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冷冻与冷藏食品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秘书长、高级工程师张东生  (2004.10.19)

                                                       冷冻与冷藏食品产业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兴食品 产业。目前该产业已发展成为品种多样、规模较大的食品制造业,是 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冷冻与冷藏食品已成为人们现代饮食 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并日益成为主流食品之一。同时,冷冻与冷藏 食品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并对促进农产品深 加工、实现农业产业化、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现状   我国冷冻与冷藏食品行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年产量 1500万吨的规模,并且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该行业现已形成了 以“龙凤”、“三全”、“思念”、“佑康”、“科迪”等五个名牌 产品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知名品牌。目前全国速冻食品品牌主要有:“ 三全”、“思念”、“龙凤”、“湾仔码头”、“笑脸”、“苏阿姨” 、“狗不理”、“五丰”、“桂冠”、“猫不闻”、“海霸王”、“ 甲天下”、“迎客”、“金路易”、“多灵多”、“毛毛”、“吉美” 、“伊利”等。   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冷冻食品的年销售额已接近460亿元人民 币。加工食品在冷冻食品市场的占有率最大,最受欢迎的种类分别是: 饺子、汤圆、包子、馄饨、馒头、花卷、烧卖、粽子。   促进冷冻与冷藏食品业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低温运输系 统等流通设备的发展,一般家庭中冰箱的普及;随着节奏等生活样式 的变化,对于冷冻与冷藏食品的需要扩大;以中产阶层为核心的消费 者的增加所带来的购买力的增长;外资食品企业的进入使冷冻与冷藏 食品的种类丰富、品质提高。   物流环节对于冷冻与冷藏食品行业至关重要。冷冻与冷藏食品物 流的特点主要是:城市物流、末端物流、连锁物流的集中体现;较大 的时间增值功能;较大的地点增值功能;严格的质量链保障要求;小 批量、多品种、不断变化的市场特点;食品保鲜及温度控制要求;对 物流配送的需求增加;反向物流的需求;快速反应能力的要求;配送 功能各环节的精益化设计;冷冻链管理。   但目前我国冷冻与冷藏食品物流的现状不尽如人意:缺少物流标 准;缺少物流配送网络;物流质量保证体系薄弱;批发、单品种送货 代替配送;非供应链管理模式;低价格竞争。   以“龙凤”为代表的台资企业,以现代食品工业的加工手段,继 承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饮食文化,不断拓展中式快餐的市场, 为冷冻与冷藏食品产业的发展领航。   以“三全”、“思念”为代表的民营企业,运用人才战略、科技 战略、名牌战略、集团战略、市场营销战略、资本运营战略,沿着超 常规、跳跃式、高起点、强扩张的轨迹发展。这些企业集合了民间精 英,凝聚了民间资本,高举了民族文化,展示了民力无穷,体现了民 心所向,创造了民企兴旺。在复杂多变的商战中,提升了决策能力、 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处理危机能力,为冷冻与冷藏食品产业的发展 书写了浓重的一笔。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于1997年在上海召开了第一届冷冻食品产 业发展研讨会,并成立了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冷冻与冷藏食品分会。 以后又于2000年在郑州、2001年在杭州、2002年在青岛、2003年在天 津分别召开了冷冻与冷藏食品产业发展研讨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 会召开的五次研讨会,为冷冻与冷藏食品产业搭建了政府政策指导平 台、科学技术服务平台、国际信息交流平台、产业同行学习平台、市 场物流贸易平台。   ■问题   低价过度竞争,对产业发展形成不利影响。合理的利润是企业和 产品发展进步的基础,超低价格的恶性竞争在压缩利润空间的同时也 使得企业的技术进步、新品开发、品质控制和食品安全方面的综合投 入产生困难;微利、无利的经营状况使中型企业举步维艰,大型企业 亏损严重,使企业的社会贡献度和行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严重受挫; 长期低价甚至低于成本的低价促成零售业的短视行为,惟价低才卖, 品牌淡化,品质要求降低,在今后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竞相低价势 必使企业压低成本、降低品质,最终的恶果是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同 时使企业背离诚信原则和食品安全原则,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散装散卖,贻害消费者和生产企业,是对行业的扼杀,不解决散 装散卖的问题,行业发展必将受阻。违反卫生要求及速冻食品标准, 使卫生和冷链的保持成为空谈,对消费者权益和身心健康是一种明显 的侵害;这严重影响我国速冻食品行业的形象,严重影响生产企业的 形象,严重影响产品出口;无标志、无生产日期、无国家规定标签标 注的产品公然上市,是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藐视;淡 化品牌、模糊品牌,使众多假冒伪劣产品登堂入店,使企业在一个无 序的环境下竞争;严重破坏了产品品质、安全性、诚信度等企业核心 竞争力,急功近利之举对企业及行业的长远发展极端不利。食品安全 问题的关键在流通,制止散装散卖,必须从卖场着手,同行间的协作 很重要,政府的决心更重要。   产品品种单调、雷同,新技术、新品种入市缓慢。以面食为主的 速冻食品,如水饺、汤圆等占市场全部品种销售比例的60%以上;消 费市场的培育不够,从工厂到餐桌的低温冷链没有完全形成;过度竞 争使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乏力,技术进步迟缓,市场中新技术应 用的产品少;信息不够通畅,与国际间的商务贸易交往有限等,也制 约了技术的发展创新。   市场进入门槛的高低矛盾。商家的通道费用过高,无理收费层出 不穷,使正规企业进入市场困难,新产品上市困难,维系业务困难, 灰色竞争加剧,商业贿赂成为竞争的必须,形成了企业产品进入市场 的高门槛;速冻食品生产的行业门槛过低,小作坊、黑工厂没有速冻 设备和完善的生产卫生管理及严格的食品安全保障措施,也能轻易生 产,轻易进入商业流通领域;商业零售不以品牌、品质为采购标准, 而以进店费、赞助金、回扣额为根本标准,使市场门槛一方面非正常 地提高,而另一方面又非正常地降低。   ■发展   竞争是一连串动态的改变过程,在外界环境不断改变的情况下, 企业如何调整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关键。19世纪,工业革命使企业的 生产可以大规模化,那时,降低成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入20世 纪,企业有了组织,有了经营,管理科学就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要得到客户和用户的认知,客户才会选购你的产品,而企业为客户提 供的服务是客户选定你的条件。21世纪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应是以战 略策划为主的、集多项竞争力在内的综合体。   企业应把人力资源工作放在首位。作为一个企业家,要了解自己 的企业有多少人才,有哪些人才;还需要多少人才,需要哪些人才。 人才的培养是企业积蓄自身力量的重要一环。如何培养具有一定忠诚 度的人才,并使人才随着企业的成长而成长,是每一个企业必须思考 的问题。   冷冻与冷藏食品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今后跨越各地区的企业间联 合、企业间兼并、企业间优势互补、企业间委托加工、企业间物流贸 易、企业间资本融合将进一步扩大;冷冻与冷藏食品产业将进入名牌 引领市场、品牌引导消费、安全保障权益的时代;冷冻与冷藏食品产 业要运用科学的发展观决策企业的未来,依靠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超前 的市场意识,使企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在欧洲发生的“疯牛病事件”、“二恶英事件”以及在我 国发生的“酱油风波”、“月饼风波”、“瘦肉精事件”、“奶粉事 件”等,都清楚地表明:食品安全问题是21世纪食品行业工作者首先 要面对的问题。   我国冷冻与冷藏食品行业的企业家及从事冷冻与冷藏食品研究的 科学家应当紧紧抓住机遇,共同面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