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日常生活当中一些与鱼相关的常识 [复制链接]

1#

 

1:鱼比猪肉便宜:这是一个不应该发生的对比,鱼同猪肉根本没有可比性,因为‘鱼’所代表的是活体,而‘猪肉’所代表的是,猪经过宰杀、去毛、去内脏、去血、洗净然后分割后才得到的已经完成了初加工的半成品及“净肉”。如果鱼同样的经过初加工,那么半成品“净鱼肉”的价格一定超过猪肉。换过方式来表达就是:‘毛猪’的价格不会比‘活鱼’的价格高。

2:“净鱼肉”价格贵的原因有几个方面:⑴             鱼的体积小:如果要获得同样50㎏重量的鱼肉和猪肉,那么所宰杀的鱼的数量是猪的几倍至几十倍。所以处理鱼肉的工作量要多得多。                          鱼肉的出肉率低:猪的出肉率一般都在60%以上最高可达70%,牛的出肉率在50%65%,而鱼的总肌肉含量才40%50%,使用采肉机采肉后所得的:无皮、无骨、无刺的三无鱼肉只占全鱼重量的2535%。⑶             要保持鱼肉的鲜度必须采取一系列化高技术加工方法,所用的人工费、原材料费、水费和电费的支出都比加工其它的肉类要多得多。为了达到工营养平衡和目的,往往还要加入一些植物蛋白和维生素,它们的成本很高。

3:只有现宰杀的鱼才是新鲜的,凡是放进过冰箱的都不是新鲜的:这个错误的认识已经障碍了鱼类菜品的发展。由于鱼贝类肌肉中结缔组织少(筋、键、隔膜),组织软弱,水分含量高,鱼生活在水中接触的微生物数量多,故容易腐败变质。所以国际上通行的办法是:从收获鱼后开始——→贮藏——→运输——→生产——→销售,的全过程都在冷藏的条件下进行。这一过程有一个专用的名词叫做:“冷链”。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高档鱼品种:来自挪威的三文鱼就是采用冷藏运输的,而且主要还是用于生吃鱼片。

4:鱼在宰杀以前挣扎得越强烈,证明此鱼的活力越大,也就越新鲜:如果鱼在宰杀前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强烈挣扎,其体内的糖原、部分的脂肪和ATP(三磷酸腺苷)等都消耗殆尽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鱼太瘦了”。所以鱼类在食用前应该养在较大的水池里,在食用时从水中捕捞起来后应该将鱼敲死或是摔死,总之是立即杀死,那么烹饪后口感要好得多。但是,鱼的鲜味却不是刚刚活杀的鱼最好,鱼在宰杀后体内的糖原随即开始发生降解,在经历三小时左右降解为各种氨基酸,这时的鱼肉吃起来是最鲜美的。

5:关于鱼肉的营养:鱼肉中除了人所共知的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外,还含有人体十分需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对人们的防病治病,恢复健康有重要的意义,是从多的天然营养品、保健品的重要原料。而且应用在营养品和保健品中的这类成份,一般是从鱼类深加工时产生的废弃物中提取的。

6:纯手工制作的才是好东西:现在很多的宣传介绍中都指出他们的产品是纯手工精制的,大家也知道手工制造的汽车是高档车,手工制造的工艺品是高档的工艺品。但是手工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确是越少越好,因为人身体上的所有皮肤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分泌代泄物,在人手和食品接触时这些代泄物就进入了食品,如果这名操作者当时在生病那么病菌就随代泄物一起进入了食品中,很可能引起食用者生病。所以在食品领域应该尽可能的少用手工,多用食品加工机械。

 

[em01]
分享 转发
hexiankeji
TOP
2#

顶!!!

TOP
3#

顶!!![em01][em01]
TOP
4#

[em01]

[em01]

tks

TOP
5#

顶一下

我觉挺好

TOP
6#

顶一下

[em01]
TOP
7#

这个多好!丰富了论坛内容,又增知识又轻松!我也顶一下!!![em04]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