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代四川有个著名的书画收藏家叫杜处士,收藏了唐朝大画家戴嵩的《斗牛图》。有一天,杜处士把自己收藏的画都搬到太阳底下去晾晒。有一个牧童看到了那幅《斗牛图》,拍着手大笑说:“这幅画上的牛虽然逼真,可是斗的架式却不对!两头牛相斗的时候,它们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在角上,把尾巴紧紧的夹在两条腿中间。现在这幅画的两头牛却摇着尾巴在相斗,这怎么可能呢?”
杜处士听了,又去实地观察,发现牧童说的话有道理,戴嵩的确画错了。
评论语:牧童之所以能一眼就看出名画的荒谬之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每天都接触着实实在在的牛,而不是象画家那样闭门造车甚至是照猫画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类智慧的真正来源是人的实践经验,即我们的经历,所见、所闻、所感。只有实践才能开拓我们的眼界和见识,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纠正错误的认识与做法(因为以前的经历和经验并不能代表将来的一切,所以人要有一种谦卑的心态来不断的修正自己),这才是我们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主要力量。正如人们说的:“要尝出真味,须用自己的舌头。没有用自己的眼睛看清楚事物,就不会有远见去成就事业。”与其它学科相比,管理科学的实践性表现得则更强,比别的科学更需要“实践出真知”。也正因如此,早在50年前就预言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必然兴起的管理学大师杜拉克说:“把MBA课程教给刚出校门的人,这让我很吃惊,我认为这基本是浪费时间,他们缺少经验背景。你可以教他们技能,比如会计和其他能提供的东西,但你不能教他们管理。”他认为,管理学既不是一门艺术也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种实践,其成就是以管理结果,而不是以学术奖励来衡量的。只有把自己当成一块海绵,在生活实践中吸收各式各样的观念与训练,才能成长为一个坐言起行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