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转贴,作者不详)
94
版标准的审核是按20个要素进行,而2000版标准审核应使用过程方法进行。
ISO9001
2000标准可分为四大过程,即:
管理过程(第五章)
资源管理过程(第六章)
产品实现过程(第七章)
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第八章)
审核一个企业时,审核思路应按这样次序考虑:
顾客对产品/服务的要求是什么;
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是否把顾客的要求反映出来了;
最让顾客烦心的事,企业是否有措施加以解决;
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是否已分解到各职能部门;
企业的产品/服务范围内有哪些过程;
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的实施措施是否落实到经营过程中;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是否已反映出企业特点和满足顾客要求的原则性控制办法。
下面以审核合同评审这一体系要求为例,看看按要素和按过程审核的区别:
若按要素审核,是查合同评审的有关规定和评审记录。
若按过程审核,是把合同评审看成是体系销售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围绕合同评审,在销售部门查市场调查、开发,按7.2.1的要求查企业是如何了解顾客要求的,又是如何把这些要求传递到相应部门。而按7.2.2的要求评审顾客要求,看看企业是否能满足顾客要求。7.2.3就是合同管理,与顾客沟通,检查履行合同的情况,并要了解顾客对执行合同情况有什么反映,对顾客满意度进行调查(8.2.1)。以及收集售后服务中存在的质量问题(7.5.1),从中评定顾客要求确定和传递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把这看作是销售过程的(8.2.3),针对发现的问题,检查其有否进行数据分析(8.4)和改进(8.5)。这样就把7.27.5.18.2.38.48.5连起来了,构成了P-D-C-A循环。这就是按过程方法进行审核。
按过程方法,首先应把体系中的各过程识别清楚,然后查看这些过程的控制方法是否到位,是否有效,是否能让顾客满意。在过程中,有多处测量的要求,但测量本身不是目的,而发现问题,进而改进解决问题才是目的。
审核中开出不合格报告,也是针对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影响过程控制的环节。经纠正措施的实施,使失控的过程受控,提高企业对这个过程的管理水平,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开出这样的不合格报告要靠对过程的识别。这样的不合格报告才算有深度。
在编排审核计划时,仍可按部门安排。但是应以产品实现的子过程为主线,并要涉及到相关职能,不要简单地按四大过程一个一个审。审核应按部门的工作过程进行,然后涉及到四大过程的各环节。要注意过程之间的接口。涉及到不同部门时,职责是否有相应的接口规定,是否能相互沟通。按过程的P-D-C-A循环,把标准中的8.2.38.48.5结合到各过程中去,并把标准中56的要求也分解到各部门,作为产品实现过程的支持。
4.1总要求的审核,不能只是查领导层,与领导谈话,而要通过对各过程的审核,综合评价得出结论。
文件与记录的审核
要做好文件审核,必须首先能正确理解2000版标准对文件的要求。标准没有要求把每一条都写进手册中。
4.1总要求就可以不写入文件,4.2.14.2.2条,只要组织按要求做了,就行了,不一定要写。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只要体系策划了并反映在手册和程序中就行了,不必再描述。
手册中不写不等于就是删减了,不等于就可以不做了。有些条款不写,但是做了,这是可以的。例如对内部沟通,如果文件无规定,但企业能提供有效沟通的证据,也可满足标准要求。
标准的要求是通用的,但是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满足标准要求的措施是不同的。各行业、各企业的特殊要求与措施在手册中一定要体现。例如,民航企业必须对飞行安全性、准时性、舒适性和服务质量有明确的控制措施要求。
手册、程序文件中的各种规定是否正确,最终还是通过实施效果来判断,通过现场审核来判断。
文件审核中,要特别注意关于标准要求的删减,特别是设计7.3的删减。只要企业有权更改设计,7.3就不能删减。若企业是总承包性质的,就负有产品质量的责任,包括设计责任,7.3也不能删减。
删减的合理性,要通过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验证来判断。
审查质量记录时,企业提供质量记录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不一定都是表格式的书面记录。录像带、电脑储存、工作笔记本等等都可以,能证明活动已有效进行就可以。
审核员应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审核上。对受审核方的各种活动都要考虑为什么要做,做的效果如何,满足顾客了没有,满足法律法规要求了没有,根据这些要求来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