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夫,我闹腹泻将近20年了,吃什么都不吸收,稍不注意那怕只是一小块水果,都可能拉稀。到医院多少次,就是查不出原因。这些年,别说家庭生活,就连工作也是一团糟。我对治好自己的病也越来越没信心。”
      “我儿子今年高三。他平时挺能吃,大便也正常,可就是一听说考试就拉稀跑肚。校医说他是‘恐考症’,同学也笑话他胆儿小。眼看要高考了,我都愁死了。”
      “大夫,我老爸一直拉肚子,快一年了,几乎每天都拉,吃药也不见好,做过肠镜也没查出来什么,在这样下去老爷子哪受得了哇。这到底是什么病啊?”
专家说,这样的病人临床上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大约占消化道疾病专科门诊病人34%,是除了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外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特别以城市里的学生、公务员、白领、知识分子等从事紧张脑力劳动者高发,女性比男性更常见。而且,患病者到医院就诊的只有25%,75%的病人并没有到医院。
      上述患者的症状都可以归为“肠易激综合征”。这是目前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种肠道疾病,已占肠道疾病的30%左右。但医学界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认识也只是近些年的事,这种病虽然也以腹泻为主要症状,但原因既因为细菌、病毒的感染,也与常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区别,而是与日常生活、饮食有关,更多是与体质和情绪有关。近期研究显示肠易激综合症的本质病因是由于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肠功能紊乱。
      另外,“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与其它肠道疾病,比如肠炎、肠息肉、结肠癌等症状非常类似,很容易出现误诊,导致患者长期服用抗生素,也会加剧了菌群失调的程度,以致许多患者多年都无法治好,反而病情加剧。
      以下帮大家进行初步的自我判断,症状发生越多,“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就越明确:
1、 排便频率异常(每天超过3次或者每周少于3次);
2、 大便外形异常(块状便、硬便、稀便、水样便);
3、 排便异常(大便费力、便意紧迫、便后不禁感);
4、 排粘液便;
5、 感到腹胀。
     肠易激综合症的治疗目前主要是缓解腹痛和调整大便习惯,鼓励患者针对病因,多摄入双歧杆菌增殖因子——水苏糖、泽兰低聚糖,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恢复肠道正常功能,目前在临床上已经收到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