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油涨价、严查超载使物流成本比去年同期超过30%     近日,一位饮料企业老总向记者吐苦水,大叹物流成本猛涨使其利润明显下滑:“眼看天气炎热,市场需求巨大,饮料厂家都三班倒地生产,希望抵消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可惜,原油涨价、严查公路超载等因素,导致物流成本平均比去年同期攀升超过30%.各方压力之下,饮料厂家面临有货无钱运,有货无人运的窘境。”     物流成本最高上浮近两倍     记者多方采访获悉,在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康师傅、怡宝等的销售费用中,运输费用占据重要地位。这些一向委托物流公司配送产品的大型饮料企业,其“神经”都受物流成本的升降而起伏。今年物流成本的上浮,已使物流成本在它们的销售费用中的比例,由10%激增到20%.     怡宝食品饮料(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强向记者感叹,“从深圳厂把瓶装水运到汕头,运费从去年的每箱1.5元,猛涨到现在的每箱4元。卖一箱水的纯利,有时还不到4元。长此以往,饮料企业的利润如何保障?”     值得关注的是,不仅是汽油费、路费等物流成本大幅上涨,物流公司的配套措施支出也随之猛增。为了更好地完成配送任务,不少物流公司争相扩充车队,购置数辆货车。此外,厂家为了不至于断货,也付出预算外的金钱,寻找更多的车队为其送货。“以前,一家只要七八个车队负责配送就行了,如今至少要十多个车队。”     全面压缩经营成本     据业内人士普遍反映,运输成本的上浮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威胁饮料行业的整体利润。     广州顶津公司的负责人直陈:“一方面是运送成本提高,物流公司提价,厂家需要不断讨价还价;另一方面,一些负责配送的经销商,也面临运费上涨的压力,不时要求提高渠道价格。厂家处于两面受压的状态,利润备受影响。”     为遏制利润下滑对企业造成大影响,饮料厂家使出浑身解数,拼命压缩其他经营成本。     作为全国销售玻璃瓶装百事可乐最多的灌瓶厂,深圳百事需要送货和不断回收空瓶,其巨大运输支出不言而喻。其负责人则透露,正大力加强有高利润回报的市场的开拓力度,希望大销量带来大利润。     而统一方便面企业则撤消了后勤服务中心,将负责物流的人员分派到方便面与饮料两大事业部中,进一步精简架构。康师傅的产品配送,则是大部分都依靠同为顶新国际集团旗下的“兄弟”企业顶通公司完成。

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