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乳都”名虽正却言不顺 [复制链接]

1#
“中国乳都”名虽正却言不顺 [ 作者: 牧野风 来源:中国工商报 ]   呼和浩特自2002年提出打造“中国乳都”的构想以来,全市乳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至去年年底,该市奶牛存栏50.4万头,鲜奶产量159万吨,其奶牛数量、鲜奶产量和人均鲜奶占有量在全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中均居第一。为此,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日前向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授予“中国乳业之都”称号。呼和浩特仅仅因为几项乳业指标暂居全国第一,便被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定格”为“中国乳都”,显然有点名虽正而言不顺的味道。   首先,乳业作为我国的一个新兴产业,由于市场潜力巨大,市场竞争激烈,变数很大,此时就急于为其“封都”,显然有操之过急之嫌。试想,呼和浩特市自2002年提出打造“中国乳都”的构想后,至今也不过两三年的光景,而仅仅两三年的打造和努力,呼和浩特便取得了奶牛头数、鲜奶产量和人均鲜奶占有量的3个全国第一。这一方面说明呼和浩特在发展乳业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另一方面也说明乳业这项产业在我国起点较低并且发展较快的现状。那么,与内蒙古自然条件相类似的其他省份若奋起直追,在不远的将来,也有可能会后来居上。所以“中国乳都”应是一个动态性的概念,急于为其“定格”在某个城市的头上,显然有失轻率。   其次,面对“中国乳都”这项诱人的荣誉,许多城市都对之青睐有加,但最后究竟归谁所有,应该搭建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经过竞争和比赛,才能确定。所以,假若没有任何竞争,如此一项诱人的荣誉和桂冠,便轻轻松松地就落在了呼和浩特市的头上,显然会在“服众”意义上打了不少的折扣。而作为呼和浩特市,把如此一个重大的荣誉轻而易举地揽到自己怀中,也可能同样会缺乏应有的“成就感”,从而减轻了“中国乳业之都”自身的分量。   再者,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的“封都权”令人质疑。因为呼和浩特够不够“中国乳都”称号的资格,应由乳制品消费者认可,但在这场“封都”评判中,缺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角色,就是广大乳制品消费者。作为一家行业协会,也许其意见很具权威性,但具体给哪个城市授予“中国乳都”称号,却显然不能仅仅靠其“一言九鼎”或“一言堂”。在整个“中国乳都”称号的评定过程中,竟没有听到广大乳制品消费者的声音,显然是被工业协会越俎代庖了,同时也暴露了行业协会的“权力错位”。   如今已进入“消费者主权时代”,尤其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对生产者的评价或评判,裁判席上端坐的首先应是消费者。故类似“封都”之类的事情,作为与被评判对象有利益干系的行业“婆婆”,显然不能绕过消费者,自己说了算
分享 转发
TOP
2#

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