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说著名高僧一灯大师,藏有一盏“人生之灯”,灯心镶着一颗历时五百年在千尺海下育出的硕大的夜明珠。得灯者,受到珠光普照,便会品性高洁,备受世人敬重。有三个弟子跪拜求救,怎样才能得此稀世珍宝。一灯大师说,世人可分三品:时常损人利己者为下品,因其心灵已落满灰尘;偶尔损人利己者为中品,心儿红、白相浸,如立悬崖之边;终生不损人者为上品,情清心洁,为世人所敬。人心本是水晶之体;容不得灰尘蒙蔽。所以,红尘之人常要擦抹,方可进得品位。

  大师给三个弟子各发一本“良知薄”,嘱其分头下山化斋,与世人交往时凡做损人利己之事都要详记下来,每记一笔视为心灵除尘一次,二十年后持“良知薄”回来见他,由他亲自审阅评定宝灯得主。二十年后三人回来见大师,被告知说大师出游需耐心等待,在等待大师回来的日子里,三人不断地看自己的“良知薄”,回味上面记下的大大小小的损人利己的行为。后又相互传阅,相互评鉴,进而反思,自责。终有一日,三人忽然醒悟,那盏“人生之灯”本就挂在自己的心里。心灵没有灰尘,就能华光璀璨……

  人的心灵是一座“库房”,每个人的所言所得,不管是否愿意,都要一次不少地真实地存放在里边,面对世人,敢敞开自己心灵“库房”的门窗,经得起他人的察看,这个人的一生就能高挺着自己的脊梁,活得堂堂正正。

  人生最完美的结束,不是拥有多少财物,也不是创下多少家业,更不是如何地威名远扬,而是在走的时候,能带着一颗干净的心。那久,生命之灯便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