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个人觉得饮料业以后的发展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健康:概念、价差、卖点
心境:感性述求、产品文化、生命周期
口味:品质、口味、回头率,口味决定论
流行:广告、宣传、促销、文化
便利:通路、终端、铺货、随处可买

      如果把饮料市场比作海洋,那么健康就是罗盘,指引我们航行的方向;口味就是引擎,决定我们航行的成败;心境便是燃料,决定我们航行的久远;流行和便利则是风帆,决定我们航行的疆域。

      饮料市场将越来越以健康为导向,如果把目前同质化、价格战严重的饮料市场比作血腥的“红色海洋”,我们的任务就是开辟一片新的健康饮品的“蓝色海洋”,引领市场,制定新的游戏规则。

      “健康”概念是我们进入这片蓝色海洋的导航罗盘,这也是饮料公司近两年一直都在强调的要卖点、概念,避免产品同质化,是对消费者一种很理性的灌输。但是,做为饮料来讲,其本身就不可能建立起长期的技术壁垒,想通过这种理性灌输拉开差距并保持长期优势确实是很困难的,因为你的对手也可以马上缓过神来采纳同样的健康理念,然后陷入下一轮价格战,这些从其他行业也可以得到借鉴,比如台湾的电子代工产业,本是一片繁荣,结果现在陷入了无止境割喉式的杀价中,还有曾经的家电空调行业,什么空气环保概念刚刚推出,大家就竞相模仿,然后又是一轮降价促销,再比如今日的手机行业,甚至到可以预见的PC行业等等,这些号称有技术含量的行当,如果仅仅凭概念炒作,些许会博得个彩头,接下来的景象可能就会又是一片价格战的红色海洋,我想目前国内的饮料行业也在此例。

      如果想要阻击后来跟进者,防止“蓝色海洋”又变成血腥红色的恶性循环,则需要多加强和更新“心境”的述求,将文化灌输于产品中,将消费者对产品的心灵述求准确地表达出来,给我们的饮料旗舰提升燃料的质与量,使航行能够持续长久,可以和对手消耗下去直至拖垮他们,从而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目前看来这可能是我们公司相对弱一点的,康师傅的茉莉清茶为什么能够成功,我个人觉得“清”字是一个亮点,当然他的行销企划和产品本身自不必说,此前也有很多大公司做过茉莉花口味的茶饮料,包括娃哈哈龙井茶庄茉莉味茶饮料、统一茉莉花茶口味绿茶,为什么没有把市场做大而让康师傅做到了?你说康师傅比前人多加了什么健康概念吗?没有。他拉大了价格差吗?没有。但是他表现确实不俗!有的饮料企业一直追求的直白的概念、追求高利润是否还可以有其它的方式?是否可以调整一下策略?可口可乐“3A”营销策略中讲“买得起”,还有其“3P”策略中又提到“心中首选”,为什么娃哈哈花草茶上市会受挫?他如此高的定价,买不起啊。作为饮料企业,,怎么样才能做到消费者“心中首选”非常关键?营养快线为什么成功,想来肯定与其前期精心的市场调查和定位密不可分,虽然前期投入很大,但产品收获很大,回报率也高,所以新品上市一定要有市场调查。做调查很重要一点就是可信度,数据要反映真实情况,而不能被底下的人骗,敷衍了事。要多学习一下新的先进的统计方法和分析手段,比如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得出消费者喜欢产品具体到喜欢其哪一方面,相关性如何?发掘出消费者所说的不够浓究竟是和研发人员理解的不够浓究竟是不是一回事?从而能够把消费者内心的需求如实客观地反映到公司的研发和市场部门,避免了闭门造车,也可避免一些无意义调查的产生。

      如果要保障我们的航行成功,“引擎”的重要自然不必要说了,做为饮料的基本特性,要吸引回头客,尤其是目前“口味决定论”的中国消费者,首要肯定是要好喝,这将从一开始就会决定饮料的结局,这也是可口可乐曾经的“3A”营销策略中的“乐得买”和他们目前“3P”营销策略中的“物有所值”。比如像脉动的动动茶类的产品,无论其策划做得多么好,相信口味已经注定了其失败。

      再者,“流行”和“便利”当然是我们的旗舰能扩广疆域的有力武器,这两者都要兼顾,不然像农夫或者健力宝第五季那样上半身硬朗行销策划做得好,下半身腿软迟迟不见铺货,消费者买不到想要的产品,那么就会被别人抢占先机。可口可乐曾经的“3A”营销策略中的“买的到”和他目前“3P”策略的“无处不在”可以说是便利观的有力注脚,可以说全中国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可乐、康师傅、娃哈哈们的身影?而且种群丰富,色彩鲜艳。我们可以在“流行”这个元素中注入更多的“心境”?国家在变,国人在变,“心境”也已非改革初期,食品饮料厂商也要与时俱进,将新的“心境”动力融入产品“流行”的血液里,刻到消费者的心里,在广告品牌形象中得以体现,做到他们“心中首选”,同时对经销商和终端加强控制,让便利优势得以扩大,两者遥相呼应,方能成事。

各位同行不妨也说说自己的想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6 15:03:2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