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警惕“有抗食品”危害你的健康
本报记者  唐夏

    今年4月,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北京一家知名医院收治了一名普通的咳嗽患者,尽管医生给他用了多种类型的抗生素,仍然没能挽回他年轻的生命——夺去他生命的“杀手”,正是对抗生素产生极强耐药性的“升级版”病菌。
    有关专家指出,新生儿耐药现象可能与准妈妈在孕期、孕前滥用抗生素有关,也可能和她们的“有抗食品”有密切关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自身和亲人的健康都越来越重视,不仅孕妇很讲究产前进补,每天都要吃鸡蛋,喝鸡汤、猪蹄汤和牛奶,很多人也都养成了“药补不如食补”的习惯,但这些食补原料的安全性却越来越令人担忧。
    一面是利益的驱使,一面是监管的漏洞,滥用抗生素已成为农畜养殖业的“恶性肿瘤”。随着存在大量抗生素残留的肉、鱼、蛋、奶等“有抗食品”进入市场,看不见的危险就这样通过餐桌转移,人体成了抗生素残留的“收容所”。
    专家认为,经常食用含有抗生素的“有抗食品”,即使是微量的,也能使人出现荨麻疹或造成过敏性休克;与此同时,“有抗食品”还会使病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等于在人体内埋下一颗“隐形炸弹”,将来一旦患病,很可能就“无药可治”。
    据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肖永红教授介绍,由于抗生素本身就是一种药物,会对人体带来相应的不良反应,用的药物越多,引起不良反应的机会越高。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记录显示,中国药物不良反应三分之一是由抗生素引起的,由于抗生素的种类越来越多,它引发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多,几乎已经涉及了人体的每一个生理系统。
    例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在人体内大量积蓄,儿童会出现耳聋,成人则会影响肾脏;四环素滥用会对成人造成肝脏损害,对儿童影响牙齿和骨骼发育;而氯霉素的滥用极易损害人类骨髓的造血功能,并由此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等等。
    虽然“有抗食品”危害重重,但对其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的消费者为数不少,而这正是“有抗食品”危害性的可怕之处。通常而言,消费者选购食品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卫生状况和保质日期上,担心不洁食品和变质食品会导致“病从口入”,但却不了解,有些卫生达标但抗生素残留超标的所谓“合格”食品可能隐藏着更多的祸端。就某种意义而言,“有抗食品”的危害程度猛于医药界滥用抗生素的危害:针对后者国家已出台强制措施,消费者已初步具有理性用药的意识,但“有抗食品”至今却尚未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正成为潜移默化危害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鉴于“有抗食品”的危害性,世界卫生组织已成立了慎用抗生素联盟,成员包括90多个国家,采取立法手段禁用抗生素。2003年欧盟监管委员会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在欧盟范围内全面执行禁用AGP(抗生素生长促进剂)。美国FDA也就畜禽养殖业新型抗菌药包括用作促生长目的的抗菌药安全性评估提出了一项指导方针,并提供资源来监测抗药性的出现并尽可能地减少抗菌药的使用。基于出口的压力,泰国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部分执行欧盟的AGP政策。
    爱尔兰Alltech生物技术中心研究人员Lode Nollet指出,欧盟及美国乃至更多的国家、地区对AGP的限制正来自于消费者的压力。
    消费者虽然有安全消费的需求,但却很难人人具备鉴别“有抗食品”的“火眼金睛”,虽然心中惴惴却往往只能无可奈何。
    如何避免消费者再度陷入如此尴尬境地?有关专家建议借鉴欧盟的做法,大力推行并严格执行农产品标识管理,以便为消费者提供详细的信息,帮助消费者作出正确选择,保护消费者不被误导和欺骗。据了解,目前我国已有“无抗牛奶”、“无抗蜂蜜”等具有相应标识的安全食品上市,消费者可以根据相关标识和品牌进行选择。当前各级政府质量监督部门也应加强市场终端的食品抗生素残留检测并及时公示,供消费者选购参考,并加大对违规者的惩处力度。
    有报道称,7月4日,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已经正式挂牌,“有抗食品”有望现出“原形”。国家认监委日前下发通知,授权该监督检验中心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业务,检测报告允许使用“CMA”标志,并受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的双重监督和指导,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保证出具的检验数据公正、科学、准确。据了解,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已经掌握了农药残留等多方面的高效监测方法,当前正在进行食品中残留抗生素、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新课题的分析和研究。
    专家还特别指出,“有抗食品”对儿童的危害程度要比成人严重得多,儿童的生殖、免疫、神经等系统正在快速发育中,新陈代谢要比成人快得多,从食品中吸收有害物质也多。专家建议,由于儿童不能独立选择食品家长一定要增加对儿童的保护意识避免“有抗食品”对儿童的危害,购买食品特别是乳、肉、蛋等畜产品时,不仅要选择品牌和生产厂家,还要留心包装上是否具有“无抗生素”的相关标识或说明。
    当然,在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也不能一味迷信所谓标识或厂商承诺。这需要政府建立健全相应监控机制并严格执法,同时,当前消费者最好还要多了解一下厂商的相关情况,认真想想它是否真的具有社会责任感,是否真的具备“无抗食品”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