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据《纽约时报》2004 年 3 月 14 日报道,美国人开始对无菌包装食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然而,当盒装牛奶 20 年前首次在超市货架上出现时,美国消费者抱着怀疑的态度。他们和欧洲人不同,对这种可以让新鲜食物至少保持 6 个月以上的无菌包装接受得比较慢。如今,购买这种盒装液态食品对他们来说越来越成为家常便饭了。

“无菌包装的食品市场终于腾飞了。”《食品加工》月刊的时尚版编辑戴安.图普斯(Diane Toops)说:“这些盒子现在到处都是。”

5 年前,美国唯一到处可见的无菌包装产品是盒装果汁和方形纸盒装牛奶。如今,无菌包装的浓汤、豆类、谷类和果仁制成的饮料,运动型和营养型饮品以及西红柿沙司、西红柿酱等等应有尽有。布丁、糖浆和各种风味的牛奶及沙司,甚至液态蛋制品,都被装进了盒子。

技术特点

无菌包装的成本看起来比较高,但它比罐头和普通纸盒等其它保鲜方法更精细。因此,无菌包装食品尤其深受针对高端市场的全天然食品店和美食店的青睐。

“近 3 年来,我们的无菌包汤类食品供应量已上升了 30%。”德州奥斯汀 Whole Foods 连锁店的全国采购商马丽.格拉汉姆(Mary Margaret Graham)说:“无菌包装的食品在口味上确实有优势。就为了这个,一些消费者宁愿出双倍的价格。”

无菌包装食品还提供了很多便利,未开封时可以放在常温下的厨房里,吃剩下的就能连包装盒一起放在冰箱里,不必担心泼出来,也不会变色或者像罐头食品那样触氧后产生金属罐头味。

无菌包装技术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开始应用于欧洲市场。以液态常温牛奶为例,1974 ~ 2000 年之间,通过瞬时超高温灭菌技术并以无菌包装保存的常温奶,在西欧国家的市场份额从 16% 上升到 54%;在有传统乳业文化的荷兰、德国、比利时等国同样表现不俗,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然而,无菌包装直到 1981 年才被美国的食品市场正式认可。

无菌包装技术与采用高强度加热的罐装和瓶装等传统方法相比,在保持食物的色泽、纤维、口味和营养等方面都更胜一筹。美国的生产企业之所以较晚采用无菌技术,既是因为其设备相对昂贵,同时也由于砖形包装对美国消费者来说比较陌生。

需求日增

然而,无菌包装机械的成本在过去 5 年内较大幅度地下降,而用传统加工方法所耗费的能源成本却在上升。“开一个无菌包装工厂所需的能源相对要少。”位于纽约州梅尔维尔的 Hain Celestial Group 所属非乳制品部门的总经理安德鲁.加考博森(Andrew H. Jacobson)说。这家厂销售 100 多种无菌包装产品,其中包括“豆梦”牌和“米梦”牌饮料和“想象”牌浓汤系列。因为不必添加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往往损失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工厂还可以在这方面省钱。

还有就是不必为储存和运输过程的冷链系统增加开支。“如果你能承受初期投资,资本回收率就会非常高。”他说。投入一个基本的无菌包装生产线大约需要 5 ~ 7 百万美元,主要的设备供货商都不在美国,其中包括瑞典的利乐公司(Tetra Pak)、德国的 Krones、日本的 Shibuya Kogyo、意大利的 Procomac 和 SIG Simonazzi,荷兰 Stork 集团下属 Stork 食品和乳品系统也有很强的实力。

最新的无菌包装技术甚至应用到了塑料瓶上。5 年前,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一项技术,把像越橘汁这样的高酸食品装入无菌瓶,去年它又准许无菌瓶包装如牛奶等低酸食品。

在过去 4 年,可口可乐公司下属 Minute Maid 和 Cadbury Schweppes 所属 Mott 在高酸度水果无菌饮料行业有很大的投资。去年,诺华公司(Novartis)下属的 Gerber Products 开始用无菌技术加工和包装高酸度的婴儿食品。“我们比较了很多技术,但无菌包装不仅性价比高,而且这些轻便不易打碎的容器简化了父母的生活。况且,加工后的产品口味好,可以摆放在常温货架上。”Gerber 北美地区的高级副总裁戴维.叶茨(David Yates)说。

但另一方面,许多生产厂商如 Hain Celestial 等仍然坚持成本更低的纸盒无菌包装。“近 3 年来,已经有那么多规格和形状各异的纸质包装面世。”Hain Celestial 公司的加考博森先生说。

瑞典的利乐公司在无菌包装设备和材料系统方面处于全世界领导者的地位。它拥有 150 个各种形状的硬纸包装盒,和与之相匹配的 10 种开关方式。“我们有尖顶圆形的纸盒,看起来很像瓶子。”利乐美国公司的商业策略发展副总裁杰夫.凯勒(Jeff Keller)说。

无菌产品最主要是供应给食品服务企业,这些企业更关注食品的便捷和口味。凯洛.怀特(Carol.B White)在休斯顿拥有一家名叫绿草莓的咖啡店,她说购买像豆奶这样的无菌包装产品,是因为它们可以保存在常温货架上,节约了冰箱的空间。

本文同时刊载于《中国食品制造工业》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