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工厂设计的一点建议 [复制链接]

1#

好多人都在问工厂设计方面的东西,其实工厂设计会根据各个工厂的生产情况有各自的特点。

以前的帖子中我也回复过,不过好象找不到了,在此根据我的经验进行简单的介绍,也许有不到的地方,还请高手斧正,同时也算抛砖引玉,希望各高手都能来参与。

1。工厂设计会有一个最基本的目标,一般包括:年产量,生产天数,生产班次,产品种类以及日生产数量。

有了以上参数我们就可以推算出每日的生产量(通常是三班生产,设备出了清洗和基本维护以外不停机)。

2。然后根据分解到各个产品的日产量来配置灌装设备,灌装设备的选择需要考虑单一产品的生产量,生产的运行时间、人员配置情况、生产稳定性、生产能力、设备价格等中和因素,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一般来讲高速的设备比较适合大产量的产品,低速的设备适合产量比较少的设备。多考虑到生产未来的发展选择设备,如果产品比较多可以高速低速相结合,以保证各产品的生产稳定性,当然产量比较少的产品所占的比例不能太大,否则生产成本比较高。

3。选择好灌装设备以后就可以根据设备的能力选择待装罐,一般,待装罐的数量和体积建议不要太多太大,尽量的多次使用待装罐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产品在待装区滞留的时间。待装罐的数量和容量需要根据灌装量和杀菌设备的能力所决定,通常待装罐最长24小时内至少进行一次清洗和消毒,杀菌机通常运行8~10小时应该进行一次CIP,考虑到巴杀清洗时间,待装罐的容量必须保证在巴杀清洗和升温时间内满足后段灌装设备的连续生产。不建议产品边进边出,最好采用两只罐切换来进行灌装,如必须边进边出,待装罐的进出口建议分开,以避免产品在待装区存留时间过长。

4。巴杀的能力也需要从灌装设备,待装罐容量以及连续生产时间进行综合考虑,通常5吨及5吨以上的设备之间有比较大的变化,主要由于流量的变化导致均质机和管路的增大,因此需要考虑最佳配置的问题。另外,需要注意产品生产出口温度的设定,温度越低,能耗越大,产品安全性越高,一般建议4度左右,在进行相关能耗的计算的时候需要考虑。

5。配料系统通常会有3~4只混料罐,一般按照45~60分钟配一罐物料,配料罐的容量也与杀菌机的能力相关,配料结束的半成品尽量少的进行热交换,但是热物料在40~50度存放时间建议在一个小时以内完成杀菌,如果需要存放时间比较长则需要进行冷却储存,通常建议冷却到10度以下,但此种方法能量损失比较大。(如果高温进料的时候巴杀的选型会不一样,请注意巴杀的杀菌温度设计)。混料罐3只的目的基本上是一只在出料,一只在混料,一只在清洗准备。混料的方法比较多,有批次混料,有循环混料,循环能力通常10吨/小时或者20吨/小时使用的比较多,大容量的也有不过一般的工厂前两种已经能够满足要求了。

6。收奶系统应该根据总收奶量,收奶的主要时间和批次来进行配置,日收奶量比较大的工厂建议使用室外贮奶仓,通常冷却到4度进行储藏。收奶线一般配置过滤器,脱气系统,泵送系统,流量计(有地磅可以不要),热交换器,净乳机等,通常30~40分钟应该能够收完一槽车奶。

根据以上几点,基本上一条白奶生产线能够配置完成。产品的损失率以5~8%计算即可。

仓库可以根据产品的种类或者存放的方式进行考虑,通常可以按照1吨产品/栈板(1。2*1。2平方)计算,仓库面积要流出通道位置。整个工厂的人流和物流尽量不要交叉,物流通路尽可能的短(路远无轻担)。更衣间和卫生间的大小设计规范中有,我就不多说了。

物料恒算根据产品的配方和产量进行计算。

生产能源的计算需要把所有的设备列出来作为Y轴,以时间作为X轴制作生产排班表,能源消耗标注在各自的表格上,根据具体时间的好量进行累加。

所有水电气冷等设备的能力按照生产排班表中的生产峰值进行考量,根据该数值以及以后的发展留出余量,即可进行公用工程部分的设计。

管路设计部分不多做介绍,可以参考化工管路设计规范进行,通常牛奶在管路中的流速不超过1。5m/s,清洗流速不低于1.5m/s.

 

分享 转发
TOP
2#

很不错,经验值你之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