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装在礼盒中的月饼不是为了被吃掉,挂在天上的月亮也不是为了让人“登”上去的。   市场调查一再显示,买卖及授受月饼的越来越多,吃月饼的、尤其是八月十五晚上发生过“月全食”的人家则越来越少。即使没有市场调查,每个人心里其实也都有数。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梦粱录》,但当时的中秋节指定食品乃以瓜果为主。民间传说:元末某年的中秋前夕,刘伯温放话说将有冬瘟,中秋节宜吃月饼可避之。于是月饼热销,待到月圆之夜,大家掰开月饼,才发觉里面藏着字条:“八月十五杀元兵,家家户户齐动手。”中秋节吃月饼之为习俗,原是为了纪念此事。   可见月饼一开始就是媒体,后来是媒体,现在也是媒体。它是你也思念我也思念的寄托,传递着真或假的情意。是故,月饼在销量和包装上的“逆吃性”升级,某种程度上就是媒体在发行量和收视率上的逐年上升以及版面的不断美化,属于正常的市场扩张,与浪费之类无涉。   媒体是有地方特色的,月饼也有苏式、广式、京式、宁式、滇式之别。与饺子相比,月饼在外观、制作以及馅料上的多样性实在要丰富得多。   与其说此系各地口味不一所致,不如视为不同地方的居民借助于月饼这个媒体,在团圆的主旋律之下以不同的方式各自叙述了对于秋天以及月亮的不同观感。   岭南的四季不分明,八月半炎蒸未退,直接造就了广式月饼的富足、滋润,整个的一派花好月圆。业已式微的苏式月饼,以酥皮、色白大异于广式“彩云追月”之金黄而与二十四桥的月色最为接近,总是用一张粉色的薄纸两面衬着,这张纸的用途,还在于承接进食时不断剥落的层层酥皮。静的时候,能听到酥皮落在纸上的声音,最后,纸对折,把一堆碎屑仰天送入口中————我当然不会说它是“月落乌啼霜满天”,不过,有一种苏式的鲜肉月饼,竟是热腾腾的,肉感的,秦淮河的桨声灯影也就若隐若现了。     坚硬是京式月饼的通行证也是墓志铭,有那个流传甚广的“掉在地上砸了个坑”的老笑话为证。其实,就算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月饼而是燕赵的秋月,也会是哐当一声,连带砸碎了一大片琉璃瓦。虽然还不至于苍凉到有“秦时明月”的感觉,不过中秋夜的北京确实已很凉了,参阅郁达夫《故都的秋》:“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正是两种月饼的写照。   全球气候趋暖的同时,节令的市场化也正在统一着人们对于月亮的印象。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8月份对京、津、沪等6大城市的调查发现,广式的双黄莲蓉月饼是消费者的首选,因此各式月饼都在向广式靠拢,就连北京“硬派老生”的代表作“自来红”(京韵读做“滋了红”),现在也软玉温香了起来。   月是故乡明,月饼只要能成功唤起这种感受,就已完成了使命,好不好吃倒在其次,否则,市场上就会一年四季卖个不停,就像上海的年糕。   热衷于把饼做大及培育“惯性收视”的食品商,是不会产生“明月几时有”这种疑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