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有关人士称—— 我国制糖业今后将主要由市场调节

杨文  (2004.11.15)

                                                       本报讯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柴开平处长表示, 经过最近几年的不断摸索和发展,我国制糖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市场运行健康有序。整个制糖行业与前几年相比,已经进入一个相对 良性发展的市场轨迹。   柴开平认为,我国制糖行业之所以取得以上成绩,进入良性发展 阶段,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据了解,最 近几年,国家在宏观政策、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制糖行业极大的支持。 国家发改委一直致力于摸索更好的促进制糖行业持续长远发展的措施。 二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改善。以前的调控措施往往显得相对延迟, 近几年来,通过调控信息的提前预告,在信息明朗化、调控及时化等 方面有了很大改进。特别是最近两年,由于及时反映了市场的需求, 国家积极调控效果明显,市场表现更加成熟和稳定。三是制糖行业改 组和技改初步完成并发展成熟。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目前18家大 集团在稳定市场、控制风险等方面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集团化已经 是市场发展的有效途径。四是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他说,广西、云南 等主产区的政府,目前对制糖业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使食糖行 业具有不可比拟的发展优势。   对于业界关心的国家储备糖,柴处长表示,目前已经基本上没有 成品糖在库,仅有100多万吨的原糖,其中包括今年入库的古巴进口 糖。对于下一步的工作,他说,主要是继续申请国家立法,进一步加 强制糖行业的规范化。他同时表示,国家调控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市场 稳定和成熟,国家的调控措施会进一步与市场接轨。如果市场趋于稳 定和成熟,国家可能会减少使用储备糖调控等措施,而主要由市场经 济客观规律发挥调节作用,目的都是确保制糖行业的健康发展。