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牛奶加信息——伊利的新配方1 [复制链接]

1#
牛奶加信息——伊利的新配方
   奶制品的保质期很短。因此,从源奶到加工,再到销售渠道直至最终消费者,物流的速度和准确性必须得到高度保障,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库存和流通库存,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将正确的产品传递给最终客户。以奶业为生的伊利集团怎样面对这一挑战?

    牛奶加信息——伊利的新配方

    进入伊利集团的网站,可以看到一则以“快者生存”为主题的故事:

  “清晨, 非洲草原上的羚羊从睡梦中醒来, 它知道新的比赛就要开始, 对手仍然是跑得最快的狮子, 要想活命, 就必须在赛跑中获胜; 另一方面, 狮子思想负担也不轻, 假如它跑不过最慢的羚羊, 命运将是一样的。 当太阳升起时, 为了生存下去, 最好还是快跑吧!”

   伊利人很喜欢讲述这个“狮子与羚羊”的故事,他们还宣称,伊利强大的竞争力正是来源于“狮子与羚羊”的启迪。从伊利在信息化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或许正是伊利对这一故事的注解。

  动因——用信息化改变高成本的“模糊式”管理

  伊利集团的前身是呼和浩特市回民食品加工厂,靠“卖冰棍”起家。80年代初期,伊利人将当年的自身状况形容为“城市农民”—— “靠天吃饭”,业务的季节性很强,即便在每年的5-7月为销售旺季,却也仍然受天气影响,人称“刮风减半,下雨全无”。1983年,伊利集团现任总裁郑俊怀新任厂长时,全厂仅80名员工,全年利税不到5万元。

   1987年起,在郑俊怀的带领下,企业从劳动、工资、人事等“三项制度”开始进行改革,并拓展经营业务,逐步驶入发展的快车道。1993年, 企业成功地进行了股份制改组,更名为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正式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随着伊利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经营管理模式逐渐显露出弊端。伊利信息中心总经理付翀对当年的状况进行了总结:

   一是管理决策缺乏数字依据。例如,当集团组织管理人员讨论下一年的销售预测和计划时,有人提出明年要增长25%,有人认为应该是35%,问及提出这些目标的具体依据,谁也说不出来。同时,也没人能提出有力的证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反驳。公司因此开始在市场和销售环节实行表单作业,有意识地积累市场一线的原始数据,然而,在没有信息系统的情况下,积累数据非常困难。

   二是产品过期报废损失太大。伊利的产品多数是冷藏、保鲜食品,必须严格控制存货管理时间。例如,冷饮的保值是3个月,液态奶是8个月,奶粉最长也只有1年。超过保质期或者即将达到保质期的产品都不能再销售。由于产品报废给伊利带来的损失,每年都在达百万元以上。

   三是资金占用过高。一般来说,企业的库存可分为生产库存和渠道库存。像伊力这样的企业,库存主要集中在渠道环节。在调货的时候,集团虽然对各地市场有一个基本的预测,但市场变化很快,要避免断货,就不得不增加库存,从而增加资金占用量。一个分销点可能只有几十万的库存,但几十个分销点加到一起,数量就非常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

  伊利的决策层很快就意识到,只有通过信息化,才能根本解决这些问题。
分享 转发
TOP
2#

呵呵,谢谢版主的资料哦!帮版主顶起哈!
TOP
3#

好,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