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饮料生产中的增稠剂的特点及应用 [复制链接]

1#
饮料生产中常用的增稠剂以及作乳化稳定剂用的增稠剂主要有羧甲基纤维素钠、藻酸丙二醇酯、卡拉胶、黄原胶、果胶、瓜尔豆胶、刺槐豆胶等。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性状:CMC为葡萄糖聚合度200—500的纤维素衍生物,醚化度0.6—0.7,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或纤维状物质,无臭,有吸湿性。羧基的置换度(醚化度)决定其性质。醚化度0.3以上时在碱液中可溶。水溶液黏度由pH、聚合度决定,醚化度0.5—0.8时在酸性中也不沉淀。CMC易溶于水,在水中成为透明的黏稠溶液,其黏度随溶液浓度和温度而变化。60℃以下温度稳定,在80℃以上温度长时间加热会降低黏度。   使用范围:具有增稠、悬浮、乳化、稳定等多种功能。在饮料生产中主要用于果肉型果汁饮料的增稠剂、蛋白质饮料的乳化稳定剂和酸乳饮料的稳定剂。用量一般0.1%—0.5%。   藻酸丙二醇酯(PGA)   性状:PGA为淡黄色略有芳香的粉末,易溶于水,一般用量为1%,浓度高时黏度大,温度升高时黏度下降。在pH3—4范围内,随pH降低而黏度增大。在pH3附近最稳定,在pH7以上发生水解,黏度显著降低。PGA在60℃左右时稳定,温度再升高时黏度下降。但加热时的变化仅表现聚合度降低,未见酯键水解,即使在90℃,pH3.1的酸性溶液中亦能相对稳定。   使用范围:PGA具有丙二醇基,亲油性大,因此乳化性强,同时由于酯化度低,其性质类似藻酸钠,在饮料生产中主要作乳化稳定剂,在连续相中产生黏性,提高乳浊液稳定性。   另外单独或与其他增稠剂组合使用时作为酸性饮料的增稠剂,可获得良好的流变学特性,使固形物成分很好地悬浮于果汁中,提高果肉型饮料的稳定性。还可作为果汁饮料、酸乳饮料的稳定剂以及乳化香精的乳化稳定剂等。PGA一般用量为0.1%—0.5%。FAO/WHO食品添加剂专门委员会规定的日摄入量(ADI)为25mg/kg体重,规定的使用标准为1%以下。   黄原胶   性状:在低浓度(0.5%以下)时具有天然树胶的最高黏度,可溶于冷水。水溶液具有典型的假塑性流动,在受到剪切时,黏度逐渐下降,而剪切力降低时,黏度又立即恢复。水溶液的黏度在较大温度范围内基本恒定。多数树胶当其温度每升高5℃,黏度约降低15%,而黄原胶仅降低5%左右。黄原胶还具有耐盐性,在食盐存在下加热不会盐析。与刺槐树胶、瓜尔豆胶等含半乳甘露聚糖的胶类混用有增效作用。如与刺槐树胶组合可明显增稠,与瓜尔豆胶组合可形成凝胶。   使用范围:可广泛用于增稠剂、乳化剂、稳定剂和凝胶强化剂。用于果肉型饮料、蛋白质饮料等,可增加饮料的浓厚感,并稳定各成分的悬浊性。因黄原胶具有假塑性,用于饮料增稠但无黏糊感,并有良好的放香性。将CMC作胶体保护剂,与黄原胶组合可防止饮料凝聚。黄原胶还可用于固体粉末饮料,标准用量为1%。   卡拉胶   性状: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无味无臭,在60℃以上的热水中完全溶解,不溶于有机溶剂。在pH9时稳定性最好,pH6以上可以高温加热,pH3.5以下时加热会发生酸水解。水溶液在有钾、钙离子存在时可生成可逆性凝胶。   使用范围:作增稠剂、悬浮剂、凝胶剂、乳化剂和稳定剂,一般用量0.03%—0.5%。如在可可牛奶中用量为0.025%—0.035%,牛乳凝胶为0.2%—0.3%,酸乳为0.02%—0.03%,加热杀菌的饮料和牛乳凝胶选取K型。同时,卡拉胶与刺槐树胶有增效作用,可提高其凝乳强度和黏度。   果胶   性状:果胶为褐色或灰白色的颗粒或粉末,口感黏滑,溶于20倍的水,成乳白色黏稠液,耐热性好,不溶于有机溶剂。   使用范围:主要作乳化剂、稳定剂、胶凝剂、增稠剂和品质改良剂使用。在果汁饮料或固体饮料中使用,可使饮料增黏,或使精油、果粒等悬浊稳定化。在果汁饮料中的用量为0.05%—0.1%,在浓缩果汁中用量为0.1%—0.2%。使用时用糖浆润湿或同3倍量以上的砂糖混合,更使果胶易溶于水。   明胶   性状: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脆性、几乎无臭、无味的薄片或粗粉末。在5—10倍量冷水中膨润,可溶于热水、甘油和醋酸,不溶于醚、乙醇等有机溶剂。溶于热水时成为非常黏的溶胶,5%以下浓度不凝胶,10%—15%的溶液可形成凝胶。   凝胶化温度与其浓度和共存的盐的种类、浓度以及溶液pH有关。30℃左右液化,20℃—25℃凝胶。明胶水溶液长时间煮沸时发生变化,冷却后也能成为凝胶。再加热则变为蛋白胨。明胶主要成分为83%以上的蛋白质,15%以下的水分和2%以下的无机灰分。   使用范围:可作为饮料的增稠剂、稳定剂,同时作果汁和酒的澄清剂使用。
分享 转发
TOP
2#

很详细呀~ 顶
TOP
3#

不错,很详细。[em10]
TOP
4#

呵呵

写的很不错

支持一下

TOP
5#

我想问一下,你写的是书面上的资料,还是实践所得阿?

TOP
6#

不错,很详细的.哪里得到的呀
TOP
7#

好是好,但不够专业。比如cmc分耐酸耐盐型的(fh9),由于酸性饮料。还有普通型的(fh6),由于中性饮料。两者价格也不同。

TOP
8#

不错,支持一下
TOP
9#

还行吧。
TOP
10#

多谢捧场!说实在话,因为毕竟是这行做,说得太多,怕透漏公司秘密,因此,所贴文章大部分是平时自己的一些收集,间或会有一些心得在里面,大家可以慢慢找!这点相信大家能够体谅.另外,来到这里,相信大家都是来交流的,因此,窃以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如果有心交流的话,我想能交到很多朋友的.在此我将我的邮箱公开(wynfood@126.com),真诚希望朋友来共同探讨交流(我是专注于食品稳定乳化剂系统的)!非行业人士不好意思了.
TOP
11#

很好啊。不过我想请教一下CMC可以用于固体饮料吗?做酸性固体饮料(拌粉的),如果里面含有奶粉或者奶精怎么样能防止酸变性?而且用无水柠檬酸颗粒大,影响美观又容易吸潮
TOP
12#

建议试试CMCFH9或者黄原胶

TOP
13#

不错,顶一下

TOP
14#

谢谢了
TOP
15#

不知楼主在中性乳饮料中是否使用过微晶纤维素胶,据说目前伊利、蒙牛的可可奶和高钙奶中都有在使用FMC AVCIEL 3282,量还不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