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位一体  整体推进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 马爱国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满足数量需求,解决温饱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成为一项全局性的战略任务。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对于满足城乡居民对安全优质农产品快速增长的需求,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农业部把做好新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具体行动,做出战略部署,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经过不懈地努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以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为切入点,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民展,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高。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的现状   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是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项工作经国务院批准,于2001年4月正式启动。主要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体系,对农产品实行 从产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加工储运到市场准入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保障消费安全,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中等水平。目前,农业部已创建了100个无公害蔬菜、果品和茶叶生产基地,100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农场和26个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各地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达到4100多个,产品超过3200个。全国统一开展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生产单位有178家,产品260个,产量达到268.4万吨,生产面积超过160万亩。其中:种植业产品155个,产量232.9万吨;畜牧业产品15个,产量18.9万吨;渔业产品90个,产量16.6万吨。   绿色食品于1990年起步,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快速成长的新兴产业,截止今年上半年,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已达1929家,产品总数3427个;实物总量超过2500万吨,主要产品产量:大米176万吨,占全国大米总产量的1.42%,面粉39.8万吨,占全国的0.61%,食用植物油11.9万吨,占0.86%,水果75.1万吨,占1.1%,茶叶4.3万吨,占6.6%,液体乳及乳制品74万吨占35.7%;绿色食品产品年销售额超过600亿元,出口额8.4亿美元,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4.7%,出口率11.6%;环境监测的农田、草场、水域面积超过6670万亩。近几年来,绿色食品一直保持了加快发展的态势,产品年均以25%以上的速度增长,产业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产品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绿色食品企业已有587家,占绿色食品企业总数的30.4%,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120家,约占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72家的1/3。部分绿色食品产品已形成集中优势产区。   有机食品发展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较快。农业部组织开展的有机食品认证于今年4月启动,目前已有27家企业的52个产品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产量达到6.6万吨,销售额超过4亿元,出口额3000多万美元,出口率达到60%,生产基地面积超过6万亩。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模式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发展机制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都属于安全农产品的范畴。为了兼顾农产品供给的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同时满足国内外不同消费类型的市场需求,我们确立了“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并根据各类产品的不同特点和发展目标,采取不同的发展机制。无公害农产品保障大众消费者最基本的市场准入条件,也是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主攻方向和迫切任务,因此,实行政府推动的做法。绿色食品质量安全标准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满足消费者食品质量安全更高层次需求,既是一项增进消费者身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的事业,又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因而采取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的发展机制。有机食品在国外大多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根据我国国情,我们也借鉴并采取了这一国际通行做法。   (二)运行方式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运作方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技术路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遵循“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技术路线,重点监控四个环节:(1)产地环境的监控。由环境监测机构依据环境质量标准对产品及原料的产地环境实施监测和作出评价;(2)生产过程的管理。要求农户和企业按照生产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组织生产;(3)产品质量的检测。由委托的定点检测机构依据产品质量标准对产品实施检测;(4)包装标识的规范。要求产品包装标识符合相关设计规范。有机食品强调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投入品。   二是认证管理。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实行“两端监测、过程控制、质量认证、标识管理”的基本制度。无公害农产品采取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相结合的认证管理模式;绿色食品推行“以技术标准为基础、质量认证为形式、商标管理为手段”的认证管理模式,采取质量认证制度与商标合用许可制度相结合;有机食品遵循国际惯例,按照国际有机食品标准和通行的认证准则运作。   (三)管理体系   为了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农业部先后分别组建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认证工作,下设种植业产品、畜牧业产品和渔业产品三个认证分中心,各省市农业主管部门也相继成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承办机构,负责产地认定和组织产品认证申报工作,产品检测工作由受委托的60家定点检测机构承担。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负责绿色食品认证和标志商标管理工作,现已委托了42个地方绿色食品管理机构、50家环境监测机构和15家产品质量检测机构。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负责有机食品认证工作,依托绿色食品工作系统在全国设立了36家有机食品认证分中心。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提供了很必要的组织保障。   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快发展的基本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全面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提出迫切要求,也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今后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城乡居民食品质量安全需求快速增长的重要时期,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将有一个更大的提高,更加注重食品的质量安全,从而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有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二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逐步建立健全,广大生产者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会不断增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有一个更加广泛、更加坚实的社会基础。三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绿色食品在质量标准和品牌上已具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打破“绿色壁垒”的比较优势,具备了扩大出口的技术条件,将成为带动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导力量。近几年来,国际有机食品市场需求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我国有机食品在生产方式、生产规程和认证管理模式上完全与国际接轨,并且有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有条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将开辟出一个发展农产品出口的新领域。   为了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形势和任务,根据“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我们明确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的基本思路。   无公害农产品要尽快纳入规范、有序、高效的发展轨道,坚持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认证、统一标志、统一监督、统一管理”五个“统一”的要求,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格局,加快产品认证步伐,为如期完成“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发挥重要的作用。   绿色食品将通过加快产品开发和市场培育,进一步增强制度优势、品牌优势、产品优势,完善产业体系建设,推进“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一体化发展,加快国际化发展进程,打造我国精品农业形象的国家品牌,全面实现持续、健康地加快发展。   有机食品发展将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产品认证和基地建设,力争在“十五”期末,形成以国际市场为主要目标的外向型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