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食品安全大家谈—国务院开展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复制链接]

1#


    2007年8月2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吴仪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从现在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4个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这是一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维护中国产品信誉和国家形象的特殊战役,各地区、各部门要群策群力,坚决打好这场硬仗。2007年8月25日,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为维护中国产品信誉和国家形象,为期4个月的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启动。

    以下是讨论中部分观点的汇总。

    一、关于我国目前食品安全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政府以及监管部门方面:主要表现为法制不健全,部门分环节管理,行政监管不力,违法成本低,食品安全信息不透明,食品标准不一致,出口食品与内销食品要求不同。

    网友清茶幽幽:首当其冲的是行政监管问题。行政监管的不作为和腐败现象,给很多企业、作坊主、黑作坊主,早成了一种假象,就是在中国,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非正常的途径解决。

    网友antonyjsn:内外分割、部门分割的管理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合我国人民对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和食品出口行业的需要。我国在对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和预先防范方面还是相当为薄弱。我国法制水平较低,因此食品安全执法者常常陷入无法可依,执法困难的尴尬境地。法律法规的不够完善,致使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未能受到应有的惩罚,甚至出现了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怪圈,合法企业无法获得利润,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

    网友chn100:监管制度有没有参考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达到既能严格管理又能防止出现监管漏洞,不给监管部门推诿的借口。如果国内产品能与出口产品一个标准监管,那至少也达到99%以上合格、中国还没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在外国企业违规的成本比分合法经营的成本高许多倍。国内老百姓的维权意识还没有国外民众高,且维权成本之高令人望而却步,政府地方保护主义加上社会和媒体等也没有很好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致使部分违规成为合理。

    网友phiyang :现在是法律法规太多,但处罚力度太低,使得造假成本不高,利润却高得惊人,使不少不法分子铤而走险。政府监管部门不作为。分段监管,加大了监管难度,部门之间相互推托、扯皮。食品监管信息不公开,造成公众、媒体与政府以及政府部门与部门间在食品安全信息的非常不对称性,造成媒体是食品问题的发现者之错觉。
   
    网友ganlin535:我国现在食品添加剂的应用标准十分滞后,而且新品种应用和应用范围扩大一般由企业申请的体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造成许多非常有效且安全的原料成为非法添加物,同时大家又在私下偷偷应用对人体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这也促成了食品添加剂行业的混乱局面.我认为有关监管部门应加快改革食品添加剂应用标准,提升自己的执法监管能力和素质。

    网友宁静大海:很多政策、法规、条文是政府制定出来的。上面看问题,想法都是好的,但是到了基层,能不能解决,怎么解决,落实多少,是很重要的问题。我在技术监督工作,很明白现在的力度,是根本不可能在源头上,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监管不严,人情大于法的事情是太平常的事情了。食品监管的各个部门都有责任,去又相互推卸责任,部门太多,却难以形成真正的监管。部门太多,没有合力,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这也是个认识和现实的差距,也不是一时能解决的。

    网友19810919白云:其实中国有很多有关这方面的有效可行的法律法规,关键是我们的中央政府制定的这些法律法规到了地方其执行力度不容乐观。

    网友树犹如此:1、地方保护主义:当地政府要考虑当地的GDP、税收、就业,只要企业马马虎虎过得去,眼前不出事,尤其是不出大事就行。这几年东南沿诲的管理相对严格一点,就有很多企业内迁至西部,生产、质量还是那个样子,可当地却视之为宝贝,这时的食品安全能不打折扣吗?2、部门利益:以前是卫生部门与质监部门混管,有利益的,抢着做,出事了推责任。现在是各管各的,但也存在着利益问题,如采样后,卫生部门决不会送质检部门做,而质检部门同样不会送卫生部门做,不管对方是否有能力,如QS检测时就是如此,资源共享成空谈。3、体制问题,现在基层的质检、卫生、工商部门有很大一部分经费需从企业那里“有偿服务”得到解决,这就不可避免有一些理不直气不壮,哪一天,所有的执法与检验都不收费了,执法的公正性、严肃性得到真实、全面的体现,食品质量自然就上去了。

    网友ag110:我是食品企业从事质量管理也有多年,跟技术监督部门和卫生部门打交道也有多年,总的感觉是有问题不死人,给些钱给他们就通过了.包括所谓的ISO质量体系的通过HACCP食品安全体系等等所谓的认证,只要给红包都会通过。

    网友doris-3:国外,特别是美国、欧盟的食品安全做得比我们好很多,并不是他们的道德有多好,而是他们的法制健全,政府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当那些人想作假或是制作伪劣食品时考虑到作假的后果,作假要冒的巨大风险,也就很少会做了,起码不会在他们本国做,顶多跑到我们这种法制不健全,食品安全意识地的国家来做。

    网友穿心莲:监管难度大,头绪繁多。  再加上现在部分部门间权,责不明确的现象。让本来就难以监管的食品行业在地方的监管上处于管理的边缘,无人统一发展战略,无人牵头落实,管理的局面。

    网友朽木:政府人员的素质太低,一方面表现在政府专业人员的不专业,有的甚至是低下,另一方面是职业素质和道德水平低下,对付这些人要拿出企业化管理水平来,我国现在不乏这样的管理人才。

    网友ahjhh:部门多----多头监管容易造成管理衔接上漏洞;监管少----一些管理部门监管人员少,特别是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少,对生产企业根本就管不过来;标准多----国家标准、出口行业标准、部颁标准,一种产品多重标准;执行少----那么多的标准,包括强制性标准执行难度大,特别是在小企业、手工作坊,标准是应付检查的;人情大----“中国人讲面子”,许多问题看在人情面子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素质低----不排除部分监管人员,不知怎么进入监管部门,没知识没能力,到企业监管无非是摆老爷架子,吃拿卡要的也有;脑袋空----是说部分政府、企业人员对食品安全意识薄弱,“意识决定行动”。

    网友sdwaterbee:政府的监管部门多,但干实事的不多,监管的制度存在漏洞,有时对工厂的检查,对产品的抽检就像例行公事,并没有起到监管的作用,很多时候是等到媒体曝光后才去整治,但已是事后诸葛亮了。正是因为监管不力,才会给不法分子有空可钻。

    网友miss秋天:食品企业门栏太低,往往很多小企业的主,连起码的食品常识和相关的法规都不知道,这样的食品企业能生产出安全的食品吗?当然故意造假就甭提了。

    网友老兵:我们这里已经实行食品生产企业如果制定企业标准,应当在市级标准化管理机构备案。刚刚开会研究,基本没有啥变化。因为县一级的标准化监管程度水平不在一个水平。我确实也发现过类似的问题。在审查验收QS时,有的企业执行企业标准。但是问题来了,企业标准规定的指标与卫生标准指标相违背。县局还没有发现。

    网友jk2808:大家都说食品问题,是关系中国人的健康安全问题。可是,我们的标准和发达国家的标准差不多,可小企业的资金,技术,销售价格差别太大了。供应大量中国人的食品是不可能作到的这种标准的,甚至连原材料都作不到。食品生产使大量的下岗人员有了工作的机会,让他们工作前学习标准,掌握技术,使用标准设备,严格的卫生自我检查。与其花大价钱治理,不如买一些实用,安全的设备低价租给小企业。严格的检查,只能增加官员的腐败机会。搞垮小企业。其实,我国大企业的设备先进,食品的质量很好,但他们的产品只能出口,主要是价格的问题。(如果内销,价格太高销不出去的)现在,完全达到标准的食品是没有竞争力。

    (二)企业生产经营方面:守法意识差,唯利是图,从业者素质低下,为追求利益而不顾一切地降低成本。

    网友清茶幽幽:一些素质不高的老板的意识里(更不要说黑作坊主),遵纪守法经营会被人看作没有路子、没有公关能力的表现,荣辱观,价值观都发生了扭曲。包括一些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也被某些中国人教出来,以遵纪守法为耻,以投机取巧为荣。

    网友轻舟:惟利是图是根本的原因.法制不健全,我们可以不断的完善,技术不行我们可以不断的研究,但是如果一切向钱看,急功近利,惟利是图,要的只是眼前的,个人的,其他的就不会考虑了。

    网友老肖还在:企业要保证至少不亏本,在这么低的成本下,难以做出高标准的食品,产品质量的好坏其实和投入的资源的多寡密切相关,成本的上升使得企业难以承受。

    网友宁静大海:生产企业不能够很好的自律,为了自己的利益置人民群众的安全于不顾。这主要是监管不够,处罚力度不严,企业自我认识不够造成的。解决起来也很麻烦。

    网友江湖:我感觉是人员的素质问题,这个人员包括普通工人,中基层管理人员以及高层管理者。人员的素质影响到人员的道德以及意识,而往往反映出来的最直接现象就是意识。大多食品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靠的就是“人多力量大”,而人多了就良莠不齐了,尽管我们品管部门的每年都有培训,但是往往都不会起到理想的效果,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员本身的素质。因此,国人要想提高产品的质量安全,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网友朽木:食品工作人员的道德水平要提高,就是我们这些人要好好反省,假货是怎样做出来的,"我们"有很大的功劳,我是做食品应用服务的,看过很多没有良心的食品人。

    网友sdwaterbee:  食品企业本身的素质问题,老板不重视,只要产品成本低、好卖、能赚钱就行,所以就出现了苏丹红之类的事件,如果企业本身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相信之如此类的事情会有所减少。

    网友堕落的爱情:现在市场上卖的东西太多,只要有利润,就一定会有人去做,但这一部分人就忽略了产品本身质量的重要性,乱吃东西会死人的。

    网友轻舟:什么事情都要从根源解决,现在的人们还是太浮躁了,总是认为拥有了钱就拥有了一切,就高人一等,钱成了唯一追求的目标,其他的就不顾了,假如人们都为了平等,和谐,胸怀宽大些,少点私欲,占有欲,也许就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去挺而走陷,违法的成本再大,也经不住占有欲的诱惑.平常心才能会改变一切罪恶根源.

    (三)社会以及消费者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低,百姓食品安全意识差,食品安全知识缺乏,城乡现状差别较大,不安全食品有市场。

    网友panxuan:中国食品问题关键在于:第一,中国国民的科学素质不够,作为消费者不了解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有害的,而作为生产者,我相信有一大部分人是不知道某些物质的危害的;第二,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很多有毒有害的食品有很好的市场.

    网友jiangzhi3317: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地位而各项法制又不健全的中国社会,对于经济活动,市场好比是经济发展的沃土,有市场就会疯长,无市场就自动消失。

    网友noon:我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发展,现在很多人还都在解决温保问题,加大处罚力度,规范食品行业,直接结果就是食品成本增加,如果老百姓的购买力不增加,质量好了也买不起。

    网友老肖还在:关键还是经济问题。有这么多个亿的低收入人员存在,其消费能力决定市场上必然大量存在廉价低质的产品,不可能不让这些人吃饭。而企业要保证至少不亏本,在这么低的成本下,难以做出高标准的食品,产品质量的好坏其实和投入的资源的多寡密切相关,成本的上升有多少企业能够承受了?除非企业老板人人都是活雷锋。

    网友jsu_wahahaha:还有就是人民群众的消费意识,国民普遍消费水平低,加工食品的价格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宁愿自己花大时间去做而不愿直接购买,这也是人们时间与金钱的观念问题,还有就是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逃避态度,总认为跟自己没关系的就不去关心(比如说自认为自己不会去购买,从而忽略其安全问题),这些都造成了食品安全无人关心,管理不尽心的现象。

    网友宁静大海: 中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在食品质量的意识上,认识上还离发达国家相差很远,离食品的真正安全指标相差很远。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指望一朝一夕解决。人民群众的自我安全意识不足。

    网友fagcai:中国的老百姓素质偏低,缺乏食品安全意识,对食品的选择上出现问题,不然,不良食品销量少了没利益自然也就生产的少了。

    网友Gavin_song:看了前面很多筒子的发言,发现很多人指出了国人的素质差。的确如此,因为在很多消费者的心目中在买食品的时候甚至连保质期都不看,在一些贫困地区出现只要是吃的东西就有人买,丝毫没有安全的认识。
   
    网友穿心莲:不能孤立的看待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任何事物都与其所处的环境有着紧密地联系,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其经济水平,消费水平,国民的整体素质,法律法规的健全等诸多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国民的整体素质和质量意识,国民的消费水平也是伪劣食品存在的一个 “ 纵容者”,伪劣食品的存在,说明他有市场。说明消费者默认了这种伪劣食品,或者是无法鉴别伪劣食品。我认为这主要是消费水平的原因。因此,抓经济建设,提高国人整体素质是一项长久的战略,要坚持不懈。

  

分享 转发
TOP
2#

  二、对这次专项行动的认识

    (一)分析出台背景:国内食品安全状况提高速度缓慢,国外媒体对我国产品评价较低。

    网友后江:在国际反华潮流中,在多国联合扼杀中国食品以及政府的反扼杀行动中,必须开展一场国内食品安全的国内战争。在近几年的食品安全中,食品监管体系的终端,无疑当属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做的比较好,但是国内食品出了问题,出口再好的东西人家也要怀疑。

    网友小石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的加强,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在逐步的提高,公平的讲,食品企业的安全意识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这个提高速度远远不能满足现实对食品安全水平的需要。

    网友jimiwater:1从消费者角度看,食品安全状况并没有大的改观;从食品业内人士角度看,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如果说以前中国产品质量只是内部危机的话,那么现在又出现了大的外部危机,现在国际上对中国产品质量的负面认识终于导致了中国制造一定程度上内外交困的局面。无论央视如何塑造中国制造的可信,但中国客观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也是事实。

    (二)关于行动的持久性:希望能建立完善的长效监督机制,而不是一时的运动。

    网友清茶幽幽:真的不希望继续搞这种一阵风的运动。

    phiyang :希望这次整治能使国家食品安全形势有大的改观。

    网友风中百合:希望这次政府做出的整治行动,不是只当作秀给人民看的.不是雷声大雨点小。

    网友xilinxu:运动式的东西少搞为妙,常规化管理更重要。

    网友柯苛:希望不是雷声大雨点小,等这阵风吹过又回到原来那样了。

    网友foodmate:单靠几个文件和会议,几个规划几个措施,以及几个月专项活动,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网友jimiwater:应该形成一个长期机制,而不是运动式的。

    三、 关于专项整治活动的一些具体建议

    网友jimiwater:立法增加违法者的违法成本。应该鼓励食品行业的产品创新,制定更高的国家标准,促进食品质量整体提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全面监管食品销售通道,监管食品原料和添加剂。

    网友wangshijian:我认为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要有专一的部门从头至尾管理食品,将各部门的食品监管权力全部没收,有单一部门进行管理,并从经济上严格控制其收支情况,进行规费管理,所有收入上缴财政(不进行比例返还),进行刚性预算,其他收入一律以小金库算,并且执行一把手负责制。这样才可能根本改变食品企业的监管状态。

    网友doris-3: 我只希望,作为食品人,大家多跟普通老百姓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让大家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对的。我从毕业工作以后一直在跟身边的人讲些基础的营养、安全知识,大家如果方便也请多讲讲吧,这样才能推进我们的食品行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网友haibei: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系统不能仅靠人们的道德、良心,要依靠一系列的制度和保障制度执行的程序,包括完善的奖惩细则,最重要的是有强有力的措施保障这个良好系统能长时间持续运行。

    网友小开心果: "专项整治"在全国范围内执行起来难度很大,相比较而言,大、中城市整治起来可能效果会明显点。而小城市、乡镇和农村:劣质、假冒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者都以这些地方为主要渠道、重点销售市场;消费者由于水平能力有限,很难鉴别产品的质量和真假,执法部门又鞭长莫及。诸多原因造成了假冒伪劣商品(食品等)在这些区域泛滥、蔓延,危害着人民的健康。所以,专项整治是一项长远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配合,4个月只能起了提醒和开头的作用,需要长期坚持下去。光有“中国政府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是高度重视”是不够的,要落实下去,各地区都得认真贯彻和执行,这样才能保证在若干年后,我们每位消费者能享用到真正放心的食品。

    网友小石头:行动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食品安全的要求制定之后,配套的行动方案必须健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行政部门还是企业,都没有足够的自觉去严格的执行国家的要求,这就要求,要想行动不折不扣的执行,必须健全行动监督机制。也就是说,要想规范企业,必须先从规范行业入手,要想规范行业,必须先从规范行业的监督部门入手,要想规范监督部门,必须从规范国家司法制度入手,最终形成制约链,从上而下,我想有这样的保障,就不用担心食品安全要求得不到执行。

    网友穿心莲: 1  权责要明确。赋予其部门能够有效开展工作的权利,同时给与相应大的责任,对于机构上的,制度上的弊端,要尽快改革,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构。2 法律要健全。 健全法律法规,解决标准滞后,执法无依据,处罚无力度的局面,建立符合国情的法律和标准。标准的滞后问题,一些标准,企业自己,甚至我们基层的质量管理人员就感觉已经不符合国情,已经不适用,为什么没有及时地修订?专家们不知道?还是他们忙?是效率问题?还是责任问题? 3 队伍要过硬。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秉公执法,做好监管和扶持引导。对食品行业的监管要加大,要切实可 行,要符合国情。要抵挡住中国传统的“人情网”“关系网”。当然,要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共进。4  违法高代价。增加假冒伪劣的违法成本,造10瓶致死,致残的假酒,比杀一个人的危害可能还要大。增大违法 成本,让造假,制假者无处藏身。让其“倾家荡产“。国务院令的签署,对于制假者,是个重磅炸弹。5 国民高素质。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民的质量意识,维权意识,让低质量的产品没有市场,全民都关注了,全民都维权了,全民的辨别食品质量的能力都提高了,假冒伪劣也就成了“过街老鼠”。 6 经济高水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食品的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从而促进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产品质量。

    网友chn100:管理就主要包括规则及其执行两个方面,国家、社会、企业和消费者都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中国制造、食品安全才能进入长期的良性循环。

    国家(人大、政府、监管部门等)方面: 1、规则:(1)制定和完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大企业违规成本,使企业合法经营的成本远远小于侥幸违规的成本。503号《特别规定》就是最新努力之一,但还不够。(2)制定和完善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监管制度和监管体系,杜绝监管漏洞和监管扯皮现象。(3)建立和完善产品溯源制度。使每次违规处罚追到根源,落到实处。(4)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做到执法透明,信息公开,对企业在诚信方面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扶优汏劣。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使违规企业处处碰壁,难以生存。(5)建立和完善与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相关的其他规则,全面营造良好的法制、监管环境,促进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持续改进。 2、执行:(1)国家的执行主要体现在各监管部门严格执法上,要杜绝监管中的腐败现象和地方保护主义。(2)对以上规则要进行宣传教育,使得所有规则主体对规则了然于胸。3)另外就是在规则执行中及时解答各规则主体(特别是企业)的疑难,对不合理、落后的规则及时进行修改完善,降低合法企业的营运成本。

    社会方面:1、规则:社会的规则主要是通过国民教育、媒体等手段,配合国家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等规则,建立和营造全社会扶优汏劣的道德氛围,使违规企业走向破产,无法生存。 2、执行:社会的执行主要体现在制定规则中,并使这些社会规则深入人心。

    企业方面:1、规则:企业应在国家和社会的规则下制定企业自己的规则(人、机、物、法、环、测的标准和要求),确保这些规则能生产出安全、合格的产品。 2、执行:(1)全面执行国家、社会和企业自己的规则,并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自身竞争力,促进质量水平不断提升。(2)及时与国家、社会和消费者进行沟通,促使各层次的规则不断完善。

    消费者方面:1、规则:消费者的规则主要在于透过国家和社会的信息,自觉抵制不合格的产品,并提高维权意识。 2、执行:通过自身的购买活动和维权活动,促进企业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