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6国内冷饮行业市场分析及07形势预测    

2006年是中国冷饮涅槃重生的一年,受经济全球化的深刻影响而大浪淘沙的整合年。主要表现在大企业拉动规模引擎,依托行业纵向资源链条频频发力,以图霸业;中型企业苦练内功、压缩成本,探讨新锐管理和营销模式,力图扬长避短以壮大发展跻身行业第一阵营,发展势头不好、战略失误的中型企业以及大多数中小企业则在行业成本、利润、规模、竞争等门槛加大的情况下被清洗出局,东山再起变得遥不可及。
    

    根据中国冷饮行业协会总结的资料显示,2006年全国冷饮的产销量已经超过22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5%;实现销售额270亿元左右,预计2007年产销量能突破250万吨,实现销售额300亿元以上。中国古代帝王的享乐降温产品和法国宫廷的奢侈美食逐渐演变了今日寻常百姓的生活用品,回首不远的2004年中国冷饮的年销量还不足百吨,看来中国的冷饮行业真是因飞速发展而日新月异。

    一、06年行业总体特征和现状

    1.发展速度加快,行业规模总量加大。

    冰淇淋以其美观、冰凉、快乐与甜蜜的感受,自十九世纪问世以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相比差距还比较悬殊。目前世界第一大冰淇淋消费国美国人均消费冰淇淋是23kg,澳大利亚为17kg,瑞典为16kg,日本为11kg,荷兰18kg,而中国人均消费量经过几年的发展总算达到了人均1.7kg,但与世界人均相比还判若云泥。所以说冰淇淋市场尽管从90年代以来,每年以约10%的速度在递增,中国冷饮产量增加了12倍,但市场潜力依然巨大。中国潜力巨大的冰淇淋市场吸引了巨大资本的追捧和关注,这一切都为中国冰淇淋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据上海商情信息中心的一项市场调查显示,上海、北京、广州三个特大城市的销售量占了全国冷饮市场的25%,东北市场销量占国内市场总额的13%。以上海为例,2004年冷饮市场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0亿元,2006年更是突破13亿元大关。预计2010年中国冷饮市场规模将达到280万吨,届时人均消费量可达2.1公斤/年;2015年产销量将达到320万吨,人均消费量可达2.4公斤/年。可见中国的冷饮市场潜力之巨大。

    2.优胜劣汰出现质变,行业垄断势头增加。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冷饮市场还处在一个品牌极为分散的状态。无论对于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冷饮都只是季节性产品。对于很多食品厂来说,生产冷饮只是一年中一个阶段性的安排,对于诸多个体户来说,则是“忙三月,吃一年”。在这种情况下,冷饮行业根本谈不上全国性的市场体系,质量监管体系也存在诸多空白,诚如很多专家所言,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冷饮业也不可避免地处于“低、小、散、乱、差”的局面。但是随着伊利、蒙牛等国内品牌在冰淇淋领域异军突起,雀巢、和路雪、哈根达斯等国外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一场残酷的冷饮业洗牌开始了。历史上全国一度有1000多个冷饮品牌(相信如果加上无品牌的小厂和个体作坊,生产者远不止千家),但是现在80%已经失去竞争能力甚至干脆消亡。

    中国冷饮市场的品牌市场占有率在2006年显现了强者恒强、弱者出局的重大雪崩局面,改变了以往长久洗牌的僵持阶段。具体表现为大企业无论从规模、效益乃至到管理上日渐优势,而区域中小企业受资金、观念等囿制,窘态毕现。前几年都过得不错的一些小企业,在经过2005年举步维艰后大部分小厂出现关停并转的局面,已属被淘汰出局,而一些外资企业和国内巨头利用资金、技术、原料、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取得不菲的战绩。十年间,国内冷饮也从零散经营的3000多个小品牌的纷争变为十余家冷饮巨头间的实力抗衡。

    蒙牛、伊利、和路雪、雀巢组成第一集团军,其中伊利、蒙牛2006年的销售额都在20亿元以上,占中国冷饮市场的25%左右;而光明则沦为和祐康、五丰、宏宝莱、天冰、德氏等齐头并进的第二阵营,第三阵营乏善可陈,但两极分化之余也看出些许端倪,以辽宁天淇、吉林红旗以及山东鹏程、美伦为代表的中小企业正利用有效的成本控制、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品牌产品力提升等方式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扩展之势表明第二阵营可能会有新成员也将有落伍者;而昔日辉煌的大桥道、多朋、鹏宇等企业几度沉沦仍然未见曙光,前途堪忧。

    

    3.原料成本成了中小企业逾越不了梦魇,资源整合、有效管理和品牌之道是企业生存的金子法则。

    奶、糖、巧克力、棕榈油是冰淇淋最主要的四种原料,从2003年以来其价格一直呈快速攀升状态,如果没有附加值品牌根基和对原料价格的整体把握、资源整合或者是资本市场的期货均衡,那么单靠一味压缩产品成本和管理费用是难以为继的。无论是国产工业粉还是进口粉近年来价格一直攀升,涨幅高达20%,巧克力原料也是行情看涨,国产中档巧克力也逐渐突破吨万元大关,进口巧克力和以吉百利为代表的高档巧克力涨幅更是高达22%。我们再来看看主料糖价:因为2006年中国糖市场供不应求产生300多万吨缺口,导致冰淇淋行业最敏感的原料糖的价格一路飙升,今年3月白砂糖出厂价一度高达5500元/吨(2003年初糖价为每吨2600元),这让以白糖为主料的冰品行业痛苦不堪,虽然国家十多次拍卖国储糖平抑糖价,但暂时的波澜根本无法控制有些失控的糖价。我们再来看看棕榈油的价格。2006年棕榈油主产地印尼价格达到了6年来新高,并带动世界棕榈油市场不断刷新历史价位。11月20日,棕榈油价格大幅上涨,24度棕榈油报价在5500元/吨,较上周末上涨250元/吨,同时受国内豆油价格强劲上涨对棕榈油行情的带动(目前一级豆油报价已涨至8000元/吨),棕榈油有进一步提价的可能。

    原料的大幅度涨价,使得中小企业顿时面临生存危机。管理手段原始、资金短缺没有规模采购便利、投资单一缺少战略回旋余地再加上没有附加值很高的品牌为依托,导致以生产低档产品的小企业面临严重危机,极个别转型成功暂时渡过危机,但大部分小企业还是不幸折戟消失。这是2005国家政策的提升和QS质量体系的强制推行后冷饮行业的又一个优胜劣汰的寒冬。

    4.中国的冰淇淋消费已经从防暑降温转向不分季节的休闲享受步伐加快,冰淇淋正逐渐具备休闲食品功能。 ----


    根据中国冷饮行业协会总结的资料显示,2006年全国冷饮的产销量已经超过22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5%;实现销售额270亿元左右,预计2007年产销量能突破250万吨,实现销售额300亿元以上。中国古代帝王的享乐降温产品和法国宫廷的奢侈美食逐渐演变了今日寻常百姓的生活用品,回首不远的2004年中国冷饮的年销量还不足百吨,看来中国的冷饮行业真是因飞速发展而日新月异。

    一、06年行业总体特征和现状

    1.发展速度加快,行业规模总量加大。

    冰淇淋以其美观、冰凉、快乐与甜蜜的感受,自十九世纪问世以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相比差距还比较悬殊。目前世界第一大冰淇淋消费国美国人均消费冰淇淋是23kg,澳大利亚为17kg,瑞典为16kg,日本为11kg,荷兰18kg,而中国人均消费量经过几年的发展总算达到了人均1.7kg,但与世界人均相比还判若云泥。所以说冰淇淋市场尽管从90年代以来,每年以约10%的速度在递增,中国冷饮产量增加了12倍,但市场潜力依然巨大。中国潜力巨大的冰淇淋市场吸引了巨大资本的追捧和关注,这一切都为中国冰淇淋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据上海商情信息中心的一项市场调查显示,上海、北京、广州三个特大城市的销售量占了全国冷饮市场的25%,东北市场销量占国内市场总额的13%。以上海为例,2004年冷饮市场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0亿元,2006年更是突破13亿元大关。预计2010年中国冷饮市场规模将达到280万吨,届时人均消费量可达2.1公斤/年;2015年产销量将达到320万吨,人均消费量可达2.4公斤/年。可见中国的冷饮市场潜力之巨大。

    2.优胜劣汰出现质变,行业垄断势头增加。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冷饮市场还处在一个品牌极为分散的状态。无论对于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冷饮都只是季节性产品。对于很多食品厂来说,生产冷饮只是一年中一个阶段性的安排,对于诸多个体户来说,则是“忙三月,吃一年”。在这种情况下,冷饮行业根本谈不上全国性的市场体系,质量监管体系也存在诸多空白,诚如很多专家所言,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冷饮业也不可避免地处于“低、小、散、乱、差”的局面。但是随着伊利、蒙牛等国内品牌在冰淇淋领域异军突起,雀巢、和路雪、哈根达斯等国外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一场残酷的冷饮业洗牌开始了。历史上全国一度有1000多个冷饮品牌(相信如果加上无品牌的小厂和个体作坊,生产者远不止千家),但是现在80%已经失去竞争能力甚至干脆消亡。

    中国冷饮市场的品牌市场占有率在2006年显现了强者恒强、弱者出局的重大雪崩局面,改变了以往长久洗牌的僵持阶段。具体表现为大企业无论从规模、效益乃至到管理上日渐优势,而区域中小企业受资金、观念等囿制,窘态毕现。前几年都过得不错的一些小企业,在经过2005年举步维艰后大部分小厂出现关停并转的局面,已属被淘汰出局,而一些外资企业和国内巨头利用资金、技术、原料、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取得不菲的战绩。十年间,国内冷饮也从零散经营的3000多个小品牌的纷争变为十余家冷饮巨头间的实力抗衡。

    蒙牛、伊利、和路雪、雀巢组成第一集团军,其中伊利、蒙牛2006年的销售额都在20亿元以上,占中国冷饮市场的25%左右;而光明则沦为和祐康、五丰、宏宝莱、天冰、德氏等齐头并进的第二阵营,第三阵营乏善可陈,但两极分化之余也看出些许端倪,以辽宁天淇、吉林红旗以及山东鹏程、美伦为代表的中小企业正利用有效的成本控制、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品牌产品力提升等方式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扩展之势表明第二阵营可能会有新成员也将有落伍者;而昔日辉煌的大桥道、多朋、鹏宇等企业几度沉沦仍然未见曙光,前途堪忧。

    

    3.原料成本成了中小企业逾越不了梦魇,资源整合、有效管理和品牌之道是企业生存的金子法则。

    奶、糖、巧克力、棕榈油是冰淇淋最主要的四种原料,从2003年以来其价格一直呈快速攀升状态,如果没有附加值品牌根基和对原料价格的整体把握、资源整合或者是资本市场的期货均衡,那么单靠一味压缩产品成本和管理费用是难以为继的。无论是国产工业粉还是进口粉近年来价格一直攀升,涨幅高达20%,巧克力原料也是行情看涨,国产中档巧克力也逐渐突破吨万元大关,进口巧克力和以吉百利为代表的高档巧克力涨幅更是高达22%。我们再来看看主料糖价:因为2006年中国糖市场供不应求产生300多万吨缺口,导致冰淇淋行业最敏感的原料糖的价格一路飙升,今年3月白砂糖出厂价一度高达5500元/吨(2003年初糖价为每吨2600元),这让以白糖为主料的冰品行业痛苦不堪,虽然国家十多次拍卖国储糖平抑糖价,但暂时的波澜根本无法控制有些失控的糖价。我们再来看看棕榈油的价格。2006年棕榈油主产地印尼价格达到了6年来新高,并带动世界棕榈油市场不断刷新历史价位。11月20日,棕榈油价格大幅上涨,24度棕榈油报价在5500元/吨,较上周末上涨250元/吨,同时受国内豆油价格强劲上涨对棕榈油行情的带动(目前一级豆油报价已涨至8000元/吨),棕榈油有进一步提价的可能。

    原料的大幅度涨价,使得中小企业顿时面临生存危机。管理手段原始、资金短缺没有规模采购便利、投资单一缺少战略回旋余地再加上没有附加值很高的品牌为依托,导致以生产低档产品的小企业面临严重危机,极个别转型成功暂时渡过危机,但大部分小企业还是不幸折戟消失。这是2005国家政策的提升和QS质量体系的强制推行后冷饮行业的又一个优胜劣汰的寒冬。

    4.中国的冰淇淋消费已经从防暑降温转向不分季节的休闲享受步伐加快,冰淇淋正逐渐具备休闲食品功能。 ----


    根据中国冷饮行业协会总结的资料显示,2006年全国冷饮的产销量已经超过22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5%;实现销售额270亿元左右,预计2007年产销量能突破250万吨,实现销售额300亿元以上。中国古代帝王的享乐降温产品和法国宫廷的奢侈美食逐渐演变了今日寻常百姓的生活用品,回首不远的2004年中国冷饮的年销量还不足百吨,看来中国的冷饮行业真是因飞速发展而日新月异。

    一、06年行业总体特征和现状

    1.发展速度加快,行业规模总量加大。

    冰淇淋以其美观、冰凉、快乐与甜蜜的感受,自十九世纪问世以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相比差距还比较悬殊。目前世界第一大冰淇淋消费国美国人均消费冰淇淋是23kg,澳大利亚为17kg,瑞典为16kg,日本为11kg,荷兰18kg,而中国人均消费量经过几年的发展总算达到了人均1.7kg,但与世界人均相比还判若云泥。所以说冰淇淋市场尽管从90年代以来,每年以约10%的速度在递增,中国冷饮产量增加了12倍,但市场潜力依然巨大。中国潜力巨大的冰淇淋市场吸引了巨大资本的追捧和关注,这一切都为中国冰淇淋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据上海商情信息中心的一项市场调查显示,上海、北京、广州三个特大城市的销售量占了全国冷饮市场的25%,东北市场销量占国内市场总额的13%。以上海为例,2004年冷饮市场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0亿元,2006年更是突破13亿元大关。预计2010年中国冷饮市场规模将达到280万吨,届时人均消费量可达2.1公斤/年;2015年产销量将达到320万吨,人均消费量可达2.4公斤/年。可见中国的冷饮市场潜力之巨大。

    2.优胜劣汰出现质变,行业垄断势头增加。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冷饮市场还处在一个品牌极为分散的状态。无论对于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冷饮都只是季节性产品。对于很多食品厂来说,生产冷饮只是一年中一个阶段性的安排,对于诸多个体户来说,则是“忙三月,吃一年”。在这种情况下,冷饮行业根本谈不上全国性的市场体系,质量监管体系也存在诸多空白,诚如很多专家所言,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冷饮业也不可避免地处于“低、小、散、乱、差”的局面。但是随着伊利、蒙牛等国内品牌在冰淇淋领域异军突起,雀巢、和路雪、哈根达斯等国外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一场残酷的冷饮业洗牌开始了。历史上全国一度有1000多个冷饮品牌(相信如果加上无品牌的小厂和个体作坊,生产者远不止千家),但是现在80%已经失去竞争能力甚至干脆消亡。

    中国冷饮市场的品牌市场占有率在2006年显现了强者恒强、弱者出局的重大雪崩局面,改变了以往长久洗牌的僵持阶段。具体表现为大企业无论从规模、效益乃至到管理上日渐优势,而区域中小企业受资金、观念等囿制,窘态毕现。前几年都过得不错的一些小企业,在经过2005年举步维艰后大部分小厂出现关停并转的局面,已属被淘汰出局,而一些外资企业和国内巨头利用资金、技术、原料、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取得不菲的战绩。十年间,国内冷饮也从零散经营的3000多个小品牌的纷争变为十余家冷饮巨头间的实力抗衡。

    蒙牛、伊利、和路雪、雀巢组成第一集团军,其中伊利、蒙牛2006年的销售额都在20亿元以上,占中国冷饮市场的25%左右;而光明则沦为和祐康、五丰、宏宝莱、天冰、德氏等齐头并进的第二阵营,第三阵营乏善可陈,但两极分化之余也看出些许端倪,以辽宁天淇、吉林红旗以及山东鹏程、美伦为代表的中小企业正利用有效的成本控制、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品牌产品力提升等方式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扩展之势表明第二阵营可能会有新成员也将有落伍者;而昔日辉煌的大桥道、多朋、鹏宇等企业几度沉沦仍然未见曙光,前途堪忧。

    

    3.原料成本成了中小企业逾越不了梦魇,资源整合、有效管理和品牌之道是企业生存的金子法则。

    奶、糖、巧克力、棕榈油是冰淇淋最主要的四种原料,从2003年以来其价格一直呈快速攀升状态,如果没有附加值品牌根基和对原料价格的整体把握、资源整合或者是资本市场的期货均衡,那么单靠一味压缩产品成本和管理费用是难以为继的。无论是国产工业粉还是进口粉近年来价格一直攀升,涨幅高达20%,巧克力原料也是行情看涨,国产中档巧克力也逐渐突破吨万元大关,进口巧克力和以吉百利为代表的高档巧克力涨幅更是高达22%。我们再来看看主料糖价:因为2006年中国糖市场供不应求产生300多万吨缺口,导致冰淇淋行业最敏感的原料糖的价格一路飙升,今年3月白砂糖出厂价一度高达5500元/吨(2003年初糖价为每吨2600元),这让以白糖为主料的冰品行业痛苦不堪,虽然国家十多次拍卖国储糖平抑糖价,但暂时的波澜根本无法控制有些失控的糖价。我们再来看看棕榈油的价格。2006年棕榈油主产地印尼价格达到了6年来新高,并带动世界棕榈油市场不断刷新历史价位。11月20日,棕榈油价格大幅上涨,24度棕榈油报价在5500元/吨,较上周末上涨250元/吨,同时受国内豆油价格强劲上涨对棕榈油行情的带动(目前一级豆油报价已涨至8000元/吨),棕榈油有进一步提价的可能。

    原料的大幅度涨价,使得中小企业顿时面临生存危机。管理手段原始、资金短缺没有规模采购便利、投资单一缺少战略回旋余地再加上没有附加值很高的品牌为依托,导致以生产低档产品的小企业面临严重危机,极个别转型成功暂时渡过危机,但大部分小企业还是不幸折戟消失。这是2005国家政策的提升和QS质量体系的强制推行后冷饮行业的又一个优胜劣汰的寒冬。

    4.中国的冰淇淋消费已经从防暑降温转向不分季节的休闲享受步伐加快,冰淇淋正逐渐具备休闲食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