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真正大赛,比得是心理。技术能力再强,心理不稳定,十分工夫,也许只能发挥五成。反之,六成水平,也有可能,谁都挡不住。这样的“意外”,在奥运会经常发生。这次中国代表团的几次意外,就是这样。

  中国乒乓男子双打,孔令辉和王皓,第一轮被瑞典队意外淘汰,对手尔瓦德内尔赛后说“中国选手的心理包袱太重了,他们丢什么都是输,不像我们,原本就没什么好输的。”一句没有什好输的,道出了意外发生的实质。

  男子重剑爆冷的上海选手,王磊,23岁的小将,论名气,没有,论实力,不够。结果,一路过关斩将 ,直打到决赛。他说:“在比赛中,自己没有想太多,就是尽可能地放开手脚去拼,抓住每一次机会,以我为主。”人一旦把患得患失的心理抛开,机会就来了。

  再往深里看,王磊拿银牌,一方面是实力原因。另一方面,还是心理产生了变化。打到决赛,想法就开始多起来了。出剑不如前面那么生猛,试探得多了,主动得少了,与前一场拿下悉尼奥运冠军的气势比起来,换了一人似的。

  世界大赛,在瞬息万变的赛场上,输赢皆有可能。没有谁是一定的冠军。而能够获得冠军的,其心理素质一定是超群的。

  羽球男单全军覆没,前世界冠军董炯这样分析:“奥运会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我们队员的年龄比较小,没有经历过这种大赛的洗礼,在经验上还是有所缺乏。男双的郑波和桑洋,他们都说很紧张,睡不着觉。对于运动员来说,可能确实把比赛看太重了,无形中给自己造成了一种压力。”

  所以说,抗压能力的高低,是一个运动员能否攀顶的关键。世界性比赛,谁能在压力之下毫不惧色,谁才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