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随着医疗的进步,国人平均寿命延长许多,这原是值得我们高兴的,不过却发现心脏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每当气温的降低,便可听到心脏病发作的消息,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关心的问题。

  中医在预防医学中曾提出『治未病』的观念,在疾病未形成前或疾病未发作前,加以治疗,可以避免严重的后果。现今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慢性疾病,如何避免慢性疾病持续恶化,利用中药来养生,是一个值得我们重视的方向。

  一般而言,心脏的问题,少部份来自于先天遗传因素,大部分是饮食没有节制,吃太多动物性脂肪或淀粉质,使胆固醇和中性脂肪增加,损害血管。

  另外长期处于压力紧张中,情志失调,交感神经过于兴奋,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时促血小板聚集,会增加血液粘滞性,血液流畅性降低。

  其它方面则包括吸烟,缺少运动等都是后天造成心脏疾病的原因。当季节变化时,来自气候中之大气压、风速、温度均处于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血管发生痉挛,引起心脏的发病。

  中医在心脏的保健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包括下列几点:

一、体质调养︰

  临床上发现心脏功能不佳者,可利用调养体质,来保健心脏,分为以下3种:

  1.补肺气→针对肺气不足者: 肺,司呼吸而主一身之气,若肺气不足,宗气化生乏源,则血液运行乏力, 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的症状。《本草备要》上记载人参“大补肺中元气” ,我们可以利用『人参』来改善心肺功能。

  2.养心血→针对心血不足者: 心,主血脉而统一身之血,思虑过度时,心血暗耗,出现心悸,心烦,少寐,多梦,口唇色淡,面色少华,《本草备要》上记载当归“苦温助心散寒,可治心腹诸痛” 我们可以利用『当归』补血和血,促进血液循环。

  3.滋肾阴→针对肾阴不足者: 中医肾主藏精,妇女朋友在停经之后,失去雌激素保护的优势,冠状动脉硬化机率增高,肾中精气逐渐衰少,出现肾阴不足的现象,包括内热、眩晕、胸闷痛、心悸、盗汗、耳鸣、腰膝酸软《本草备要》上记载地黄“滋肾水,补真阴,填骨髓,生精血”,我们可以利用『地黄』滋水降火,保护心脏血管。

二、 去除心脏病 “潜在危险因子”

  1.去除痰湿: 由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痰湿内蕴,阻滞心脉,故见痰多,胸膈痞闷,头晕,目眩,失眠不安,咳嗽气喘,胸痛每因咳喘而加重,我们利用中药来健脾利湿,去除痰湿,亦可达到“降脂”的效果。

  2.去除瘀血: 血行不畅,心血瘀阻,心脉不通,故见胸闷,胸痛,以刺痛为特点,我们利用中药来养血活血,去除瘀血亦可达到“降低血液粘滞性”的效果。

  曾经有位病人向我抱怨,他胸前疼痛,跑了三家医院,也做了心电图、运动心电图、心脏超音波,却无法找出病因,心中十分疑惑﹖到底心脏有没有毛病﹖建议出现以下情形,应至『中医门诊』就诊:

【典型症状】:

  在劳累或情绪激动时,胸前会感到疼痛,疼痛还可能延至左肩或左臂。但是仪器检查中无法找到病灶,未发生血管粥状损伤。

【非典型症状】:

  经常抱怨呼吸困难,坐着时尚好,一旦平卧时,更加不舒服,这是因为心脏无法压出足够的血液,或无法将肺脏血液送出心脏,有时会伴有轻微的咳嗽,在X光片上则无发现异常。

  有些患者会觉得心跳过速,心搏过强,心律不规则。傍晚时比较容易觉得疲倦无力。

  当蹲姿改成立姿时,会出现头晕目眩。有一部份患者则出现夜间失眠,消化不良,四肢浮肿的现象。压力过大时感到头疼,甚至发生晕厥。

  最后,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想宝贝您的心脏,以下『食疗养生方』供您参考:

  1.丹参鸡﹙排骨﹚:调和气血,改善循环 药材:丹参12克、赤芍12克、当归12克、川芎6克、生地12克、甘草3克、茯苓10克、白朮10克、郁金3克、橘红3克、枳壳3克、桂枝9克、红枣5个、枸杞12克 药材先浸泡后,煮开五分钟后,将汤汁倒入另一锅中,继续加热沸腾后,加入鸡肉,闷煮至鸡肉熟透,加入适量米酒、盐,沸腾即可。

  2.杞菊茶 枸杞10克,菊花3克 , 生山楂片15克, 草决明15克,适合血脂肪过高的病人,可以预防动脉粥状硬化。

  3.桂圆枣仁茶 茯苓10克,桂圆肉15克,酸枣仁30克,共煮成汤,去渣后,加入银耳30克,冰糖适量,适合心神不宁, 睡眠不佳,心律不整,四肢微肿的病人。

  4.生脉饮 党参12克, 麦门冬12克 , 五味子6克 , 适合气阴两虚的病人,表现出心悸, 口干舌燥,舌红少津。

  5.人参粥 人参末3克,粳米60克, 煮成粥 ,适合肺气不足的病人,表现出胸闷,呼吸喘促,气短精神疲乏,懒言音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