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华夏地理》:谁毁了我们的长城 [复制链接]

1#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5日 16:18 《华夏地理》

  撰文/艾绍强

  其实,真正的故事在1644年那个春天就已结束了。当年李自成得知吴三桂向满人投降,率军赶往山海关阻止满清入关。4月22日,李自成率军在山海关外九门口长城与吴三桂部队血战一昼夜,占领了这个战略要地。24日,多尔衮率领15万清军直扑九门口,李自成撤守,清军跨过长城,在山海关与吴三桂合击李自成,大举入关。那一刻,作为中国历代战略防御工事的长城,结束了它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命。

  尽管荒废了许久,也坍毁了许多,但长城依然以它上临绝顶、下眠深谷、逶迤万里的雄姿吸引着世人。美国人W·E·盖洛在其出版的著作中猜测,长城“也许是惟一能在月亮上用肉眼看到的人类工程”。这是很荒谬的,从在万米高空的飞机上看地面,比长城宽很多的高速公路也不过细线一条,而月球离地球最近时也有36万多公里,怎么可能看到长城呢?

  在宁夏盐池县兴武营往东,一条长城叉分为两条,一南一北分别向东绵延。长城脚下放羊的高怀宝说,传说当年修长城时调了陕甘宁八府9万民夫,监工的官骑马在前面跑,民夫在后面筑墙。早上从银川东面的黄河边筑起,中午就到了兴武营。中午当官的在兴武营多喝了几杯,结果民夫修建的长城就偏北了。官员快马加鞭追赶了一百多里才赶上,将民夫赶回兴武营重新向南筑墙。后来,南面的边墙叫头道边,偏北的那一百多里叫二道边。但实情并非如此,据《盐池县志》记载,二道边是明成化十年(1474)由巡抚都御史余子俊修筑的“河东墙”;而头道边则是60 余年后因“城离军营远,贼至不可即知”重筑的。明朝统治276年期间,一直在修筑长城和经营长城防御体系,因此多条长城并列的情形很多,仅北京以北从八达岭到张家口就有20道。如果将多道长城的长度累加,明长城的长度应当远远超过万里。

  长城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精确的答案。根据史料记载,明代长城全长约6300公里,但最近几年的调查显示,现今有较好墙体和明显可见遗址的部分总长不超过2500公里。实际上这些数字也不准确,因为测量手段的不同,得出的数字也不同。以北京为例,1980年人工测得长城全长183公里,1985年用遥感调查发现长城总长度达629公里,最近的普查则又长了几公里。刚刚颁布施行的《长城保护条例》对长城的管理与利用做了规范,但是目前长城有多长还不知道,所以对长城进行精确的测量,摸清长城的家底儿迫在眉睫。

  王延璋说他一上午沿着明长城向东走了8公里。他是甘肃省山丹县文物管理办公室的干部,在他身后,甘肃省文物考古所的专家带着七八个文物工作者,不时停下来测量、拍摄他们认定的汉长城遗迹——在许多地段汉长城是和明长城并行的。由国家文物局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共同进行的长城测量工作,7月下旬在甘肃山丹开始。来自长城沿线各省的文物和测量工作者在山丹对明长城进行了培训性质的测量,他们对照航空遥感照片,应用皮尺、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拍摄长城以及两边各1公里的详细信息。在对明长城测量完毕之后,甘肃省又组织省内文物工作者对汉长城进行培训性质的测量。2007年,这样的测量工作将在全国长城沿线展开,全部测量结束之后将得出长城的准确长度。

  “你说光一个破土墩谁会来看?所以就搞了这些索道什么的。”在“长城第一墩”边上,一名导游指着悬崖下的溜索说。他的话说出了某些长城段无奈的处境。同样是长城,每段的境遇却差距很大──就连长城的起点也不例外。习惯上人们认为明长城最西端是嘉峪关,其实长城在过嘉峪关关城后,夯土城墙继续向南13里到讨赖河北岸,在悬崖峭壁边有个“长城第一墩”,这才是明长城最西端。由于它不如嘉峪关壮观,所以当地人就加上了一些人为的妆点来吸引游客。现在,“长城第一墩”下架设了一条溜索,可以直达河对岸,而在河谷里也有许多游乐设施,成为许多人参观完嘉峪关之后的一个旅游景点。嘉峪关是因为长城关城而设市的,现在这座旅游城市因为有酒泉钢厂更像一座工业城市,但旅游或者说古老长城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收入仍然是巨大的。

  …………

  长城从秦朝开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阻挡北方骑马的胡人,秦汉在利用长城防守的同时,还不时有主动进攻,因此长城基本能发挥防御功能。明朝初期,元朝残余虽然退到塞北,但军事实力仍然很强。朱元璋派15万大军三路进击漠北,结果除西路军打通了河西走廊,中路和北路都告失败,于是修筑了从燕山到军都山的关塞隘口,而西边则弃敦煌划嘉峪关为界。到明成祖朱棣时,设置了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后增设宁夏、甘肃、蓟州及山西、固原五镇,形成长城沿线九大防区的九边重镇,部署了数百万大军。明成祖不仅迁都北京,开创皇帝镇边的历史,还五次亲征漠北,但这些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北边问题。明成祖死后,明朝再没能力对蒙古进行大规模的远征,而且还先后放弃了大宁卫、东胜卫,防御线远离阴山、黄河天险,南移数百里至山西大同、陕西榆林一带。而这些地区基本无险可依,只好修长城、建城堡,以遏阻剽悍勇猛的蒙古骑兵南下。

  85岁的樊荣说:“我走不动了,能动的话我也走了。”杀虎口关城的居民都住在平集堡,樊的儿女和村里其他年轻人全到内蒙古打工去了,曾经熙熙攘攘的边民物资交流大城,现在只有几个老人靠在墙边晒太阳。“胡人南下牧马”早已经成为历史,长城南边的年轻人现在都往人口相对少的北边跑。“用不了20年我们这里就没有人了。”57岁的王翠珍略带伤感地说,“我们是村里最年轻的住户了。”明朝嘉靖二十三年(1545)修筑了杀胡口关城以后,万历四十三年(1615)在其南新筑平集堡,供长城内外的边民进行物资交流。在长城沿线有许多这样的边贸城堡,如大同、张家口等。

  其实在多数的正常年景里,北面的马上民族是希望与中原进行和平贸易的。但是在明朝嘉靖年间,由于军事上不能够取胜,便趁北方草原出现大灾之际,中止贸易对蒙古族实行经济封锁。当时蒙古首领俺答汗多次派人奉书表示愿意臣服于明廷,请求在长城关口恢复互市贸易。但都被明王朝武断拒绝了,甚至多次出现边将为邀功请赏而擅杀来使。于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夏,俺答汗集合了十余万蒙古骑兵大举南下。大同总兵仇鸾竟送重金给俺答汗,求其不要进攻大同镇,俺答汗移兵进攻宣府镇、蓟镇,顺潮河南下,一直打到北京城外围城三天,史称“庚戌之变”。本来可以通过贸易、利用经济手段和平解决的问题,但由于明王朝的愚昧,导致了此后20余年,俺答汗连年南下掳掠,明王朝虽不断修筑长城,但并未奏效。

  其实问题早在百年前就出现了。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也先分兵四路向辽东、宣府、大同、甘肃四镇长城发起进攻。年轻的明英宗朱祁镇不听诸大臣劝阻,率领50万大军“御驾亲征”,结果在河北怀来土木堡全军覆没,英宗自己也被俘。就在这次史称“土木之变”中,明长城的主要关隘及很多城堡遭到毁灭性破坏。其后50余年内,虽然长城全线连接,但此时的明王朝已经开始衰落,贪污腐败成风,各级官吏巧夺豪取屯田,任意役使卫所军士,很多军士沦为佃户。军士们病无医药,死无棺敛,致使大量逃亡。当时有官员在给皇帝的奏疏中说:“从黄花镇起至居庸关,尽镇边城而止,凡为区者三,查得原额兵共二万三千二十五名,逃亡一万零一百九十五名。”决定朝廷命运的居庸关一线尚且如此,其余地方就更严重了。

  (选自《华夏地理》2007年1月号)

分享 转发
TOP
2#

长城始建于何年,真正完成于何年呢?

真的很难想象,在古时那种条件下,能建成这么大的工程,真的难以置信,到底哪些石条是怎么运上去的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