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探险蛇岛 [复制链接]

1#
蛇岛的传说         
        
        
很久以来,流传着许多迷人的蛇岛神话传说。
  据传说孙悟空大战二郎神时,乘云驾雾,路过此地,挑着两个宝岛,跨江过海,日夜赶路追太阳。当跨过老铁山,踏进渤海湾;不小心扁担断了,两个宝岛落入海中,东一个,西一。他一怒之下,使用了定身法,把两个宝岛定在旅顺西海边。东面宝岛是海猫岛,西面宝岛就是蛇岛。
  亿万年过去了,轮到唐王当朝,率领千军万马,来到老铁山角下,想渡海南下。大海隔断了去路,只见水天相连,汪洋一片,不见渔船的踪影。唐王派兵到处找船,三次派兵走出百余里,没有找到一只船。南下无船走不了,粮草断绝,难坏了唐王。在走投无路之际,海面突然浮出一座桥,乐坏了唐王,只见鱼鳖虾蟹远来,头连尾、尾连头,一个跟一个,铺海搭桥,一眼望去看不到头,直通海的那边。唐王下令踏桥过海,大队人马平平安安过桥上了岸。只因骑马踩得太重,把大飞蟹盖上踩出马蹄印。从那时起,螃蟹盖上都有了马蹄印。唐王要南行,鱼鳖虾蟹都来领功请赏,在这当儿,一条大泥鳅横在海边,强行拦道不走。唐王说:“你那么大个,长长的身躯躺着好看吗?西边小岛有水有草,你上那儿修行吧。”大泥鳅听罢,一头钻进海里,飞速游去,一上岛就变成了一条大蟒,有缸粗,五间房子长。从此,它以老神洞为据点占山为王,生儿育女,修炼成仙。以后,人们叫这个宝岛为蛇岛,又叫蟒山、小龙山。
  人们恭维它为神灵,尊称“白龙”,不敢侵犯蟒山一草一木。渔民对蛇王子孙也从不加伤害,出海捕鱼,如果有人想带蛇上船,船家是不允许的。据说是因为“蛇不能过海,一过海便成龙,船就会翻。”
  后来传说蟒山蛇酒能治麻疯病。那时得了麻疯病,用什么药也治不好。有位姑娘找婆家,因得了麻疯病,按常例她必须和别的男人住上几天,把麻疯病传给他,再和自己的丈夫结婚。 这叫“放风”。这位姑娘说什么也不肯,病情逐渐加重,卧床不起,无奈拿起酒坛子,以酒当水喝了好几大口,借酒肖愁,麻醉自身,以求速死。谁知酒下肚,顿生奇效,自觉身体轻松,象没得病似的。未过几日,病愈体安,端来镜子一照,自己 大吃一惊,依旧是花容月貌,不减当年美。亲人们问她病是怎么好的,她也说不清,只说”口渴喝了几口酒,众人看酒坛,只见坛里有条大白蛇。原来是大白蛇从房柁爬到酒坛偷酒喝,淹死在酒坛里,消息传开,人们醒悟道:麻疯病遇蛇毒,以毒攻毒,蛇酒能治麻疯病。从此,蛇酒能治麻疯病的妙方流传至今。
  此外,蛇岛上还有很多奇岩怪石,可谓千姿 百态,传说甚多,流传为佳话。
  “老神洞”。传说山上有个三角洞--老神洞。洞里住着一对老蟒精,洞口不长一棵草,正中央有块碾盘大的青扁石,冬暖夏凉,是老神观风望景的宝座。洞口里黑咕隆咚,冬天不管多么冷,洞口热呼呼地冒白气;夏天不管多么热,洞口凉嗖嗖地透冷气。洞口结了一层又一层薄薄的冰片,这是老蟒王千年的仙气炼成,是它的护身宝。传说冰片可以治眼病。
  “灵芝石”:传说白蛇娘娘为了忠贞的爱情,寻找仙草,历经艰辛万苦来到了蛇岛,找遍全岛才发现这棵大灵芝草,拔不动,拿不走,只好砍掉一小块,拿回煮汤救许仙。
  “卧仙石”:座落在蛇岛半山坡,石大又平,还有一块竖立的挡风石。蛇仙每逢巡山操劳过度,到此一卧就是半天。这块“卧仙石”夏凉冬暖又挡风,真是休息修炼的好地方。
  “龙头石”:状似龙头,张口吐舌,面向西南,立在高高的山岗上,它是镇守蛇岛的龙王。传说,不法的怪兽经常搔扰蛇岛,蛇儿蛇孙惊恐万状,龙王为了子孙的安宁,日夜守卫在山岗上,直到老死。
  “望海石”:在蛇岛海拨150米处,有层叠如龙头状的岩石,面向东北面的大海。传说蛇岛与大陆分离开之后,蛇儿蛇孙们,日夜思念久别的故土,群集在一起,向大海呼唤,它们想回大陆与亲人们团聚(见图5)。蛇岛还有海神柱、龙宫洞、一线天、三卷书、思归、鳄鱼探海、水帘洞、天桥、龙盘石……名目繁多,妙言难表。传说毕竟是传说。也许由于神话的传说,才使人们对蛇岛无限的敬仰,不敢捉拿愎蛇过海,使之免遭人为破坏,得以安居乐业,生存繁衍。从历史上看,是迷信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蛇岛。而科学的发展,破除了迷信,人们认识到蛇岛愎蛇能治病,因而上岛滥捕乱提竣蛇治病的日益增多,从而又破坏了蛇岛。
  今日的蛇岛已与昔日告别,列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之后,恢复了生机,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分享 转发
TOP
2#

蛇岛的形成         
        
蛇岛在我国辽东半岛的渤海湾里,距著名的旅顺港西北方25海里。地处东经120度58分,北纬38度57分。全岛轮廓略呈不规则长方形,西高东低,倾斜的单面山,七条山梁、六条沟溪、七级海蚀阶地、七洞、三柱。蛇岛长约1700米,宽约700米,总面积0.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6.9米。为无人居住之岛。

在历史上,距今一亿年前的中生代,经过燕山运动,在久经剥蚀的古陆上,又槽皱成山或拗为低地。由于受到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发生了下辽河断裂,导致渤海下陷,经过漫长的岁月,渤海逐渐扩大,古陆部分被淹没,终于形成了今天两个半岛遥相对峙的地理形势。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在地球史上都连在一起,称为胶辽古陆。蛇岛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受大断裂的强大压力而被挤起来的一块巨石,周围被海水淹没,与大陆分离开来而成为一个孤岛。蛇岛的形成,大约在一百万年左右。

由于强大压力,在岛上处处形成歪斜槽皱,大大小小的断裂,裂隙纵横交错,以及风化侵蚀所形成的许多石缝和岩洞,成为蛇岛竣蛇隐蔽和越冬的良好场所,为愎蛇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蛇岛在海拔160米的悬崖上,发现确有海蚀现象,说明今天的这个悬崖曾是昔日被波涛拍打过的海岸。可见当时蛇岛的面积很小,高度也很低,最高点不过海拔60米左右。

蛇岛自形成以来不停地在运动。现在仍在回升之中。由于内外力作用的结果,就形成了蛇岛今天这样山水秀丽,草木丛生的自然景观,成为螃蛇生息繁殖的天然乐园。
TOP
3#

蛇岛冬眼条件的形成         
蛇岛由于地壳的变迁,受大断裂的强大压力,在岛上处处形成歪斜播皱或横卧槽皱,小的断裂也很多,纵横交错,把蛇岛切割得错综复杂。这些大大小小的断裂,以及风化侵蚀所形成的许多石缝和岩洞,既利于地下水蓄集和植物扎根,又成为蝮蛇隐蔽和越冬的良好场所。

  蛇岛蝮蛇有冬眠的习性,这是对冬季低温条件的适应性,是长期同大自然作斗争而形成的一种遗传特征。蛇岛蝮蛇的耐寒力比陆地的强,出蛰时间早,入蛰时间晚。

  蛇岛蝮蛇冬眠入蛰的时间为10月左右,最晚入蛰时间为11月下旬,最早出蛰时间在3月中旬。

  蛇岛冬天冻土层没有陆地深,又有岩洞为穴,加上地面上覆盖一层厚厚的枯枝落叶和腐殖质,蛇根本冻不着,它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上一冬,直到来年春暖花开时才苏醒出洞。

  据试验,秋季蛇的贮脂量在2.6-27.0克不等,凡是贮脂量低于10克者,可能难以安全越冬。从贮脂分析,蛇岛蝮蛇,越冬前,不可能所有的蛇都能捕到充分的食物,没有捕到食物或捕到很少的食物的蛇就难以越冬。据文献记载,蛇类越冬的自然死亡率可达1/3—1/2。蛇岛蝮蛇的自然死亡率,据分析,蛇岛冻土层浅,洞穴深,海洋性气候,蛇岛蝮蛇耐寒力又强,比陆地蝮蛇的自然死亡率低。”
TOP
4#


蛇岛是蛇的世界,怎么不见蛇呢?经过仔细观察才发现,蛇岛蝮蛇有很好的保护色和拟态,颜色和拟态几乎和周围的环境一模一样。栖息好的姿态又跟周围的景物十分相似,真是以假乱真,难以发现蛇的存在。

蛇岛蝮蛇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形成了自身的保护色和具有拟态的现象。由于蝮蛇的保护色和拟态适应蛇岛的各种环境,它按景物的颜色变化而变化,稍不注意,难以辨认。如:缠在树上的蛇,以带斑点的灰褐色和弯弯曲曲的体形伪装成干枯的树枝;蟠居在岩石上的蛇,随着岩石状,取各种体态伪装成岩石块和岩石缝,蛇体的保护色近似岩石;蜷曲在草丛中的蛇,蜷伏成盘状,恰似一堆牛粪或干草,让人很难辨认出来。这种保护色和拟态,是为了保护自己,捕捉鸟类而不易被发现的缘故。
TOP
5#

回归习性         
        
蛇岛蝮蛇具有定向活动能力和回归习性。它的捕食地点往往数月至数年不变。

  蛇岛蝮蛇的栖息地可分两类:一是临时栖息地,为其捕食场所(林木枝干、岩石、草丛);二是永久栖息地,为其饱食后栖歇和冬眠的场所(天然岩缝和洞穴),一般终生不变。

  为了证实它们的定向活动能力和回归习性,在蛇体标记不同的颜色,在“流放”中发现:由甲地采获的蛇,作颜色标记后,放于乙地,相距500米左右,观察其是否还回原栖息地。经试验“流放”几天后,蛇不辞辛劳反复寻找原栖息地,爬过一个个崎岖的山崎,它们仍能返回原地。

  栖息树枝待鸟的蛇,标记它们在树枝栖息的位置(蛇体也标记相同的颜色),当把它“流放”到别处,再返回时,它仍然回到原来栖息的位置。蛇岛蝮蛇都有较固定的栖息地,不管爬出多远,都能返回原地,这是它的回归习性。这种定位能力,可能是依靠嗅觉的指引,或是嗅觉和磁力的联合作用的结果。
TOP
6#

耐饥渴力
        
蛇岛蝮蛇食量比较大,一次可连续吃几只小鸟,饱餐一顿之后,可以几个月或一年不吃食物,也不会饿死。蛇岛蝮蛇耐饥渴力强,采食量也大,不同蛇龄,不同个体,其采食量也不同。它们一年只能吃“两次食”,除了春、秋两季,其他季节没有候鸟路过蛇岛停歇,这就断了它们的食源。所以在捕食的季节,抓紧时间,朝出夜归,坚守岗位,耐心等待食物的到来。在这漫长断食期间,它们如何生存?一靠自身贮备的营养维持生命,二靠减少活动,减少能量消耗。

  以耐饥力试验观察,分为供水停食和断水停食两组。试验结果是在供水条件下,可耐饥9-10个月,断水者只活4个多月。个别竟达30个月未采食而不死,直到营养耗尽为止。

  蛇岛无泉水,也没有长年积水,只有雨后在沟口有少量的溪水。当有水时它们饱喝一顿,喝水时头部并不伸入水中,仅吻端接触水面,不张口,不伸舌,水由吻端上下颌之间的小孔吸入。无雨水时,它们只有耐渴了。它们还依靠植物上的露珠,岩缝和岩洞中的水珠,来补充水的不足。蛇岛蝮蛇在饲养中,可数月或年余不食,但不可长时间缺水。蛇岛适宜的气候、空气湿润和云雾也为它们缺水的疾苦帮了忙,减少蛇自身水份的消耗量。由上可见,蛇岛蝮蛇的耐饥渴力是惊人的。
TOP
7#

蛇岛蝮蛇性格         
        

在这原始生态环境条件下,蛇岛蝮蛇练就了温顺好静,善于忍耐的性格。为了捕鸟,它能攀树枝,从早到晚能静静地等候鸟的到来。蛇在树枝上静静地“守株待鸟”,为了怕鸟不落树枝,它能保持绝对地冷静,它象死蛇一样,一动不动,静静地等候在那里,尽管烈日当空,风吹雨打,树梢的摇动,它们都能保持绝对地冷静,纹丝不动,为的是鸟的到来,好饱餐一顿。可见蛇岛蝮蛇的耐性是罕见的。


  人们形容蛇岛蝮蛇的性格是:立如柱、盘如石、动如风、行如水。形容它在树枝上栖息如立柱,在岩石上象岩石的纹路,它的尾巴扇动如风作响,它跑动时象在水上滑行。

  蛇岛蝮蛇由于长期生活在安静的原始生态环境里,不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猛兽的袭击,养成了温顺好静,善于忍耐的性格。

  蛇岛蝮蛇捕猎对象,并不是人,而是鸟。只要人们不打草惊蛇,它便与人们相安无事。在一般情况下不主动向人进攻,似乎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当你惹怒或把它踩痛时,它才会被迫自卫,向你袭击,毫不留情地.咬你一口,使你中毒。这些伪装的习性,一是为了保护自己,二是为了捕捉食物。
TOP
8#

夏眠习性

  蛇岛蝮蛇有夏眠的习性。这是由于长期适应蛇岛特定的生态环境所形成的一种适应性。

  夏季,从6月下旬到8月上旬,尤其是7月份,岛上鸟类极为稀少,多数是海鸥和雨燕。

  由于岛上缺少可捕食的鸟类,天气炎热,气温又高,被迫处于夏蛰状态。

  此间,它们多蜷曲于草丛、石、树根和岩石下面,不活动,安静地休息,象睡觉一样,安祥自在。

  它们为了生存,采取这一措施,为的是减少能量和水份的消耗的缘故吧。

  除了蛇岛上的蝮蛇,大陆上的蝮蛇没有这种夏眠的习性。
TOP
9#

一个物种的存在,是通过繁衍后代,繁衍生息,传宗接代,竞争于万物之中,这是它们生存的本能,而蛇也不例外。

蛇岛蝮蛇,在外形雌雄无明显区别,只能从蛇尾加以区别。雄蛇的尾较长,尾基较粗,自此向后逐渐变细;雌蛇的尾较短,自泄殖肛孔向后突然变细。雄蛇尾长,雌蛇尾短,这是从外形区分两性的依据。雌雄的比例为1.7:1,仔蛇平均1.1:1。

蛇岛蝮蛇为卵胎生,这是为适应北方气候的需要。这种生殖有别于卵生和胎生。卵胎生是卵授精成熟后不产出,一直留在母体子宫中孵化,最后产出幼蛇。受精的卵留在子宫里孵化,胎儿的营养仍由卵黄供给,与母体子宫没有营养上的联系,只起保护胎儿的作用,直到卵孵化出小蛇排出体外。

大多数的蛇为卵生,卵生就是下蛋,蛇蛋靠自然温度孵化出小蛇。

蛇岛愎蛇交尾时间是5、8、9和10月上旬,蛇交配后,可以连续3-4年受精。这是因为雌蛇输卵管内的精子往往可保存数年之久,为什么精子能保存数年之久,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其奥秘。

怀卵期一般不少于三个半月,产仔期为八九月,产仔数2-6条,由于生下近入冬季,缺少食物和其他因子影响,仔蛇成活率不高,据调查仔蛇成活率在57.O%左右。蛇岛蝮蛇大约每二年一个生殖周期,因怀卵期中有相当数量的雌体卵处于休止期,所以雌蛇可能不年年产仔。

仔蛇离开母体后蜕皮一次,爬到附近灌木树枝上学着母体“守株待鸟”的姿态,为能捕鸟练就其基本功。幼蛇生下后吃蜈蚣、鼠妇,不到一年就能爬树捕捉小鸟为食。幼蛇需3-4年达性成熟,体长达600毫米以上,生殖腺发育成熟。

蛇岛愎蛇的恋爱和交尾很有情趣。蛇交尾多在百花盛开,花香芬芳的季节。蛇岛5月间盛开野丁香,而 8、9、10月间盛开黄花、野菊花等,花香浓郁,气味芬香,可能是环境条件的诱发和蛇的生理因素决定,而多选在此间交尾。

蛇交尾的时间与蛇的活动规律有密切关系。蛇多在上午5时,9时,下午3时一6时,气温在16一19℃,进行交尾,这时的气温、湿度、环境条件比较适宜。而在中午强烈的日光照射和气候干燥过热时,看不见蛇交尾现象,这与蛇的生活习性密切相关。

蛇岛蝮蛇在恋爱时,雌蛇能放出一种特殊气味,引诱雄蛇性冲动,这时雌雄蛇互相叠落在一起,相亲相爱,待到意合情发时,雄蛇伏于雌蛇背上,雌蛇体稍前,蛇体不动,雄蛇尾部绕过树枝与雌蛇尾部缠绕,不久雌雄两泄殖肛孔相接,这时候,雄蛇体生出两只“脚”,称为交配器。雄蛇体稍向前移,雌雄蛇同时频频点头,雌蛇亦微抬头,两蛇紧紧挨在一起,两蛇头部同时点动,交尾时间持续15-25分钟。之后,雄蛇尾部先、垂,双力地媛胆孔脱离,但此时两蛇仍在一起,不愿离开。蛇在交尾时只用一只交配器。过去古人说蛇有“脚”,其实蛇没有脚,而是误认为蛇子配器为“脚”罢了。
TOP
10#

颊窝和毒牙         
        
蛇岛蝮蛇捕食鸟儿的动作,为什么那么神、速、准、呢?颊窝和毒牙是捕食鸟类的利器。

  颊窝在头部两侧,鼻孔与眼之间,上颌骨的深凹。在颊窝中有一层紧绷在其壁之间的薄膜,当热量到达颊窝时,里面的空气就膨胀,使这层膜发生轻微偏斜,从而刺激颊窝与脑联系的丰富神经末梢,对面部和牙齿的感觉产生反应。它不但能在一定距离内分辨出1/1000℃的温度变化,而反应速度不超过l/10秒,还能确定发生热射线物体的位置,借助这种红外线的帮助,凡是通过蛇身边的温血动物,就一定会被发现,从而准确无误,百发百中,干净利落地捕吃。

  顿窝由于对温度十分敏感,称为“热测位器”,又称为蛇的“红外器”。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也能轻而易举地捕捉到食物。在其它动物身上还没有发现对温度有这么高的敏感性。

  蛇岛蝮坡蛇的眼睛不好用,高度近视,俗称为瞎子,它只能依靠颊窝“热测位器”的作用来捕捉鸟类。

  仿生学从蛇奇特的“热测位器”的原理得到启示,而发明了响尾蛇导弹。据说战斗力很强的坦克的履带结构,就是模仿蛇类某些构造机能及其爬行运动原理而制造的。具有颊窝的毒蛇,对热源敏感,夜间不能用“明火”照明,只能用手电筒照明,以免伤人。

  蛇岛蝮蛇在头两则有一对毒腺,在毒腺中间有一个储备毒液的“仓库”,叫做毒囊。有两颗管状毒牙,生长在上领骨前端,是蛇的捕食“工具”,又是自卫的锐利武器,靠它同敌方搏斗,靠它捕杀鸟类。当蛇咬住鸟类时,毒腺中的毒液即经由管状的毒牙注入被咬鸟的体内,致对方于死地。被咬者多长时间死去,这决定于蛇排出的毒液量的多少和被咬鸟的大小所决定。如被咬鸟类较小,排毒量又大,被咬后几秒钟即抽搐死亡。在一般情况下,蛇在饥饿时排出的毒液量大,因而致死对方的时间短促。蛇的毒液又是蛇的重要消化液。
TOP
11#

奇特捕食方法         
        
蛇岛蝮蛇即无飞翼,又无利爪,如何捕捉小鸟?天生万物,各有其长。蛇岛蝮蛇自古以来练就了自己独特的捕鸟本领。蛇岛蝮蛇有能攀援树枝,静静地昂首,蜡曲身体“守株待鸟”的习性。在树上等候捕鸟的蛇,蛇体弯曲呈压缩弹簧状,头、颈稍向前伸,腹部紧贴树枝,尾部自然下垂或稍有缠绕“守株待鸟”;在地面、草丛上的蛇体多蜷曲一两圈,头部靠着体内侧并稍伸出“守草待乌”;在岩石或石缝处的蛇体自然弯曲,稍伸出头部“守石待鸟”。蛇岛的蝮蛇大多数是“守株待鸟”,不论采取哪种形式,蛇的头部微微抬起冲着天空,它们都是在静静地、耐心地,保持一触即发的姿态趴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在那等候鸟的到来。

  树枝上攀伏着各种形状的蛇,在二三米高的株树上几乎每棵都有毒蛇,有的一棵树上攀着十几条蛇。当小鸟飞落在靠近蛇的枝头时,蛇借助找食的感官--颇窝(热测位器)发现食物,进行突然袭击,蛇在一瞬间突然弹伸头部迅咬一口,其速度之快如同射箭,无法看清是如何使用毒牙的。咬后立即将头缩回,通常是咬一口当即松开,但也有连咬数目者,个别还有咬住不放的。通常是从头部开始取食,取食前先找寻头部,当咬住其他部位时,张口松开再找,有时还需试吞几下松口重找。蛇并不能识别何处是头部,但能觉察鸟的羽毛是顺毛还是逆毛,因为顺毛好吞食,因此要从顺毛的头部开始,即使找到头部,位置不正时松口再找,有时横咬或斜叼头部时,还能借助上下颌的活动,在口中将其调顺,最后顺利吞食。蛇吞食鸟也非常精彩,蛇没有牙齿,只能囫囵吞咽,通常先从鸟的头顶开始,把鸟嘴折向后方,这样鸟的尖喙不会戳伤口腔和食道。当碰到小鸟翅膀张开的情况下,它还能用嘴象合拢折扇那样把翅膀并拢起来。动作虽然简单,但对愚笨的爬行动物说来已经相当不简单。蛇岛蝮蛇吞食鸟类的时间则在5-30分钟之间,一般吞食时间在11-15分钟之间,这主要是看鸟的大小而异,小鸟则吞食快,大一点的鸟则吞食慢。

  蛇岛蝮蛇捕食小鸟,有的在树上吞食,也有的小鸟中毒落地,蛇亦随即下地寻鸟吞食。在取食过程中,往往因受惊将食物立即吐出而爬走,过后,蛇还能吞食吐出的鸟类。这种吐出食物,立即逃走,可能是一种逃避反应。

  俗语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蛇倒不会吞象,但能吞入比自己头部周径大过几倍的动物。为什么它有这种能力呢?原来蛇类的头骨很特殊,骨片细长而薄,好多块骨骼形成能动的关节,借韧带彼此联接,活动性强,所以能将口极度张开到130度左右(人的口只能张开30度左右)。食物被咬住以后,长有牙齿的上颌骨、腭骨、翼骨和下颌骨象钩子一样交替地把食物向后拉动,上下颌还能逐渐地向前包住食物,这样就能把比自己头部大几倍的食物吞下去。由于蛇没有胸骨,食物一旦被蛇吞入食道,体壁可以高度扩张,加上体壁肌肉的依次收缩,食物很快就被送入胃内。

  蛇岛蝮蛇在饲养中,有时两条蛇争食一只鸟时,一条蛇吞食鸟头,而另一条蛇争吞尾部,多是前者取胜,而后者松开。亦有互不松口的,以前者将后者连同食物一起吞食的。在吞食至一定长度时,蛇左右甩动头部,最后将对方连同食物全部吐出。被吐出的鸟和蛇,体表均裹有大量粘液,此时,被吞过的蛇呈假死状,需过一段时间,才能慢慢活动。这种争食的现象并不多见。
TOP
12#

蛇岛与老铁山

  老铁山是东北亚大陆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铁山位于旅顺港西南端,最高峰海拔465.5米,山波起伏,沟谷纵横,间有部分平原、台地,沿海则港湾连接,间以峭壁或滩涂,地貌复杂多样,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特殊,老铁山地区成为候鸟南北迁徙的主要通道和停歇站,南至澳大利亚,北至西伯利亚,包括东北大陆的候鸟,大部分均经此过往。每年有200多万只候鸟过往于老铁山,种类广、数量多,鸟类资源十分丰富,现有鸟类210多种,约占全国鸟类种数的 18%,东北鸟类的 50%。既有大量的山林鸟类,还有猛禽、涉禽和海鸟。

  蛇岛愎蛇是以鸟为食源,而老铁山则是东北亚大陆候鸟南北迁徙的主要通道和停歇站,春秋两季北往南去的候鸟,必经老铁山鸟站,而蛇岛又是老铁山鸟站的中间小停歇站,因此,每年春秋两季凡是要经过老铁山鸟站歇脚,准备越过海峡的候鸟,一部分必经蛇岛停歇,这样就为蛇岛蝮蛇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蛇岛的蝮蛇所以能生存下来,也是依附于老铁山鸟站恩易的结果。
TOP
13#

蛇岛的灾害

  经查蛇岛有记载的灾害情况是:

  1)1937年日本人捕蛇7000余条运往台湾;

  2)1946年春,苏军为修靶场,登蛇岛除蛇,杀死无数;

  3)人为大量滥捕蛇岛蝮蛇治病。在没有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前,每年有很多人登岛捕蛇,他们不分老幼蛇,都在猎捕之内,捕蛇数量在几千条;冬春之季登岛,砍伐树木的人很多,造成木本植物面积减少,草本植物面积随之增大,使植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直接影响了蝮蛇生存的条件;

  4)发生两次火灾:蛇岛发生两次火灾,一次是 1958年,空军误投炸弹引起大火。事后拾到烧死的蛇2000余条;二次是登岛人,由于不慎,烟火扔在草地,引起一场大火,后来因天降雨,才将火扑灭,这次烧死蛇无数;

  5)1985年 9号台风袭击蛇岛,造成 18处,4000多平方米的滑坡,泥石流将蛇冲入大海,大约死伤2000余条。这次灾害,使植被遭到了很大破坏,肥沃的土壤被冲到海里;

  6)多年来,由于气候的变化,雨量少,经常干旱,天气炎热,直接影响了蛇岛蝮蛇的正常发育;

  7)近年来过往蛇岛的候.鸟数量减少,由于食源的减少,直接影响蛇岛蝮蛇的生息繁衍。

  以上种种灾害,造成了蛇岛蝮蛇有减元增的局面。如不加强保护,措施不得力,蝮蛇就会绝迹,蛇岛就会徒有空名,成为无蛇之岛。
TOP
14#

蛇岛气候

  蛇类是变温动物,其体温受周围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而有升降。

  蛇岛由于适宜的气候(雨、雾、风、无霜期、光的幅射……),为蝮蛇提供了生存的条件。蛇岛的气候受季风影响十分明显,属温带季风型。年均气温在10℃左右,最冷为1月,月平均温度不低于一 5℃ 冻土层不超过75厘米;最热出现在8月,月平均气温不高于26℃。初霜期较晚,平均在10月,终霜期较早,平均在4月左右,无霜期约180天,为东北地区无霜期最长的地区。雨量适中,年降雨量为6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6、7、8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9%。空气的湿度变化亦较平稳,春、夏、秋三个季度的月平均相对湿度不低于65%。蛇岛蝮蛇较耐寒,在饲养中冻在冰中的蛇尚不死。

  蛇岛由于面积小,四面环海,经常笼罩在云雾之中,对岛上的气温和湿度起到了调节作用。

  蛇岛有时风和日丽,万里晴空;有时微风习习,凉爽宜人;有时狂风暴雨,雨过天晴;有时大风刮起,俗话说“海上无风三尺浪”,一刮起风来,海面波涛汹涌,白浪翻滚,胜似海哮之势;有时大雾弥漫,蛇岛笼罩在云雾之中,胜似仙境,神秘莫测。有时船到岸边,还不曾发现蛇岛就在眼前。

  蛇岛的气候可概括为:盛夏无酷暑,隆冬少严寒,夏秋多湿润,变化较平缓。适宜的气候为岛上的蝮蛇生息繁衍和万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TOP
15#

蛇岛植物

  蛇岛是以蝮蛇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在蛇岛上形成了蛇吃小鸟,小鸟吃昆虫,昆虫吃植物,植物以鸟粪当肥料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靠蛇来耕耘。蛇岛是研究生态平衡的理想基地。

  蛇岛植物种类209种,其中药用植物30多种,有列为国家第三类保护植物第三纪子遗植物青檀。植物覆盖率在70%以上。;由于受适宜的气候条件的影响,使岛上的植物非常繁茂,密度较大。岛上植物大体可分为灌状乔木林、灌木林、草本植物群和层外植物。如乔木树种由于长期受海风的影响,分枝低矮,形成灌木状。在陆地上一般呈乔木状,而在蛇岛则成灌木。其原因,是蛇岛经常受到强烈的海风袭击,具有高大躯干的树木,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对海岛特殊生态环境的适应,逐渐缩小了自己的身材(矮化)。这是长期以来生物与环境适应的结果,与蛇的栖息,捕食关系极大,使岛上的植被、鸟、蛇组成相互依赖的整体。破坏植被,会减少过往鸟类在此停歇,鸟类的减少会影响蛇的生存,而蛇岛植被也正是由于盛产蝮蛇而被保存下来的。蛇岛上的植被以前比现在繁茂,后来受人为干扰、砍伐和山火,使岛上植被发生很大变化。应采取措施保护蛇岛植被,加速岛上植被的恢复。

  蛇岛蝮蛇重要捕食方式是栖息树上伺机捕食鸟类,因此植物已成为蝮蛇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