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品尝葡萄酒的学问 [复制链接]

1#
品尝的概念:     所谓品尝,即用人的感觉器官努力去了解、确定某一产品的感官特性及其优缺点,并最后评价其质量。葡萄酒的品尝是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味觉对葡萄酒进行观察、分析、描述、定义、归类及分级等。也就是用眼、舌、口、鼻来研究产品的属性和问题;把感觉到的印象用一些专门术语翻译表达出来,这很不容易;通过记忆比较确定它的来源、产区,包括葡萄品种、产地、类别等;综合说明它的产出年代,级别,质量等。     在众多的饮料当中,葡萄酒的种类特别多,气味和口感变化最大,也最复杂。比如干酒、甜酒、利口酒、起泡酒、白兰地等,品尝这些非常不同的酒,要有起码的知识。 品尝一般分商业品尝和技术品尝两种。商业品尝的目的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确定市场销售价格,扩大产品销路;技术品尝的目的主要是针对产品的某些缺陷,为了改进工艺技术,提高产品质量。     因此,品尝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就如欣赏一幅美丽
的画或听一曲美妙的音乐,如果你没有美术与音乐修养,就不可能评论出它的好坏之处。一种好的葡萄酒,宛如一种艺术品,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要对艺术品进行鉴赏,就需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葡萄酒品尝学就是研究对葡萄酒的艺术欣赏的科学。因为葡萄酒是供人饮用的,是供人陶醉和欣赏,所以葡萄酒的感官品尝,是鉴别葡萄酒质优劣的重要手段。 品尝的基本原理:     品尝是食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引起感觉的过程,是由化学或物理
方面的“刺激” 而来。在酒中有各种各样的物质能刺激人体器官,而且不仅仅是各种物质的单一刺激,而是综合的作用,在综合中的不同点,要求能比较正确的察觉与表达出来。在几秒钟内不但要把这种刺激感觉出来、记忆下来,还要用准确的词语描述出来,这也需要有一定的知识,需要有相当时间来熟悉业务,会用行业术语来表达你的感觉,还要有较长时间的练习。有了一定的基本功,就能自如地品尝了。 品尝前的工作:     在品尝以前,我们需要作很多准备工作,以保证感官分析获得良好的结果。首先,要有好的品尝环境。
包括光线、噪声、空气流动、室温、气味、杯子的形状、酒的温度以及时间、品尝者的健康状态、情绪等,都会对品尝结果有影响。重要的品尝活动,一般在国际标准品酒室内进行。没有标准品酒室时,也要找一个宽畅、明亮、空气流通、无污染、无噪音、温度适中而稳定的房间,桌上铺白色桌布,有漱口的纯净水和无味面包。酒杯用国际标准玻璃杯。室内不许吸烟,评酒者不许用化妆品,单独操作互不干拢。品酒时间一般在上午10:00-12:00午饭前最好,此时感觉最敏感。     其次,品尝的组织者必须根据需要和品尝类型,选择适宜的品尝方法。例如,我们的专业品尝员所参加的品尝,多数是为了确定名次的相互比较品尝。因此,在品尝以前,组织者应将参赛的葡萄酒进行分类,然后按葡萄酒的类别进行比较品尝,以确定出各类型葡萄酒的名次。

品酒室 专业的品酒室应具备的条件: (1)室内要适当宽畅,不可过于狭小,但也不宜过大而显得室内空旷。 (2)室内的墙壁、天花板宜选择能防火防湿的材料,涂以单一的颜色,应是闷光(不抛光)或半泽的白色,包括椅凳的颜色,既有适当的亮度又无强烈的反射(反射率在40-50%为适宜)。避免新涂有味的壁饰。地板应光滑、清洁、耐水。 (3)室内的光线应充足而柔和,不宜让阳光直接射入室内,可安设窗帘以调剂阳光。光源不应太高,灯的高度最好是与评酒员坐下或站立时的视线平行,应有灯罩使光线不直射评酒员的眼部。品酒台(桌)上的照明度均匀一致,用照度计测量时,应有500lux(勒克斯)的照度。 (4)室内应保持空气清新,不允许有任何异味,香气及烟气等。为了使空气流通,可安装换气设备,但在品尝时,室内应为无风状态。 (5)室内的湿度和湿度应保持稳定和均匀。如果有条件,温度应控制在15-20°C,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60%。不适宜的温度与湿度易于使人感到身体和精神不舒适,并对味觉有明显影响。 (6)品酒时应选择在环境宁静的地方,或有防音装置,噪音应限制在40dB(分贝)以下。因为噪音除妨碍听觉外,对味觉也有影响,还使人注意力分散,工作能力下降和易于疲劳。

葡萄酒杯 上好的葡萄酒杯一般应是:设计简单、无装饰、高脚、薄壁、透明而无瑕疵。

由于酒杯的式样很多而又大小不同,所以专家们合力设计了一支标准品酒杯,称为 INAO 或 ISO(Institut National des Apellations d'Origine or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sation),杯脚高5-6cm,酒杯容量在215ml左右。酒杯口小腹大,状如郁金香(图示),杯身容量大则葡萄酒可以自由呼吸,杯口略收窄则酒液晃动时不会溅出来且使酒香能聚集杯口,以便鉴赏酒香。   高脚的理由:持杯时,可以用姆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杯茎,手不会碰到杯身,避免手的温度影响葡萄酒的最佳饮用温度。
酒杯必须清洁,无任何污物及水痕。 酒杯的清洗很重要,最好用热水浸泡。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在纯棉布上沥干。勿将杯子倒扣在纸上,因为纸浆的气味对品尝有一定的影响,使用前用干净的细丝绸擦净酒杯。 应该说不同形状的玻璃杯对不同葡萄酒有不同效果: 红酒杯(图1):杯身和杯腹呈郁金香花状,与白酒杯比较,杯脚略短,
杯身较大。 白酒杯(图2):杯口直径比红酒杯略大,杯脚较长,而杯口至杯腹较红酒杯短。 香槟杯(图3):杯身修长,因为香槟有汽泡,在杯底缓缓上升,不会那么快挥发掉,你便可以慢慢欣赏。 甜酒杯(图4):一般较细和矮小。

品酒温度     品酒也必须注重酒本身最适饮用的温度,酒的温度可是会影响酒的品质。不同种类的葡萄酒有最能表现其质量的温度。出于品尝员是带着挑剔的眼光进行品尝的。所以,并不一定在能减轻葡萄酒缺陷和提高其质量的最佳条件下进行品尝。所以,实际上多数专业品尝都是在酒温为15-20℃的条件下进行的。葡萄酒的最佳品定温度范围应是:     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的温度范围是12-14℃,约放置冰箱(不是冷冻室)1小时后的效果;     红葡萄酒的温度在16-18℃,约1小时冰箱时间;     起泡葡萄酒的温度在8-10℃;     利口酒和甜酒的温度在8-10℃。     品白酒时,加上冰筒效果会更好;而红酒因为有回温的顾虑,

建议直接以室温品酒为佳。品香槟时,冰筒加冰块不可少。

    葡萄酒的最佳品尝温度和最佳饮用温度不一定完全一样,但葡萄酒若控制在适当的温度饮用,其风味的表现会更加显著。     一般来说,年份近的、清淡的白酒饮用温度要比浓郁的白酒更低。甜白酒应冰到6℃左右,清淡的白酒可冰到6-10℃,而酒精度、酸度及品质较高的年份近的白酒,其适饮温度约在10-12℃;淡雅的红酒约在12℃左右饮用最佳,酒精度稍高的约在14-16℃,口感浓郁丰厚的约在18℃左右,但最高不要超过20℃。因为温度太高会让酒快速氧化而挥发,使酒精味太浓,气味变浊;而太冰又会使酒香味冻凝而不易散发,易出现酸味。起泡酒的饮用温度也应在4-6℃左右最佳。

开瓶心得

优美的开瓶动作是一种艺术。在国外,酒侍开葡萄酒是一种专业的表演,他的专业演出及服务,可以决定他的收入。掌握了这门小技术,在家里宴客时,也可以好好的露一手。 优质高档葡萄酒,一般都采用软木塞作瓶塞。在瓶塞外部套有热收缩性胶帽。下面介绍应如何拿掉瓶塞并注意什么: (1)先将酒瓶擦拭干净,若在家宴客,将酒标朝着客人,以便展示一下您的佳酿。 (2)用开瓶器上的小刀沿着瓶口处下陷处将胶帽的顶盖划开除去,用干净细丝棉布将瓶口和木塞顶部擦拭干净。注意,最好不要转动酒瓶,因为可能会将沉淀在酒瓶里的杂质“惊醒”。也有些即饮型的餐酒,通常会有一条“开封带”,只需用手拉开即可将瓶封完美的除掉。 (3)将开瓶器的螺旋体插入软木塞中心点,缓缓地转入,

如用双杆拔塞器(也称蝴蝶形拔塞器),当螺旋体渐渐进入软木塞时,两边的把手会渐渐升起,当把手到达顶端时,轻轻的将它扳下,即可把软木塞拔出(但若软木塞太长,就不容易一次顺利拔出)。如果用最普遍的酒侍拔塞器,建议不要将螺丝一次全钻进去,因为不知道木塞的长短,过深会将木塞穿透,使木塞屑进入葡萄酒中,如果过浅,启塞时可能将木塞拉断。应留出一环,然后将把手扳下,把另一端的爪子扣住瓶口,一手握住瓶颈,另一只手缓慢的提起把手,若发现软木塞太长,无法顺利拔出,停下来将预先留下的一环钻体在钻入,重新上提拔手,感觉快拔出时停住,用手握住木塞轻轻晃动或转动,适力拔出软木塞。 开瓶时,如软木塞断裂,请用“两夹型开瓶器”把瓶塞夹出来。 (4)拔出木塞后,再用干净细丝棉布把瓶口擦拭干净,就可以倒酒品尝了。

如何打开香槟酒(起泡酒):    

将香槟瓶摇晃,泡沬喷洒而出的开法,是庆功宴中的戏剧效果,既浪费又不专业。正式的开法如下: (1)手旁准备一只酒杯,以防打开瓶塞时因操作失误而有大量的香槟溢出。建议将酒充分地冰镇,移动时动作小一点,尽量不要摇晃。(在20℃时一般的起泡酒瓶内气体约有3MPa的压力,而香槟酒至少有6MPa的压力,但冰到6-9℃时,瓶内气体的压力也减小到一个大气压。) (2)撕开锡箔封套。起泡酒的瓶封很容易撕开,不必用什么工具。 (3)冰过的香槟酒要放在桌面或其他平整的物面上,一只手握住瓶塞,拇指紧紧的按在软木塞的顶端,其余手指握紧瓶颈;另一只手转开软木塞上固定用的铁丝网。 (4)一只手仍紧握住瓶塞以防它突然冲出,另一只手慢慢旋转瓶身。当瓶塞已松动时,请务必将酒瓶倾斜一个角度,将瓶身略为向外倾斜,但不可对着人。手掌像刹车那样控制住瓶塞,让软木塞缓缓地推出,只到听到“砰”的一声开瓶声。注意控制软木塞拔出/弹出的声响,愈安静愈好。     由于瓶内气体的压力比瓶外大,有时软木塞会弹出,故永远要把手放在软木塞上,成功地完成上述步骤。

如何倒酒     往玻璃杯里倒酒(白酒或红酒)时,不要太多,大概够尝一口就行了,

约为酒杯容积的1/3,最多不能超过2/5,即在标准品尝杯中倒入70-80ml。这样,在摇动酒杯时葡萄酒可以回荡而不会溅出来,而且可在酒杯的空余部分充满葡萄酒的香气物质,以便探鼻子到杯中分析鉴赏其香气,从而能全面欣赏该酒的特性。     香槟酒(起泡酒)应分次倒,第一次倒入酒杯后,气泡会迅速的冒起,小心不要溢出杯口,待气泡消退后再倒第二次,最多八分满即可。
    对于一些在瓶内陈酿时间较长的葡萄酒,可能会形成少量质轻的沉淀。在这种情况下 ,应将酒瓶直立静置,使沉淀物下沉到瓶的底部后再倒酒,倒酒时应尽量避免晃动;或者小心的把酒从原载瓶中倒入另一个换酒瓶中,留除沉淀,可避免沉淀物倒入酒杯中。

分享 转发
TOP
2#

餐厅或宴请礼仪倒酒 (1)将葡萄酒的标签朝上置于白口布上裹着酒瓶(因某些要保持较低温度的酒避免手温使酒升温)。双手优雅的持酒至客人桌边,让顾客确认其所点的酒,酒的标签朝上成45度,以便顾客检视酒名、年份及酒厂是否无误。 (2)适当的介绍此酒的来源及特色,增加此酒的价值感。

(3)为客人开瓶透气(礼貌的向顾客示意)。 (4)依专业、熟练的方式开启酒瓶(动手及开瓶器尽量勿摇动酒瓶,姿势要保持优雅勿摇晃)。 (5)将软木塞置点酒者汤匙右方5cm处平放,让其检查瓶塞是否湿润。 (6)以干净白口布由内往外拭去瓶口处软木塞屑及杂质。 (7)以优雅的姿势为顾客倒酒。 ⊕ 酒的标签朝上; ⊕ 为保有酒香,酒瓶口距离酒杯约5cm高处; ⊕ 先倒入少许(约1/4杯),让主人(或点酒者)先行试酒; ⊕ 确定酒质后,倒入量一般白葡萄酒是2/3,红葡萄酒是1/3(每位顾客的量要平均); ⊕ 照逆时针方向依序倒给年长的长辈或女客,再顺序倒给男客,最后才倒给主人。 ⊕ 每次倒完时,要略旋转酒瓶,以免滴到桌面,并以白口布擦拭酒瓶口。 (8)将酒瓶置于桌卡前方,酒的标签朝顾客。 (9)请客人慢慢品尝。     若在家中斟酒,就没什么标准技巧,只要能把酒倒入酒杯就行。酒瓶怎么舒适怎么拿。如果觉得握着酒瓶底部不安全,就尽管往上握,只是不要让手指碰到瓶口。对准酒杯中心慢慢倒,只倒入酒杯的1/3或半杯,这点很重要,因为葡萄酒不可以斟满。 若在家同客人一起赏酒,拿出酒后先将酒瓶擦拭干净,将酒的标签朝着客人,向客人展示一下你准备的佳酿,一瓶好酒足以增加主人的颜面,并可促进情谊。先倒一些(约30ml)自行试酒,再倒一些给客人,等客人(或自己)确定了酒质后,再正式倒酒。

品尝葡萄酒      

葡萄酒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赏心悦目的美酒。要懂得去品尝和鉴赏,而不是将酒倒进嘴里然后喝下就行。在西方,品酒被视为一种高雅而细致的情趣,鉴赏葡萄酒更是有钱阶层的风雅之举。品酒比较具有挑战性。要有敏锐的感觉和灵性,再付出相应的耐心和时间,便可领略其中的玄妙悠然。品酒在葡萄酒的相关行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只由经常性的品酒才能协助建立对酒特质记忆的数据库,作为日后选酒判断的依据。品尝葡萄酒基本分为三大步骤:观色、闻香、尝味。 (1)观色:     在观察一杯酒时,光线很重要。在自然光或白炽灯光下可以看到葡萄酒的本色。柔和的灯光会更增添情趣,特别是当你一边享用着罗曼蒂克式的晚餐一边饮着葡萄酒时,就更是如此了。在酒器背后衬白纸或白色餐巾有助于观察葡萄酒的色泽。     查看葡萄酒关键要看清晰度和色泽。一杯不清澈的酒是一种警告,提示该酒生物性能不稳定或者受到了细菌或化学物质的污染,从而可以判断它的澄清工序和过滤工序是否完好,保藏条件是否卫生,是否变质。酒的颜色应该明亮,如缺乏亮度是象征其味道也可能呈现单调,因酒的亮度是由其酸和品质所构成。一瓶正常的酒是明亮的,一瓶好酒其亮度更是明显而具有宝石般灿烂的光泽。白酒的颜色从年轻时的水白色或浅黄带绿边到成熟后的禾杆黄、深金黄色。红酒会因酒的陈年而颜色淡退,从紫红变为深红、宝石红、桃红、橙红,其颜色转变速度视其品种而定。     摇动手中的酒杯,让葡萄酒在杯中旋动起来,你会发现酒液像瀑布一样
从杯壁上滑动下来,静止后就可观察到在酒杯内壁上形成的无色酒柱(如图),这被称作“挂杯现象”,是酒体完满或酒精度高的标志。产生挂杯现象是由于葡萄酒中的不同液体的挥发性不一样。有时,葡萄酒中的甘油、还原糖等也会导致挂杯现象的产生。出现挂杯现象预示着酒的质量不错。但也并不是绝对的,需要整体来鉴别。     但对起泡葡萄酒进行外观分析时,就必须观察其气泡状况,包括气泡的大小、数量和更新速度等。最陈的香槟的泡沫最少。 (2)闻香:     用看可以对酒的品质做初步判断,但这还不够,接下来应该是用嗅觉来闻。摇晃杯中酒,使氧气与葡萄酒充分融合,最大程度地释放出葡萄酒的独特香气。接着把鼻子探入杯中,短促地轻闻几下,不是长长的深吸,因为嗅觉容易疲倦,尤其是当你要评试几种较浅嫩的红酒时。葡萄酒是惟一具有层次丰富的酒香、香气和味道的天然饮料。你可以把葡萄酒称作感觉上的交响乐,它的气味和香气几乎无穷无尽,有丰富的酒香和葡萄果香,又像宝石一样,具有多刻面的特性……,你可以极尽自己的想象来描绘它。但酒闻起来有哪种形态的nose?“nose”一般是来形容综合气味的“酒香”,这是品酒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精确地指出酒的nose,其意义就是让你辨识出酒的某些特性。酒香中包括常提到的果香、芳香和醇香。“果香”(fruit)即葡萄本身散发出的香味;“芳香”(aroma)是指没有经年发酵的新酿葡萄酒的气味;用“醇香”(bouquet)一词来描绘层次更加丰富的陈年葡萄酒的气味。    说起“芳香”时,不妨只想象一下咖啡。与“芳香”形成鲜明对比的“醇香”却是一种复合型香气,由酒中各成分微妙的相互作用而产生。     闻香时,专业人士一般喜欢分两三次来进行香气分析。第一次先闻静止状态的酒,应该是闻到的气味很淡,因为只闻到了扩散性最强的那一部分香气。因此,第一次闻香的结果不能作为评价葡萄酒香气的主要依据。然后晃动酒杯,促使酒与空气中的氧接触,让酒的香味物质释放出来,再进行第二次闻香。这次闻到的香味应该是比较丰富、浓郁、复杂。     如果说第二次闻香所闻到的是使人舒适的香气的话,第三次闻香则主要用于鉴别香气中的缺陷。这次闻香前,先使劲摇动酒杯,使葡萄酒剧烈转动。这样可加强葡萄酒中使人不愉快的气味,如醋酸乙酯、氧化、霉味、苯乙烯、硫化氢等气味的释放。     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应记录所感觉到的气味的种类、持续性和浓度,并通过酒香来鉴别酒的结构和协调程度,即酒的味道、酒精以及酸度之间的关系。     一般葡萄酒的香气可描述为“不存在”、“微弱”、“适中”或“浓烈”。新酿白葡萄酒如果酸度高,往往很“爽口”,而同样酸度的红葡萄酒却让人感到“不舒服”,甚至使你认为这酒“出了毛病”。有些葡萄酒味道平淡,可以把它们描述为“不含蓄”或者“层次单调”;有些可感受到一系列味道,并且回味细腻绵长,我们就说“该酒层次丰富”;酒中各种成分协调一致,我们就说“其酒体和谐”。     专家们嗅闻葡萄酒时对酒的描述常用到的词语是:最好的酒为“和谐”、“出色”、“完美”;较好的酒为“好”、“正常”、“一般”;而不合格的酒为“糟糕”、“发酸”、“劲儿太大”、“不协调”等。 (3)尝味:    嗅闻过了葡萄酒并准备好各种形容词,就应该尝上一口了。大大的啜上一口葡萄酒(啜入口中的酒不可以满满一口,但至少要有可以留在口中漱口的量),含在口中不要急着马上吞下去,用舌头在口腔里快速搅动,让整个口腔的上、下颚充分与酒液接触,去体味其口感或酒体。或头往下倾一些,嘴张开成小“O”状(此时口中的酒好像要流出来),然后用嘴吸气,像是把酒吸回去一样,由此产生的“呼噜噜”的声音正表明你是经验丰富的葡萄酒品尝家。在正式场合下我不建议这么做,但这并不是什么不良之举,也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如此,酒在口腔中升温,酒香通过鼻腔达到嗅球,可以让你全方位地感受其丰富的味道:    甜味(不甜的称为“干”):大部分红葡萄酒和某些白葡萄酒属于干性。提前终止发醇的酒会留下一些天然糖分。舌尖若明显感触到糖分,便属于微甜至十分甜的葡萄酒。 酸味:可于舌头两侧和颚部位感觉到。白葡萄酒呈现出酸度非常普遍。     苦涩味:葡萄的皮和籽皆含有丹宁(Tannin)。丹宁是一种可在茶、菠菜等植物中的带苦涩味的化合物。红葡萄酒丹宁含量最高,白葡萄酒最低。   酒精:酒液流进喉咙时,会弥漫一股暖气。酒精越多,温暧感越强。    比较起来,味觉好像比嗅觉来的简单,因我们都很容易分辨出甜、酸、苦。除了这基本味觉外,我们在品尝葡萄酒时,亦要同时注意其在口中的触感,如单宁之涩感(Astringency)、质感(Body)和其结构感(Texture)。所谓涩感是指像饮用浓茶般在口中的浓苦味。质感;又称酒体,是由葡萄酒中的酒精、甘油以及葡萄榨汁的含量所决定,则可比喻饮用脱脂牛奶、全脂牛奶或鲜奶油时不同的浓度口感。结构感则可指饮用时口中的质地,是否纤细柔滑。浅酒龄的葡萄酒,我们着重其果香,陈年老酒则欣赏其在陈年中进化出来的不同芳香和味道。结构感的不同则描述为其“生硬”、“味涩”、“粗糙”、“柔和”、“可口”、“圆润”或者“滑腻”。    品尝葡萄酒酒需要用心去描述,呷了一口葡萄酒之后,酒香还会由口腔往鼻腔推,在鼻腔产生香味感觉,然后酒顺着喉咙吞下,通常会感受到一种绵长的回味,被称作“余味”(finish)。特别是一些成熟的好酒所留下来的浓郁饱满、复杂多变的余味,会带给你无限的满足感。“余味”常被描述为“长久”、“绵长”、“短暂”或者“不存在”。与此表示时间的形容词相伴的是“浓郁”、“发酸”、“辛辣”或“平淡”。     职业试酒师品评葡萄酒时,往往咽下少量葡萄酒,将其余部分吐出。然后,用舌头添牙齿和口腔内表面,以鉴别余味。一般用时间(以秒为单位)来计算余味持续的长短。在结束第一个酒样后,应停留一段时间。只有当这个酒样引起的所有感觉消失后,再品尝下一个酒样。     你可以凭余味来判断葡萄酒是否过了陈酿时间。也许回味起来有枯叶的味道,或缺乏酒香,我们就说这酒“跑味”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