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受孩子们喜爱的麻辣小食品

新华网河南频道12月20日讯 大河网-河南商报报道:(记者 谢朝红 齐亚琼 见习记者 周敏/摄)麻辣小食品又甜又辣,深受孩子们喜爱。但做麻辣小食品用铸铁设备,孩子们食用后可能导致重金属超标。

以后,家长们的担心可能会改变。今日起,我省质监部门专门针对麻辣小食品出台《调味面制食品》地方标准,从食盐、食品添加剂等方面予以规范。

【标准】 今起规范麻辣小食品

由郑州市质监局食品处和郑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中心起草的《调味面制食品》,于今天开始实施。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收集湖南等省份类似食品的地方标准后,制定出我省的调味面制食品的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调味面制食品的食盐添加量必须控制在8%以下,而通常情况下,调味面制食品企业的食盐添加量都在8%~14%之间。

省质监局标准化处副处长王艺雯说,这个标准比湖南的盐含量还低,这是因为现代营养学要求低盐低脂。

除了盐分的含量有规定限量,重金属污染物和微生物指标均有相关设定。

【说法】 没有QS不能生产

“有市场就有存在的理由,但国家在这类食品检测方面管理上没有统一的标准。”郑州市质监局食品处周芳说,有简单的铸铁生产设备、无任何卫生防护措施等现象,是他们此前对郑州麻辣食品调查中,存在最显著的问题。

周芳说,出台这个地方标准,旨在进一步规范这类食品,制定的一些指标参考了糕点类食品和膨化食品两种产品的标准。而标准出台后,质监部门可以据此来对这类食品生产厂家进行QS认证。

据他介绍,目前郑州只有5家企业拿到了QS(质量安全)证,“到明年1月1日起,如果没有取得QS证的厂家还在生产销售,质监部门要开始查处了。”

QS让一半小作坊走上“断头路”


        
购物认准“QS”,质量更有保证



2008年起,无QS标志食品不准进入商超销售,小作坊食品销售须佩戴“蓝色小标签”

2009年底,无QS认证的全国小作坊将减少50%,郑州市688家小作坊将有一半“消失”

一个月前,郑州市质监部门给全市688家小作坊食品佩戴上了“蓝色小标签”,佩戴这种标签的产品不能进入商场、超市销售。

按照规定,明年1月1日起,没有取得QS标志的食品将不准进入商场、超市。在商场、超市外销售的,也必须佩戴“蓝色小标签”。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的意见》规定,如果到2009年还拿不到QS认证,全国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数量将下降50%。

【政策规定】

下月起食品无QS不许进商超

明年起,您再去商场、超市购买食品,满眼看到的应该都是带有“QS”(质量安全)标志的产品。

据省质监局食品处有关人士介绍,除了散装食品和小作坊内食品被允许“暂缓”不标注QS标志外,明年1月1日起,所有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的食品如果没有QS标志,就不允许上市销售,否则予以查处。

也就是说,2008年起,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首先应该观察其是否带有蓝白色“QS”标志。这个标志不仅是产品进入市场销售的“入场券”,也是市民辨别食品质量是否安全的重要凭证。

为了给本地食品小作坊一个缓冲的机会,一个月前,郑州市质监局根据上级统一规定,给全市688家小作坊食品佩戴上“蓝色小标签”。贴上这种标签的产品不能进商场、超市销售。

【新闻回访】

小作坊拒贴“蓝色小标签”

一个月后,记者回访时发现,这些店在悄悄地“拒绝”佩戴这种标签。

11月21日下午,郑州市红旗路迪利嘉尔面包房的店老板收到了一个“礼盒”——郑州市质监局专门准备的有关食品安全材料和一万张“蓝色小标签”。

质监工作人员当场给店里待售的糕点和面包一一贴上,并特意交代这位店老板:以后,该店生产出来的面包或糕点,也要贴上这种“蓝色小标签”销售,而贴有“蓝色小标签”的食品不能出现在商场、超市。

同时收到“礼盒”的,在郑州市还有687家食品小作坊。

一个月后,商报记者再次来到这些店回访,发现店里待售的食品包装上根本找不到“蓝色小标签”。

12月18日下午6时,商报记者来到迪利嘉尔面包房,只见店内东边货架上摆满了成盒的糕点,中间货架上也整齐地摆放了各种面包,这些食品包装上都没有“蓝色小标签”。一位女店员过来解释:“标签没有贴,你要是需要,我们可以给你贴上。不过这种标签没有多大意义,我们是卖产品,又不是卖小标签的。”

这名店员边说边从收款台下拿出“蓝色小标签”,贴到了记者拿在手里的糕点盒上。

【店方说法】

贴上蓝色标签东西不好卖了

按照郑州市质监局的规定,他们从11月底开始给全市688家小作坊每家免费发放一万个“蓝色小标签”。“我们一共印制了700万个蓝色小标签,一个小作坊发放一万个,他们用完后要自己再印制。”

对于质监部门免费发放的“蓝色小标签”,不少小作坊老板认为,产品贴上这样的小标签“不光彩”。

“质监局的人确实送过来一些蓝色小标签。我们按要求贴了两天,有人来买东西总问面包是不是有问题,有人一看到标签干脆就走了。”金水区一家面包房的老板说,贴上“蓝色小标签”后,产品没有以前销得好了。“这直接影响销售,我想没有一家作坊愿意把这种标签贴上。”

“我店里的面包又没有质量问题,他们凭什么把我店里的产品打入‘另册’?”管城区一家面包房的老板钱先生说,卫生部门给自己店发了卫生许可证,就说明店里的卫生环境是过关的。既然允许小作坊生产食品,说明小作坊的食品是安全的,既然小作坊的食品是安全的,监管部门就该允许小作坊敞开销售生产出来的食品,而不是给小作坊食品限制销售区域。

【市民观点】

蓝色标签让人起戒心

市民单培凤住在红旗路,离迪利嘉尔面包房不远。11月21日,质监部门给这家面包房产品佩戴“蓝色小标签”时,她刚好看到了。

“我以前经常带孩子来这里买面包,那天看见这家店的面包上贴了个蓝色小标签,看到上面写有‘产品不让进入商场、超市销售’的字眼,心里很别扭,不知道面包到底有没有问题。”她说,此后,她就不在这家店买东西了。

针对“小作坊食品不能进商场超市销售”的规定,市民李小姐认为有歧视消费嫌疑。“商场、超市的消费者就比小作坊的消费者高一等吗?这种限制小作坊食品销售的做法,对小作坊而言是不公平的,对某些不得不消费小作坊食品的消费者也是不公平的。”

“贴个限制销售的标签,看着的确不舒服,不过产品要是质量好也就无所谓了。”在经七路居住的市民郝静说,她经常在纬四路集贸市场一家豆制品店买豆腐。“不能因为人家贴了标签就不买了,我觉得超市的豆腐还没这店里的新鲜呢。”

【质监部门】

小作坊限售是“优胜劣汰”

按照质监部门的规定,只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的被定为小作坊,此外,若再拿到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经营者才被称为企业。

“我们这么做,其实最终目的就是让市场达到优胜劣汰。”郑州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解释,郑州市目前有688家小作坊,到2009年年底,这些小作坊数量要下降50%;到2012年年底,要基本消除无证生产加工食品的现象。

这位负责人说,目前街头上“前店后厂”的豆制品店、粮油加工店和面包房,大多是小作坊,按照QS认证环境要求,原材料库、消毒室、更衣室、调料车间、加工车间和包装场所等,一条流水生产线下来,各个车间不允许有交叉的空间,“这对于那些豆制品店和面包房来说,很难达到,最终只能取缔”。

【认证成本】

QS认证至少要花5万元

产品带有一个QS标志,看似没有多大改变,但对食品企业而言,“拿到一个QS证,付出的成本太大”。

“一个QS证认证评审费是2200元,这是必须要交的。”郑州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说,QS认证对企业的生产环境、设备、原料等有一系列严格标准,要想拿到“QS”认证,企业就必须根据相应的标准来改善生产条件、增添设备。

王先生的企业是今年9月份刚刚拿到的QS。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无菌无尘的环境、杀菌消毒的设备、检测的仪器,仅购买设备就花了3万元,加上数额不菲的QS认证费、检测费、化验费等,这样加起来少说也有5万元。

一家小作坊的负责人李先生认为,QS认证的费用高昂,不排除个别企业会把拿到QS证的费用开支,最终通过产品价格转嫁到消费者的头上。 商报见习记者 周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