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来聊聊调味调香吧(资料供初学者用) [复制链接]

1#

浅谈食品的调味与调香

好的食品讲究“色、香、味”俱全,要想使所生产的食品有一个好的消费市场,在有了一个好的卖相外,更应讲究制品的“香”和“味”。下面从食品的风味开始,对食品的调味调香简要介绍一下。

一、食品风味概述

“风味”一般是指食物刺激人类的味觉或嗅觉受体而产生的综合生理响应。

“味感”是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

1、生理学上食品的四种基本味感

(1)    味感是人类的基本味感之一,也是咸味食品的关键,在食品调味中常占首位,食盐是最普通的咸味剂,也是唯一由重要生理作用的味制剂。

(2)    甜味是人们最爱好的基本味,甜味的强度和感觉因糖的品种而不同,用于改进食品的可口性和食用性。蔗糖甜味纯正、甜度大、用量多;乳糖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对气体和有色物质的吸附性较强,可用作肉类食品风味和颜色的保护剂。

(3)    酸味是无机酸、有机酸及酸性盐在水溶液中的氢离子产生的特有味感,是人类早已适应的化学味感,适当的酸味能给人爽快地感觉,并促进食欲。食醋是我国最常用的酸味料。

(4)    苦味是分布广泛的味感,调配得当时,能丰富和改进食品的风味。苦瓜、莲子、茶叶、咖啡、啤酒等都有苦味。苦味剂大多具有药理作用,可调节生理机能,“良药苦口”。

(5)    辣味是香辛料中一些成分刺激口腔粘膜、鼻腔粘膜、皮肤和三叉神经而引起的一种痛觉,适当的辣味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分泌。

(6)    鲜味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味感,主要是由于其呈味物质与其他味感物质相配合时能使食品的整个风味更为鲜美。欧美将鲜味物质列为风味增效剂或强化剂,而不看作是一种独立的味感;而我国在食品调味的长期实践中鲜味已成为一种独特的风味,故在我国仍作为一种单独味感列出。肉类、水产类、食用菌类等都有独特的鲜味,常用的增鲜味精(MSG)、肌苷酸(IMP)、鸟苷酸(GMP),它们会使食品的鲜味大大增强。

(7)    涩味则是口腔蛋白质受到刺激而凝固时所产生的一种收敛的感觉,与触角神经末梢有关。(未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6 18:41:09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2、食品风味之间的几种作用

1)味觉的相乘作用

一种味感因另一物质的存在而显著增强。如味精与I+G共用能相互增强鲜味,在1%Nacl溶液中加0.02%MSG,另一份加0.02%I+G,两者只有咸味而无鲜味,但两者混合就有强烈的鲜味。

2)味觉的对比作用

一种呈味物质使另一种不同味的物质,味道变得更强。如咸味与甜味(在100ml水中加入15g的糖,再加入17mg的盐,会感到甜味比不加盐时要甜)、咸味与鲜味。

3)味觉的相抵作用

一个味的存在使另一个味明显减弱的现象,也叫消杀作用。如味精掩盖苦味和咸味及酸味、砂糖掩盖咸味、姜葱掩盖腥味、花椒桂肉掩盖异味等。在橘子汁中加少量柠檬酸会感觉甜味减少,再加白糖会感觉酸味减少。

4)味觉的变调作用

两种味感的相互影响会使味感改变,特别是先摄入的味对后摄入的味造成质的变化。如品了浓食盐水后再喝普通水会感到甜,菠萝或草莓能使红茶变得苦涩。

5)味觉的派生现象

两种味的混合,会产生第三种味,如豆腥味与焦苦味结合,能够产生肉鲜味;甜橙与番石榴两种味混合,生产粒粒橙香味。

TOP
3#

3、食品的理化状态对味觉的影响

(1)    粘稠度和细度对味觉的影响

适当的粘度使食品看上去具有一种浓厚感、真实感。粘稠度高的食品可延长食品在口腔内的粘着时间,给较弱的味感更多的感受时间,使滋味感觉时间延长。细腻的食品可美化口感,使得更多的呈味粒子与味蕾接触,味感更加丰富。

(2)    醇厚感对味觉的影响

醇厚感是指味觉丰满、厚重的感觉。良好的粘稠度可以导致或改善食品的醇厚感。醇厚是食品中鲜味成份多,并含有肽类化合物及芳香类物质所形成,使味感均衡协调留下良好的后味。

(3)    香味和色彩对味觉的影响

对食品增香着色后,由于条件反射,食用时能产生愉快的感受。但增香和着色所增之香味颜色应与食品相和谐。

(4)    油脂对味觉的影响

大多数风味物质都可部分溶解于脂肪,由于呈味物质的化学结构不同及脂肪酸碳链长度的差异,使得呈味成份在油态和水态彼此分离。溶于水的味首先释放,并很快消散,后释放出来的是溶于脂肪的味,导致味道连续的感觉。因此低脂肪食物不能具有高脂肪食物浓烈和持续的味觉。同时脂肪本身也提供口感和浓度。(未完)

TOP
4#

好东西,对我是很有用的谢谢。有同感的人顶啊
TOP
5#

希望楼主有让方面的好东西多发点
TOP
6#

好啊,有空一定常来聊聊!!1

TOP
7#

阅!支持一下!
TOP
8#

不错,欢迎你的到来,谢谢支持!
TOP
9#

知识在于共享,支持楼主发贴
TOP
10#

二、调味调香的原理

1、调味调香原理

调味调香的原理就是根据各种成味物质和香味料的特点、各种味觉嗅觉现象,取得口味香气风味平衡,目的在于寻求各种呈味料香味料之间的谐美。只有在掌握通过各种原料和工艺方法配合所产生的香气变化的基本规律,才能正确调配生产出口感丰富的好制品。因此选择食用调味香料通常必须有一定的调味基础知识和常识。

“食无定味,适口者珍”,反映了调味的灵活性,但“五味调和百味香”,确实也是我们调味的一个基本准则,只有掌握了香和味的基本规律,才能把酸甜苦辣咸配合得当,调出可口的美味。

食品的调味调香就是在不掩盖主体口味的前提下将各种呈味香味料按一定比例进行组合,与其他辅料充分混合,使其具有独特的风味。其最高境界就是:使各种香型口味综合再现实际食品的香气口感,使全部香气和口味感综合为一,逼真、圆润、浓郁、醇和。(未完待续)

TOP
11#

好啊!支持一下
TOP
12#

2、调味和调香的原则

(1)    确定一个产品的口味香味时,应明确产品的定位,即消费区域、消费群体、消费习惯。以再现食品的特有风味和消费者熟悉的风味为基本点。

(2)    调味料的香气和滋味要与被调原料本身的特点相匹配,使之能起到强化作用。

(3)    选用香精时,应联系食品加工的工艺参数条件及香精本身的耐热性、挥发性、头香、体香、尾香之间的匹配、连贯。

(4)    在调味时应尽量选择天然调味料,使其具有浓郁、纯正、稳定口感和香气。

(5)    香辛料的添加要适当,应以烘托主体风味为原则,而不是抢占风头。

(6)    适当选择化学调味料,以保证合理的成本。(待续)

TOP
13#

hao   好不错
TOP
14#

太好了不错

TOP
15#

多发一些好东西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