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教授篇 [复制链接]

1#
教授篇


李元瑞 男,汉族,1942年8月9日生,食品工程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兼任九三学社陕西省委科技经济委员会主任。1966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机系。1976年3月调入西北农学院任教至今。1984年9月至1985年12月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农业工程系,食品科学系作访问学者。
1989年至2000年7月先后任西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副系主任、系主任,兼任中国农学会农产品加工贮藏委员会理事,陕西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食品工业协会理事,陕西省食品工业专家咨询组成员,陕西省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评估专家组成员,第二届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组成员,国家教委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和优秀评价专家组成员,国家科技部“十五”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招、投标评估专家组成员。先后主持完成“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食品科学”、“粮油与植物蛋白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食品科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申报并获准。他冶学严谨,教书育人,先后为研究生及本科生开设“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食品工厂设计”、“专业科技英语”、“食品工程新技术”等课程,主编“食品工厂设计原理”、“食品工程原理”等教材。1991年9月获校三育人优秀教师,2005年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明师”称号。近几年来,结合课题研究,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在低温冷冻干燥、膜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发酵工程技术等新技术理论及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对于学科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
李元瑞教授主编和参编著作4本,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获专利1项,199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参加的科技服务对推进“产、学、研”联合办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己培养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8人,在读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8人。
自1997年以来主持的课题有:①国家科技部专项猕猴桃产业化开发,项目经费100万元;②省科技厅攻关项目食品安全体系及技术研究,项目经费6万元;③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本人经费5万元。


刘兴华 男,1948年9月6日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1974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园艺系果树专业,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先后在园艺系、食品科学系、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果品蔬菜加工方向的教学、科研和科技推广工作。1989年12月至1991年6月在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食品工业学院进修果蔬贮藏加工。现兼职陕西省园艺学会理事,中国农产品保鲜工程协会(天津)专家,陕西省宝鸡市和甘肃省庆阳地区农业技术顾问。

一、培养研究生情况
培养研究生17人,其中已经获得学位的研究生6人,目前在学的研究生7人,申请学位的研究生4人。
二、科学研究成果
1.已完成的科研项目
(1)石榴资源开发研究,主持,西安市科委课题,2001年获西安市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
(2)籽用南瓜果肉开发利用研究,主持,2002年5月通过甘肃省科技厅成果鉴定;
(3)无公害食品干制金针菜标准,农业部行业标准,主持,2002年7月25日颁布(文号为第211号);
(4)猕猴桃冷藏技术标准,农业部行业标准,主持,2002年8月7日通过审定。
(5)花饮品开发研究,参加,杨凌示范区基金项目,1998年通过陕西省科委技术鉴定;
2.在研的科研项目
(1)脱水蔬菜,根菜类标准,农业部行业标准,主持,2002.10?2003.6,在编,7.0万元;
(2)中国西部特色果品贮藏及鲜切技术研究,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主持,2002年始,3.0万元(启动经费);
(3)富士苹果果肉褐变机理及其控制研究,主持,杨凌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专项,1999?2001,在研,3.0万元;
(4)猕猴桃系列产品(果胶、果汁、果酒、果醋)加工研究,主持,陕西省食品工业协会,2001-2003,在研,6.0万元;
(5)黄花菜籽用西葫芦产业化开发研究,主持,甘肃省科技厅,2000~2002,在研,10.0万元。
3、论文
(1)石榴果皮褐变诱因及其控制研究,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8(6):53~57;
(2)石榴采后果皮被变生化特性的研究,西北林学院学报,1998(4):19~22;
(3)变温贮藏对黑琥珀李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1(2):109~113;
(4)富士苹果贮藏期间果肉褐变的生化特性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2(自然科学版):61~64;
(5)果蔬变温贮藏控制冷害的研究,北方园艺,2000(6):31~32。


4、著作
(1)果品蔬菜贮运学,主编,40万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
(2)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主编, 34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6;
(3)果菜瓜贮藏保鲜,主编,15万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0;
(4)食品工艺导论,副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8;
(5)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贮藏篇),参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8;
(6)农村妇女实用科学技术,编写“果蔬贮藏保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10;
(7)花卉食品,编写“干花原料的保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7
杨公明 男,1950年7月6日生于陕西富平。1975年毕业于原西北农学院农机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78-1980年曾在西安交通大学学习,1993年国家公派赴法国学习,1995年获法国布尔高涅大学食品加工新工艺及设备“高级研究”文凭,1998年获法国ENSAM机械学与材料学博士学位。随即在法国Yonne“高技术中心”作博士后研究,并被聘为研究员。

2000年2月底作为陕西省引进的省、部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回国工作,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中国机械学会农产品加工学会副主任、中国农学会农产品加工分会副理事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国务院扶贫办、外经贸部、国家科委863项目专家组成员。陕西省农产品加工学会副理事长等多种社会学术兼职。目前研究的领域: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中低温加工技术与设备。
杨公明同志参与主持国家或部、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大口径辐射井施工机具80CZH-255冲抓机”,1991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993年获国家发明四等奖;“青枣去核机”、“青枣划痕机”均于1993年获陕西省第三届科技成果交易会金奖,其中“青枣划痕机”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GP-90型水果削皮机”、“6GPJ-90型水果削皮、挖心、切瓣机”获陕西省农机局三等奖及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LTS-880型旱地深耕弹性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法国攻读博士期间进行的“录放像机磁鼓高精度过盈配合孔新加工工艺”技术改进研究,可提高工效10倍,节约成本60%,为法国一企业引进,年节省成本数百万法郎,被同行专家评价为国际领先水平,获企业特别奖。研制的600-700Mpa超高压、调温食品加工装备,被评为国内领先水平,为我国高压超高压食品技术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出版法文专著1本,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
现担任中国机械学会农产品加工学会副主任、中国农学会农产品加工分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农产品加工学会副理事长等多种社会学术兼职。目前研究的领域:机械工程与材料、食品机械、食品科学、高压食品加工设备与工艺。
一、培养研究生情况:
已获得学位的博士生1人(法国协带),目前在读博士生7人、硕士研究生13人,在职研究生5人。
二、科学研究成果:
1、已完成和在研的科研项目:
(1)“大口径辐射井施工机具80CZH-255冲抓机”,1991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993年获国家发明四等奖;
(2)“青枣去核机”、“青枣划痕机”均于1993年获陕西省第三届科技成果交易会金奖,其中“青枣划痕机”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3)“6GP-90型水果削皮机”、“6GPJ-90型水果削皮、挖心、切瓣机”获陕西省农机局三等奖及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4)“LTS-880型旱地深耕弹性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5)“录放像机磁鼓高精度过盈配合孔新加工工艺”技术改进研究,可提高工效10倍,节约成本60%,为法国一企业引进,年节省成本数百万法郎,被同行专家评价为国际领先水平,获企业特别奖。
(6)研制的600-700Mpa超高压、调温食品加工装备,曾作为法国ENESAD高科技项目来中国展出。
(7)水果复洗机研制,与国外主机配套设备,性能可靠,已生产使用,已申请专利,主持。
(8)猕猴桃贮藏国家标准,已审定通过,第二名。
(9)陕西省花椒地方标准编制,已审定通过,第一名,主持。
(10)苹果精深加工技术与装备研究开发,主持,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
(11)苹果浓缩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第二主持,国家西部专项。
(12)优质浓缩果汁和清浊型苹果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主持,“十五”国家重大专项。
(13)800Mpa?15L高压食品装备研制,主持,陕西省攻关项目。
(14)食品中低温加工技术研究,科技部项目,中法科技先进项目。
(15)甲鱼深加工及综合利用,主持。
2.论文
(1)青枣划痕器喂性能及其结构参数分析,西北农业大学学报.Vol. 15,1987
(2)花生乳的加工及经济价值探讨,陕西农机,NO3,1987.9
(3)青枣滚动划痕原理与计算,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Vol.16,NO4.1988.
(4)食品高压加工技术的最新发展,农业工程学报,Vol.11.1995.
(5)加强国际合作发展我国食品工业,海峡两岸农业高科技研讨会。2000
(6)高压食品及加工技术,全国首届高压食品及高压技术研讨会。2000.8
(7)加强国际合作,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Vol.30, 2002,9.25
(8)酸奶保鲜研究,《中国乳业》2002年增刊,中国乳业科技大会优秀论文。
(9)Yang Gong ming, Etude de 1''''''''influence de 1''''''''etat de surface sur les caracteristiques d''''''''un emmanchement frette, These pour obtenir le grade de Docteur de 1''''''''ENSAM. Soutenue le 10. octobre 1998. France.
(10)G.M. Yang & al, Modelisation des procede d''''''''assem-blage parfrettage en prenant en compte les defauts micrometrologiques de l]interface, 4eme Colloque en Calcule des structure, France, 1999
(11) G. M. Yang & al, Un nouveau modele de conception des assemblage frette en prenant en compte 1]etat des surfaces en contact, 3eme Conference Internationale sur la Conception et la Fabrication Materials en Mecaniques, 2000. CANADA.
(12)G.M.Yang & al Contact pressure between two rough surfaces of a cylindrical fit,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127,(2002) 490-497.
3.著作:
(1) 《过盈配合计算新方法研究》,独著,1998,法国ENSAM。
(2) 《药食同源新食品加工》,副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7
(3) 《食品科学导论》,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8。


孟江洪 男,1963年3月生,汉族,教授,理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在美国微生物学会,美国食品科技协会,国际食品保护协会兼职。


一、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

于1996年受聘美国马里兰大学,一直从事食品安全和食品微生物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建立了一个有国际影响的食品安全实验室。研究重点是食品致病菌的鉴定技术以及耐药和致病机理,主要集中在革兰氏阴性肠道菌的研究,如象大肠杆菌0157:H7、沙门氏菌,以及空肠弯曲杆菌,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二、工作学习简历

1979年7月-1983年7月,四川农业大学,本科学习;

1983年7月-1986年12月,四川农业大学兽医学工作;

1986年12月-1992年10月,美国戴维期加州大学作博士后;

1992年10月-1996年8月,美国乔治亚大学副教授;

1996年8月-今,美国马里兰大学副教授、食品专业研究生主任;

2005年7月-今,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院长、教授。



三、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目前正在进行的科学研究工作情况

已在SCI收录的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1篇,参与编写著作8部,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做 报告46次,包括应邀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做了关于大肠杆菌0157:H7新进展的报告。

1、主要学术成绩及创新成果:

开发快速检测和鉴定致病微生物的新技术:

采用PCR,即时PCR(Real time PCR)和Molecular Beacon技术检测大肠杆菌,李斯特菌和弯曲杆菌。准确率达100%。检测时间同常规方法比较,缩短了十倍以上。

开发了RAM (Ramification Amplification)技术。极大地简化了检测过程,更加适用于食品生产过程中致病菌的快速检测。

采用PFGE(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分型技术,提高了分辨率,有力地促进了流行病学调查,有效地预防和防止食源性疾病爆发的进一步扩散。

采用新兴的DNA微阵列(DNA Micro array)技术检测致病菌。这项技术可以同时鉴定所有食源性致病菌。

2、系统揭示了食源性致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发展及传播

细菌的抗药性是当前世界公共卫生的一大难题,直接影响到全人类的健康。抗药性的产生涉及到多种复杂因素。除了治病过程抗生素大量滥用之外,动物生产中的大量使用抗生素也是一个加速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因素。我们在研究食源性致病菌的抗药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首先确定了多数从食用动物和动物性食品中分离出来的细菌已经产生抗菌性。有的菌株能抵抗所有临床上用来治病的抗生素,随后,我们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一步揭示了抗药机理和传播途径。这些研究发表在国际上最具影响的公共卫生刊物上,如象《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影响因子34.8。这期刊还为此发了编者案。

3、揭示了弯曲杆菌的分子致病机理

同其他食源性肠道致病菌比较,弯曲杆菌有很多特异性。也是一种较难培养的一种细菌。我们基本明确了这种致病菌的致病过程。采用组织培养,动物模型和分子生物学手段,掌握了细菌在粘附、发育及侵入肠道表面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这项研究为开发新的鉴定方法和预防疫苗奠定了基础。

4、目前在研项目

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的新技术,美国农业部,2002年-2005年;

鸡肉中弯曲杆菌的耐药性,美国农业部,2002年-2007年;

弯曲杆菌的耐药机理,食品药物管理局,2003年-2006年;

食品中大肠杆菌0157:H7采样及快速检测,马里兰工业协作基金,2004年-2005年;

新鲜水果和蔬菜中肠道病毒的快速检测,食品药物管理局,2004年-2007年;

多项耐药沙门氏菌的DNA微阵列分析,马里兰农业实验站,2005年-2006年。



四、联系方式

手机:13572001357 (中国) 办公室电话:029-87091391

e-mail: jmeng@mail.umd.edu


[em04]
分享 转发
TOP
2#

岳田利 男,1965年3月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农学会农业产业化学会理事,陕西省农学会常务理事,食品科学期刊编委,陕西省青联委员,陕西省食品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

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生物数学学会会员。从事食品生物技术及食品工程高新技术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2004年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996年获得陕西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受到陕西省人民政府的奖励;2002年获得第八届霍英东基金奖;2002年获得第八届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1995年主持研制的猕猴桃功能饮料获得第二届国际饮品技术博览会金奖,首届中华保健精品博览会金奖;1999年获得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受到共青团陕西省委的奖励,1999年获得杨凌示范区“十大杰出青年”称号,1999年主持的“产学研一体化立体型办学模式设计与实践”获得西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2年主持的“苹果果糖生产技术”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科技成果一等奖。2003年主持完成的“产学研一体化构建立体型教学空间”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三部,先后主持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项,国家“十五”重大专项1项,国家863项目子专题1项;省科技攻关项目8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其中:主持研制的香味蒜蓉产品于1995年6月在北京通过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全国保健产品评审鉴定委员会评审鉴定;主持的“苹果浓缩汁(AJC)安全性产业化控制技术研究”于1999年9月通过陕西省科委主持的技术鉴定:该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主持的无色AJC研制项目于1999年9月通过陕西省科委主持的技术鉴定:该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主持的苹果果糖生产技术项目,2002年4月通过陕西省科技成果鉴定:国际先进,填补国内空白; 主持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浓缩苹果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于2004年9月通过教育部主持的鉴定: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填补国内空白;主持的农业部部颁标准---脱水蔬菜原料技术标准项目,通过农业部审定:技术水平国际先进,技术标准填补国内空白;主持的沙棘黄酮单体分子分离技术,2002年12月通过青海省科技成果鉴定:国内先进。主持设计并通过新产品投产技术鉴定的工程项目8项,技术孵化与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10个,并为龙头企业研制高技术密度产品20多个。


樊明涛 博士,教授,1963年6月25日出生。主要从事组分分离与提取技术的研究。曾先后在西北农业大学园艺系学习,获农学学士学位;1985年9月?1987年1月在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进修学习;1992年9月-1998年7月在原西北农业大学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5-11月赴以色列希伯莱大学学习食品生物技术.


1999年11月-2001年11月在江苏理工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食品科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85年7月大学毕业后,留食品科学系从事教学、科研,一直从事食品微生物的分析检测和成分的分离与鉴定工作,先后获得生物化学硕士学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并完成了博士后的研究任务。现任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并兼任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测试中心主任、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杨凌)主任。
主要讲授高级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进展,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酶学,食品专业英语等课程;先后主持和参加科研课题6项,有两项课题同过省级鉴定和验收。公开发表有关研究论文32篇,出版教材和专著5本。

刘邻渭 1953年12月15日出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1982年吉林大学化学系毕业,1982年9月分配到西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任教,1994年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专业硕士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1994年6月西北农业大学任教至今。



1.科学研究
在科研工作中,主研过沙棘食品开发、山杏食品开发、花饮料开发等多项省、地科研项目,曾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人)、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人)。主持过大蒜瓣脱嗅、核桃脱皮、二次成型马铃薯片加工、陕西省花椒标准制定等项横向课题和纵向课题,发表了多篇科研论文和起草了两份企业标准和一份省级标准。
2.发表论著
(1)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食品化学学科的作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油炸马铃薯片加工工艺研究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鲜蒜瓣脱嗅实验及其效果 中国调味品
食品货架期及食品货架期加速实验法 21世纪中国食品与农业科学技术讨论会论文集
罐装工艺对袋装脱嗅蒜保健成分贮藏保留率的影响 中法食品科技论坛论文
板栗生产、储藏和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湖北、恩施,全国板栗工作会议论文
马铃薯泥酥片家制工艺 第二届 中国食品与农业科学技术讨论会论文
中国荞麦深加工的探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第二作者发表论文SO2对采后葡萄的急性伤害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中草药解酒保健饮料的研究 食品科学
荞麦淀粉的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解酒药剂及保健食品的研究进展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解酒保健饮料的研究 食品工业
胡萝卜、苹果、枸杞复合营养果酱加工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叶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与护绿工艺分析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猕猴桃果醋饮料的研究 中国酿造
猕猴桃果醋及其果醋饮料的研究 山西食品工业
大豆脂肪氧化酶的抑制研究 山西食品工业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饮食治疗 山西食品工业
荞麦淀粉研究进展 粮食与油脂
3.主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各1本
《食品化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3,第1版
《食品化学综合实验》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2.9,第1版
参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本
《食品化学》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2.9,第1版
主修定陕西省地方标准1个
《花椒》 DB61/T?77?2002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李志西 男,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58年7月21日。1981年12月西北农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赴意大利农科院进修,主要进行农作物加工品质改良技术的学习和研究。1986年回国后一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谷物科学与发酵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87年晋升为讲师;1994年晋升为副教授。1994-1996年连续三年赴西藏自治区参与“一江两河”农业综合开发重大项目,主要从事“高原太阳能发酵工程试验与应


用研究和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工作。1999年11月至2000年11月在意大利米兰大学食品系作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谷物科学与新技术研究;2000年9月下旬在意大利(Soudrio)国际荞麦会议上宣读了题为“荞麦粉在面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与导师合作)。2000年晋升为教授。先后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种子学”,“农产品加工学”、“粮油食品工艺学”、 “淀粉工程技术”、“发酵工艺学”、“食品试验优化设计与统计分析”、“试验设计方法”、“谷物科学进展”、“专业英语”等课程。出版著作五部(其中副主编三部);发表论文75篇。先后主持和参加的部省级以及横向研究课题15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一项(第二完成人),承担的“农民增收包村”项目获杨凌农业高新区2001年度一等奖;承担的“高原农业综合开发与高寒农业理论研究”项目于2002年元月通过国家级鉴定(第三完成人),总体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其中主持的“高原太阳能发酵工程试验与应用研究”子项目填补了我国空白。
目前主持的主要研究课题有“利用生物技术开发果渣资源”(陕西省“十五”攻关项目)、“果渣菌体饲料开发与技术推广”(陕西省农业重点技术推广项目)、“淀粉基超强吸水剂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重点项目)、“果醋生产新技术示范基地建设”(杨凌农业高新区示范项目)、“果醋及醋酸饮料开发与生产”(陕西军工集团“鸿翔公司” 横向课题)、“果渣综合利用产业化研究”(陕西海升果业集团横向课题)等。先后担任西安市戴氏味品有限公司名誉懂事兼技术总顾问、陕西秦宇企业集团农产品加工项目技术总顾问、杨凌翰林公司总工程师、陕西海升果业集团技术顾问、陕西军工集团“鸿翔”公司食品加工技术总顾问等社会职务。目前正在推广的新技术有果渣综合利用、智能型无能耗果醋快速发酵罐应用及醋酸饮料生产技术、太阳能发酵技术、残次枣综合利用及深加工技术、食醋澄清新技术、高芦丁荞麦保健食品生产技术等。


蒋爱民 甘肃武威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畜产品(肉、蛋、奶)的研究与开发,已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9本,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硕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5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壹等奖1项,贰等奖2项,省农业工程学会优秀论文贰等奖1篇,省青科联优秀论文贰等奖一篇;国家发明专利2项,已完成科技推广项目8项。


同时还提任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乳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畜产与食品》杂志副主编,宝鸡市政府农业科技顾问,西安邦家肉品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兼总工程师,宝鸡得力康乳业有限公司高级顾问,陕西宴友思食品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江西德昌食品有限公司技术顾问等职务,现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委派,拟于2001年9月至2002年9月赴加拿大Alberta大学进行乳品加工的项目合作研究。


王华 女,中共党员,1959年12日,河北省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葡萄酒学院实验研究中心主任。本科毕业于四川农学院果树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博士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


先后主讲《果树学概论》、《葡萄与酿酒专业英语》、《葡萄栽培学》、《葡萄酒品尝学》、《葡萄酒分析检验》、《葡萄酒工艺学》等课程。主持《葡萄酒品尝学》课程,被评为陕西省省级精品课程。“校企联合办学新体制的探索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人民政府“高等教学成果特等奖”(第5完成人)。

主持陕西农科办、杨凌科研专项;协助主持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成果转化资金、国家科技部科技成果重点推广等项目及葡萄酒学院横向课题。酿酒葡萄“爱格丽”通过陕西省新品种鉴定并获陕西科技进步二等奖(第3完成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葡萄抗病基因的取代积累研究”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3完成人)。“葡萄酒质量最优化研究”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2完成人)。“一种酵母和细菌抑制剂”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叁等奖’(第2完成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国家外观设计专利、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等3项专利。

主编出版《葡萄与葡萄酒实验技术操作规范》。先后于《微生物学通报》《食品学报》《园艺学报》《西北农业大学学报》、《西北植物学报》、《果树科学》、《食品与发酵工业》、《酿酒》《中外葡萄与葡萄酒》等全国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7篇。
TOP
3#

岳田利老师  我的导师,听说人很好。开学就投奔他去了
TOP
4#

老师们好!88级学生这里有礼了!
TOP
5#

岁月如水啊,当年年轻的老师,现在都带博士生了,可惜学生不才,不能为恩师们争光。
TOP
6#

老师好!95级学生这里有礼了!
TOP
7#

嘿嘿

老师很多啊啊

TOP
8#

哈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 21:29:50编辑过]

TOP
9#

顶!

老师们辛苦了!

TOP
10#

王华老师现在是葡萄酒学院的院长了 还是奥运火炬手呢~ 老师们都好厉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