;

4.2.3.4 将灭菌后的生理盐水拾入筐内备用。

4.2.4结晶紫染液的配制:

4.2.4.1  称1克结晶紫于烧杯中,加25%乙醇20ml使其溶解;

4.2.4.2  称1克草酸铵,溶于100ml蒸馏水中,量取80ml;

4243  20ml结晶紫溶液与80ml草酸铵溶液混合。

425革兰氏碘液的配制:

称取1克碘、2克碘化钾进行混合,再加少许蒸馏水,               充分振摇,待完全溶解后,再加蒸馏水至300ml

4.2.6      沙黄复染液的配制:

称取0.25克沙黄溶于10ml 95%乙醇中,然后加90ml蒸馏水稀释
TOP
15#

相对密度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相对密度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减少实验误差。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相对密度的测定。

3、          责任者:化验员。

4、          操作步骤:

41  将搅拌均匀的牛初乳沿筒壁缓慢倒入量筒中,静置。注意不要引起泡沫,影响读数。

42  测量量筒中样品的温度,并记录。

43  放入波美计使其悬浮在量筒中央,平稳后记读数。

44  相对密度的计算方法如下:

T 20℃时,相对密度值=读数—(20℃—T)× 0.0002

T20℃时,相对密度值=读数+T20℃)× 0.0002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