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食品工业是“天字工业”
  这句话是业内人士说的。笔者揣度其意,大概有二:
  一是取于俗语,“民以食为天”。这个好理解。
  二是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特别是在工业经济中的地位。从1980年以来,我国食品工业呈持续的快速发展之势,年均增长速度达13%,自1996年以后,总产值持续位居各工业部门之首。就看去年的数据:全国GDP跃上10万亿元的新台阶,达到10.24万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4.6万亿元。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资料显示,当年,全国食品工业销售收入跃过1万亿元大关,为1.02万亿元,占全国工业销售收入的8.56%。由此看来,食品工业已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说它是“天字工业”并不夸大。
  湖南的食品工业在省内也是“天字工业”。
  “七五”以来,食品工业即被确定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从1996年至今,在全省工业经济中,规模、利税均名列第一,是名副其实的第一行业。2001年全省GDP3983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1310亿元。省食品工业协会数据表明,当年,全省食品工业增加值154亿元,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占11.8%。而且,食品工业是全省工业中提供积累最多、吸纳城乡就业人数最多、与农业关联度最强的产业。
  如此分量,自然造就其显赫的地位。
  记者在省经贸委确定的“全省80户重点企业”名录中发现,有12家食品工业企业位列其中,占近15%,在诸行业中,此比例是最大的。这也佐证了食品工业是湖南的最大产业。
  湖南食品业的整体实力在国内处于中上水平,近几年,总量在国内排名为12位左右,实现利税在前10位之中。
政府看重食品工业
  从“七五规划”开始,把食品工业确定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后,政府对食品工业加大了扶持力度。
  在政策方面,虽然没有专门针对食品工业名义出台的政策,但是省里的一系列扶持企业发展政策,食品企业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号入座,享受优惠。如:食品大企业、大集团可以享受扶优扶强的政策;中小企业可以享受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民营企业可享受高科技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等等。上世纪末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出着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从目前的实际来看,食品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主体,全省60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食品企业占了约80%。
在技改项目方面,上世纪90年代实施了两个大项目,一是对烟草行业实施“百亿利税工程”,逐步关闭了5家小烟厂,将这些小厂的生产指标向优势企业和优势品牌集中,到2000年,烟草行业实现利税达到100亿元;二是对湘泉集团启动“2020工程”,即通过技术改造,到2000年湘泉酒产量2万吨,酒鬼酒2000吨。这两个工程已经顺利实现。
在资金扶持方面,食品企业也受益多多,比如:原国家计划发展委实施的“食品工业示范工程专项”,我省有唐人神、辣妹子、盛湘米业3家企业入围。原国家经贸委实施的“双高一优”项目中的农副产品加工子项,湖南有金健米业、盛湘米业、秀龙米业、洞庭水殖、湘潭先锋、益阳泰升入围,总投资达6.4亿元。在我省的高科技引导资金中,近3年来共有10多家食品企业的项目得到支持,总金额达9000多万元,约占引导资金总量的1/10。
当记者问及政府在“十五”期间重点扶持哪些食品企业时,省经贸委食品工业处负责人赵兴舟介绍:按照《食品工业“十五“规划》,省经贸委将扶持以下几个类型的企业:首先是我省已有传统优势并能保持这种优势的企业,如:几大烟厂,尤其是长沙卷烟厂和常德卷烟厂,湘泉集团和长沙茶厂等。其次是进入国家扶持“笼子”的优势企业,如唐人神集团、洞庭食品、盛湘集团、金健米业、洞庭水殖、秀龙米业、先锋集团、泰升公司等。再次是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如亚华集团、太子奶集团、金农集团、熙可公司、喜阳集团、老爹公司、祁东黄花集团等。对于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食品企业,也将给予支持,如槟榔业的小龙王、槟之榔、胖哥、有文等;熟食业的华英集团、简四毛等企业。
上有政府的支持,下有企业的努力,湖南食品工业的明天将会更加辉煌。
但是,记者在对湖南省食品工业进行调查和采访时,发现在位置显赫、受到重视的同时,目前也存在一些尴尬:
尴尬之一:
诸侯割据、分而治之
食品工业因为特有的“长、广、大”的性质,即产业链长、涉及面广、行业跨度大,在国民经济中涉及第一、二、三产业,食品工业企业分布在轻工、商业、农业、乡镇企业、供销社、外贸、粮食等系统,无法形成相对统一、集中的行业管理体制。所以,在我省长期以来,食品工业的“产业”“行业”的概念一直是模糊的,管理体制是混乱的。用省食品工业协会负责人的话说:从未形成行业管理体制。如:行业的宏观协调、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生产安全监管、规划、统计等等,大多是多头管理。对于食品工业的统计,记者就有深刻的体会,比任何一个行业都要复杂、困难,农、工、商都有各自的数据,记者作调查时,已是6月份了,还无法在省统计局和省食品工业协会查找到去年的综合数据。
据省经贸委食品工业处负责人赵兴舟介绍,在上世纪50年代,为保障人民生活供给,从国家到省里,对食品工业十分重视,50年代,国家设食品工业部(后并入轻工部)时,湖南设“食品工业局”,80年代,改设“食品工业办公室”;90年代中,撤办变“总公司”,在省经贸委设置“食品工业处”,行使政府管理职能,同时成立了“湖南省食品工业协会”,进行行业管理;至今,作为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就只有在省经贸委医药处加挂的“食品工业处”牌子。这种变迁,虽然反映出政府改革的力度在逐步加大,但是,在行业协会的职能、权威还不到位的状况下,对于这么大一个行业的宏观管理来说,或者是对于食品工业在省内经济的分量来说,可能还有些不适应。
从整体来看,近二十来年中,湖南的食品工业发展确实很快,但这有点“生逢其时”或“时势造英雄”的味道:初步进入小康社会后,人们对食品、特别是对“粮油肉菜”等生活必需之外的食品,需求的“量”在急剧地增长,需求的“质”在不断提高,而食品工业的进入门槛又比较低,品种创新也比较快,需求与供给就共同推动着这个行业快速地发展。如果行业管理得更为规范的话,湖南省食品工业的发展肯定会更快些,也更健康些。
国家统计局于今年5月份公布了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按照业内人士的理解,食品工业在新的规定中,明确了产业和门类的归属,界定了中小类组成,食品工业的体系结构、或者说是统计口径,有了一个国家标准了。
体系结构有了说法,统计口径有了标准,但是,管理体制的问题仍未解决,看来,“大食品”行业的“多头”管理现象,还要维持一段时期。
尴尬之二:
一“烟”独大,众“食”弱小
卷烟:
湖南是国内的烟草种植和卷烟制造大省,仅居云南、上海之后。云南无论是产量与税利,均首屈一指,上海以税利见长,湖南则紧跟其后,2002年全省产烟247万箱,工商税利115亿元。当年全省财政总收入414亿元。湖南的领导们有种说法:湖南是“烟财政”,湖南吃的是“烟草饭”。可见烟草制品业在省内举足轻重的地位。
“湘烟”在近20年中,发展是很快的。早些年,因为看准本省烟叶生产资源,全省办了十几家烟厂,一方面是互相争烟叶资源、争卷烟生产指标、争消费市场,一方面是各烟厂间生产经营水平悬殊,行业整体效益不高。近几年,关了几家无品牌、产量小、盈利能力差的小烟厂后,烟叶资源和生产指标,还有政府的扶持,都向大厂集中,有利于培育知名品牌,壮大优势企业,从而提高了湖南烟草工业的整体实力。
现在,全省还保留的卷烟生产企业是:长沙、常德、郴州、零陵、龙山、新晃共6家,其中,“长烟”和“常烟”已经成为国内同业中的优强企业,名列国内烟草制品企业前5位,并入选中国500强企业。2002年长沙卷烟厂产烟95万箱,销售收入78亿元,利税52亿元,其中利润12亿元;常德卷烟厂产烟80万箱,销售收入近61亿元,利税42亿元,其中利润7亿元。“白沙”“芙蓉王”被评为全国驰名商标,一省有两个香烟品牌上榜,在全国都是罕见的。“白沙”还是全国单牌号香烟销售量第一位;“芙蓉王”在高档礼品烟中,仅次于“中华”。“湘烟”在国内市场树立起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说,主要是依赖这两个品牌的。
在湖南食品大家族中,烟草制品业有如鹤立鸡群、一枝独秀。如果说食品工业是湖南的“天字工业”,卷烟业则撑起了大半边天;如果说食品工业在湖南经济中具有显赫的地位,那也是依仗着卷烟业的光彩。
酒类:
2002年湖南全省酒类产品生产56万多吨,工业总产值23亿元;但是,市场销售136万吨,销售额近154亿元。湖南人还是要喝60%以上的外地酒。
这两年中,关了几百家小酒厂,白酒总量有所降低,2000年是26万吨,去年只有18万吨。几个白酒大厂中,除邵阳酒厂发展得还不错,其他企业这两年都在动荡之中,不仅没有大的进展,反而更加艰难,如湘泉、德山、武陵、白沙液;特别是“湘酒”老大湘泉集团,前年还盈利1亿元,去年就亏损近1亿元,翻了个个,虽然“酒鬼酒”是全国著名商标,也无法带来经营的兴旺。
啤酒与白酒相反,发展得好些。目前有15家企业,生产能力已经达到80万吨,大体能满足省内消费需求。去年的实际产量是38万吨,比2000年增加了10万吨。几家骨干啤酒厂都已经与国内名牌联姻:金狮-长沙,青岛-郴州,燕京-湘乡,燕京-衡阳,重庆-国人。靠大靠强后,这些企业无论在产量,还是在营销、效益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
果露酒开始出现好势头。2000年度没有产量统计,2002年已有2200吨产量。果露酒目前主要是永州的五神酒,岳阳的楼台酒,其次是千壶客、异蛇酒、杜仲酒。
2001年,记者曾撰《透析“湘酒”》一文,文中反映,省酒管办当时预期:2005年全省酒类产量要达135万吨。3年时间要翻一番多,看来,这个目标是很难实现了。
“省酒办”成立后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规范生产与市场方面颇有成效。但是,各地政府对酒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仍不高,甚至没有认识到酒是居烟之后的第二大高税行业,加快酒业的发展,能直接地增加财政收入。另外,省内酒厂数量多、规模小、管理难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当然,主要还是酒类企业方面的问题,其最为突出的是资本运营观念和市场营销观念依然落后,尤其以白酒企业为甚,不愿靠大靠强,让资本流动起来;舍不得做广告,把品牌树立起来;没有适应消费者口味,把市场培育起来。
茶叶:
记者听茶界人士介绍,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六大绿色食品”之中,“绿茶”名列榜首,其次是红葡萄酒、豆浆、酸奶、骨头汤、蘑菇汤之类。湖南曾是国内茶叶生产大省,主要是出产绿茶,但这几年有点“每况愈下”的状态,2002年全省100万亩茶园,生产茶叶6万多吨,销售额7亿元左右,居全国产茶省第7位。秦岭以南才能种植茶树,就这么十几个省市,湖南居第7,可以说是落后了。同年,茶产量第一的福建为14.3万吨,是湖南的两倍多;产值第一的浙江为33亿元,是湖南的4倍多。相比之下,如果再说湖南是产茶大省,可能有些底气不足了。
湖南的花茶(茉莉花茶)多年前在外地特别在东北是很受欢迎的,这么多年了,一直没有提高档次、增加品种。君山银针,名列中国名茶之中,但是,“贡品”的情结根深蒂固,就那么一点量,做不大,也没有改良品种,依旧是除了观赏性外,味淡少香。湖南是边销茶的主产地,但因供大于求,茶厂间相互压价销售争市场,并没有得到多少效益。
湖南的茶叶企业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花茶中的“猴王”算是成名品牌,这么多年,一直是独此一个。省内的毛尖,那么多厂子,至今却没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商标。近年湖南茶界出了个亮点,一个民营企业,老板有些现代营销意识,要把“怡清源”打造成知名品牌,也做了一些事情,比如说倡导茶文化、搞企业形象工程,等等,还开发了一个“野针王”,说是“君山银针的形、碧螺春的味、龙井的香”。但愿他能搞成气候,为“湘茶”争些光彩。
这几年中,有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对饮茶与茶叶做研究,媒体上也经常有喝茶好处的新报道,特别是经历SARS之后,全球人们对喝茶有了前所未有的兴趣,茶叶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好的前途。湖南已有良好的基础,如果把茶做出品牌,做出规模,应该是有大作为的。
食用油:
“湖广熟、天下足”。湖南是名闻天下的鱼米之乡,国内重要的粮油产地。所以,湖南食用油的原料资源还算不错,有油茶、也有油菜,还有芝麻、黄豆、花生等。但是,食用油缺少知名品牌,除了“油中王”稍有点名之外,就很难想起别的品牌了。市场上,大多数是外地油,如“金龙鱼”“福临门”之类。记者在几年前看到过一个材料,省委高层曾讨论过,要以生产能力最大、生产装置最先进的岳阳“巴陵油脂”为龙头,整合省内食用油企业,做出“湘油”的大品牌、名品牌,做大“湘油”市场。可惜,几年过去了,并未成为事实。此中缘由自然复杂,据圈内人士说,各企业的经济性质不同、部门归属不同、地区管辖格局、“牛尾鸡头”意识等等,都是原因。
至于酱油,很多年以前湖南人曾以“中华老字号”的湘潭龙牌酱油为荣,但是,十余年来,龙牌酱油每况愈下,年产量由鼎盛时期的2万余吨逐步跌至不到5000吨,销售收入仅1000多万元,亏损额300万~400万元。圈内人士说,论质量,目前还是龙牌为最好,经营不佳,主要是体制的原因,而且改革又滞后;其次,几十年不变的营销方式、包装和规格,不能适应市场和消费的改变。相比之下,“加加酱油”和“义丰祥”“长康”已呈后来居上之势。特别是都出身于湘阴县的义丰祥和长康,已经将品牌延伸到麻油、白醋等品种。
肉制品、粮油加工、果蔬加工、乳制品:这4类食品在《湖南食品工业‘十五’规划》中被确定为具有较好基础、并有发展潜力,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4类食品工业。在此文之后,有本刊其他记者的专题报道,此处不赘述。
尴尬之三:
资源丰富、制造太少
发达国家农产品后加工能力都在70%以上,加工食品约占饮食消费的90%,而我国仅为25%左右。
近几年,湖南省第一产业增加值800多亿元,除了木材、棉花等,大多是可用于食品加工或制造的原料;全省食品工业增加值近200亿元。根据省食品工业协会估算,食品工业对农业的比重大概是38∶100左右。虽然这个比例在国内居中,但是其中的大头是烟草制品业;与发达国家食品工业的产出3~4倍于农业相比,则更落后。从整体上看,湖南的农副产品加工深度还不够,也就是说,湖南出去得多的是米和肉,进来得多的是饼干和香肠。
这说明,一方面,湖南食品工业的技术水平、装备水平比较低,产品创新能力还比较弱,其结果就是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盈利能力弱,行业的整体素质偏低;另一方面,湖南的食品工业对本省资源的利用并不充分,还大有潜力和空间。
尴尬之四:
“国企”困难、“民企”不多
湖南食品工业中,目前唱主角的还是国有(控股)企业,如湘泉、亚华、金健、正虹、唐人神以及6家烟厂等等,民营资本进入规模小,民营企业发展比较慢。在国内食品大省,除国家必须控制的行业(如烟、盐)之外,民营企业成了主体或过了半。比如福建安溪,几乎全部是个体、私营的茶场、茶厂、销售公司,在这个一般性竞争领域,安溪依靠这些民营企业造就成“中国第一茶都”。
湖南食品工业中的国有(控股)企业,除烟草外,多数并不景气,比较突出的行业是白酒、茶叶、粮油、肉制品,前述的“湘泉”“金健”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其实,这类企业完全可以通过体制改革,把国有资本退出来,让民间资本进入。随着民间资本的进入,必然带进全新的、灵活的经营机制,比单一国有资本会搞得更好些。这已经被许多的事实证明了。据省食品工业协会的负责人介绍,这些企业的当地政府或主管部门,把它们当“鸡肋”,食之无肉,弃之不舍;企业死又死不了,活也活得不痛快,就更谈不上做强搞大了。
相比之下,省内目前已有的民营食品企业,大多比同业的、同规模的国有企业经营得好些,如白酒业的金六福、浏阳河、龙行天下、六冠王等,米面业的秀龙、裕湘等,其他如株洲太子奶、永州熙可罐头、邵阳李文等等。但是,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整体实力还太弱小了。加快民间资本进入食品工业的速度,对国有企业的改制,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对政府财政增收,不失为一条捷径——三赢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